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北京市主要栽培的19种南方果树发生病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采集病害标本、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确诊了11种病害。明确了枇杷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eriobotrifolia)灰斑病、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炭疽病、拟茎点霉(Phoma mangiferae)叶斑病、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根腐病、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根结线虫病、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鞘腐病及叶点霉(Phyllosticta musarum)黑星病等7种病害是北京京郊南方果树发生的主要病害。其中,枇杷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eriobotrifolia)灰斑病、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炭疽病、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根结线虫病及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根腐病为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席燕敏  贺伟 《植物保护》2012,38(3):23-27
对杨树角斑病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其培养特性的影响,以获得病原菌的纯培养并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为杨树角斑病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分别采用组织和单孢分离法分离病原菌,根据子实体形态和病菌rDNA ITS序列对其进行鉴定。观察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用杨树角斑病菌的分生孢子分离较病组织分离易成功。根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将病菌鉴定为柳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salicina(Ell.&Ev.)Deighton]。培养基、温度、光照、pH等因素影响病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燕麦培养基、pH6~7、25℃、黑暗条件是适合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3.
云南昭通苹果早期落叶病流行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影响苹果生产的重大病害,据报道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褐斑病[Marssonina coronaria(Ell.et Davis)Davis]、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mali Roberts)、灰斑病(Phyllosticta pirinaSacc.)等多种病害的统称。通过在云南昭通系统调查影响苹果早期落叶病的主导因素品种及栽培模式,检测和统计病原菌种类及数量,调查早期落叶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结果表明云南昭通苹果产区早期落叶病主要包括由M.coronaria引起的褐斑病和由A.mali引起的斑点落叶病,没有发现由P.pirina引起的灰斑病和其他病害。早期落叶病发病时间与品种关系密切,‘金帅’从5月下旬开始发病,8月初为发病高峰,9月底病害结束。‘红富士’则5月中旬开始发病,8月底达到发病高峰,10月底结束。不同品种和栽培方式对早期落叶病的发生程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监测我国玉米灰斑病菌的种群及其分布,本研究于2016年-2019年从全国17省(直辖市)87地市(自治州)采集了1 341份玉米灰斑病样本,分离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共分离到菌株4 186株,从中鉴定出玉蜀黍尾孢Cercospora zeae-maydis 3 272株、玉米尾孢C. zeina 914株。结果表明,引起我国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有玉蜀黍尾孢C. zeae-maydis和玉米尾孢C. zeina两个种,而且这两个种在我国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和安徽地区的玉米灰斑病菌均为玉蜀黍尾孢;河南的西、南部和陕西的中、南部是玉蜀黍尾孢和玉米尾孢混合发生;湖北、四川和湖南虽然分离到了玉蜀黍尾孢和玉米尾孢两种菌,但以玉米尾孢为主;贵州和云南的玉米灰斑病菌均为玉米尾孢。  相似文献   

5.
 从菽麻(Crotalaria juncea L.)茎上分离的两种不同的镰刀菌,用其单孢分离物接种,结果显示出一种是对菽麻致病性较弱。另一种则引起菽麻的蒌蔫率很高。根据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和米饭培养基上生长和形态性状进行鉴定。第一种为F.acuminatum Ell.&Ev.;第二种为F.udun.Butl.var.crotalar-iae Padwick。  相似文献   

