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30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试验林的遗传特性,为杉木高效培育和优良种质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融安县西山林场30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试验林102个家系和对照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分析其遗传变异规律,并选择遗传增益较高的优良家系和单株.[结果]30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生长因子在参试家系中的表型变异最大值分别为14.4%、21.3%和40.2%,广义遗传力均值分别为0.594、0.657和0.650.树高、胸径和材积大于对照均值的家系总数分别占参试家系总数的48.0%、44.1%和46.1%.综合增益大于对照均值30.0%的20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变幅分别为9.33%~25.30%、12.54%~53.42%和66.23%~164.74%;综合增益大于对照均值80.0%的38个优良单株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值分别达20.8 m、32.9 cm和0.597 m3.[结论]30年生杉木半同胞子代试验林生长量均受中等偏上的遗传控制,大部分优良性状可传递给子代,选择的20个优良家系和38个优良单株可作为广西杉木高世代种子园营建和多世代遗传改良材料.  相似文献   

2.
以江西4个种源14个家系的2年生毛红椿半同胞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采用R型因子法和多目标局势决策法进行性状评定和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和家系的胸径、树高、高径比、冠幅、冠径比、枝下高、分枝数与抗病虫害、抗寒性指数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它们的遗传变异系数为1.75%~52.73%;种源和家系的性状指标遗传力分别在0.21~0.86和0.29~0.75之间;以胸径、冠幅、枝下高、分枝数和抗性指标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选择,筛选出优良家系4个(1、2、5、9号),均系官山自然保护区种源。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选自优良种源的育种亲本在遗传改良中的表现,以马尾松1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子代家系生长量、亲本育种值、实际改良增益及选择2代优树等,评价广西桐棉、古蓬、云开大山3个优良种源在马尾松传统改良中的表现与价值。结果表明,19年生马尾松一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家系平均树高为15.99 m,平均胸径为19.66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246 0 m~3,比本地商品种和湿地松对照分别提高了65.10%和35.16%。与优良种源对照相比,获得了8.30%的树高实际改良增益、12.70%的胸径实际改良增益、33.33%的材积实际改良增益。来自不同种源的亲本在子代测定中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在育种值方面,选自桐棉、古蓬、云开大山3个种源的亲本分别为0.001 2、-0.000 8、0.001 1。子代树高生长量以古蓬种源亲本最高,平均为16.11 m,胸径生长量以桐棉种源亲本最大,平均为19.86 cm。16株2代优树中,母本来自桐棉、古蓬、云开大山种源的分别有2、10、4株。母本来自云开大山种源的家系,生长表现非常突出的单株比例更高。结果还表明,亲本来自桐棉种源的家系相对桐棉种源混系对照在树高上获得了较高的实际改良增益;而来自古蓬种源的家系相对古蓬种源混系对照在胸径上获得了较大的实际改良增益。  相似文献   

4.
以岑溪软枝油茶全同胞家系子代测试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果实经济性状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岑溪软枝油茶全同胞家系子代果实性状变异比较丰富,尤其是单果重、鲜籽数和单粒籽重3个指标,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4.58%、33.14%和35.15%,为选择果大、籽粒重的油茶优良品系提供了物质基础;全同胞家系子代的单果鲜籽数和单粒籽重在各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单果重和鲜出籽率在各家系间差异显著;单果重、单果鲜籽数、单粒籽重和鲜出籽率等4个主要性状指标具有较高的遗传强度,其家系遗传力都在0.50以上。分析岑溪软枝油茶同胞优良家系的遗传变异,对下一步岑溪软枝油茶优良单株的评选以及高世代改良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早期生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马尾松无性系嫁接种子园半同胞8年生子代林为研究对象,在对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材积等生长因子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半同胞家系林木各生长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显示马尾松半同胞家系林木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8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7436、0.6055和0.6500;采用20%的入选率时,筛选出5个优良半同胞家系且入选半同胞家系的材积、树高和胸径遗传增益分别为51.34%、17.45%和22.19%.  相似文献   

