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14-2015年对广西百色烟区的烟草青枯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并对具有典型青枯病症状的烟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鉴定。结果显示,烟草青枯病在百色市的靖西县、德保县、乐业县和凌云县主要种烟区普遍发生,部分茎下部黑色坏死病株复合感染黑胫病和根黑腐病中的一种或两种病害;隆林县的病害样本没有分离和检测出青枯病菌,推测该县烟草根茎类病害主要为根黑腐病和黑胫病。从百色市各主要烟区采集到疑似烟草青枯病害样本170个,通过特异培养基分离和青枯菌演化型鉴定获得青枯病菌137株,柯赫法则验证共有92株菌株为烟草青枯病致病菌株。选取其中典型菌株D3-12进行病原菌分类学鉴定,通过菌株16S r 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合菌株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将D3-12菌株鉴定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相似文献   

2.
文山州烟草主要根茎病害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文山州烟草主要根茎病害的主要致病原,做好根茎类病害的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工作,2006-2007年,在6个县采集烟草病样392个,进行病原菌的检测、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苗期以立枯病为主;团棵期、成熟期的病害均以青枯病为主。青枯病与黑胫病混发比例较高,成熟期青枯病与空胫病混发比例大于20%,不同烟草品种对以上病害存在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Nicotiana tabacum)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试验采集云南省昭通市的烟草黑胫病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对其培养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培养基适合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的培养,菌丝生长旺盛;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粗细不均匀,无隔膜,具有膨大体;孢子囊顶生,具脱落性,具1个或2个乳突。这些培养性状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表明烟草黑胫病菌的培养性状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4.
烟草黑胫病的防治石鸿文(信阳地区植保站,信阳464000)烟草黑胫病,是我省烟草的一种重要病害。烟草整个生长期均能发生,常造成烟草大幅度减产。1、症状:烟株茎基部出现黑色病斑,沿茎向上扩展。纵向剖开茎部,髓部呈黑褐色碟片状,并着生有白色菌丝。病株叶片...  相似文献   

5.
黑胫病和青枯病是危害烟草生长的主要土传病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F012和F028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等多种植物致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试验研究F012和F028混合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平板对峙试验中混合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抑菌率为77.91%,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1.7 mm;盆栽试验中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防效分别为74.49%和77.27%;混合发酵液能显著上调烟草叶片抗病关键基因NtPAL、NtEDS1、NtPR1和NtPR2的表达,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多酚氧化酶等保护酶活性。由以上结果可知,F012和F028混合发酵液可以激活烟草防御系统,提高烟草对黑胫病和青枯病的抵抗能力。F012和F028菌株将是研制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6.
从病原菌类型、发病症状2个方面介绍烟草黑胫病与青枯病的识别方法,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陕西烟田主要病害种类调查与病毒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陕西烟田病害种类,于2013-2015年对陕西烟田病害开展系统调查,鉴定出9种病害,分别是赤星病、白粉病、黑胫病、灰霉病、青枯病、角斑病、野火病、根结线虫病和病毒病,其中,赤星病、白粉病、灰霉病、黑胫病和病毒病发病普遍,危害严重;野火病、青枯病、角斑病和线虫病仅在个别烟田发生。烟草感染病毒的种类包括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和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其中,CMV、TMV、TEV和PVY检出率分别为23.6%、34.7%、21.3%和18.4%,TMV+CMV、CMV+TEV和CMV+PVY检出率分别为27.4%、24.9%和20.9%,烟田病毒复合感染普遍,造成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8.
