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黄河中、下游农家小麦品种资源抗条锈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掘旱原小麦育种亲本资源,研究农家品种的抗逆性是十分必要的。但以往对农家品种,国内外接种多种小种研究其抗锈性的工作很零星。解放初期卜慕华等在天然诱发杀件下,对15省的548份农家品种进行了抗条锈性鉴定;1962年季良、阮寿康研究了10个品种的耐锈性,其中有4个农家品种;近年来曾士迈为研究品种的水平抗性、对8个农家品种接种4个小种进行了测定。我们于1965年对中国农科院陕西分院保存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十三年来小麦品种抗叶锈性鉴定工作的系统总结。十三年来在温室和田间共测定了小麦材料6798份(次),鉴定出一批抗叶锈病的中间材料和抗源,为培育和推广抗锈良种提供了抗锈材料,并提出应压缩种植面积的感病品种,和不应采用的感病材料,对生产和抗病育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理论和方法上指出了测定品种抗锈性时应有群体观念,应研究品种与锈菌群体的关系。提出了生态类群概念和指出测定抗锈性时应注意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形成的锈菌的群体毒性可能不同。此外还提出不仅研究个体品种的抗锈性,还应研究几个品种的联合抗病性等,为提高抗病育种的功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2012—2014年,对甘肃省内外23个育种及相关单位提供的1 226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小麦条锈菌分小种及混合菌系接种苗期及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成株期对当前流行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抗病的材料有374份,占总鉴定材料的30.51%;其中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的材料有87份,占鉴定材料总数的7.10%。筛选出了一批可供育种及生产使用的小麦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60085等13个小麦抗赤霉病新品系的选育经过、鉴定结果及其利用价值。这些新品系于1981年经全国小麦赤霉病研究协作组联合鉴定,在3万多份品种资源材料中抗病性表现突出。尤其是60085、60006和50002三个品系, 已作为重要的抗源材料保存。作者认为,利用现有抗源进行杂交育种,转移和累加抗病性,是培育抗赤霉病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为了选育抗病性强而稳定的新品种,育种过程必须强调抗病性鉴定和多代连续选择。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谷子品种资源的抗旱性和丰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对山西省的3761份谷子品种资源进行了抗旱性鉴定,筛选出高抗品种(一级和二级)500余份。采用田间抗旱鉴定和多年多点鉴定的方法对所选抗旱材料进行了抗旱性、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筛选出丰产性好的抗旱种质58份,丰产、抗旱品种3份。这对促进山西省谷子的生产和抗旱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3-2006年对甘肃省及省外1 738份小麦品种资源进行抗条锈性分小种和混合菌接种及自然诱发抗性鉴定和监测.结果表明,对目前流行的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成株期表现抗病的有244份,占总鉴定材料14.0%,其中免疫近免疫品种171份,占70.1%,中抗至高抗品种73份,占29.9%.结合农艺性状和田间抗条锈病表现,筛选出了一批可供育种利用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7.
小麦地方品种资源对条锈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42份国内小麦地方品种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观测,初步筛选出抗条锈病材料24份,其中对条锈病免疫材料9份,近免疫材料5份,高度抗病材料4份,中度抗病材料6份.抗条锈病材料的株高平均为121 cm,以高秆、冬性、早熟和晚熟品种为主;穗型以长方型、纺锤型为主;千粒重11.1~56.8 g,编号54、110、118等材料兼抗白粉病,属多抗性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提供小麦育种迫切需要的抗源及优异材料,我们从北京、青海,陕西、四川和我省的省、市科研单位搜集国内外小麦资源材料400多份。1985—1986年在郑州地区进行了鉴定研究。田间试验鉴定方法:按各省材料顺序排列,行长2米,单行区,对照品种为7023。病害鉴定方法:设条锈病诱发行,混合种植感病一号,铭贤169、辉县红三个品种,于3月上、中旬两次在诱发行接种条中22、2325、26、27号混合生理小种。3月上旬在各品种的行端采用注射法,用上述条锈混合菌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442份小麦材料苗期的抗病性,利用当前条锈菌优势流行生理小种CYR32、CYR33和CYR34对其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并利用基因芯片检测了其中241份春小麦所携带的抗条锈基因。结合苗期抗条锈病鉴定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共筛选出151个抗性品种,其中四川材料和CIMMYT材料中的抗条锈病基因较为丰富,且分布频率高。研究结果为筛选国内抗病性小麦种质资源以及国外优异种质的引进提供了参考,也为挖掘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及后续小麦抗条锈病分子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重庆麦区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评价与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重庆是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中重要冬繁区,准确评价该地区小麦品种(系)对当前小麦条锈病流行小种的抗性和了解抗条锈基因在该区的分布状况,为小麦安全生产、品种合理布局及小麦抗条锈育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该区征集了18份当地主栽品种和89份高代品系材料,应用中国小麦条锈菌流行生理小种条中32(CYR32)、条中33(CYR33)、V26/G22-9和V26/CM42,在杨凌进行苗期分小种(CYR32、CYR33、V26/G22-9和V26/CM42)温室抗病性鉴定、并于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分别进行杨凌成株期条锈菌混合小种(CYR32、CYR33)人工接种病圃和天水自然诱发条锈菌病圃鉴定,根据苗期和田间成株期的抗病性鉴定结果对其进行抗病类型分类和评价;结合抗谱分析、参照单基因系材料的感病结果,及以Yr5、Yr9、Yr10、Yr15、Yr17、Yr18和Yr26等7个已知抗条锈基因的标记分别进行的分子检测分析,推测小麦材料可能携带抗病基因。【结果】在107份参鉴材料中,苗期对CYR32与CYR33均表现免疫或者近免疫的品种(系)有57份,占53.27%;对CYR32、CYR33和V26/CM42均表现免疫或者近免疫的品种(系)只有11份,占10.28%;对CYR32、CYR33和V26/G22-9均表现免疫或者近免疫的品种(系)只有9份,占8.41%。