6.
杷枇灰斑病     
枇杷灰斑病(Pestalozzia funerea Desm.)是上海郊区枇杷的主要叶部病害。此病常导致枇杷叶片早期脱落,削弱树势,影响新梢抽生。为此,我们对枇杷灰斑病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效测定作了初步研究,现简报如下: 一、枇杷灰斑病菌培养性状: 1.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性状: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先为白色,渐转为黄白色,最后为土黄色。气生菌丝为白色,较疏松。培养基底色为黄褐色。在24℃恒温培养下,一般经15天左右长出分生孢子盘,并产生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平均病叶率,平均病斑数和病斑平均宽度3个指标,应用灰色聚类法,对枇杷灰斑病在15个枇杷品种上的感染程度进行了灰色综合评价,将15个枇杷品种分为感染重、感染中等,感染轻三类、为生产中推广抗病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平均病叶率,平均病斑数和病斑平均宽度3个指标,应用灰色聚类法,对枇杷灰斑病在15个枇杷品种上的感染程度进行了灰色综合评价,将15个枇杷品种分为感染重、感染中等,感染轻三类、为生产中推广抗病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东北春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具有高度的变异性,能分化出许多生理小种,美国的Athow 1952年首次报道了大豆灰斑病病原菌的生理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研究证明,它与苹果黑腐皮壳的内子座形态相同,但与外子座形态、菌落色泽、质地、结构、酯酶同工酶谱及寄主反应等均有明显差异。室外人工交互接种,均不发病。室内交互接种均发病,病斑再分离培养所得菌株再测定,上述性状皆不因寄主不同而变异,有明显的稳定性。因此,梨树腐烂病病原菌是苹果黑腐皮壳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的一个新变种——苹果黑腐皮壳梨变种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 var.pyriY.J.Lu.var.nov.。  相似文献   

11.
 魔芋 (Amorphophallus spp.) 是我国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2016~2018年在云南省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珠芽魔芋新病害,症状表现为茎秆或叶片出现水渍状病斑,茎秆软化下垂,根部及球茎腐烂变褐,甚至整株倒伏。根据病害发病症状,并通过菌落形状、致病性测定、Biolog和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在LB培养基上菌落呈近圆形,中央隆起,淡奶油色,质地均匀,表面光滑发亮;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显示,菌体形态呈短杆状,周生鞭毛,两端稍钝圆;基于16S rDNA扩增序列系统进化分析与已报道的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 strain CL1904-3 (MK875007) 相似性达99%以上,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与P. aroidearum菌株亲缘关系最近,Biolog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均将该病原菌鉴定为软腐果胶杆菌 (P. aroidearum)。这是我国首次报道由P. aroidearum引起的珠芽魔芋软腐病害。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该病害的认识,为其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云南辣椒疫病的分子诊断及其病原菌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5~2007年分离自云南省辣椒疫病的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群体特征进行研究。PCR特异性扩增表明,引起云南辣椒疫病的病原菌是辣椒疫霉。交配型测定显示,234个云南辣椒疫霉菌株由A1、A2和A1A2(自育型)3种交配型组成,以A2和A1A2交配型为主。其中,A2占45.3%,A1A2占43.2%,A1仅占11.5%。大部分产区3种交配型共存,在田间进行有性生殖的可能性很大。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的200个菌株中,甲霜灵敏感菌株是主要菌系,占测定菌株的95.5%,中抗和抗性菌株比例较低,分别为2.0%和2.5%。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与甲霜灵的选择压力有关。云南辣椒疫霉群体组成较为复杂,A1A2交配型可能在云南辣椒疫霉的有性生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Dickeya和Pectobacterium属细菌的植物寄主广泛,包括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伞形花科和禾本科等科的农作物[1],所引发的细菌性软腐病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威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Dickeya和Pectobacterium属不同种的菌株能侵染同一种植物,产生相似的病症。如已发现能侵染马铃薯并导致软腐病害的有D. solani、D. dianthicola、D. dadantii、D.chrysanthemi、D. zeae、P. versatile、P. carotovorum、P. brasiliense、P. atrosepticum、P. betavasculorum、P. parmentieri、P. parvum、P. peruviense、P. polaris、P. actinidiae和P. punjabense等种的细菌[2-3]。  相似文献   

