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梅是浙江省的重要水果之一,1989年产杨梅6万吨。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气象灾害频繁,夏季的干旱,冬季的低温和杨梅果实生长期的少雨都严重影响杨梅的产量。本文根据近几年对杨梅研究的最新成果,讨论了适宜杨梅生长的气象生态条件,影响杨梅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以及杨梅地理分布现状。最后根据影响杨梅品质和产量的主要因子划出三个一级区,八个亚区,并讨论了各区的气候特点和发展杨梅生产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贵阳市气候资料,从气温和水分等方面分析了杨梅生长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贵阳气温适宜、夏季雨水充沛,气候资源适宜种植杨梅,可以充分利用贵阳市的资源优势选择适宜区域种植杨梅,发展杨梅生产。另分析了贵阳市影响杨梅品质的主要气象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业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浙江省历年气象资料和灾情资料,分析了浙江省台风、洪涝、干旱、低温冻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地域分布特点,分析了近几年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并提出了防灾措施,从而为防御农业气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稳产、增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靖州地区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和主要气象灾害对杨梅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气象服务对策,以期为杨梅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兰溪市马涧镇杨梅为研究对象,利用兰溪国家一般气象站2009-2018年的气象资料及杨梅生长发育资料,从温度、日照、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对杨梅生长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满足杨梅生长发育的适宜气象服务指标;同时,对兰溪市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气象条件分析,研究探讨了杨梅所遇到的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发生规律,总结得出了杨梅在农业气象灾害中的预警指标和防御措施,为开展相关气象服务提供参考,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的时效性及针对性,从而提高针对杨梅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及水平。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导致温度、水资源、极端气候事件、病虫害等诸因素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近50年来气候变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加剧,小麦生产期间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成为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冀中南近年来小麦生育期间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变化趋势和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预防小麦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莘县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球气候变暖、各地区降水减少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对1995—2015年莘县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莘县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暖冬现象越来越明显,年降水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影响莘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了相应变化。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避免或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改善生态环境,检测、预防和控制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8.
利用峡江县1978-2008年气候观测资料,依照杨梅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习性,对峡江县杨梅种植区的光、热、水等气候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影响杨梅产量品质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御对策,为今后峡江县杨梅的稳产、高产、优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浙江象山杨梅产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江省象山1986~2006年杨梅产量、种植面积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分别用多项式和滑动平均方法对杨梅产量进行了分析,得出杨梅的气象产量主要与其花芽分化期、成熟期的一些气象因子有关,并在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杨梅单产模拟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宁波是荸荠种杨梅原产地,我国杨梅最适栽培区之一,但由于气候变暖和特定地形造成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对杨梅生产带来威胁。通过对宁波各区县(市)气象资料分析,发现2020年杨梅生育年度宁波温光水条件良好,但极端天气气候“利奇马”台风、暖冬、强对流天气、成熟期高温和连阴雨对杨梅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可见,极端天气气候正成为制约宁波杨梅生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杨梅生态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杨梅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及杨梅的地理分布,对云南省杨梅生态区划进行了探讨。杨梅树对低温敏感,喜冬季温暖,春、夏季湿润的气候。根据杨梅的耐寒性,极端最低气温、年降雨量及果实成熟时期(5~6月)干燥度的分布,将云南省杨梅区划分为4个区:最适宜区(I)、适宜区(II)、次适宜区(III)和不适宜区(IV)。I和II区适宜于杨梅栽培,在III区应精心选择小气候栽培杨梅,并防御杨梅受冻害。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乌当区杨梅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梅[Myrica rubra(Lour.)Sieb.et Zucc.]产业是集经济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通过对贵阳市乌当区杨梅产业基地、产业布局、产业管理和产业品牌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杨梅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该地区杨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梅大棚设施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大棚设施栽培促进苏州地区杨梅提早成熟。[方法]以苏州引种的4个杨梅品种为材料,研究大棚设施栽培对果实品质、成熟期和物侯期的影响。[结果]大棚栽培可以提早杨梅的物候期和果实成熟期,但对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结论]大棚设施栽培可以促进杨梅果实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丁岙杨梅果实成熟期恰逢夏季梅雨季节,高温高湿导致采前落果严重,果蝇数量大量发生,果实品质差,针对此情况采用防虫帏与避雨棚相结合技术对丁岙杨梅单树进行避雨栽培试验。通过测定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丁岙杨梅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含量、各糖成分积累量、果蝇数量等指标,探讨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对丁岙杨梅单树果实品质的影响和防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栽培的单树杨梅果实单果重与对照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各糖成分积累、果蝇数量防御上均优于对照果实,生产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整形修剪对杨梅生长及结果影响进行测与分析,并结合《浮梁县杨梅品种栽培性状浅析》、《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浮梁县杨梅园施肥技术研究》研究情况与生产实践,总结适合于浮梁县杨梅栽培的品种、园地选择要求,论述杨梅栽植方法、园地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销售方法等,以此为杨梅生产经营组织及农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果蝇对云南杨梅的危害及发生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云南杨梅主产区的果蝇种类鉴定、栖息场所及危害发生规律调查,结果表明:危害云南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为双翅目(Diptera)果蝇科(Drosopilidaes)果蝇属(Drosophila)果蝇.果蝇广泛分布于杨梅园及其周边多种生态环境,具有发酵物、潮湿阴凉的生态环境,是果蝇栖息的主要场所和主要虫源;成虫的日活动高峰期为清晨和黄昏;果蝇对杨梅发生危害时期较早,杨梅生长中后期,果实肉质生硬,味酸稍甜时即被果蝇取食危害,随着杨梅的不断成熟,危害加剧,且果蝇对不同杨梅品种的危害程度和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杨梅POD、PPO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杨梅不同生长阶段的POD和PPO酶活性动态变化,并分别对添加3种制剂的杨梅POD和PPO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OD活性随着杨梅果实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PPO活性在生长前期也有所增强;3种制剂对POD和PPO酶活性皆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云南杨梅种植气候生态适应性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影响杨梅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气候要素资料,借助SAS,DPS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7.44%,第1主成分表现为水分因子的影响,第2主成分表现为温度因子的影响,第3主成分表现为温度和干燥度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的综合影响为地形因素。R型聚类分析显示,14个气候要素可分为4类,分别为: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干燥度因子和地形因子。两种分析共同揭示了影响杨梅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气候因子组成。为提高杨梅产量,果实品质和杨梅栽培区划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喷施硼肥对杨梅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杨梅现蕾期进行了喷施不同浓度硼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硼肥能增加植株对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吸收利用,促进植株生长,对果形的增大作用明显,同时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果实的含糖量,使果实更营养、口感更好。喷施以6.0 g/L硼肥溶液的浓度最为适宜,改善果实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杨梅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加速杨梅良种繁殖,针对杨梅植物体富含单宁,扦插难生根的生理特性,进行了促根探索试验。结果表明,筠将插条基部用0.1%硝酸银溶液包12h,然后进行综合处理,生根成活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