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栓皮栎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抗氧化物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诱导产生的栓皮栎不同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同工酶谱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中抗氧化物酶活性均明显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不同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或非胚性愈伤组织的抗氧化物酶活性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基因型的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抗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具有特异性,且显示与酶活性一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凤丹白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继代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源H2O2浓度下牡丹愈伤组织生长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探究酶活性变化与牡丹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生长过程中,当H2O2浓度达到50μmol/L以上时,愈伤组织形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100μmol/L H2O2处理的SOD活性在第5天达到峰值,与其他处理呈显著差异,之后逐渐下降;POD和CAT活性变化基本一致,在第5天出现明显上升,之后下降,然后趋于平稳。从形态观察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来看,100μmol/L H2O2对牡丹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体细胞胚的诱导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新疆雪莲的高频再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雪莲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在pH值为5.85~5.90的MS+2.0 mg/L NAA+0.5 mg/L 6-BA+0.5%琼脂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研究了培养过程中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新疆雪莲芽分化过程中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SOD活性逐渐增加,在培养24 h时达到最大。胚性愈伤组织的POD活性都大于非胚性愈伤组织;非胚性愈伤组织POD活性在培养过程中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而胚性愈伤组织POD活性呈双峰曲线变化。CAT在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前期活性较低。进入芽分化过程后,其活性逐渐升高。[结论]新疆雪莲芽分化过程中,SOD与CAT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POD的活性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萱草叶枯病菌毒素液对大花萱草愈伤组织分化芽不同生长时间内生长量、成活率和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病菌毒素液剂量的增加毒害作用增强;添加40%叶枯病菌毒素液为抗病筛选的半致死剂量,培养24 d后,成活率达50%左右;叶枯病菌毒素液对SOD、POD和CAT这3种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活性升高的程度与病菌毒素液的浓度呈正相关,其中,POD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第7天,SOD和CAT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第2天。  相似文献   

5.
樊月  谷俊霞  钟俐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1):2041-2045
[目的]研究甜瓜幼苗叶片中的SOD、POD、CAT同工酶与甜瓜白粉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白粉病感病甜瓜品种伽师和白粉病抗病甜瓜品种MR -1为材料,利用PAGE电泳方法分析三种同工酶在接种白粉病前后酶谱的变化.[结果]感病品种伽师和抗病品种MR -1的POD、CAT、SOD受白粉病胁迫后,同工酶谱均有变化,POD酶带在第3d时有新的酶带出现,伽师:P4 (Rf=0.80),MR -1∶P1(Rf=0.68),且感病品种伽师比抗病品种MR-1的POD活性变化更迅速;CAT同工酶无新的酶带出现,但两品种的两条CAT同工酶酶带分别在接种白粉病后3和12d出现两次峰值;SOD同工酶酶活性变化相对较弱,无新的酶带出现,但SOD同工酶酶带S1(Rf=0.50)的活性有变化呈6d增强9d降低的趋势.同时,在接种白粉病后甜瓜白粉病抗病品种MR -1的POD、CAT、SOD酶活性始终比甜瓜白粉病感病品种伽师的酶活性强.[结论]甜瓜幼苗期接种白粉病菌后SOD、CAT、POD的活性变化可以作为衡量甜瓜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木薯成熟体胚的子叶胚为外植物诱导的体细胞胚为材料,研究其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木薯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SOD活性均在胚性细胞向球形胚转化时下降,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发育时升高;而POD和CAT活性呈相反趋势。初步认为,SOD酶活性降低可作为木薯胚性细胞初期分化和胚胎早期发育的一个判断指标。在木薯胚性细胞发生到分化和成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由5条上升为9条,其中有5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稳定出现,这可能是维持细胞基础代谢的一些基因表达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的生理生化特性,以水稻湘早籼13号和超丰早1号的幼穗和胚轴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继代培养中所建立的胚性愈伤组织无性系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变化及同工酶谱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与不同外植体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无性系,继代培养过程中两种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与胚性愈伤组织无性系培养力降低的结果一致,其同工酶谱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欧洲卫矛生长健壮的叶片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不同激素配比筛选出适宜其分化的培养基,将愈伤组织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结果表明,适宜欧洲卫矛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1 mg·L-1 NAA;欧洲卫矛愈伤组织适宜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生长周期为28 d,28 d后愈伤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褐化;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SOD和POD活性均出现2个峰值,可溶性蛋白变化趋势与POD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溶性蛋白在分化中起重要作用,且光照条件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均高于黑暗条件下,PPO在培养后期活性下降,可能与愈伤组织褐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田间杨树对溃疡病菌抗性调查为基础,通过接种溃疡病菌分别测定6种杨树无性系愈伤组织与抗病相关的4种酶(POD、SOD、CAT、APX)活性,以评价6种杨树的抗病性。结果发现:杨树愈伤组织被溃疡病菌侵染后,4种酶活性都呈上升趋势,其中POD活性上升最为明显,APX活性变化最小;不同无性系表现不一;田间调查抗性较强的品种与对照相比,其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大,酶峰值出现较早。  相似文献   

10.
