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柚实雷瘿蚊是近年在广东梅县和湖南江永,芷江等地发现的主要柚树害虫,为闸明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进而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笔者于1996-2000年在湖南对此虫进行了系统调查,明确柚实雷瘿蚊在目前主要分布于永州,怀化,并对其各虫态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柚实雷瘿蚊在湖南一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于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进入土中或未腐烂的柚果中开始越冬,翌年4月下旬羽化,幼虫4龄,蛀食柚果,造成柚果未熟先黄,落果和烂果,全年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或9月上旬有3个害高峰期,尤以5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提出了加强检疫,冬后表土施药,套袋保果,树冠及表土施药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桔实雷瘿蚊成虫喜阴暗,白天多停于背光的暗处,夜间活动,无趋光性,飞翔缓慢,多在黄昏时候羽化,刚羽化的成虫伏于土表和隐蔽场所,羽化后隔数小时即能交尾产卵,卵主要产于柚果果柄周围的白皮层内,在幼果期成虫产卵后果蒂周围表面出现浅黄色小针眼点被害状,卵散产或数粒并列。成虫可在同一柚果中重复产卵。导致同一被害果内有时幼虫龄期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连续3a对不同柚园柚青果炭疽病的系统调查,发现柚青果炭疽病有4种类型,即流胶型或果腐型、泪痕污染型、干斑型、隐症型,以流胶型或果腐型为主。6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应配合生态园建设技术施以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4.
柚果套袋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盛产金柚、蜜柚,但由于品质不高,农药残留量超标,一直打不进国内、国际的大市场。因此,今后有必要提倡柚果套袋,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方法之一。1柚果套袋作用1.1防止(或减少)病虫害柚果套袋可以防止或减少虫害:蛀果虫、吸果夜蛾、金龟子、椿象、褐带长卷叶蛾、拟小王卷叶蛾;病害:黑星病、煤烟病、褐腐疫霉病、溃疡病等发生。1.2改善外观促进着色柚果套袋后,在暗光条件下生长,可显著抑制叶绿素合成,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因此柚果着色较快而且均匀。同时,由于套袋后柚果在较稳定的环境中生长发育,不受外界的污染、磨擦和损伤,果皮光洁嫩…  相似文献   

5.
柚果的贮藏病害有真菌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种,与柚果采收前的各种影响因素极为密切。因此,防治柚果贮藏病害要与柚树的栽培状况联系起来,否则,即使有最好的贮藏条件,采用不合贮藏条件的产品也不会有预期的效果。柚果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于最终的消费价值,有时往往重视产前与产中的管理,忽视了产后的贮藏问题,致使丰收遭到损失,劳而无获,所以必须懂得导致发生柚果贮藏期病害的因素,在生产上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调查各地农家,零星栽培的柚树不少,集中计算,柚树栽培数量和柚果产量在其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分户计算,数量少而分散,因此多不为农家重视而疏于管理,任其自然生长,柚果产量低而不稳,大小年严重,丰富的资源优势不能全部转化为商品优势。因此,建议有关农家对零星栽培的柚树全部进行一次改造,努力实现柚树的高产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科学施肥是沙田柚获得丰产、稳产、优质的基础。在日常管理中,柚农往往容易忽视采前肥,认为柚果即将采摘不必施肥,或认为采后再施。其实采前肥有很大的功效,由于树体挂果后,随着果实的成熟,养分消耗越大,会减弱树势,若遇干旱季节,极易造成柚树体质下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红皮黄金柚为果树珍稀精品,蜜柚新品种,从黄肉蜜柚的芽变中选育而成。具有突出特点:①嫩梢、嫩叶呈现金黄色,成熟叶片绿色,在柚类中独具一格,具有很高观赏价值。②花粉多,花瓣白色,花蕾黄色。③成熟果面自然橙红亮丽,不套袋也是橙红色,套袋更亮丽,贮藏时间越长,果皮会更红。这在柚类中绝无仅有的(红肉蜜柚,黄肉蜜柚,果面都不是红的,三红蜜柚不套袋或套袋不当,果面也不红)。④果实大,单果重约1.5千克,最大可达5千克以上。⑤品质优,皮薄,核少,果汁多,脆甜。  相似文献   

9.
邓定洪 《当代农业》2014,(23):24-24
红皮黄金柚是从黄肉蜜柚的芽变中选育而成的蜜柚新品种.具有以下突出特点:嫩梢、嫩叶呈现金黄色.成熟叶片绿色.在柚类中独具一格.具有很高观赏价值。花粉多.花瓣白色.花蕾黄色,成熟果面自然橙红亮丽,套袋更亮丽,贮藏时间越长,果皮会更红.这在柚类中绝无仅有(红肉蜜柚、黄肉蜜柚果面都不是红的.  相似文献   

