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探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河西绿洲番茄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齐大利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21年开展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分析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番茄苗期与开花期生长特性、番茄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够促进番茄生长,其中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处理番茄各项生长指标最好。增施有机肥可提高番茄产量,如有机肥替代15%化肥、有机肥替代30%化肥、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有机肥30%等氮量替代化肥处理产量较不施肥对照分别提高48.35%、39.30%、51.77%和49.21%,其中,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处理产量最高,达到97 960.5 kg/hm2。有机肥能够为番茄后期营养生长提供较为全面的养分,配合无机肥共同施用,能够提升番茄单株产量,进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河西地区设施番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最佳施肥方案为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及灌水对旱区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养分含量和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肥用量增大,烟株体内Mg,Mn,Cu,Zn含量显著增加,N,Fe,B含量明显降低.单施有机肥对烟叶产量影响不大,但会显著降低上等烟比例和总氮、烟碱含量,提高还原糖含量.灌水可以显著提高烤后烟叶Fe,Zn含量和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以有机肥与无机肥质量比1:1并结合灌水,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性状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有机肥配施氮肥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究不同类型有机肥配施氮肥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优质小麦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以强筋冬小麦品种晋麦95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山西省临汾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农家肥(FM)、普通有机肥(OF)、生物有机肥(BF)3种施肥配比和不施肥(空白对照)、单施尿素(TU100)、氮肥加倍(TU200)共15个处理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农家肥的处理中,50%农家肥配施50%化肥(FM50)产量最高,较单施尿素增产6.58%,氮肥偏生产力提高6.57%;配施普通有机肥的处理中,75%普通有机肥配施25%化肥(OF75)产量最高,较单施尿素增产4.58%,氮肥偏生产力提高4.59%;配施生物有机肥的处理中,50%生物有机肥配施50%化肥(BF50)产量最高,较单施尿素增产7.00%,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98%,蛋白质含量提高8.0%,湿面筋含量提高8.7%,稳定时间提高43.8%。生物有机肥配施氮肥效果更佳,适当的配比(1∶1)可以同时提升优质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氮肥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探讨有机肥无机肥的合理配施比例,对新建设施菜田土壤肥力、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作物高产所需纯氮为基准,研究在等氮条件下合理的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比例,以芹菜和番茄为供试蔬菜,在新建设施菜田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证充足的速效养分供应;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孔隙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培肥效果明显;蔬菜的有机肥无机肥合理配比,芹菜和番茄施肥的有机肥与无机肥之比均为1/3∶2/3~1/2∶1/2时产量和品质水平较佳。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优化基质肥料配方、提升口感型番茄基质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和品质,试验在减施复合肥基础上,分别配施三种不同功能肥料,以不减施复合肥处理为对照,共设4个处理:不减施复合肥(CK)、减施复合肥+配施缓释肥(T1)、减施复合肥+配施蛋白酶肥(T2)、减施复合肥+配施高活性微生物菌肥(T3);采用袋培方式研究各处理对口感型番茄(‘高糖100’)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3处理显著增加植株地上及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单株产量增加50%以上,显著提高果实糖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且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该处理还显著提高基质中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T1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T2处理效果最差。综上所述,每株番茄8 L基质占有量的袋式栽培条件下,基质施肥方案为“复合肥8 g+配施高活性微生物菌肥2 g”的T3处理可显著提高春茬口感型番茄产量和品质,提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马铃薯品质,减少长期施用无机肥的负面作用,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有机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有机氮∶无机氮=2∶8(T1)、有机氮∶无机氮=3∶7(T2)、有机氮∶无机氮=4∶6(T3)]对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提高了马铃薯各农艺性状指标、叶绿素含量、根干质量、产量及品质。其中,T1处理的各农艺性状指标均显著高于CK和T3处理(除主茎数外),与T2处理差异不显著;T2处理的根干质量在各时期均最高;马铃薯产量以T2处理最高,为31572 kg/hm~2,比CK提高了22.08%;淀粉含量以T3处理最高,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均以T2处理最高,还原糖含量则以T1处理最高。综上所述,在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有机氮替代无机氮比例以20%~30%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因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旱地番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通过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鸡粪),探讨菜田减肥潜力和有机肥增效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利用CRITIC法分析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旱地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8个施肥处理,试验连续进行3 a,其中第二年倒茬种植豆角。每年测定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F100(鸡粪54 000 kg·hm-2+常规化肥N 150 kg·hm-2、P2O5 75 kg·hm-2、K2O 225 kg·hm-2)相比,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的施肥处理中,化肥减量25%可增加产量。在化肥减少25%的基础上,增加50%有机肥,减少50%化肥的处理ZJJH(81 000 kg·hm-2鸡粪+N 56.25 kg·hm-2、P2O5 28.13 kg·hm-2、K2O ...  相似文献   

8.