濒危植物香果树愈伤组织经长期继代后的6种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濒危植物香果树愈伤组织经长期继代后的6种同工酶酶谱的变化。[方法]采用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长期继代后的香果树愈伤组织的酯酶(EST)、酸性磷酸酯酶(ACP)、ATP酶(ATPase)、淀粉酶(AM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6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香果树的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6种同工酶水平上均有差异,均可作为鉴别2者的依据。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的EST、ACP和POD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胚性愈伤组织。褐化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与正常非胚性愈伤组织相比,在AMY、SOD和POD同工酶水平上无差别,而EST、ACP和ATPase同工酶含量减少;褐化的胚性愈伤组织与正常胚性愈伤组织相比,EST同工酶含量升高,其他5种同工酶含量降低。[结论]为研究香果树的长期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形态差异及褐化现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探讨施硅肥和接种纹枯病菌对水稻叶片丙二醛(M 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接菌条件下,硅肥能提高POD、CAT的活性,降低SOD活性,M DA含量略有上升;接菌处理使M DA含量、CAT和POD活性升高,SOD活性降低;接菌和施硅肥处理使SOD活性下降,第4天达最小值,但其活性仍高于接菌未施硅肥处理,其POD、CAT活性第4天达最大值,M DA含量第3、4天达最大值;施硅肥后接菌叶片的上位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与接菌叶片无明显差异。施硅肥能显著降低水稻植株的纹枯病病情指数,提高其对纹枯病的抗病能力,相对防治效果达25.8%。  相似文献   

12.
刘永军  宋金耀  马锋旺  何文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59-6360,6420
为了阐明嵌合体扦插生根和普通毛白杨与过氧化物酶、吲哚乙酸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关系。对在河北省宁晋县获得的毛白杨嵌合体的生根机制进行了动态跟踪分析,测定了过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嵌合体POD活性在第9天升至高峰,第18天降至低谷,第21天又出现高峰,而毛白杨在第12天出现高峰,第24天出现低谷;IAAO活性变化规律在前期与POD相似;嵌合体SOD活性开始呈下降趋势,在第6~9天出现低谷,之后有所升高但无太大变化,而毛白杨开始呈上升趋势,第9天形成高峰,之后有所下降,但规律不明显;可溶性蛋白含量嵌合体总体比毛白杨高,且两者在第15天变化相反。嵌合体易生根与其PODI、AAO及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密切相关,是四者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铁毒胁迫对水稻幼苗中POD和CAT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研究铁毒胁迫对水稻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营养液处理相比,处理7 d,随Fe2+浓度升高POD酶条带数有所增加,在50 mg/L时开始出现新的酶条带,而且峰值也随着增大;处理28 d,P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CAT同工酶在铁毒处理的14 d时,酶峰值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Fe2+浓度到50 mg/L时达到最大值后逐渐降低.因此,短时间的铁毒胁迫,水稻叶片通过增加POD和CAT同工酶条带数和酶峰值来防御铁毒害,但其防御功能是有限的,长时间铁毒胁迫会抑制POD和CAT同工酶产生.  相似文献   

14.
