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烟草质体色素对烟叶品质及可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简要介绍了烟草质体色素的分类、含量及生物学功能;综述了烟叶成熟及调制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变化、质体色素及其降解物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烟草质体色素及其降解物含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6,(10):88-91
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是烟叶中的重要致香物质,烟叶中的质体色素含量直接决定着烟叶的品质。本文考察了不同移栽期对烤烟质体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期推迟5 d,烤烟成熟期和烘烤后烟叶样品的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多酚含量最高,烟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散叶堆积烘烤过程中烘烤环境的控制对烟叶质体色素降解转化的影响,对烘烤过程中样品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取样时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叶温进行灰色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烘烤过程烘烤参量对质体色素的降解转化影响程度表现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温度对类胡萝卜素降解转化影响最大,烤房内的相对湿度对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最大.可见,散叶堆积烘烤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具体调节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转化降解,进而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烟草品种(系)云烟87、中烟100、豫烟10号、豫烟11号和8306中部叶片为材料,分析了烟叶成熟过程中质体色素降解和相关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成熟过程中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的降解量总体大于类胡萝卜素,且叶绿素a的降解量显著高于叶绿素b。中烟100前期叶绿素合成较多,降解也较为迅速,但成熟后期降解缓慢;豫烟11号成熟期质体色素降解量较大,质体色素降解产物较高。脂氧合酶活性在烟叶成熟过程中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与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不同烟草品种(系)间质体色素降解量及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均表现为豫烟11号豫烟10号8306中烟100云烟87,品种间中性致香物质形成与质体色素的最大积累量无关,与质体色素的降解量有关,脂氧合酶活性较高、质体色素降解量大的品种(系)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阐述质体色素及其降解物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品质的密切关系,综述了质体色素在烟叶生长成熟、调制及醇化过程中的含量变化、降解机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物与烟叶品质的关系,旨在为生产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调控色素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最佳含量方面,形成系统完整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杨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093-6096,6106
[目的]研究烟叶在加工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含量变化,为烟草制品的生产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对烟叶在发酵、回潮、干燥等加工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并考察了河南某牌号卷烟经在线工艺过程后质体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烟草中质体色素的含量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变化幅度比较大;在回潮工艺中质体色素含量都降低,降低幅度真空回潮大于松散回潮;在干燥工艺中,与未处理样品比较,虽然各种质体色素含量都呈降低趋势,但在气流干燥工艺中,随着工艺强度的增强,质体色素的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河南某牌号卷烟在线工艺过程中,叶黄素在搀兑三丝后明显下降;β-胡萝卜素经HT和烘丝2个工艺处理后含量连续下降,而叶黄素变化则较小。色素总量在搀兑三丝后明显下降,其他过程则变化不明显。[结论]烟叶在发酵、回潮、干燥、加香等加工过程中质体色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以吉烟9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和顶端调节剂对烤烟烟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水平和顶端调节剂对烤后烟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二者对类胡萝卜素的互作效应达到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中氮处理满足了烟草生长发育对氮肥的需求,烟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高,其降解产物含量也较高.顶端调节剂可能提高了烟株的生理活性,促进了质体色素类物质的降解转化,尤其是顶端调节剂B处理中,新植二烯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远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相比较,由于两因素存在交互作用,以T8(中氮+顶调剂B)处理,烤后烟叶中质体色素类降解产物含量最高,烟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打顶后喷施油菜素内酯(BR)和吲哚乙酸(IAA)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BR和IAA能不同程度提高烤后中、上部烟叶的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而对下部烟叶没有明显影响;当BR与IAA配合施用时,对中、上部烟叶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喷施IAA 20 mg/kg与BR 10 mg/kg,中、上部烟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及总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相对最高,中、上部烟叶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也相对最高,分别为7.16、7.63。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成熟和调制过程中色素降解及与烤后烟叶中性挥发性色素降解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豫中浓香型烟区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中部叶质体色素含量。【结果】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的总降解量总体大于类胡萝卜素,且叶绿素a的降解量显著大于叶绿素b,在调制后烟叶中叶绿素b残留量较多,叶绿素在烟叶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在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含量和降解量最大,且在成熟期间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新黄质在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但β-胡萝卜素和紫黄质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大于成熟期间的降解量。不同基因型色素降解量不同,且与调制后烟叶色素降解类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调制后烟叶色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或呈负相关关系。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和许多重要香气成分与成熟期色素降解量的相关性大于与调制期降解量的相关性。