10.
食心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能危害250种作物。幼虫为害果实,潜居果瓤瓜中食害,造成烂果、落果。雌蝇产卵于各类果皮下,被产卵果实均有针头大小的产卵孔存在,幼虫在果肉内蛀食,使果实变成畸形果,常造成果实腐烂或未熟先黄而脱落,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品质,有的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柚皮粗提物对松梢螟幼虫的拒食活性、生长发育影响和毒杀活性,研究其对松梢螟幼虫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显示:100 mg/mL的柚皮粗提物生物毒性最强,处理24、48 h后的松梢螟幼虫的拒食率分别达到了99.28% 、94.23%,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7.61、9.28 mg/mL;对松梢螟四龄幼虫的生长抑制率在处理后24、48、96 h分别为96.32% 、95.44%和93.19%,LC50分别为9.56、13.52、8.38 mg/mL;三龄幼虫、五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00%和80.00%,与对照药剂噻虫啉的效果处于同一显著水平.柚皮粗提物对三龄幼虫毒杀作用效果优于五龄幼虫,LD50分别为18.46、25.99 mg/mL.说明柚皮粗提物对松梢螟幼虫生物活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发生规律桃小食心虫在我国各地发生代数不同。在河南和山东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僵果、玉米秸秆内等处结茧越冬。在黄河流域越冬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下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成虫白天静伏在叶片背面或树冠内膛的叶片上,以双果、三果或贴叶果着卵较多。卵散产。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期。幼虫孵化后,在果实上爬行很短时间即蛀入果内。幼虫有转果危害的习性。幼虫老熟后在被害果外或果内吐丝结茧化蛹,个别幼虫爬到树皮裂缝处化蛹。第一代成虫发生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仍产卵于桃果上。7月下旬为幼虫孵化期,幼虫蛀果危害。第  相似文献   

13.
柚是大果型柑桔,在柚果生产中,由于立地条件和技术管理水平的不同,植株间的座果率有很大差异,把座果过多的柚树幼果移接到不座果或座果少的柚树上,能实现增产增收.福建平和等地的经验表明:柚树幼果移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每人每天可移接幼果100个以上;接果成熟时单果重达1.5kg,品质优良,符合商品要求,经济效益显著.现介绍其移果接木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一、渝东发现桃蛀螟危害柚类果实 桃蛀螟对柚类果实的危害是近年来在长江柑桔带的重庆市丰都县"三元红心柚"上发现的,该虫以幼虫蛀入柚果,取食果囊,引起大量落果,即使勉强成熟的虫果,外观质量及内在质量都很差,并因果内有虫而影响食欲.据不完全统计,该县2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红心柚中有20%的柚果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桃蛀螟的危害,每年引起落果上万个,已成为严重威胁当地柚类生产的一大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5.
1.沙田柚中熟柚品种,多于10月下旬成熟.柚树长势强健旺盛,树冠高大、开张,呈圆头形.柚果呈梨形或葫芦形,横径10厘米以上,单果重800~2000克;果顶略平或微凹,有明显环圈及放射沟;果皮中等厚,果面为淡黄色或黄绿色,较粗糙;瓤瓣10~15瓣,果肉呈淡黄白色,食之爽脆,味浓甜,水分较少,籽粒较多.沙田柚有软枝种和硬枝种两个品系,软枝种比硬枝种结果多、品质好、丰产稳产.该品种有自花不结实倾向,故种植园中应间种酸柚,进行异花授粉,提高结果率.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青皮红心柚生产使用的果袋,试验对比了双层纸袋、白色纸袋和透光塑料袋3种材质果袋对青皮红心柚柚果外观性状及内在品质影响。结果显示套袋处理可以提高单果质量,对可食率、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型指数均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差异;对比发现白色纸袋和透光塑料袋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固酸比和VC的含量,不会改变青皮红心柚绿色果表的商品特征,但透光塑料袋处理的果实有明显日灼斑,商品果率低。在3种材质的果袋中,白色纸袋处理柚果果表绿色,且果面光滑,无明显病虫害和日灼斑,商品率100%。综合评价套袋对果实外观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白色纸袋套袋护果的效果最好,适宜在青皮红心柚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玉环柚’果实为试材,观察了大棚设施栽培对‘玉环柚’物候期和果实裂果的影响,测定了大棚与露地栽培‘玉环柚’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色泽与糖、有机酸等品质成分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大棚设施栽培使‘玉环柚’物候期提前,成熟期提早10d,裂果率下降21个百分点。大棚设施栽培对单果重几乎没有影响,但提高了转色期色泽参数的L、a*、b*值,表明大棚设施栽培促进‘玉环柚’着色。蔗糖是‘玉环柚’果实积累的主要糖,占总糖含量的76%;葡萄糖和果糖在果实发育过程几乎保持恒定水平,二者之和仅占总糖含量的25%;大棚设施环境对‘玉环柚’果肉蔗糖含量影响较大,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大棚果的蔗糖含量都高于露地,且大棚栽培的‘玉环柚’蔗糖含量提早约45d。‘玉环柚’果实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果实含酸量除在幼果期较高外,在果实发育进程中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大棚果的酸含量与露地果接近或略有下降,表明大棚栽培方式对‘玉环柚’果实酸含量影响不大。以上结果表明,大棚环境有利于‘玉环柚’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起促早成熟、防裂果与提高品质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橘实雷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为害橘、橙和柚类的一种新害虫,个别地方已成为橘、橙和柚生产上的毁灭性大害虫。以幼虫为害,蛀食内果皮,引起落果。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省蒲江县许多柑橘园爆发灾成,受害严重的柑橘园被害株达到90%以上。据报道,在贵州都匀果场受害亦很严重。目前,橘实雷瘿蚊为害橘、橙类的面积仍在扩大,有的地方成为难治的害虫。现将橘实雷瘿蚊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进行整理,供柑橘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梅州柚是梅州地区培育的优良柚类品种。然而,梅州柚普遍存在汁胞粒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柚果的品质及其商品价值。本文综述了梅州柚汁胞粒化的现象、机理、影响因素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汁胞粒化研究与防控提供参考,减缓减轻粒化现象,提高柚果品质,促进梅州柚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缓解柚果鲜销压力,进行了柚果留树保鲜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对柚树盖膜保温,喷2、4—D保果,施好有机肥,增强树体营养等措施,使柚果在树上挂果至次年3月,延迟了3个多月采收。延长了市场销售时间,扩大了销量。错季采收销售,提高了柚果销售单价,亩增收1000余元,户增收2000多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