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区的气候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小气候、旅游舒适度和空气负离子含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帽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区气候变化相对缓和,与广州市区相比公园内年平均温度低2.2℃,年较差小1.9℃,相对湿度增加10.4%,风速降低了0.4m/s,紫外线辐射几乎全部被林冠遮挡或者吸收,舒适旅游期比广州市区长32d。此外还分析了公园中的空气负离子含量,结果都在900个/cm3以上,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分析表明帽峰山森林公园具有旅游舒适期长,景观丰富,负离子含量高,气候资源的利用价值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选择景观面积、游人规模和森林景观质量等三个指标对森林景观资产类型进行等级期分并评估了北京市各森林景观资源类型的资产等级。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西北干旱区特殊的地域性气候特征,提出了城市森林建设在抑制风沙活动、改善人居环境舒适性及实现城市水盐动态平衡等方面的对策,并对适于该区域城市林建设的主要树种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可供干旱区城市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使用比色卡(RHSCC)对红叶标本进行颜色测量;运用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对红叶颜色进行了公众审美偏好程度的调查,计算各种颜色的SBE值;利用SPSS13.0软件对红叶颜色进行聚类分析,将红叶颜色分为好与差两类;以红叶颜色的组成为评价依据,构建黄栌人工林景观等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抗污染树种等级划分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抗(大气)污染树种的抗性机理和等级划分,重点对地带性城市抗污染树种的筛选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是在对广东省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普查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标准,从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生态状况评价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等三个方面对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质量达到一级,风景资源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高,评定结果可为公园的保护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的市树市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3月21日,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槐树、侧柏作为北京市市树,月季和菊花为市花。    相似文献   

8.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气候状况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合肥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气候指标的定点观测,使用人体舒适度这一生物气象指标评价了不同地类对人们户外活动舒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树丛和片林下光照强度仅为裸地的10%以下,温度下降40℃,湿度提高7%以上,风速下降50%,在春、夏两季非常适合人们白日在户外活动对气象指标的要求。在四季分明地区的夏季,草坪和广场都给人非常不舒适的感觉。本文针对合肥市市政的几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小气候状况的测定和人体舒适度指标的计算,以期为城市土地的科学利用和规划及城市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野生滇牡丹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2009年对野生滇牡丹种质资源集中分布中心云南中部至西北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内容包括了滇牡丹生境和群体生长、单株开花状况等。分析了滇牡丹开花物候期及其影响因子、群落结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等。最后总结了野生滇牡丹种质资源现状,以及适于滇牡丹生长和繁殖的立地条件及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和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ATD-GC/MS)分析技术,对以香樟为主的典型群落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质(VOCs)进行采集和分析,研究其挥发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日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西双版纳大范围的橡胶种植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利用1957—2017年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气候资料以及1980—2017年橡胶种植面积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估计、滑动t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分析方法,研究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橡胶种植的关系。结果表明,1957—2017年勐腊县多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降水量≥0.1 mm日数分别为21.5℃、29.0℃、17.6℃、83.7%、1528.78 mm和160.7 d;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和降水日数则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降水量稍有增加,但增加不明显;西双版纳气候呈现显著的干热化趋势,且干热化趋势在1980年代明显增强,至2000年代中期以后进一步增强;1980年以来,橡胶林种植面积快速增大,且其随时间增大的趋势与当地干热化趋势基本一致;西双版纳橡胶种植面积与气候要素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大范围橡胶种植在当地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减小的变化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林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锡市惠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游憩林内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的时间变化规律,以期为惠山乃至江南地区游憩型城市森林的合理经营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也为当地市民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衣着开展森林游憩活动提供参考。【方法】在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附近,选择20世纪80、90年代营造、位于山顶南坡的香樟林、湿地松林和山顶北坡的栓皮栎林3种典型人工游憩林为对象,以位于山脊的水泥道路为对照,于春、夏、秋、冬季晴好无风天气条件下,在5:00—19:00同步测定3个游憩林及对照点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在此基础上计算舒适度指数和衣着厚度指数,量化分析各游憩林及对照点的小气候、人体舒适度的季节变化、日内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游憩林的人体舒适度差异,并提出四季游览惠山的衣着建议。【结果】各林分温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气相对湿度表现为夏、秋季大于春、冬季,风速表现为香樟林和湿地松林在夏季最大,栓皮栎林和道路在秋季最大;相同季节不同林分之间的舒适度指数差异不显著,各林分在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4个季节白天观测时段内,各林分气温日变化均为单峰型,且峰值出现在11:00—15:00,谷值出现在 5:00 —7:00,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则与气温相反;风速的日变化趋势波动较大,峰值出现在5:00—9:00,谷值出现在13:00—15:00;在春、秋、冬季,各林分人体舒适度在11:00—15:00最高,而夏季这个时间段则最低;3个游憩林在夏季能显著提高人体舒适度,但冬季与对照的差异不大;各林分气候达到“舒适”等级的时间为春季最长(11:00—17:00),秋季次之(11:00—15:00),夏季仅早上气候舒适(5:00—7:00),冬季气候均为“极不舒适”;各林分的着衣厚度指数在夏季均为1,冬季均为7,春季香樟林为5,湿地松林和栓皮栎林为4,道路为3,秋季道路和栓皮栎林为4,香樟林和湿地松林为5。【结论】 3个人工林林分在春季均发挥降温增湿效应,湿地松林在4个季节都具有降风作用;各林分在夏季调节小气候效应更明显,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春、秋、冬季的11:00—15:00为白天气候的最舒适时段。  相似文献   