【结论】烟叶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叶黄素和新黄质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的降解量。烤后烟叶中挥发性色素降解香气成分含量与质体色素的降解量,特别是成熟期色素降解量有密切关系,提高烟叶成熟度对促进烟叶香气物质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化学物质和无机肥不同配比对烤烟烤后烟叶中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喷施化学物质烤后烟叶中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有机酸的含量均高于对照,而单独喷施无机肥过磷酸钙的烤后烟叶各种成分均低于对照;当化学物质和无机肥过磷酸钙共同施用时,烤后烟叶中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最高,有机酸含量低于单独使用化学物质。因此,化学物质和无机肥一起使用可以提高烤后烟叶中性香气物质,平衡烟叶中各种物质成分,最有利于提高烤后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烤烟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与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关系,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对未熟和适熟的上、中、下部位烟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测,并对不同部位烟叶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未熟烟叶细胞叶绿体中淀粉颗粒数、嗜锇颗粒数、基粒数和高基粒片层占比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UV-B强度对烤烟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探讨UV-B对烤烟品质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5个不同的UV-B辐射强度,对3个品种红花大金元、K326和云烟87,旺长期烟株进行辐射处理,分别采集处理7、14、21和28 d后的新鲜叶片测定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UV-B对不同烤烟品种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随UV-B强度和照射时间而变化,且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较大。减弱30%UV-B处理28 d后,导致K326和云烟87中部叶质体色素含量升高,但对红花大金元的影响则不显著。而增加1.5 h的UV-B照射,28 d后3个品种的质体色素含量均降低。而增强3.0 h的UV-B照射处理7 d后,红花大金元和K326质体色素含量升高,云烟87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提高烟叶品质和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赵高坤  崔国民  黄维  杨紫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68-14469,14495
[目的]寻求烟叶内在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从装烟密度上,对烟叶内多酚总量和分量、质体色素和有机酸等香气前体物质进行研究,寻求烟叶内在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烤烟多酚总量随着装烟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质体色素含量随着装烟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随装烟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蔗糖与之相反;多元酸含量随装烟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高级脂肪酸与之相反。因此,装烟密度为400竿,多酚总量、质体色素、糖类及有机酸含量较为平衡,烟叶品质较为协调。[结论]该研究填补了装烟密度对烟叶品质影响的空缺,可为烟叶烘烤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密集烘烤中不同温度和湿度调控对中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温度和湿度调控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黄期干球42℃、湿球38℃,定色期干球54℃、湿球39℃时的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趋于协调,质体色素类降解物含量较高;烟叶中的21种致香物以质体色素类降解物含量最高,尤其是新植二烯的含量最高,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β-大马酮的含量,苯丙氨酸类降解物中苯甲醇、类西柏烷类降解物茄酮均以处理A4的含量最高,棕色化反应产物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优质烟叶比例和上部叶工业可用性,于2014年在贵州毕节以常规模式(移栽密度16 530株/hm~2、留叶数22片、施氮量90 kg/hm~2)为对照,设置增密减叶、增密减叶减氮的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烟叶质体色素、香气物质含量及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密减叶减氮的栽培措施可促进上部烟叶的成熟落黄,提高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的协调性,对上部烟叶提质增香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增密减叶减氮处理的烟株生长后期烟叶质体色素降解更为充分;烤后烟叶产值和上中等烟叶比例显著提升;烟叶含氮化合物含量降低,糖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加,香气物质总量显著增加;上部烟叶香气质改善、香气量及甜感增加、刺激性减小。综合分析,移栽密度18 195~20 205株/hm~2、留叶18~20片、减氮20%的栽培模式对上部叶增香提质效果最佳,适宜在毕节地区示范并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6.
施用有机肥对成熟期烤烟质体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有机肥对烤烟质体色素代谢的影响机理,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下,烤烟品种云烟87成熟期中部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质体色素含量和质体色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叶绿体膜上的嗜锇颗粒和类囊体片层数量增多,淀粉粒的数目和体积增加;有机肥促进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质体色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显示,烟草DXS、DXR、LCYb、LCYe和CRTISO基因是质体色素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受有机肥的诱导表达,而IPI、PSY、PDS、ZDS、CAB和CHL基因不受有机肥的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源和打顶方式对烤烟质体色素及降解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源和打顶方式对烤烟质体色素及降解产物的影响、质体色素与其降解产物关系。结果表明,T1t2处理可有效提高烤烟中上部叶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时也可降低叶绿素含量,使总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保持适宜的比例;在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和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总量方面,中部叶T1t2处理三者含量均最高;上部叶T2t2处理新植二烯和质体色素降解产物二者含量最高,T1t2次之,T1t2处理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最高;质体色素与其降解产物的相关分析表明,烤后样品中叶绿素含量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类胡萝卜素含量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烤烟中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总量相对较高,烤烟品质较好。因此,T1t2处理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影响最大,尤其是中部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