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鲁北滨海芦苇草场补播牧草采用轻靶、重耙、浅耕等地面处理方法,发现重耙效果最好,浅耕效果最差。还研究了补播牧草种类,补播草木樨、紫花苜蓿均能提高草场产草量,增加盖度,补播木樨优于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北部滨海草场培育改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筛选出适于山东省北部滨海草生长的豆科牧草为紫花苜蓿、沙打旺、二年生草木樨、禾本科牧草为苇状羊茅、无荒雀麦、长穗冰草和中间冰草、饲料理作物为苋菜、小黑豆、涝豆苏丹草和御谷。封育应根据草场发退化程度采用全年封育、短期封育和主要牧草危机期封育的方式;补播宜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行,播前纵横切耙两遍,耙深7-10cm,补播草木樨、沙打旺;封育;补播均可显著地提高草场产量,增加优质草比例。盐碱地人工草场  相似文献   

3.
南方山地人工草场的草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前言改良的禾豆混播人工草场,常常含有不需要的植物种类,这主要是指那些与优良栽培牧草竞争的没有多大利用价值的阔叶野草类及灌丛。有些恶性野草侵占地盘,降低了人工草场的生产能力导致人工草场的退化。在管理良好的人工草场上,混播的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会长成厚密的草层而抑制野草,相反,如果管理不善,栽培牧草生长瘦弱,就会失去竞争能  相似文献   

4.
天然草原改良采用补播牧草的形式,可有效保留原植被,在地表植被不变的情况下,辅以播种适合的牧草品种,达到保持水土、不影响当年草场利用,是成本低,见效快的一种草场改良方法。本试验利用轻重耙耙地补播和利用草地免耕松播机进行天然草场改良两种方式。1试验材料1.1试验机械采用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研制草  相似文献   

5.
草场改良是通过各种农艺措施,改变天然草群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必要时引入适宜当地生存的野生种或驯化种,以改变天然草群成分,增加优良牧草密度和盖度。介绍了内蒙古镶黄旗独具特色的草场改良建设模式,即建立灌丛化草场、围栏封育、松土补播、切根改良、施肥灌溉改良、浅耕轻耙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6.
沼泽草场的改良在我国草原建设中已被重视起来,本文强调了改良沼泽草场的必要性,论述了改变沼泽草地利用浅沟排水-补播等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对草原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世界农业科学家,经过20多年的研究,对草地翻耕、土壤改良、施肥、灌溉和人工草场牧草混播方案进行了全面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人工草场牧草混播方案叙述如下,供草原、畜牧科技人员参考。 1.森林草原区在森林草原区建立人工草场通常采用以下的牧草混播方案为  相似文献   

8.
高寒草场荒漠化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寒干旱区草场荒漠化特征和引发机理的总结,查明了荒漠化草场奶穹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巨变、不合理农垦、过牧及鼠害等。通过建立牧业生态户,对严重退化草场围封,进行人工补植优良牧草,灭除不可食毒、杂草,消灭鼠害,暖棚养畜;并将木本植物引入草场,设置灌木、半灌木绿篱,探求时空立体型牧场等多项试验措施。经4年治理,提出一套以牧业生态户为单元,防止高寒草场荒漠化,解决青藏高原雪灾问题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退化草地上因地制宜搞粮、草;粮、经、草混播,恢复或建立草原植被是一项适宜鄂温克旗半干旱高寒牧区改良退化草场的适用增产技术,这项技术是由呼盟草原所于1982~1984年完成的,这是一项油菜与牧草混播,小麦与牧草混播、饲料作物与牧草混播,建立优质人工草...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的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松嫩平原、东部的三江平原和北部、东北部的半山区。主要由草甸草原、草甸、沼泽草甸和林间草地。这些地区水分充沛、土壤肥沃,是我国有名的优良草场。但这优越的条件也为有毒、有害植物的大量滋生提供了良好生境,使其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近年来,由于对草场过度利用,草场严重退化,优良牧草的成分大大下降,给有毒、有害植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毒害草在草群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增加了家畜误食机率,特  相似文献   

