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采用正交设计对平欧杂种榛幼树进行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施肥处理条件对平欧杂种榛苗期生长状况的影响,通过测定苗高、地径、新梢生长量及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并综合幼树生长指标比较以及生物量的结果可知:以施N肥(尿素)41g/株、P肥(过磷酸钙)79 g/株、K肥(硫酸钾)58 g/株,以及微量元素镁(硫酸镁)3 g/株为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2.
采用氮、磷、钾3因素3水平施肥正交试验,研究氮磷钾施肥配比对中华楠苗木生长的影响,为中华楠苗木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 表明:(1)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中华楠苗木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影响.223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6 g)对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苗木质量指数最高,为最优施肥处理.其苗高年生长量、地径年生长量、冠幅年生长量、叶生物量、枝干生物量、根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27.10%、200.00%、226.96%、235.35%、169.88%、171.00%和183.80%.(2)各处理的苗木质量指数从好到差排序为:223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6g)>122处理(尿素5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4 g)>231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30 g+氯化钾2 g)>133处理(尿素5 g+过磷酸钙30 g+氯化钾6 g)>313处理(尿素15 g+过磷酸钙10 g+氯化钾6 g) >321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6 g)>332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6 g)>212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10 g+氯化钾4 g)>111处理(尿素5g+过磷酸钙10 g+氯化钾2 g)> CK.(3)中华楠苗木施肥管理必须遵循适需的原则,氮肥不宜过高,可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配比的尿素、过磷酸钙、氧化钾、硼砂水溶液对墨紫含笑嫁接容器苗进行淋施,研究不同配比施肥对其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叶片氮含量、生物量以及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墨紫含笑嫁接容器苗生长量、叶片氮含量、生物量在不同施肥配比的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不显著。每株施尿素5 g、过磷酸钙4 g、氧化钾2.5 g对墨紫含笑嫁接容器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为最优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4.
施肥促进油松种子园母树结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是促进油松种子园母树开花结实的有效措施。农家肥是种子园母树施肥的首选肥料,30 a生的油松母树,每株施农家肥300 kg为宜。化肥的施用,应根据树木的年龄和当地的土壤条件确定合理的施肥种类和数量。北票种子园30a生油松母树,以株施尿素300 g,过磷酸钙450 g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长白落叶松S1-1苗木的正交施肥试验,建立了苗高与N肥,新梢与N肥,新梢干重与N、P和全苗干重与N、P的施肥效应函数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施肥量下的长白落叶松苗木生物量。最后确定长白落叶松S1-1苗木的最适的施肥量:N为0.16~0.22g/株,P为0.01~0.04g/株。  相似文献   

6.
桉树人工林中期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尾巨桉2.5 a生间伐后的林分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间伐后施用适量的N、P、K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以每株施用磷酸二铵(N、P)750 g、氯化钾(K肥)90~270 g、硼砂(B肥)0~30 g,即每株施N135 g、P2O5338 g、K2O50~100 g、B 0~5 g的增产效果最好,优化配比为N:P2O5:K2O:B=1∶2.5∶0.37~1.11∶0~0.04.在肥料元素合理配比下,磷酸二铵、氯化钾和硼砂的总施肥量控制在850~950 g/株,以单质肥料测算,则N、P2O5、K2O、B有效养分总量应控制在520~575 g/株范围.以该施肥组合方案进行实施,施肥后2.5 a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年均生长量分别达3 cm、3.2 m和0.10 m3以上,比未施肥的林分分别提高190%~200%、268%~273%和400%~465%,可净增加收入7~8万元/hm2.中期施肥对提高林分生长量和经营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氮、磷、钾3种常用肥料对幼龄期假鹊肾树生物量累积的影响,建立了施肥量与假鹊肾树生物量的回归方程。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优化,得到假鹊肾树的较优施肥量和施肥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施肥量分别为氮肥(尿素,含N 46.4%)20 g/株,磷肥(过磷酸钙,含P_2O_5 12%)6 g/株,钾肥(氯化钾,含K_2O 60%)13g/株时,假鹊肾树生长较好。氮磷钾元素(N:P_2O_5:K_2O)配比约为1.2∶0.1∶1。  相似文献   

8.
思茅松人工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定植3年的思茅松人工林进行施肥试验, 结果表明: 施肥对思茅松幼林的林木高、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需N、P、K肥配合施用。在一般立地条件下, 思茅松幼林追肥较为合理的施肥用量为: 尿素50g/株; 过磷酸钙200g/株, 硫酸钾50g/株。此外, 合理施肥能够保持思茅松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 以至提高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麻栎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通过施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3类肥料对麻栎生长发育的影响作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尿素是影响麻栎高、径生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株施50g尿素对麻栎地径生长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麻栎幼树综合施肥,N、P_2O_5、K_2O施肥比例以2.5:5:1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高、径生长分别提高56.20%和46.72%。  相似文献   

