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寒地区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蒲小朋  董世魁等 《中国草地》2001,23(3):17-21,25
在天祝县金强河地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8份引种材料中草原绿色豌豆、7705豌豆和无叶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出苗早、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是较为理想的引种材料;二年生豆科牧草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第1年的经济性状与一年生豆科牧草相当,可以用其代替某些一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豆科牧草越冬率极低,不适合该地种植,多年生抗寒豆科牧草的选育是该地的一项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寒地区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祝县金强河地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8份引种材料中草原绿色豌豆、7705豌豆和无叶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出苗早、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是较为理想的引种材料;二年生豆科牧草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第1年的经济性状与一年生豆科牧草相当,可以用其代替某些一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豆科牧草越冬率极低,不适合该地种植,多年生抗寒豆科牧草的选育是该地的一项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3.
草木樨是一种优良牧草、绿肥和水土保持作物,具备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可以综合利用等特点,为当今许多国家所提倡。我国北方生产上常用的草木樨为二年生草木樨,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栽培,缺乏适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一年生优良草木樨品种。为此,我们于2007年开始引进俄罗斯一年生野生黄花草木樨种质资源,通过混合选育,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于201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育成品种,定名为牧科草木樨1号(品种登记号:N022)。  相似文献   

4.
为了避免草木樨(Melilotus spp.)的二年生性状对冬小麦套种草木樨栽培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掘适合新疆南疆地区种植的一年生草木樨种质资源,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团对一年生细齿草木樨(M.dentatus)、二年生黄花草木樨(M.officinalis)和二年生白花草木樨(M.albus)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细齿草木樨从出苗期到初花期的生长天数为107 d;干草产量为20430.59 kg/hm2,极显著高于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P<0.01),比黄花草木樨增产41.16%,比白花草木樨增产24.22%;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11.94%、54.23% 和44.40%;加权关联度在供试材料中最高.采自新疆南疆拜城县的黄花草木樨的干草产量为14473.11 kg/hm2,极显著低于细齿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P<0.01),加权关联度在供试材料中最低.综上,与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相比,细齿草木樨在新疆南疆的综合表现突出,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兴安岭的草地资源状况和畜牧业生产特点,进行了9种多年生牧草、1种二年生饲料作物和6种一年生的饲料作物的引种栽培试验。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间比淘汰,优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4种豆科牧草(甘农1号杂花苜蓿、甘农2号杂花苜蓿、肇东苜蓿、和田苜蓿)和1种菊科饲料作物(苦荬菜)。结果表明:4种多年生牧草的越冬返青率在87%以上,第2年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均比第1年高,年度间产草量差异显著(P<0.05),一年生饲料作物均适宜当地种植。筛选出的牧草和饲料作物品种是大兴安岭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农区优良牧草引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于2000-2001年进行了31种多年生牧草,1种二年生牧草,2种一年生牧草和2种经济作物的引种栽培试验。试验表明,有13种豆科牧草,2种禾本科牧草,2种蓼科牧草和1种菊科牧草共18种牧草适应春旱气候,抗旱能力强;其中有16种牧草能安全越冬,其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高,达6134.0kg/hm^2;一年生牧草适宜当地种植,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高,由此认为,筛选出的牧草品种是吉林省建立人工草地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7.
草木樨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我区各级领导和广大贫下中农把种牧草工作当做改变粮食低产面貌的重要措施来抓,草木樨、苜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几年来每年种植都在百万亩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是二年生草木樨。现就  相似文献   

8.
托县黄灌区盐碱化是严重的,目前已达3.77万hm^2,为采取生物措施治理盐碱,筛选耐盐碱的牧草品种,通过4年的试验,在土壤全盐含量0.5%-1.0%的强盐碱地上种披碱草,碱茅,马蔺,只芨,白花草木樨5种牧草,仍能正常发育,其产量略低于非盐碱地上的收获量,可在盐碱地上推广栽培,改良土壤,又可促进我县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草木樨是适应性广、耐盐碱、抗旱、抗寒的二年生豆科牧草。它在轮作倒茬、培肥地力和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燃料缺乏问题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土壤耕作与施肥1.三荒地种植时,应在头年秋天整地保墒。2.耕地种植时,当前茬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浅耕灭茬和秋耕,灌区要进行冬灌。播前整地时,最好能施入农家肥料做底肥。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牧草品种、栽培措施以及水地种植饲用作物的产草量与经济效益进行的3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引进的美国苜蓿王比本地苜蓿产草量可提高30%以上;将农业上的地膜种植技术引入山地种草,可使出苗率和保苗率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当年产草量提高30.7%;水地种植饲用玉米与传统粮作玉米相比,每公顷年产值可提高4092元和(29.3%)。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地区优良牧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于2000-2001年在大兴安岭进行了10种多年生牧草和6种一年生牧草引种栽培试验。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间比淘汰,优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4种豆科牧草(甘农1号杂花苜蓿、甘农2号杂花苜蓿、肇东苜蓿、和田苜蓿)和1种菊科牧草(苦荬菜)。结果表明:5种多年生牧草的越冬返青率、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均随栽培年限的延长而升高,年度间产草量差异显著(P<0.05),一年生牧草均适宜当地种植。由此认为,筛选出的牧草品种是大兴安岭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高寒牧区免耕种草技术研究中,对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的适宜播种期进行了专题试验。研究提出免耕种植一年生牧草主要为春播,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前后,最迟不得晚于4月下旬;免耕种植多年生牧草。既可春播,也可选择秋播,春播以4月中、下旬播种为宜,秋播最好安排在10月中旬播种,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出苗率或导致播种失败。  相似文献   