采收期对火龙果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采收的火龙果在贮藏过程当中活性氧代谢变化的规律。[方法]以白玉龙火龙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火龙果常温贮藏过程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采收越早(花后21 d),火龙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越高,出现活性峰的时间越早,丙二醛(MDA)、前期的O2-.含量及膜透性较低;采收过晚(花后29 d),O2-.含量显著增高,贮藏前期SOD、POD活性较低,贮藏后期POD活性较高,CAT活性较低,MDA和膜透性较大。适时采收(花后25 d),SOD、POD、CAT活性、MDA含量和膜透性位于二者之间,但显著降低了火龙果中O2-.含量。[结论]火龙果花后25 d采收,可以显著降低O2-.的积累,同时保护酶系统也维持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研究了休眠的细叶百合鳞茎在低温5℃贮藏过程中,抗氧化酶及呼吸代谢与鳞茎休眠进程的关系。结果表明,鳞茎呼吸速率在冷藏2周后显著下降,2~12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呼吸速率逐渐上升。SOD活性在冷藏2~6周呈下降趋势,6~12周后逐渐增加。CAT活性4周最高,POD活性在贮藏过程中逐渐降低。鳞茎ASP活性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PO活性在贮藏初期平缓下降。4周后逐渐上升,整个冷藏期PAL活性平稳波动。鳞茎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与SOD、POD、PAL呈正相关性,呼吸速率与CAT、ASP、PPO均表现为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杜仲(Eucommia Ulmoidues Olive)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于MS+NAA 0.5 mg/L+6-BA 0.5 mg/L+KT 1.0 mg/L培养基上,在愈伤组织的增殖过程中,发现增殖周期为24 d,生长曲线呈"S"型,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增殖周期不同的阶段有较大的差异,光照和黑暗下培养具有较相似的曲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第18天左右最高,POD、SOD的活性也在第18天左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7.
定期测定了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接种烟草野火病菌后叶片内5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烟草接种病菌后,SOD活性先上升,后在8d下降,低于对照;POD活性接种后在1d略低于对照,后上升较快,10d达到高峰,此后一直高于对照;PPO活性在接种后1d低于对照15.8%,但此后上升,16d达到高峰,18d下降低于对照;CAT活性变化与POD相似,接种1d低于对照,但此后一直高于对照,并于6d达到高峰,10d虽有所下降,但接着升高;PAL活性与CAT、POD变化相似,接种后1d活性低于对照28.3%,其后上升,10d达到高峰,是对照的2.11倍,并维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烯利对苦瓜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苦瓜性别表现的影响,为苦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苗期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苦瓜叶面和茎尖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以喷蒸馏水为对照(CK),分别于施药后第0、10、20和30 d取茎尖样品测定POD、CAT和SOD活性,观察移栽后苦瓜的第一雌、雄花节位,计算前35节雌花节率.[结果]在各测定时期,50.0和100.0 mg/L乙烯利处理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的POD活性均高于同期其他处理,最高值均出现在施药后第30 d.50.0 mg/L乙烯利处理如玉33号的SOD活性均低于同期其他处理,以施药后第30 d时最低,为CK的32.7%;100.0 mg/L乙烯利处理如玉41号的SOD活性均低于同期其他处理,以施药后第30 d时最低,为CK的45.1%.乙烯利处理后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的CAT活性变化趋势与SOD变化趋势一致.50.0 mg/L乙烯利处理如玉33号的第一雌、雄花节位最低,分别为8.0和5.2节,雌花节率最高,为0.465,且均与CK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100.0 mg/L处理如玉41号的第一雌、雄花节位最低,分别为9.8和6.2节,雌花节率最高,为0.512,也均与CK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喷施乙烯利可使苦瓜茎尖的POD活性升高,SOD和CAT活性降低,有效降低苦瓜第一雌、雄花节位,提高雌花节率,以分别喷施50.0和100.0 mg/L乙烯利对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提早开花、增加早期雌花数量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UV-B辐射对拟南芥POD、SOD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哥伦比亚生态型(Columbia-0)的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其POD、SOD同工酶对不同剂量UV-B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POD和SOD同工酶活性与UV-B辐射的剂量关系密切.POD、SOD同工酶活性在低剂量UV-B辐射时呈增加趋势,在中、高剂量UV-B辐射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在UV-B胁迫下,POD同工酶酶带没有发生变化;SOD同工酶酶带在胁迫下,出现了新的酶带(SOD4、SOD5).说明拟南芥在受到低剂量的UV-B胁迫下,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保护系统来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受到较高剂量的UV-B胁迫时,会破坏植物的保护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以3个甘蓝型黄籽油菜自交系L 2、L 4、L 6为材料,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和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2种色素黑色素、花色素含量都是前期低、后期高,其中SOD、POD和CAT于花后41~48d达峰值,黑色素于开花41d后突然升高,花色素于花后27d逐渐升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素与SOD、POD达极显著负相关,与CAT达显著负相关;花色素与SOD、POD、CAT均呈显著负相关。在收获前7d用1 g/L V c处理大田植株,发现甘蓝型油菜种皮SOD、POD、CAT活性增强,而黑色素、花色素含量下降。由此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可能影响种皮色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