2012年对桂阳县烟草病害进行系统普查,结果表明:对桂阳县烟草危害较大、损失较重的病害有烟草猝倒病、炭疽病、普通花叶病、气候型斑点病、赤星病、野火病、黑胫病、青枯病、空胫病、根黑腐病等10种,为桂阳县烟草病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2年对桂阳县烟草病害进行系统普查,结果表明:对桂阳县烟草危害较大、损失较重的病害有烟草猝倒病、炭疽病、普通花叶病、气候型斑点病、赤星病、野火病、黑胫病、青枯病、空胫病、根黑腐病等10种,为桂阳县烟草病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1987-1989年对安徽省各烟区烟草病害发生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并作病原菌鉴定,确定病害种类.首次报道了安徽烤烟病害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认为烟草黑胫病、赤星病、烟草黄瓜花叶病、青枯病、炭疽病等为主要流行病害;根黑腐病、镰刀菌萎蔫病、烟草根结线虫病有蔓延趋势.提出防治烤烟病害必须实行系统管理,从苗床期到大田期直至收获贮藏及成品放置要有一套全面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指导烟草青枯病的测报和防治,采用定期挖根调查采样和ELISA检测方法,对云南省烟草青枯病的侵染动态进行了研究。移栽后每周挖根调查结果和根、茎部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在文山州青枯病重病田块,移栽后第5周根部样品首先检测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阳性,个别烟株根部出现黑色坏死症状;移栽后第7周根部样品青枯菌检出率达到50%左右、根部黑色坏死发病率开始快速上升,茎部无明显症状;移栽后第9周,根部发病率达到50%左右、个别烟株茎部出现黑色坏死症状。移栽后第12周,茎部青枯菌检出率、根发病率和茎部发病率均达到80%以上。根部样品青枯菌检出阳性、烟株根部显症、烟株茎部显症表现出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间隔约21d)。根青枯菌检出阳性时期和根黑色坏死的始发期可作为确定第一次施药时期的依据。对ELISA检测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ELISA检测为青枯菌阳性的样品,可分离到典型青枯菌菌落,分离物ELISA检测同样为青枯菌阳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利川市部分烟区黑胫病和青枯病多发的现状,采取大区对比试验观察了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烤烟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黑胫病防治效果明显;3 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菌粉剂对青枯病防治效果明显,均明显优于其他微生物菌剂。同时,2种微生物菌剂对烟株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增加了烟叶产量和产值,产量增幅分别达到10.86%和10.06%,在利川烟区可用于根茎类病害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昌宁县烟草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对昌宁县2011~2013年烟草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花叶病和黑胫病危害严重,青枯病发病率保持稳定,丛枝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和防治,以免病害扩展造成严重危害。[结论]初步掌握了昌宁县烟草病害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4.
对赫章县烟草黑胫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种病害在赫章县轻度发生,大多数烟草品种发病不严重,但零星的发病也应引起重视,加强监测和防治,以免病害扩展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5.
移栽期和烟草马铃薯套作对烟草主要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移栽期、烟草马铃薯套作对烟草青枯病、黑胫病、马铃薯Y病毒病(PVY)、赤星病、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等主要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期提前和推迟对烟草青枯病、黑胫病、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均有较大影响,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病情呈加重趋势;烟草马铃薯套作对烟草主要病害的发生均有显著影响,套作处理能加重青枯病、马铃薯Y病毒病、TMV、CMV的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16.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该病常与烟草青枯病混合发生,引起烟株萎蔫性死亡,导致产质量严重下降。近几年该病在贵州黔西南烟区发生普遍,损失严重,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该文从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特点出发,综述该病侵染循环、发病条件、致病机理及防治对策,以为更好地防治该病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保山植烟区“三虫三病”发生规律动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保山植烟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通过对植烟区2014~2016年主要病虫害的动态监测,预测病虫害的发病高峰期。结果表明:植烟区主要病害为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主要虫害为斜纹夜蛾、金龟子、烟蚜,其发生高峰期分别为青枯病(7月下旬至8月中旬)、黑胫病(8月上旬)、病毒病(7月中下旬)、斜纹夜蛾(在8月中旬)、金龟子(6月中下旬)、烟蚜(4月中旬和6月上旬)。建议结合植烟区病虫害发生规律,有针对性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盘县烟区种植的烤烟新品种,采用田间大区试验研究贵烟13号、PVH1452和贵烟8号3个烤烟品种(系)在盘县烟区的适应性、生育期、农艺性状、抗逆性和经济性状等综合表现。结果表明:贵烟8号和贵烟13号的生育期适中,分别为131d和141d;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经济性状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打顶后株高、烟叶数、腰叶长、腰叶宽分别为113.0cm和121.0cm、24片/株和22.3片/株、76.1cm和87.9cm、28.0cm和32.5cm,均比云烟87和K326高,田间生长整齐一致,落黄程度较好。综合抗病能力以贵烟8号较好,大田生长期未感染黑胫病和青枯病,气候斑点病感病率仅3.2%;贵烟13号抗气候斑点病和赤星病较突出,感病率分别为0.9%和2.7%;但对黑胫病和青枯病抗性较差,感病率分别为39%和15%。在经济性状中,均价、中上等烟比率以贵烟13号最好,分别22.73元/kg和84.99%,比云烟87(19.76元/kg和81.06%)分别增加15.03%和3.93百分点;产量和产值以贵烟8号最高,分别为133.48kg/667m~2和2 481.17元/667m~2,比云烟87(85.95kg/667m~2和1 698.43元/667m~2)增产55.3%和46.09%。贵烟8号和贵烟13号2个新品种可在当地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