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葡萄生长期间落花落果通常是指开花前7 d的花蕾和开花后子房的大量脱落。花穗上的花蕾很多,能受精坐果的仅占20%~40%,其余花朵均不能受精而脱落,这是葡萄植株本身的一种自疏现象,是葡萄植株生长自我调节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称为正常的落花落果。若落花落果率在80%以上称为落花落果症。一、落花落果的原因(一)品种特性有些葡萄品种具有先天遗传性缺陷,如巨峰葡萄从其亲本继承了易落花落果的特性。(二)外界不良条件和异常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杏树花量大,但其自然坐果率极低,且落花落果严重。据调查,杏树落花落果有3次高峰,第1次在终花期(4月沙中旬),落花率达95%;第2次在幼果形成期(4月中旬),落果率达51%;第3次在硬核期(5月上中旬),落果率在18%以上。如何减轻杏树落花落果、提高产量,是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1冬枣树落花落果原因1.1内源激素问题。冬枣树体组织能产生赤霉素等内源激素,可明显提高坐果率。冬枣胚组织产生的赤霉素不足时,就不能刺激子房、蜜盘细胞分裂发育并长成幼果。所以,内源激素缺乏不利于花果  相似文献   

4.
<正> 枣树花量虽然很大,但落花落果非常严重,自然坐果率一般仅为1%左右。落花落果高峰大约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次落花落果量约占落花落果总量的50%以上。柏乡县是传统的枣粮兼作种植大县,在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枣树坐果率,消除枣树大小年的现象,就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及提高枣树坐果率的措施分述如下:1、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1)枣树本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正>葡萄落花、落果指在花前1周的花蕾和开花后子房的大量脱落。每一个花穗上的花蕾数目很多,能受精坐果的在20%~40%,其余花朵均不能受精而脱落,这是植株本身的  相似文献   

6.
以成年油(木奈)树为材料,对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的生长发育模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流入与内源CTKs、ABA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在油(木奈)实中累积依果实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而呈有特征性的变化并与之密切相关.随着果实进入第一换期讯速生长期,其含量尤其果糖和葡萄糖亦显著上升,而在硬核期,其含量又有所下降.在硬核期的后期,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再次大量累积;随着油(木奈)实生长速率的上升,其含量迅速下降;当果实进入第二讯速生长期直至向成长期转变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亦快速累积.内源CTKs、ABA的研究表明,ZRs、ABA与果实的第一期迅速膨大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累积密切相关;[diH]ZRs、ZRs与启动果实的第二次迅速膨大有关;ABA与果实的第二次迅速膨大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在果实中的累积呈正相关.文中就油(木奈)果实生长以及品质发育及其内源CTKs、ABA的调控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1.增施优质有机肥,注重有机无机相结合,大量元素养分与中微量元素养分相配合。2.控制氮肥过量施用,尤其在开花期(从第一朵花开放到第2个结果枝坐果期间)要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防止落花、落叶、落果。3.在幼果期和采收期,要及时补施速效肥料,促进幼果膨大和促进下一批果实生长。切忌湿土追肥,中午高温时追肥以及过于集中追肥。  相似文献   

8.
<正>葡萄落花落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之一,主要是落掉授粉不良、发育不正常的花和果粒。但如果在开花前1周左右,花蕾大量脱落,花后子房又大量脱落,落花落果率80%以上,称为落花落果症,会造成果粒稀少,影响生产效益。引起葡萄落花落果的原因如下。1葡萄品种本身特性。如巨峰品种胚珠异常,部分花粉不育,其落花落果是本身遗传性状决定的。2气候因素。低温、降雨、干旱等气候条件,直  相似文献   

9.
(木奈)为我省名特优果树之一,有青(木奈)(包括油(木奈))和花(木奈)2个系统。其结果枝以花束状果枝和短果枝为主。(木奈)自交能实,其花繁果少、单产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花期遇低温阴雨。(木奈)的生理落果可分2期。果实发育曲线呈双S型,早期与后期果实膨大迅速,中期(胚发育期)膨大较缓慢。  相似文献   

10.
一、葡萄落花落果的原因葡萄落花落果是指由于树体内部原因引起的生理性落花落果,主要是授粉、受精不良及发育不正常的花和果粒自然脱落,与病虫害和大风导致的落花落果无关,是机体内部一种生理性调节——自疏现象。如果落花落果较轻,坐果率较高,不至引起减产,可以说是正常性的落花落果;如果落花落果比较严重,坐果率很低,果穗上果粒着生稀疏引起较大的减产,此可谓不正常的落花落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储良龙眼果料发育动态和果料发育期间内源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果皮和种子中细胞分裂素含量在果料发育前期高,后期低;生长素含量在谢花后29d前很低,花后44d起上升至较高的水平;赤霉素含量在花后14、44和92d出现3次高峰,而低谷是出现在花后29和60d。根据本华柯推测:果实发育前期的细胞分裂与早期高的细胞分裂索含量有关;而落果可能与生长素和  相似文献   

