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林业科技》2011,(6):2-F0002
2011年9月13日,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意见》,并通过《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评审,决定在全国率先建设23条共10000公里、805万亩的生态景观林带,力争3年初见成效,6年基本成带,9年建成“结构优、健康好、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大色块、多色调的全国最好林相的大森林。  相似文献   

2.
《广东林业科技》2012,(3):105-F0002
2011年9月13日,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意见》,并通过《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评审,决定在全国率先建设23条共10000公里、805万亩的生态景观林带,力争3年初见成效,6年基本成带,9年建成“结构优、健康好、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大色块、多色调的全国最好林相的大森林。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视察广东时指出,要"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广东省政府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意见》,决定在全省统一规划建设23条、1万公里、805万亩的生态景观林带,要求把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作为继"十年绿化广  相似文献   

4.
广佛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是佛山市景观林带建设的重点工程。文章阐述了广佛高速生态景观林带监理实践,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条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实践,从苗木准备、整地与铺设种植土、栽植技术、养护管理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技术要点和具体措施,为广东省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中绿化景观带建设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物配置是生态景观林带营建的关键技术。文章探讨了生态景观林带植物配置原则、形式、方式以及策略,为生态景观林带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资源状况、生态效能和碳汇效能3个维度构建生态景观林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全省生态景观林带生态效益排在前三位的是湛江、汕头、深圳市.工程建设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森林生态效益总规模;生态景观林带质量的高低影响单个评价指标得分,最终影响综合评价得分;工程建设量越大,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质量越好,最终的生态效益评价得分将越高.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生态景观林带可持续性建设的内涵,认为其具有公益性强、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所以必须持续建设,而不断投入是生态景观林带持续建设的关键。从政府、自然生态、经济发展三个层面提出了生态景观林带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浅析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效益和设计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景观林带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是展示区域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新领域,是广东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项目.文章重点探讨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背景、意义、效益分析和设计路径,提出建设立体、复合的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深圳市罗湖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目标,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整地、苗木规格、栽植密度和养护管理等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分析了景观林带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并结合项目内容,进行了本次建设工程的效益分析,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建设提供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台山市2012年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包括沿海高速景观林带和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其树种选择与造林等技术与其他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不同林带示范段建设的技术措施,旨在为同一区域生态景观林带的后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广州市城市出入口景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原则,以春岗立交出入口植物选择原则、植物种类为例,探索在新的景观种植模式下如何应用树种构建岭南特色突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生态景观林带。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启动建设的生态景观林带,是指全省主要高速公路、铁路和“四江”两侧各1公里可视范围内山地,沿海岸线的沙地和滩涂的生态景观带;高速公路、铁路主干道两侧各20~50米的绿化景观带以及省际出人口、城市出入口、城镇村居、收费站、立交互通等景观节点,规划建设期2011—2020年,涉及21个地级市100个市、县(区),建设林带23条,长度为10000公里,面积805万亩,规划总投资55.91亿元。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广东省生态箭观林带建设目标和类型不同,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整地、苗木规格、栽植密度等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分析了景观林带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建设提供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15.
主要论述了广东省佛山市生态景观林带的规划背景、规划范围、规划理念、植物配置等,为佛山市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主要生态学理论及其应用.在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中应该以群落生态演替的观点进行生态景观带(面)的建设,应用基于演替原理得出的生态恢复参照系来指导;按群落学的观点进行景观节点(点)建设,依据群落学和生物多样性原理,建立多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组成的景观节点群落,以作为景观线带物种的补偿地;以生态美学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进行绿化景观林带(线)的建设,利用群落的时间格局进行绿化景观林带生态美学的构建,利用群落的空间格局进行绿化景观林带的生物多样性构建;可应用边缘效应原理和种间相互作用原理来构建与管理生态景观林带.  相似文献   

17.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主要生态学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论述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主要生态学理论及其应用。在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中应该以群落生态演替的观点进行生态景观带(面)的建设,应用基于演替原理得出的生态恢复参照系来指导;按群落学的观点进行景观节点(点)建设,依据群落学和生物多样性原理,建立多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组成的景观节点群落,以作为景观线带物种的补偿地;以生态关学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进行绿化景观林带(线)的建设,利用群落的时间格局进行绿化景观林带生态关学的构建,利用群落的空间格局进行绿化景观林带的生物多样性构建;可应用边缘效应原理和种间相互作用原理来构建与管理生态景观林带。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连山县生态景观林带特点、植物现状树种选择与配置和建设场地等进行了分析,树种选择主要包括江河景观林带、高速公路景观林带。在树种配置过程中,应将生态条件作为基础并结合乡土和外来物种、乔灌木等合理配置。旨在为连山县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湖南林业》2011,(11):46-46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大力推进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要求,建设生态景观林带要突出林业转型发展、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建设宜居城乡、展示区域形象、  相似文献   

20.
生态景观林带概念设计及体系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广东生态建设的需求和国内外相关经验做法,从生态景观林带概念的产生背景出发,深入阐述生态景观林带的概念和内涵,分析生态景观林带的体系构成,对顺利推动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