13.
通过样地调查、历史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旅游气候舒适度、森林植物多样性、森林植物降噪等方面对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公园旅游气候最舒适的月份为6、7、8月份,舒适度和舒适天数的历史变化和未来变化趋势均为上升趋势,公园开展旅游活动的气候适宜性提高;旅游活动对于森林植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干扰和破坏作用,距离道路越近,干扰和破坏越严重,因此,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公园应加强对道路两侧植被的人工保护措施;在植物降噪方面与桦树林、落叶松林相比,油松林效果最为明显,因此,为保持公园声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在旅游活动区周边栽植油松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以合肥市环城绿化带为对象研究其对城市气候和环境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环城林带0 cm地表温度日较差比市府广场低5℃;2)噪音大小及粉尘含量都与相距林带距离有显著线性关系;3)环城公园和芜湖路舒适度指数较低,而市府广场和二环路舒适度指数相对较高,但合肥主要景观的舒适度都达到舒适级别,十分适宜人居活动。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不同舒适性指标探究植物景观对福州高架桥下空间微气候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代表舒适性指标的典型变量V1主要受S指标(综合舒适度指数)的影响;代表微气候因子的典型变量W1主要受空气温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相对湿度的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与舒适性指标呈正相关,相对湿度、风速与舒适性指标呈负相关;S指标是较好的舒适性指标;乔灌草是桥下空间最佳的植物景观类型,降温幅度在1℃~2℃。该结果可为福州市高架桥桥下植物景观空间的热舒适环境提供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   

16.
骆驼峰森林公园旅游气候资源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旅游气候资源是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丰富的气候资源不仅具有特殊的景观功能,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旅游活动。根据黑龙江省木兰县气象统计资料和观测资料,对骆驼峰森林公园旅游气候资源进行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空气负离子等方面的特征分析,利用W H Terjung舒适指数、风效指数对骆驼峰森林公园的旅游气候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公园区内四季分明,旅游气候条件优越,适宜旅游的舒适期及全年可游览天数可达6个月,总体旅游舒适期长,空气质量高,总体旅游气候适宜的结论,并针对公园气候资源在其地域的天然优势,利用其特殊的观景功能,为了增强气候产品的内涵和合理利用其独特性.对公园内一年四季旅游气候产品的开发利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橡胶树寒害气象等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我国云南、海南、广东三省主要橡胶种植区内11个气象站建站的2008年11月至次年3月逐日气象资料以及橡胶寒害灾情史料,开展橡胶树寒害等级的研究,为规范橡胶树寒害调查、统计和评估业务提供参考。根据橡胶树寒害的特点,提出橡胶树平流型低温天气过程、辐射型低温天气过程的概念,给出了橡胶树平流型寒害、辐射型寒害和混合型寒害的明确定义,并用极端最低气温、最大降温幅度、寒害持续日数、辐射型积寒、平流型积寒和最长平流寒害过程的持续日数共6个致灾因子,构建寒害指数。依据寒害指数的大小,将橡胶树寒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特重四个等级。同时给出了橡胶树遭受不同寒害等级时可能导致的橡胶干胶减产率和橡胶树受害率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乡土树种,栽培利用历史悠久.在过去传统林业经营时期,多半是以木质产品利用为主,而非木质产品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如松脂、松针粉、松花粉、培养茯苓等,都是具有高附加值的非木质产品.  相似文献   

19.
As the main part with the function of self-purification in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urban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is of far-reaching importance in maintaining ecological balance, beautifying urban landscape and taking human health care, especially in the respiratory system health. In the south of the North Tropic and in South Asia tropical monsoons climate zone with 4 mild seasons and rich rainfalls, Shenzhen is a place in favor of forest vegetation multiplication. It is also a place with t…  相似文献   

20.
气象因子与森林火灾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森林火灾与5项气象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阐明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与降水量、日照、水分蒸发量、连晴天数、日温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