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明确影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笔者剖析了几十年来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的生产力、特征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品种的耐肥性。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基本分为4个增长阶段,各阶段主栽品种分别为‘合江19号’、‘合江23号’、‘空育131’与‘龙粳31’。分析发现,这4个代表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的产量构成四因素中,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变化不大,每穗粒数的增加是持续再创高产的关键因素。同时品种的抗病性与抗倒伏性以及吸肥能力依次增强。通过分析阐明在育种方面应致力于增加每穗粒数,在栽培方面应增施有机肥料,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影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笔者剖析了几十年来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的生产力、特征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品种的耐肥性.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基本分为4个增长阶段,各阶段主栽品种分别为‘合江19号’、‘合江23号’、‘空育131’与‘龙粳31’.分析发现,这4个代表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的产量构成四因素中,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变化不大,每穗粒数的增加是持续再创高产的关键因素.同时品种的抗病性与抗倒伏性以及吸肥能力依次增强.通过分析阐明在育种方面应致力于增加每穗粒数,在栽培方面应增施有机肥料,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绥农号大豆血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21个绥农号大豆品种进行系谱分析,明确了采用当地早熟、高产、优质种质资源作为骨干亲本,加入国外血缘,改进血缘狭窄,丰富遗传基础,是育种成功的关键所在;三交组合方式后代类型丰富,易于选出丰产性突出、熟期适中、抗病性及适应性好的优良品种和材料;在育种过程中要注重创造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4.
长集镇是一季中稻区,主要栽培模式为"麦-稻"、"油-稻".杂交水稻的优质当家品种主要有丰两优1号、国丰1号.栽培模式与产量水平对霍邱中南部稻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来,随着水稻优质化工程实施,优质水稻面积不断增加,为筛选适宜的接班品种(组合),及时掌握有关品种(组合)的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海静 《河南农业》2022,(29):33-34
为筛选出适宜沿黄和豫南稻区种植的优质粳稻品种,2021年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对征集到的16个粳稻品种在全省不同稻区进行多点集中展示,对其丰产性、适应性、品质和抗病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郑稻C42、新香粳1号、获稻008共3个品种在不同稻区丰产性好、食味优良、抗逆性较好,可在全省粳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在云南不同稻区的抗病性和丰产性,为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在云南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3个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多集新6号、南八糯和尤群1号)在云南4个不同生态稻区(德宏、文山、红河和楚雄)开展田间抗病和稳产试验,以云南主栽优质高产品种红优7号为对照;选用3个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多集新6号、南八糯和尤群1号)和4个云南主栽水稻品种(红优7号、宜香优2115、云粳29号和凤稻23)进行室内抗瘟性评价及抗瘟基因型鉴定,以丽江新团黑谷为感病对照.[结果]田间病害调查结果表明,南八糯在文山稻区、尤群1号在德宏稻区、多集新6号在文山稻区的穗颈瘟病情指数分别为5.73、9.80和8.33,均为中等发生,在其余稻区均为轻发生或不发生;尤群1号和多集新6号在楚雄稻区的稻曲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0.21和10.60,为偏重发生,在文山稻区的白叶枯病情指数分别为7.20和5.52,为中等发生,在其他稻区均为轻发生或不发生.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3个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37~178 d;株高变异系数(3.10%~6.91%)较低,群体整齐度较好.产量测定结果表明,多基因种群品种在红河(籼粳混栽区)和德宏(籼稻区)的产量高于或显著(P<0.05)高于文山(籼稻区)和楚雄(粳稻区);与对照品种相比,多基因型种群品种的产量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室内抗瘟性评价及抗瘟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多基因型种群品种与云南主栽品种相比含有较多的主效抗性基因.[结论]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的抗性较好,农艺性状一致,具有一定的丰产潜力,在云南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水稻主栽及后备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安徽省主栽及后备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方法]通过对安徽省17个后备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试验以及对部分主栽品种的调查,鉴定了不同水稻类型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结果]盐粳9号、80优226、天协1号、A01籼、绿粳糯6号表现为中抗,A03籼、扬粳636表现为感病,其余10个品种都表现为中感;对安徽省内主栽水稻品种进行稻曲病普查,结果显示水稻两优系列品种多数较为感病,新两优香4表现一定的抗病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安徽省水稻抗病性栽植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在利用国外稻种资源进行水稻优质育种及生产直接利用中取得的成就。利用日本的水稻品种富士光育成了"龙盾101"、"垦稻10号"、"北稻2号"、"北稻3号"、"东农422"、"系选1号、垦稻12"、"龙粳19"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新品种。利用国外其他稻种资源育成优质水稻主栽品种有"合江19"、"合江23"、"龙粳8号"、"龙粳12"、"龙粳14"、"绥粳3号"等。生产上直接利用推广认定新品种有"空育131"、"莎莎尼"、"上育397"、"上育418"、"藤系138"等品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培育的8个优质水稻新品种(系)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肖尔巴格村进行试种,以新稻11号作为对照品种,通过对新品种(系)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等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筛选出适合喀什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系),以满足当地优质稻米品牌创建和当地稻农对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需求。试验结果表明:新粳2号、新粳4号、新粳10号、新稻49号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新稻11号,适合在喀什推广种植;新粳6号比对照早熟18天,建议作为当地中熟品种进行种植,或在5月底6月初进行育苗,用于冬麦收割后复播移栽;新粳伊20号作为香型品种,可作为当地的特色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豫南稻区水稻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鉴定省内外新培育或引进的水稻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病性,确定了适宜在豫南稻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在参试的14个水稻新组合中,有3个组合(中优293、B优827、特两优94-1)综合表现最佳,可以作为当地大田生产试验的备选品种(组合);其他参试品种(组合)的适应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黄华占、黄广油占、黄广华占 1 号等优质稻核心种质衍生系统为主体,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 下,依据核心种质理想株型模式筛选高产抗倒伏材料,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病区鉴定相结合筛选稻瘟病抗 性基因,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筛选中低直链淀粉材料,采用感官品尝结合米饭食味计分鉴定选择优异食味品质 材料。