11.
“骨干牧草”。也称当家牧草。对于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县、乃至一个乡、一个草场,自然条件各异,所以因地制宜地选择几种优良牧草作为骨干牧草是十分重要的。骨干牧草的选择是否恰当,不仅关系到草场的生产力和利用年限,甚至影响到草场建设的成败,所以在选择骨干牧草时必须认真细致,既要考虑到牧草的产量和质量,又必须注意到  相似文献   

12.
对寺寨牧场1997-2000年3年牧草结构及产草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草场通过围栏封育比未封育草场牧草种类,高度,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提高68.4%。  相似文献   

13.
天然草场最适补播期的气象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义  王英舜 《草业科学》1994,11(6):56-60,63
针对草场退化的突出问题,采用分期补播不同处理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典型草最适补播期的气候指标:旬平均气温>15℃且播后有≥100mm降水过程,使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保持在40%以上,在锡林郭勒盟最适补播期为6月中旬-7月中旬。松补播对气象指标的要求低于播。  相似文献   

14.
对高寒干旱区草场荒漠化特征和引发机理的总结,查明了荒漠化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巨变、不合理农垦、过牧及鼠害等。通过建立牧业生态户,对严重退化草场围封,进行人工补植优良牧草,灭除不可食毒、杂草,消灭鼠害,暖棚养畜;并将木本植物引入草场,设置灌木、半灌木绿篱,探求时空立体型牧场等多项试验措施。经4年治理,提出一套以牧业生态户为单元,防止高寒草场荒漠化,解决青藏高原雪灾问题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盐池县天然草原资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由于对草原不合理的开发利肿,许多草场上牧草的产量和质量都在下降,牧草稀疏低矮,杂草和毒草增多,不少优良的草场已经或正在沦为沙漠。因此,天然草原的补播改良势在必行。盐池县1999年以来实施天然草地补播改良7.867万公顷,对于优化草原植被结构,提高草地覆盖度、产草量以及改善品质,增加天然草原的栽畜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天然草原补播改良技术,以期为北方干旱草原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下湿滩地草场改良从七个方面进行多年试验示范,其中以退耕种草、补播禾本科牧草和封育芦草草场等措施的效果和效益很显著;试验区比对照区的总体产草能力差异极为显著;而建立和健全有效体制与制度又是此项工作不可忽视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姜家甸草场是松嫩草原中最优良的草场之一,具有草质优良、产草量高、毒害草少的特点。羊草群落是该草场最具代表性的群落,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羊草群落退化演替为羊草-糙隐子草群落、羊草-碱蒿群落、羊草-寸草苔群落、羊草-虎尾草群落、羊草-星星草群落、碱蓬群落、角碱蓬群落等群落类型。封育、松土、施肥、补播建立半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建立高产人工草地,种植星星草、虎尾草耐盐碱牧草是恢复草场植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姜家甸草场是松嫩草原中最优良的草场之一,具有草质优良、产草量高、毒害草少的特点。羊草Anerolpidium chinense群落是该草场最具代表性的群落,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羊草群落退化演替为羊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群落、羊草-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群落、羊草.寸草苔Carex duiuscula群落、羊草-虎尾草Carex duiuscula群落、羊草.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群落、碱蓬Suaedaglauca群落、角碱蓬Suaeda comiculata群落等群落类型。封育、松土、施肥、补播建立半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建立高产人工草地,种植星星草、虎尾草耐盐碱牧草是恢复草场植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优良牧草混播改良黄河河滩地草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4 种优良牧草以不同组合比例改良河滩地草场的效果。结果表明:混播可提高河滩地草场的产量,改善草层品质。其中以紫花苜蓿+ 白香草木樨+ 假苇拂子茅组合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百脉根在改良草场中的前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准噶尔盆地北缘平原区土壤pH值为8.45的生境条件下通过9年豆科牧草引种试验,证明百脉根在抗热、抗病虫害、耐涝性和使用年限方面优于其它豆科牧草,并证实了百脉根自然繁衍的种性特点和具有自然更新复壮、防止草场退化的能力;由百脉根更新的草场提高产草量2倍以上,粗蛋白质、粗脂肪分别提高7倍以上和4倍;用百脉根补播改良灌溉草场简单易行,适宜牧区生产条件,在我国南北方适宜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