6.
以赣南162个杉木优树子代(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其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轮枝数生长情况进行测定与分析,旨在探究苗期生长性状因子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并选择出表现好的杉木半同胞家系。结果表明:半同胞家系间的苗高、地径、轮枝数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苗高与地径、苗高与轮枝数以及地径与轮枝数均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结合苗高与地径的生长表现,通过LSD法初步选择出Y135、Y145、Y190、Y11、Y16、Y199、Y111这7个表现优良的杉木半同胞家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杉木第三代亲本杂交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旨在开展三代家系及四代优树选择,为大岗山地区提供优良造林家系及第四代育种群体构建材料。【方法】在对2~7年生22个杉木第三代亲本全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遗传分析基础上,利用BLUP方法,通过构建亲缘关系矩阵,对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育种值进行估测。【结果】全同胞家系间生长表型变异丰富,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可作为家系选择的主要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116~0.274、0.217~0.253和0.203~0.290。以7年生时家系单株材积育种值为选择指标,选择速生型优良家系6个,入选率约27%,入选家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现实增益分别达2.92%、16.36%和54.92%。6年生时选择准确度趋于稳定,可作为杉木优良家系早期选择的参考林龄。采用配合选择方法,选择出39个优株,单株入选率为5.53%,入选单株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28.38%、59.86%和218.53%。【结论】杉木第三代全同胞优良家系仍具有较高材积增益,入选优良单株可用于第四代育种群体构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柳杉种子园半同胞子代遗传变异规律,选育早期速生优良家系和个体进行中试推广.[方法]在福建省闽清美菰国有林场建立柳杉种子园半同胞子代试验林,分别调查1、3、5、6和7年生试验林每木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性状,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评选出早期生长表现优异的家系和个体.[结果]7年生试验林树高、胸径、冠幅和...  相似文献   

9.
对1999年引自美国的12个种源47个一球悬铃木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了综合评定,在5个试验点分别筛选出了适应性强的优良家系.虽然对4、5年生的一球悬铃木进行选择的结果不尽相同,但诸如松江点的10、16,镇江点29、36等5个试验点的21个优良家系表现是相对稳定的,而14和36号家系则适应范围更广.5个试验点的优良家系多来...  相似文献   

10.
杉木第2.5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隆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34-37,106
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杉木第2.5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为研究对象开展子代测定,发掘杉木第2.5代种子园良种生产潜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第2.5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家系间生长具有遗传差异,并受到中度或中度偏下遗传控制。以树高为指标开展早期选择具有可行性,但以材积为指标进行选择可获得更大遗传增益。从参试家系中选择出14个优良家系和63株优良单株,选择效果明显。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及单株可作为杉木3代种子园建园材料及杉木高世代育种遗传材料。同时,选择出4个生长不良家系作为第2.5代种子园中的伐除对象,以期提高种子园优良基因率。  相似文献   

11.
闽西不同杉木无性系子代测定林幼林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筛选适宜闽西地区推广的杉木优良无性系,对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7年生不同杉木无性系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无性系的速生性,估算不同无性系幼林生长的现实增益.结果表明:供试的86个不同无性系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5.87 m、7.82 cm和0.0255 m3,分别是福建洋口国有林场第1代种子园混合子代实生苗的1.13、1.10和1.55倍;不同无性系生长存在较大差异,M34无性系生长最快,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1.02 m.a-1,1.47 cm.a-1和0.0052m3.a-1;初步筛选出17个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与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初级嫁接种子园实生苗相比,这些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现实增益值分别达12.67%、15.86%和47.80%.  相似文献   