12.
The fruit of cultivar Guinong5 (Rosa roxburghii Tratt. )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rity of i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s of endogenous hormone conte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contents of GA1+3, IAA and ZRs in the flower receptacle of young fruit were high and then decreased, contents of GA1+3 and IAA in seeds increased with its development until maturity. The contents of ZRs and ABA in the flower receptacle of young fruits and seeds were high, and then had a tendency of desc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ruits. The contents of GA1+3, IAA, ZRs and ABA in flower receptacle of young fruit with normal fertilization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in non-fertilization fruits. In the flower receptacle of malformed fruits, the contents of GA1+3, IAA and ZRs in normally developing flower receptacl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malformed fruits.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fruits depended largely on the seeds, development because the seeds in the fruits with non-fertilization failed to be formed or even formed but irreproducible, which would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GA1+3, IAA contents and the abnormal development of fruits. Therefore the fruits deformed and dropped inevitably.  相似文献   

13.
刺梨果实与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刺梨品种贵农5号为材料,对其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内源激素含量动态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刺梨幼果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高,随幼果发育,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下降;种子内GA1+3和IAA含量随种子发育而增加,至种子成熟后GA1+3和IAA含量下降。幼果花托和种子中的ZRs和ABA含量较高,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在正常授粉受精的幼果中,GA1+3、IAA、ZRs和ABA含量极显著高于未受精幼果;畸形果实正常发育一侧的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明显高于畸形一侧的。刺梨果  相似文献   

14.
在巨峰葡萄开花前,盛花期和落果期.将~(14)CO_2导入不摘心、摘心及花穗用GA_350mL/L,GA_350mL/L+BA25mL/L处理结果枝花(果)穗的邻近叶中,然后测定新消各部位~(14)C—光合产物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表明:1.开花前和盛花期导入~(14)CO_2的两处理,表现出花穗邻近叶的~(14)C—光合产物的运输方向与落果期不同、开花前和盛花期~(14)C—光合产物主要供给花序生长发育,供给枝梢先端极少。而在落果高峰期则大量供应枝梢生长,仅少量供应果穗。2、初花期果枝摘心在落果期能显著促进~(14)C—光合产物运向果穗,同时表现营养生长受抑。3.盛花期用GA_350mL/L、GA_350mL/L+BA25mL/L处理花穗,可促使~(14)C—光合产物大量运向果穗。  相似文献   