黄花梨是建宁县的名优水果。近年来,梨园施肥以化肥为主,少施或不施有机肥料,影响了 梨子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红萍是一种氮钾含量丰富、营养全面的有机肥源。为此,我站 于1997~1999年在县良种场进行为期3年的梨园红萍与化肥配施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梨树为6年生的黄花梨,山地红壤果园粘壤土质,株行距为4.5 m×4.5m。试验设2个处 理,以单株为小区,4次重复。于果实成熟期进行产量、等级果统计及品质鉴定。第二、三年果实成熟后取土样化验分析。处理1施化肥,年株施碳酸氢铵2 kg、尿素0.5 kg、普钙0 .5 kg、氯化钾0.5kg。于3月中旬和5月中旬分别作花前肥和果实膨大肥施用;处理2红萍 化肥配施,年株施红萍150 kg、石灰1 kg、碳酸氢铵2 kg,4月中旬施红萍和石灰,5月中旬 施碳酸氢铵。肥料均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沟施用,施红萍时挖深50cm、宽40 cm的沟。其他管理方法两处理相同。  相似文献   

9.
长期定位试验中施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探讨了连续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MNPK、MNPK')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2)稻米的加工品质受施肥制度的影响较小,对稻米的外观品质影响较大,长期施肥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3)长期施肥直链淀粉(amylase)含量提高,这说明长期施肥对稻米的食用及蒸煮品质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4)MNPK'处理对稻米淀粉粘度品质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提高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同时明显地提高了稻米籽粒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这说明长期有机无机肥增量配施有利于改善稻米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攀枝花烟区主栽品种云烟85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农家肥、油枯、氨基酸有机肥、海藻有机肥4种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配施,开展田间试验。[结果]不同种类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烤烟株高、茎围、叶面积系数等农艺性状的影响明显,对节距的影响不明显,氨基酸有机肥处理效果最优,海藻有机肥处理效果较优。施用不同类型的有机肥对烤烟各经济性状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氨基酸有机肥处理产量、产值最高,分别达到3 062.25 kg/hm2、58 446.45元/hm2,农家肥处理次之;中上等烟叶比例以油枯处理最高,氨基酸有机肥处理次之。各处理烟叶主要化学品质差异明显,氨基酸有机肥处理的各项主要化学品质之间协调性最佳。[结论]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提高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改善烟叶化学品质具有明显作用,尤其氨基酸有机肥与无机肥的配合施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糯玉米产量、田间性状、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糯玉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常规化肥的40%,配施2 700 kg/hm~2有机肥的情况下,可大幅度提高产量,配施有机肥可以改变糯玉米的品质,同时有机肥的配施还可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2.
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大棚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棚番茄栽培随连作年限的不断增加,连作障碍的发生也不断加重。生产上过分依赖化肥,造成土壤结构和肥力恶化以及番茄品质变劣;有机肥是生态治理蔬菜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同时能满足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为明确有机肥的最佳施用量及施用比例,我们开展了有机肥施用比例对番茄产量及品质影响的大棚番茄盆栽试验。  相似文献   

13.
针对马铃薯连作障碍问题,探索生物有机肥配施缓释肥对马铃薯连作土壤速效养分、马铃薯养分吸收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威芋5号原种为材料,在减施25%缓释肥的基础上,配施不同生物有机肥及组合,测定其出苗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土壤生化性状等。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缓释肥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出苗率、土壤养分、产量以及薯块品质均有改善作用。生物有机肥的配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其中T4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较单施缓释肥的处理增产16.80%,且马铃薯薯块的养分吸收量最高。从品质来看,T4处理的粗蛋白、淀粉、还原性糖以及Vc含量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26.97%、51.67%、166.94%和39.63%。因此,生物有机肥配施缓释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提高连作区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其中以混合施用生物有机肥Ⅰ和生物有机肥Ⅱ的T4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以大白菜为试材,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对大白菜品质和产量以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大白菜的营养品质、安全品质和产量,综合评价以有机肥与无机肥质量分数为4:6时的效应最佳。大白菜硝酸盐含量随无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而提高,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有机无机肥配施可均衡调节土壤硝态氮的释放量,有利于大白菜的吸收与转化利用和减轻施肥对土壤环境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冬小麦旗叶光合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豫麦49-198为供试冬小麦品种,研究了大田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对旗叶光合性状及子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或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均能延缓旗叶后期光合速率下降,延长叶片功能期,有利于后期光合物质的积累与转运.与不施氮肥(对照)比较,单施有机肥或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均能提高豫麦49-198子粒产量,并以单施牛粪处理产量最高,差异达显著水平.通过分析各处理子粒产量构成因素发现,不同施肥处理产量的提高主要因该处理提高了产量三要素中的某些因子,如尿素与牛粪配施主要通过增加单穗粒数来实现产量提高.综合以上分析,单施有机肥或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均能提高旗叶后期光合速率和增加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   

16.