13.
在河西走廊地区建植碱茅(Puccinelliatenuiflora-P.chinumpoensis)人工草地,做收种和刈割兼用。撒播方式下,播量达22.5kg/hm2时,种子落种数为2000/m2,田间出苗数794/m2,出苗率为13%,定苗数受地表积盐程度的影响(P<0.01),地表盐斑为50%,90%的幼苗数为988株/m2和301株/m2;碱茅草地盖度,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均与土壤全盐含量呈负线性关系(r--0.8051,r=-0.8158,r=-0.9292),但种子发芽率和千粒重似乎不受立地土壤盐分的影响。由于受田间管理措施和碱茅自身发育节律的影响,生长第3年的草地盖度、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均比第2年有不同幅度的下降,据此,适时灌水,加强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对维持草地基况良好,获得高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果园生草对关中地区有机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园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LEfSe差异分析、随机森林算法分析、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等方法,对秣食豆(Glycine max,GM)、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MO)、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P)三种生草处理后的有机猕猴桃园0~20 cm耕层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生草处理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清耕,草木樨与秣食豆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全钾含量、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含量,说明生草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果园土壤养分。同时,生草提升了土壤细菌β多样性,改变了不同处理间差异代表物种,增加了土壤细菌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代谢功能基因丰度,促进土壤养分循环。综上,在关中平原有机猕猴桃园间种植草木樨、秣食豆和一年生黑麦草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是一种适宜当地条件的果园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利用引种的9种牧草与6种粮食、经济作物组合,进行粮—经—饲不同轮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6种豆科牧草后作作物增产显著(P〈0.05),公农1号紫花苜蓿增产最高达43.9%,肇东苜蓿最低为15.2%;公农无芒雀麦不具有增产效果;杂交酸模和绿穗苋可导致后作作物分别减产19.7%和25.8%。确定了吉林省农区苜蓿(3年)—玉米(黄烟、粟、高粱)—粟(玉米、高粱、黄烟)—大豆(草木樨)—玉米(粟、高梁)—黄烟的农业三元结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高寒牧区免耕种草技术研究中,对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的适宜播种期进行了专题试验。研究提出免耕种植一年生牧草主要为春播,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前后,最迟不得晚于4月下旬;免耕种植多年生牧草,既可春播,也可选择秋播,春播以4月中、下旬播种为宜,秋播最好安排在10月中旬播种,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出苗率或导致播种失败。  相似文献   

17.
黄河故道风沙区牧草控制风蚀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野外测试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故道风沙区种植牧草后的土壤风蚀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风蚀季相特征不同,以春季风蚀剧烈,而冬季次之。对照区年风蚀深度达5.2cm,与之相比,牧草种植小区年风蚀深度下降了69.62%~80.58%。不同牧草对风蚀的减弱程度不同,差异明显。种植牧草可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风速降低幅度为30.17%~60.31%,达到防止风蚀的目的,并通过生物改良和阻滞堆积使细粒物质增多,增强抗蚀性。  相似文献   

18.
河套灌区盐渍化人工草地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及pH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套地区盐碱荒地,弃耕地种植耐盐碱优良牧草后的土壤含盐量、含水量、pH变化规律,对土壤含水量,含盐量、pH相互变化关系及春季,秋季土壤含盐量、pH变化规律在连续数年进行了分析测定,在大量分析数据基础上,总结探讨了种草对盐碱地土壤含盐量,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草木樨是小亚细区的一个当地种。十八世纪引入北美,将近二百年在那一直被认为是杂草。自1875年起,它才被承认为有价值的牧草。草木樨是一种生长速度较快的豆科牧草,在土壤改良,青贮饲料生产及作为营养丰富的放牧牧草方面颇有价值,而且花蜜蜂生产中还是花粉和花蜜的来源,它属二年生牧草,即只能越过一个冬季,因此适于短期轮作。草木樨耐干旱,尤其适宜于加拿大西部的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北部滨海草场培育改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筛选出适于山东省北部滨海草生长的豆科牧草为紫花苜蓿、沙打旺、二年生草木樨、禾本科牧草为苇状羊茅、无荒雀麦、长穗冰草和中间冰草、饲料理作物为苋菜、小黑豆、涝豆苏丹草和御谷。封育应根据草场发退化程度采用全年封育、短期封育和主要牧草危机期封育的方式;补播宜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行,播前纵横切耙两遍,耙深7-10cm,补播草木樨、沙打旺;封育;补播均可显著地提高草场产量,增加优质草比例。盐碱地人工草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