综合评价,全生育期抗性的材料仅有8份,占7.48%;成株期抗病材料仅有9份,占8.41%;感病材料90份,占84.11%。分子检测表明,供试材料中21份可能含有Yr9,39份可能含有Yr26,17份可能含有Yr17,3份可能含有Yr18。其他材料中未检测到上述Yr基因(分子标记)的存在,其中没有发现可能含Yr5、Yr10和Yr15的材料。8份具有全生育期抗性的材料,未检测到上述Yr基因(分子标记)的存在,可能含有未检测到的其他抗病基因。【结论】重庆地区小麦品种(系)对小麦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的抗性整体水平较低,尤其是含Yr26的材料在育种中被广泛而单一地利用。建议利用多基因聚合育种等手段提高当地小麦品种的抗条锈性。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甘薯种质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山东省甘薯品种资源收集整理工作始于50年代中期,随着育种及生产发展的需要,自1977年开始对收集到的国内外甘薯品种资源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经济和农艺性状的鉴定。材料共计796份,其中国内地方品种276份,国外引进品种167份,国内育成品种(系)317份,野生种26份,种间创新材料10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水稻品种资源是水稻育种的物质基础.必须大量收集各种类型水稻品种资源,认真地加以鉴定与研究,才能为育种工作提供较好的亲本或直接加以利用. 1975年以来,我们积极开展了水稻品种资源的补充征集、整理和研究,截至1981年底,征集整理国内外、省内外品种资源计2,786份,其中籼稻1,306份、粳稻1,480份.目前,已对这些品种资源的30多种农艺性状作了初步考察,并对白叶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稻叶蝉进行人工接种(虫),作抗性鉴定,已初步筛选出150多份具有不同抗性或多种抗性及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3.
1986~1990年,我们对特早熟棉区保存的棉属资源,利用木盘接种病土和病土纸钵法对190份棉花资源材料进行了抗枯萎病性鉴定;采用无底纸钵法定量蘸黄萎菌液法对190份棉花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抗黄萎病性鉴定。完成了190份材料抗枯、黄萎病性同步鉴定,数据输入国家种质资源库电子计算机内,为抗病育种者利用。  相似文献   

14.
小麦新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先后引进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589份,在山西省小麦主产区临汾市设立试验点,根据国家行业标准,以小麦抗蚜虫评价技术规范作为抗性定级依据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中不同品种(系)对麦长管蚜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高抗(HR)小麦品种(系)27个,占4.58%;中抗(MR)品种(系)93个,占15.79%,可作为抗蚜资源材料为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86-1990年对湖南省4615份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筛选出457份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材料,其中籼稻抗病375份、粳稻46份、糯稻36份。通过对上述材料主要性状的综合分析,评选出一批具有多抗性的种质资源,可作为育种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向日葵品种资源室内抗列当水平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抗列当的向日葵品种资源,为我国向日葵的品种推广及向日葵抗列当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温室条件下,培养杯内种植向日葵品种资源,通过利用根系诱导列当萌发的方法,对收集到的向日葵品种资源进行抗列当水平鉴定.[结果]油用向日葵品种资源中抗列当材料较多,包括免疫材料3份,高抗材料5份;食用向日葵品种资源中抗列当材料较少,高抗列当的材料仅1份,其余多为易感或高感材料.[结论]油用向日葵品种资源中的抗列当材料较多,整体抗列当水平明显高于食用向日葵品种资源.作为抗源,免疫或高抗列当的油用向日葵资源可用作于向日葵的抗列当育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世界上缺乏高直链淀粉和高抗性淀粉小麦基因资源的问题,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等方法,对冀紫439等43份黑粒小麦资源的籽粒淀粉组分和SGP-1 (SGP-A1、SGP-B1、SGP-D1)蛋白组成进行了鉴定。结果共检测到缺失SGP-A1的材料有11份,未发现SGP-B1和SGP-D1缺失材料;直链淀粉占淀粉总量超过30%的材料有7份;选择12份材料测定抗性淀粉含量,其中,高抗性淀粉含量的材料有5份。以上结果为小麦高抗性淀粉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棉花种质资源是棉花育种的遗传基础,对育种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94~1995年继续征集新种质材料95份(其中,国外材料30份,国内材料65份,分属海岛棉2份,陆地棉93份),进行了特征特性、农艺性状、抗逆性能的田间试验鉴定和纤维品质测试,筛选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优良种质材料。为充分发挥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作用,现将鉴定筛选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种质资源抗穗腐病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玉米不同品种(系)之间的抗穗腐病性差异,采用田间自然感病法,于2009~2011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对522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共筛选出高抗材料74份、抗病材料55份、中抗材料275份,分别占供鉴材料的14.18%、10.54%和52.68%;其余118份均为感病和高感材料,占22.60%。因此,应加大力度搜集,鉴定与评价玉米种质资源,为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相似文献   

20.
根据陕西省植保所1959年以来积累的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病性相关数据,共计2万余份品种,36万条鉴定结果,500多条小种出现频率检测结果. 1997~1999年,作者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Delphi 3.0为开发工具,建立了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病性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录入、数据查询、数据修改和统计分析4个模块组成.该系统对小麦抗条锈病性育种、制定病害综合治理方案和品种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