10.
配方施肥对枸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量元素肥及微量元素肥对枸杞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3×24),选用大量元素肥N、P、K和微量元素肥Fe、Zn、Mo、B,对3年生枸杞(宁杞1号)进行大田配方施肥试验,测定其果实大小、百粒质量及产量指标,以确定枸杞的最佳施肥配方。结果表明:不同的配方施肥组合的果实大小、百粒质量及产量均比CK增加,其最大值分别比CK增加了18.08%、38.42%、80.83%,最佳施肥水平组合为N3P2K3Fe1Zn2Mo1B1。即大量元素肥料的施肥量为:尿素217 g/株、过磷酸钙417 g/株、硫酸钾313 g/株,微量元素肥料以施入Zn肥10 g/株为好。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林不同施肥方式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毛竹林不同施肥方式对立竹质量、竹林产量以及竹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伐桩施肥与沟施、穴施相比肥料损失少,输送迅速,并能加速竹蔸腐烂,具有显著的生长效应,是毛竹林一种较好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择信阳市城区10种灌木,采取1~3年施肥1次和每年施2~4次肥等频次,观察施肥效果.结果表明:施肥对灌木枝叶生长量、枯死枝叶量和景观效果的影响显著.每年施肥3次,灌木枝叶生长量可以达到最大值,每年施肥2次,灌木可以达到最佳景观效果.对于观花灌木,在花后增施1次肥,能够保证第2年大量开花.  相似文献   

13.
杨树营养及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肥是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关键技术。在阐述杨树养分特性和养分诊断技术的基础上, 分别从施肥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和施肥技术方面综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内外杨树施肥研究, 并提出3点建议:形成适于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品种无性系的施肥技术体系; 注重和加强淋溶、水肥耦合等施肥机理的研究; 借鉴农业先进施肥技术, 摸清杨树与土壤的养分供求关系, 实现林业精准施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杨树不同林龄进行追肥试验 ,得出 2~ 3年生林分效果最佳 ,4年以上林分效果不明显 ,应中止追肥作业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对红松播种苗进行了施肥效应研究,测定了不同施肥组合条件下苗木的形态指标。结果表明:影响苗木生长的各肥料因子的顺序依次为C(追施尿素)、A(施基肥)、B(追施二铵),促进苗木生长的较佳施肥组合为A3(4)B1C3,即基肥用量为有机肥7 500 g/m2 二铵7g/m2或有机肥7 500 g/m2 二铵7 g/m2 硫酸钾12 g/m2;追肥二铵用量为0;追肥尿素的用量为30 g/m2。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省三明市对毛竹增产剂竹腔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潜力与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设毛竹增产剂竹腔施肥、传统土壤施肥与不施肥3种处理。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提高毛竹新竹成竹数、新竹平均胸径、春笋出笋量和冬笋产量,竹腔施肥和土壤施肥各指标分别比对照提高25.4%和34.6%、5.6%和7.8%、14.6%和31.9%、55.8%和105.2%;竹腔施肥与土壤施肥间施肥效果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丽水山地油茶幼林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油茶Camellia oleifera高产,稳产,提高肥料利用率,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在丽水市缙云县栗坑村鹿坪农场‘长林40号’油茶良种林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田间试验,比较了3种不同施肥方式(生物有机肥2.5kg·株-1,三元素复合肥0.5kg·株-1,不施肥作为对照)和采用不同时期肥料用量配比试验,对油茶春梢量、落果数和成熟果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加施肥的情况下,春梢的抽发量、结果数、总采果数、优质果的数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春梢抽发量二次施肥最好;落果数与施肥次数呈反比;6月施用保果肥对果实的增大有明显效果,同时减少了落果,提高了产量;油茶籽产量三次施肥处理最优;各处理间油茶籽产量呈极显著差异,差异为:三次施肥>二次施肥>一次施肥>对照。三次施肥是本研究区域最佳的施肥模式,这对于实现油茶的高产稳产,肥料的节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剂量对秃杉人工林进行施肥对比试验。观测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分析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剂量对秃杉人工幼龄林高、粗和蓄积生长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施肥措施对秃杉人工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年高生长增加34%,粗生长增加26%,蓄积生长增加35%。  相似文献   

19.
2a生红松换床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 a生红松换床苗进行了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苗木生长的各肥料因子的顺序依次为A、C、B。促进苗木生长的较佳施肥组合为A3B2(3)C4,即施肥的较佳配比和用量为尿素30 g.m-2、二铵40或60 g.m-2、硫酸钾60 g.m-2。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三年来的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幼林理想的施肥处理是磷肥处理,单施磷肥马尾松幼林树高增益20.5%~22.2%,地径生长增益19.8%~20.8%;理想的施肥总量是P2O50kg/hm2,即造林当年施基肥P2O525kg/hm2,造林后第3年再追施P2O525kg/hm2;立地低下的地方可适当配合施些氮肥;马尾松幼林不必施钾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