15.
新梢内源激素变化对设施葡萄花芽孕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花芽分化进程中葡萄新梢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明确激素对设施促早栽培葡萄花芽孕育的影响,为解决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隔年结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贝达嫁接的‘京蜜’(V.vinifera cv. Jingmi,耐弱光品种,在日光温室促早栽培条件下不需采取任何措施即可连年丰产)与‘夏黑’(V. vinifera-V. labrusca cv. Summer Black,非耐弱光品种,在日光温室促早栽培条件下需采取更新修剪措施方能连年丰产)为试材,进行设施促早栽培(‘京蜜’和‘夏黑’)和露地栽培(‘夏黑’)处理。采集基部第1节粗度大于0.5 cm的葡萄新梢,选取其上2-3节冬芽主芽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石蜡切片法绘制取样时期-分化比率花芽分化进程图,观察其花芽分化进程;同时借助酶联免疫法测定新梢基部2-3节枝段赤霉素(GAs)、细胞分裂素(ZRs)、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等内源激素含量和比值的变化。【结果】新梢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成花极差的设施促早栽培‘夏黑’不同,成花良好的设施促早栽培‘京蜜’和露地栽培‘夏黑’自雏梢生长点的未分化期(新梢展5-7叶)至雏梢生长点的顶分期(初花期)新梢内源ZRs含量一直呈稳定上升趋势;自雏梢生长点的半球/平顶分化盛期(花穗分离期)至始原始体分化盛期(坐果期)新梢内源ABA含量迅速增加;自雏梢生长点的未分化期(新梢展5-7叶)至始原始体分化盛期(果实膨大初期)新梢内源GAs的含量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在整个花芽分化进程中新梢内源IAA的含量较高。新梢内源激素含量比值变化:与成花极差的设施促早栽培‘夏黑’不同,成花良好的设施促早栽培‘京蜜’和露地栽培‘夏黑’于花穗分离期(雏梢生长点半球/平顶期至顶分期)和果实膨大期(始原始体至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形成期的分化盛期)新梢内源ZRs/GAs的比值显著增加;自花穗分离期(雏梢生长点半球/平顶期至顶分期)新梢内源ZRs/IAA的比值略微上升随后(半球/平顶期到花序二级轴分化盛期)保持平稳,且维持在较低水平;果实膨大后期(始原始体出现盛期至花序二级轴开始形成)新梢内源的ABA/GAs比值显著增加;果实膨大期(始原始体至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形成期的分化盛期)之后新梢内源的ABA/IAA比值保持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果实膨大期(始原始体形成)之前是花芽分化调控的关键时期。果实膨大期之前新梢内源GAs含量缺乏变化、初花期前ZRs含量和花穗分离期至坐果期ABA含量迅速下降、花芽分化进程中新梢内源IAA含量低可能是设施葡萄不能形成良好花芽的重要原因。激素间通过特定时期的平衡互作调控设施葡萄的花芽分化。花穗分离期之后新梢保持较低且稳定的内源ZRs/IAA比值利于成花,花穗分离期和果实膨大期新梢内源ZRs/GAs比值的显著上升、果实膨大期之后较高的ABA/GAs比值和较低且稳定的ABA/IAA比值促进了始原始体及花序主轴发育和二级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柠檬花期、幼果期抹梢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同树龄柠檬在开花期与幼果期,通过抹除全部不带花蕾的嫩梢,研究其对柠檬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一次生理落果至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时,均未出现生长的新梢.柠檬的结果量、春花着果量及其坐果率均较对照增加,春花着果量比对照增加46.0%~92.4%.3年生、4年生、5年生柠檬树平均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1.8、9.9、9.8 kg,平均产量分别为26 748、40 570.5、51 72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8 813、16 626、17 652 kg/hm2;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增加49 467、43 300.5、50 775元/hm2.梢抽生数量、平均梢长都与第二次生理落果后春花着果、柠檬着果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柠檬落果数量与平均单株产量及实际测定产量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一种新的菠萝催花方法、以200 mg/L 乙烯利溶液为对照、研究了两种吸附乙烯饱和的吸附剂 (活性炭和沸石分子筛)对菠萝品种巴厘的综合催花效果。结果表明院(1)活性炭吸附乙烯的能力及释放乙烯的速度 极显著高于分子筛;(2)沸石分子筛与乙烯利均可诱导巴厘菠萝100%成花、活性炭处理抽蕾率为30%~60%、二者花 期要比乙烯利延迟1~2 d;(3)催花后的菠萝小果数及单果重与乙烯吸附剂的投入量有关、吸附剂投放多、会降低菠 萝果实的小果数及果重、0.1~0.2 g分子筛以及活性炭处理催花后所结的菠萝小果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乙烯利、单果 重无显著差异;(4)分子筛及活性炭催花与乙烯利催花所结的果实在可溶性固形物尧总酸和维生素悦含量上无显著 差异。沸石分子筛吸附乙烯可以成功诱导巴厘菠萝开花、是一种新型的菠萝催花方法。  相似文献   

18.
椪柑省力化疏花疏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椪柑(Citrus reticulate Blanco)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时期(盛花期、盛花后1周、盛花后2周或第2次生理落果中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石硫合剂、萘乙酸、乙烯利或3,5,6-TPA,探究不同处理的疏花疏果效果。结果表明:盛花期喷施石硫合剂1~3°Bé以及盛花后1周喷施2~3°Bé都有较明显的疏除效果,坐果率只有对照的一半左右;无论是盛花后1周还是2周喷施3种浓度的萘乙酸均可达到显著的疏花疏果效果,坐果率均在6.5%以下;同样,3个不同时期(盛花期、盛花后1周或盛花2周)分别喷施3种浓度的乙烯利,疏除效果亦显著,坐果率均低于5.5%;第2次生理落果中期喷施10mg/L的3,5,6-TPA疏除效果不明显,20、30和40 mg/L的3,5,6-TPA处理则有非常显著的疏花疏果效果,坐果率只有1%左右。以本研究数据作为参考,在生产当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及其喷施时期和浓度,疏除部分花果,达到代替人工疏花疏果、增大果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杏优良新品种的落花落果规律及保花保果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宁  刘威生  张玉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477-4478,4504
[目的]研究李、杏优良新品种的落花落果规律和保花保果措施。[方法]大蕾期调查花朵数,每隔4~5d观测1次花果数量的变化情况,直到果实采收期。于盛花期喷施营养元素、激素。[结果]李树在盛花后第5天开始落花,第8天达落花高峰;杏树在盛花后第4天开始落花,第8天达落花高峰,不同品种存在差异,极早熟品种骆驼黄杏盛花后第4天即达落花高峰,并持续5d。李树在盛花后第24天达落果高峰;杏树晚熟品种在盛花后第24~25天达落果高峰,早熟品种在盛花后第22天达落果高峰。大石早生李以花期喷硼砂或赤霉素骆驼黄杏以花期喷赤霉素或1200倍稀土串枝红杏以花期喷赤霉素或1200倍稀土、磷酸二氢钾、硼砂,丰仁杏、国仁杏均以花期喷磷酸二氢钾或硼砂提高坐果率效果显著。[结论]李、杏树在果实采收前均会出现2次落花落果高峰,为花后4~8d和花后22~25d。于盛花期喷施营养元素或激素可显著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