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超级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集成推广的成效,即实现了增产节本、效率提升、污染减轻和抗病增产的目标,实现了品种与农机、农艺技术的集成推广,创新了"研究院所+推广部门+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推广模式和机制,并总结了以技术集成为先导、项目为龙头、培训为抓手、专业服务组织为载体、惠农政策为动力和组织为保障的推广措施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5,他引:3  
文章分析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战略规划为指导、自主创新为基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创新团队为主体、平台建设为重点、合作创新为手段、项目建设为引擎、科技投入为保障、科技产出为标志等提升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深刻提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3月4日的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一经提出,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潮.  相似文献   

5.
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江西省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开展情况,指出了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中存在的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力量不足、承接为农服务组织少、承接主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新途径、培育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力量等对策,以期为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隆化县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部,是国家级贫困县,隆化县以改革创新精神,根据本地实际,在隆化县首先实施起了"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该模式以产业政策为向导、以财政资金做担保、以银行贷款为基础、以企业带动为条件、以贫困户参与为目标、以政策性保险为保障,实现了多方联动、协调合作,很好的解决了"银行不敢贷","农户贷不到"的问题,为贫困户脱贫引入了资金活水。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农业大学为少数民族地区培育人才、为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服务的事迹,给人们留下了一幅动人画面。良师益友勤育桃李“良师益友勤育桃李”、“呕心沥血为滇育贤”。来自西藏学员、云南省委组织部、农业厅的题词,表达了对西南农业大学为干部教育、为边远山区、为少数民族地区培育人才的感谢之意,也真实地反映了西南农业大学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省、市、县(区)政府高度重视天水水土保持工作,广泛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梯田建设为突破口,以重点项目为依托,以沟道工程为补充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实施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天水藉河示范区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理顺了工作机制,夯实了农业基础,助推了产业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粮食实现八连增,不仅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管理通胀预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缓解贫困和饥饿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进步的标志,不仅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也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党的统一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民族团结等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政治方向;以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两创"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增强了思想共识;社会保障机制、人才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扶贫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190-191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是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驱动、企业为主导、信息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时期,湖南省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挥了园区技术集成、要素聚集、应用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了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推动了贫困地区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为贫困地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三七花、花生为主要原料,对三七花花生酥糖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了糖配比、柠檬酸用量、三七花粉用量、花生粉用量、黑芝麻用量、调配温度对酥糖感官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酥糖的制作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糖配比为5∶3、柠檬酸用量为0.65%、三七花粉用量为2.5%、花生粉用量为34%、黑芝麻用量为8%、调配温度为150℃时,制作的酥糖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改过去的按专业分散执法为综合执法,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的领导,建立健全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开展农业综合执法,促进了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保护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领导,为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提供必要的前提 为保障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县里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农委、农业局、财政局、检察院,公安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284-286
改变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状况,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对《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相结合,促成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气象专业化观测站点稀疏、气象为农服务互动相对匮乏的情形,山东省气象局开展了以基层气象部门为中心、以新型农民为主体的气象为农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所搭建的"新农民·气象哨"网络成为气象部门广布田间的腿和眼,共同构成了气象服务信息传播、采集、反馈快捷网,为推动气象趋利与避害、气象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为载体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的探索。经过3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的现代烟叶生产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索我国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摘要为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河南省许昌市进行了以烟叶园区建设为载体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的探索。经过3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的现代烟叶生产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索我国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政策解读     
89.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相似文献   

18.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县(市、区)开展科技合作共建,探索了科技服务"三农"和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新模式。以农业专家大院为服务平台,以科技成果展示为载体,省、县(市、区)科技专家联合编队,紧密配合,为农民提供零距离科技服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在灌区的应用,灌区实现了管控一体化,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为灌区经济、合理、集约、精准配水及用水提供了可靠保障,为提高灌区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灌区升级改造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浅谈黟县油菜生产集成技术应用推广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生产集成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改常规品种为高产优质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改多量播种为精量播种、改粗放施肥为测土配方精量施肥、改纯粹防病治虫为病虫草渍害综合防治、改单一基施硼肥为全程施硼,解决了我县油菜生产良种选用、栽培方式、施肥技术和病虫草渍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提高与创新,解决了油菜生产我县花工多、成本高、工效低的局面,提高了我县油菜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我县油菜产量与品质,大大促进了我县油料生产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