12.
杉木种子园单亲本子代测定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杭县长乐林场杉木种子园347个家系单亲本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量差异显著,子代林胸径,树高平均生长量大于CK的家系数目分别占总数的86.1%和86.6%.生长较快的家系大多来自广西,湖南和江西等地。这些差异,既含有群体的遗传效应,也含有单株的基因效应。胸径、树高和材积三性状的h~2家系和h~2单株都较高,如1982—Ⅰ子代林就有0.60~0.70.在P=10%时,树高、胸径的⊿G可达10%以上,材积⊿G则在30%以上。这说明单株选择,建立初级种子园的效果是,显著的。1982—Ⅰ子代林树高、胸径和材积三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605~0.973,遗传相关系数为0.885~0.990,选择指数函数式为Y=-0.0009D+0.0004H+0.2753V.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立地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家系的生长差异研究,了解杉木家系生长性状与立地的互作效应,选出生长快、稳定性好和适应性强的杉木家系进行推广。用营造在浙江余杭长乐林场和开化县林场的3年生杉木家系(21个家系,1个对照)区试验林,开展了不同立地杉木家系生长性状的差异、互作效应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家系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以及同一立地不同区组间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余杭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采伐迹地)3年生杉木家系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树高为3.21 m,胸径为4.31 cm)比开化点(杉木林采伐迹地,树高为2.33 m,胸径为2.31 cm)分别高出37.77%和86.58%。树高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 < 0.01),胸径性状在家系与地点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 < 0.01)。通过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的速生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评价,选出在两地幼林期表现良好的杉木家系7个,它们可在两地及相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木麻黄优树子代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木麻黄优树的遗传品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根据表型选择优树是有效的。木麻黄主要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和家系内的遗传变异十分明显,其遗传力大小依次为胸径(0.689)>材积(0.565)>树高(0.550)。通过子代测定选出的优良家系,其有性后代在树高、胸径和材积早期生长的遗传增益分别为8.24%,14.33%和24.16%。研究还表明:根据6~7a各家系生长状况初选优良家系,根据种子园无性系早期的胸径生长量,初步淘汰不良无性系,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杉木无性系测定及速生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对14年生的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进行调查和分析测定,从参试的60个无性系中选择出2594等10个速生优良无性系,14年生时的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值分别达15.10 m、21.47 cm和0.302 57 m3,与第2代种子园混合种后代相比,材积的现实增益达24.25%,生长性状表现十分突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柳杉优树子代的遗传变异与再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31个柳杉优树无性系自由授粉子代测验林5龄时树高(H),胸径(D),材积(V),新梢长(N_g),树冠幅(C_d),侧枝数(N_b),结果数(C_n),结果率(C_r)和结果指数(I_c)估算的半同胞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66,0.509,0.462,0.679,-0.326,0.694,0.091,0.068和0.115.测算的遗传相关表明:H,D,V,N_g,N_b 5个生长性状之间,C_n,C_r,I_c 3个结果性状之间具强度正相关,这5个生长性状对C_r都是强度负相关,D,V对C_n和I_c具强正相关,H,N_g和N_b对C_n和I_c只具弱度相关。以选择强度i=1.4选出最好的6个家系,予测H,D,V,N_g,或N_b单性状选择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1.96%,21.25%,44.31%,22.42%和20.81%;按综合上述5个性状的选择指标进行多性状选择,遗传增益提高到28.64%.以全部性状表型值进行主成分分析,按各家系的主成分坐标值,易于直观地选择表型优良的家系,其选择结果近似于综合指标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30年生杂种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中的16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及材性性状,估算其变异系数、相关系数、遗传力及遗传增益,以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的生长与材性性状存在较丰富变异,树高、胸径以及材积变异系数较大,其中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1.77%,纤维素质量分数、半纤维素质量分数、木质素质量分数以及基本密度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78%。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可以进行独立选择。家系间的树高、胸径、材积以及纤维素质量分数差异显著,基本密度、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以及木质素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材积以及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68.4%、49.1%,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综合生长与材性性状筛选出适合做纸桨材的优良家系为日3×兴8、日5×兴8和日11×石51,在20%入选率下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5.0%、6.9%,3个家系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均值分别高于家系平均值13.46%、1.95%。  相似文献   

18.
杉木无性系生长和木材品质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木材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广西杉木栽培区选择优良无性系、提高广西杉木人工林经营效益提供参考.[方法]对34个杉木无性系的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形态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估算无性系重复力、遗传相关和遗传增益等遗传参数,采用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方法选出生长性状与木材品质兼优的杉木无性系并估算遗传增益.[结果]杉木的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较大的是材积、胸径和树高,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1.06%、16.44%和12.41%.杉木无性系间的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和管胞宽度差异极显著(P<0.01),管胞长宽比差异显著(P<0.05),且无性系重复力除管胞长宽比外均在0.5以上.木材密度与胸径、树高、材积、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在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上呈负相关.采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其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9.83%、7.58%、24.60%、-3.92%、4.65%、2.12%和1.26%.[结论]杉木无性系间具有良好的选择潜力,采用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法可以选出生长性状与木材品质兼优的杉木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