以徐白1号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单施或配施对大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的株高和假茎高均随有机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以单施有机肥(T4处理)最高,叶宽以单施无机肥(T1处理)最宽,但不同处理对株幅、假茎粗、叶长和叶片数无显著性影响;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提高地上部产量、鳞茎产量及鳞茎横径,大蒜的地上部产量、鳞茎产量及鳞茎横径均以2/3复合肥+1/3有机肥配施(T2处理)最高;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大蒜鳞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T2处理的含量最高,可溶性糖、VC、大蒜素和丙酮酸含量则均呈增加趋势,以T4处理含量最高;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是T4处理的大蒜鳞茎综合品质最好,其次是T2处理.因此,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大蒜生长,可提高地上部产量、鳞茎产量及鳞茎横径,同时还可改善鳞茎品质.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100%、70%、50%、30%和0%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对江西茶园春季茶叶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有机肥处理(CK)在第一批春茶采摘时产量最高,100%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低,且差异显著;第二批春茶采摘时以70%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61.7 kg/hm~2;两批样品的芽头密度均以50%有机肥处理的最大,百芽重则均以70%有机肥处理的最重。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70%有机肥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CK提高7.83%、11.98和18.69%,达显著差异水平;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均有提高,以100%有机肥处理的最高,但同50%~70%有机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微生物量碳以70%有机肥处理的最高,达89.85μg/g;微生物量氮则以30%有机肥处理的最高,达49.3μg/g。综合不同有机肥配施比例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初步认为配施70%有机肥是江西绿色茶园建设和生产上最佳的有机肥化肥配施比例。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100%、70%、50%、30%和0%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对江西茶园春季茶叶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有机肥处理(CK)在第一批春茶采摘时产量最高,100%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低,且差异显著;第二批春茶采摘时以70%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61.7 kg/hm2;两批样品的芽头密度均以50%有机肥处理的最大,百芽重则均以70%有机肥处理的最重。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70%有机肥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CK提高7.83%、11.98和18.69%,达显著差异水平;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均有提高,以100%有机肥处理的最高,但同50%2;两批样品的芽头密度均以50%有机肥处理的最大,百芽重则均以70%有机肥处理的最重。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70%有机肥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CK提高7.83%、11.98和18.69%,达显著差异水平;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均有提高,以100%有机肥处理的最高,但同50%70%有机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微生物量碳以70%有机肥处理的最高,达89.85μg/g;微生物量氮则以30%有机肥处理的最高,达49.3μg/g。综合不同有机肥配施比例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初步认为配施70%有机肥是江西绿色茶园建设和生产上最佳的有机肥化肥配施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究不同有机氮源和不同有机无机氮配比对丘陵旱地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17—2018年在西南丘陵区仁寿县进行,以中筋冬小麦品种川农30为材料,在不同施氮量(120、180 kg/hm~2)和不同种类有机肥(T1生物有机肥,T2普通有机肥)下,设置有机无机氮不同配比(R0为100%尿素、R25为25%有机肥+75%尿素,R50为50%有机肥+50%尿素,R75为75%有机肥+25%尿素,R100为100%有机肥)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品质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两个施氮量(120 kg/hm~2到180 kg/hm~2)下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差异不显著,增施氮肥(180 kg/hm~2)导致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有机肥种类对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湿面筋含量无显著影响,但生物有机肥相较于普通有机肥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单施普通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或单施化肥均不利于产量提升,有机氮与无机氮1∶1比例可显著提高穗数、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但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无显著影响。【结论】有机无机配施有利于丘陵旱地中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协同提升,提高氮肥偏生产力,推荐施肥量及配比为120 kg/hm~2水平下有机氮∶无机氮=1∶1,有机氮源推荐使用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20.
《安徽农业科学》2020,(1):163-166
[目的]研究水稻生长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选用秀水为供试品种开展1季大田试验,设置常规及缺氮区(CK、T1)、减肥20%及缺氮区(T2、T3)、减肥20%有机肥配施区(T4~T7)和减肥20%缺氮有机肥配施区(T8~T11)共4组12个肥料运筹处理。测定水稻长势及植株养分吸收情况,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生长性状、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结果]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生长情况和产量均最高,但氮肥利用率较低;在常规施肥减量20%的基础上,适当增施有机肥,利于植株氮养分含量的积累,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完全不施氮肥,磷钾减肥20%的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氮养分积累较为不利,产量明显偏低。[结论]综合考虑投入产出,当常规施肥减肥20%,有机肥配施量为3 750 kg/hm~2时,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P<0.05),为最优无机有机肥配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