14.
 2018年2月,广东省清远市冬枣种植区发生了一种叶枯病,发病率约为17%,严重影响植株生长。为明确引起广东省清远市冬枣叶枯病的病原,采用常规病组织分离法获得2株菌株,通过致病性、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对2株菌株进行鉴定。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该细菌可侵染引起冬枣叶片产生枯死症状,与田间病株的症状相同。生理生化测定结果显示,该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在LB平板产生黄色菌落;除利用蜜二糖产酸结果不同,2株菌株与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ATCC27155菌株的其他生理生化特征相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QYZ1和QYZ2 2株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别与P. agglomerans TH81 (CP031649)菌株、P. agglomerans C410P1 (CP016889)菌株、P. vagans FDAARGOS_160 (CP014129)菌株和P. vagans C9-1 (CP002206) 菌株的相似性在99%以上;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表明,QYZ1和QYZ2与P. agglomerans TH81菌株关系最近,聚在一个分支。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广东省冬枣叶枯病的病原为成团泛菌。本研究是成团泛菌引起广东省冬枣叶枯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正>黄檀黑痣菌(Phyllachora dalbergiicola)能引起降香黄檀黑痣病,该病菌在世界分布十分广泛,且寄主植物种类繁多,除了降香黄檀以外,还可侵染大果紫檀、檀香紫檀等多种紫檀属植物。该菌所致病害会在寄主表面形成黑色凸起的盾片,严重影响寄主光合作用,致使其提前落叶~([1])。通过对黄檀黑痣菌进行早期检测,可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的进一步发展。而黄檀黑痣菌是活体营养真菌,不能离体培养,使用常规的病害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为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药食两用资源[1]。用于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2-3]。近年滇黄精人工种植发展迅速,病虫害问题凸显。2019—2020年在云南曲靖、昆明滇黄精种植基地调查发现滇黄精表现花叶、褪绿、叶片皱缩、植株矮小等症状(图1-A),该病害田间发病较为普遍,不同地块发生率在5%~15%,一些地块出现集中发病现象。为明确病原种类,本研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转录组测序、序列分析,对侵染滇黄精的病毒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7.
正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是天南星科Araceae一种多年生攀缘性常绿灌木,原产墨西哥,各热带地区多引种栽培供观赏[1]。在我国广东、福建和云南等南方地区,龟背竹可栽培于露地;而在冬季较为寒冷干燥的北方地区,龟背竹仅能栽培于室内,是著名的盆栽观叶植物。2019年4月,内蒙古赤峰市发现一株室内盆栽龟背竹部分叶片出现严重锈病病斑,经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该病原菌为略小柄锈菌Puccinia paullula Syd.  相似文献   

18.
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植物病原细菌引起的芹菜软腐病在北京地区普遍发生,其中以顺义及通州区县较为严重。自发病芹菜茎段中分离细菌,通过接种芹菜进行致病性测定,确定了54个致病菌株。虽然菌株间致病力有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菌株对芹菜致病力强。通过培养性状和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Biolog测定,结合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6个管家基因(pgi、rpoS、mdh、proA、mtlD、icdA)的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 carotovorum的3个亚种。其中45个菌株为P. carotovorum subsp. odoriferum,频数为83.33%;6个菌株为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频数为11.11%;3个菌株为P.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is,频数为5.56%。上述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 carotovorum的3个亚种,其中以P. carotovorum subsp. odoriferum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9.
正黑斑病是三七栽培生产中常见的一大病害,叶片受害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浸状病斑,常导致成株落叶、幼苗生长点及茎秆顶端腐烂枯死。其病原一般认为是链格孢属真菌人参链格Alternaria panax Whetzel~([1,2]),也有相关研究证明黑斑病病原为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 Nees~([3]),后定名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Keissl~([4])。本研究利用ITS序列和histone 3部分编码序列的PCR鉴定,结合形态学鉴定,分析三七主产区黑斑病菌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及几种病原菌的致病力差异,以期为三七黑斑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樟疫霉A1交配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1986年自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鳄梨(Persea americana)、山茶花(Camellia sp.)、雪松(Cedrus deodara)、上分离到疫霉属(Phytophthora de Bary)真菌17个菌株,全部鉴定为樟疫霉(Phytophthora cinnamomi Rands)。其中来自福建漳州鳄梨、浙江杭州山茶花上的5个菌株全部为樟疫霉A1交配型.自江苏南京雪松上共分得樟疫霉12个菌株,11个菌株属A2交配型,只有一个菌株为A1交配型.雪松是樟疫霉A1交配型的寄主新记录.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樟疫霉A1交配型菌株的形态有一定的差异,樟疫霉的A1、A2交配型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