将传统系谱法、生物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有机综合运用,选育出部标一级优质稻双黄占通过了 2021 年广 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实现了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和耐寒等优良基因的有效累加聚合。 双黄占在不同年度 和不同区域试验中表现株型理想,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稻瘟病抗性好,耐寒性强,米质达部标一级,米饭食 味佳,稻米食味品质优异。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双黄占是一个综合性状十分优良的广适性优质常规稻品种,在南 方稻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巨大推广价值。双黄占主要选育创新有稻瘟病鉴定方法创新,稻米食味品质鉴定方 法创新,理想株型选择方法创新。探讨了双黄占品种进一步改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拓宽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为育种者提供优异的亲本材料,获取新的有益基因,充实寒地水稻种质库,同时为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提供寒地稻区的试验数据。首次对GUVA提供的41份材料进行了熟期、抗稻瘟病性、抗冷性、株型等方面的遗传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熟期普遍偏晚,抗稻瘟病性较强,抗冷性较强,株型较好。指出一些熟期相对较早,抗稻瘟病性较强、抗冷性较强、株型较好、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可以在寒地水稻育种工作中加以利用,以拓宽寒地稻种资源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工接种和自然感病两种方法,共鉴定寒地水稻新品种(系)292份(次),鉴定出高抗新品种(系)22份,适合寒地稻区种植的优质、抗病、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系)7份,扩大和充实了抗病基因库。  相似文献   

14.
强恢早熟水稻恢复系“明恢77”配制的早熟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7,具有优势强,高产,抗稻瘟病,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容易制种,米质较好等特点,该组合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威优64增产8%,在湖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福建等省累计推广143.53万hm^2,累计增产粮食10.09亿kg。近年来,年推广面积33.33万hm^2以上,成为我国南方稻区早熟杂交水稻主栽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15.
首次对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协作网提供的486份材料进行稻瘟病鉴定及粳稻品种观察试验,鉴定出高抗材料116份,对38份粳稻品种进行产量测定,为育种者提供丰富的优异种质资源,拓宽抗源亲本。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寒地早粳近5年审定和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水稻品种316个为材料,对稻瘟病抗性与水稻生育特性、产量性状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人工接种还是在自然感病条件下,寒地早粳品种的叶瘟、穗颈瘟与生育日数、活动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2647、-0.1796和-0.2090、-0.1743;叶瘟、穗颈瘟与穗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相关系数为-0.3027和-0.2765,而与平方米穗数呈显著正相关,平均相关系数达到0.1953和0.1481,穗颈瘟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792.表明在寒地稻作区生育日数越长、活动积温越高叶瘟和穗颈瘟的发病越轻,平方米穗数越多稻瘟病越重,品种抗病性越强产量越高.因此,通过对品种生育性状的适当选择,在寒地稻作区完全可以选育出既高产又抗病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培育抗稻瘟病优质水稻不育系并组配选育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品种,为广西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品种更新换代保障.[方法]以抗稻瘟病优质水稻材料桂2为亲本,与汕B×博B后代杂交并复交,制保后再与博A回交选育成籼型水稻不育系青A,并与恢复系配组选育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品种.[结果]青A稻瘟病抗性1~3级,整精米率58.5%,粒长5.4 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4%,垩白度0.5%,透明度2级,碱消值6.3,胶稠度68 mm,直链淀粉25.1%,花粉不育度100.000%.采用青A组配的杂交稻组合具有高产、优质和抗性好等特点.[结论]青A为稻瘟病抗性强、稻米品质优、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和配合力好的不育系,与不同熟期恢复系配组的杂种呈感温性,其杂交组合在应用推广中表现适应性广、高产性强、米质优和田间稻瘟病抗性强.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四川地区生态环境,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作为育种目标选育玉米新品种。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把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地方种与富含抗病、抗倒及耐旱等优良基因的PB类种质融合在一起,以此作为育种创新策略。成功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自交系‘LSC107’,与自育系‘宜99-19’杂交育成玉米新品种‘万德1号’。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且稳产性好,品质优,抗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广,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利用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玉米地方种质与PB类自交系进行杂交重组选育的自交系具有很高的一般高配合力和较强的适应性,组配的杂交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节水抗旱杂交稻旱优3号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旱优3号是我国南方首批通过省(市)级审定的节水抗旱杂交稻之一。2005年,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引进广西试种,探讨其生态适应性、产量潜力及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旱优3号耐旱耐寒,中抗稻瘟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广;一般单产6000.0kg/hm2,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具有7500.0kg/hm2潜力;全生育期与特优63相仿,可作早稻、晚稻及中稻种植,在广西水稻旱区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0.
日本优异种质资源藤系138的利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积极鉴定、评价优异种质资源,丰富水稻品种遗传背景,抵御水稻遗传单一性的潜在危险,扩大遗传距离,提高水稻品种的杂种优势,分析了藤系138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优良的父母本是构建藤系138丰产、多抗和超亲的遗传基础,具有熟期适宜、产量高、抗稻瘟病强、抗寒性强、耐盐性强、抗倒伏等特点,在黑龙江省累计推广面积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