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CAD图形处理技术在植物叶面积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数码像机在田间获取植物叶片加参照直尺的数字图像,然后利用AutoCAD 2000的area命令,可以快速测量所定义区域的面积和周长。同时将该方法与目前生产上常用的CID仪器法、交叉网格法、复印称重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AD图形处理方法和上述传统的叶面积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适用于叶面积的测量工作,该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在不摘除植物叶片的前提下,快速、准确的进行叶面积测量工作。为植物叶面积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陈雪华 《广西农业科学》2011,(10):1245-1247
【目的】测定不同榕树品种的滞尘能力,为正确选用榕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柳叶榕(Ficus heteropleura)、对叶榕(Ficus hispid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黄褐榕(Ficusvirens)等5个榕树品种的成熟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滤纸恒重法观察叶片表面微形态结构,测定叶片滞尘量,并进行5个榕树品种滞尘能力比较。【结果】5个榕树品种的叶表面在表皮细胞、表皮纤毛、气孔等微形态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对叶榕叶表面结构粗糙,具有蜂窝状的凹坑组织和表皮纤毛;细叶榕有不规则的岛状表皮细胞突起和大小不等的坑状组织,没有表皮纤毛;黄褐榕叶表面支脉细胞突起形成一个个的网格结构,无表皮纤毛;柳叶榕和高山榕叶表面较光滑,均无表皮纤毛。5个榕树品种因叶表面结构不同,滞尘能力也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榕树叶片的形态特征是决定榕树叶片滞尘量的关键,5种榕树品种滞尘能力大小依次为:对叶榕〉细叶榕〉黄褐榕〉高山榕〉柳叶榕。  相似文献   

3.
陈雪华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0):1245-1247
【目的】测定不同榕树品种的滞尘能力,为正确选用榕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柳叶榕(Ficus heteropleura)、对叶榕(Ficus hispid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黄褐榕(Ficus virens)等5个榕树品种的成熟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滤纸恒重法观察叶片表面微形态结构,测定叶片滞尘量,并进行5个榕树品种滞尘能力比较。【结果】5个榕树品种的叶表面在表皮细胞、表皮纤毛、气孔等微形态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对叶榕叶表面结构粗糙,具有蜂窝状的凹坑组织和表皮纤毛;细叶榕有不规则的岛状表皮细胞突起和大小不等的坑状组织,没有表皮纤毛;黄褐榕叶表面支脉细胞突起形成一个个的网格结构,无表皮纤毛;柳叶榕和高山榕叶表面较光滑,均无表皮纤毛。5个榕树品种因叶表面结构不同,滞尘能力也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榕树叶片的形态特征是决定榕树叶片滞尘量的关键,5种榕树品种滞尘能力大小依次为:对叶榕>细叶榕>黄褐榕>高山榕>柳叶榕。  相似文献   

4.
基于AutoCAD软件确定澳洲坚果叶面积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简单、准确、快捷测量澳洲坚果叶片面积的新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数码相机获取带有刻度尺的澳洲坚果叶片图像,利用AutoCAD软件处理图像获得与叶片面积相同的封闭曲线,测得的封闭曲线面积即为叶片的实际面积。对同一叶片采用方格法和AutoCAD软件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证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AutoCAD软件可以准确地测量澳洲坚果叶面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配方落叶剂对榕树冬季集中落叶的效应及对其生理变化的影响,为有效防治榕树叶部病虫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年生榕树为试验材料,采用经正交试验筛选获得的5种由不同浓度乙烯利、碘化钾和尿素配成的落叶剂,对榕树进行叶面喷施处理(T1~T5),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统计分析各处理的落叶率、萌发率和病情指数,并测定若干生理指标.[结果]T1~T5处理榕树的落叶率均显著高于CK(P<0.05),叶片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CK(P<0.01),其中,喷药后第14 d T5处理的落叶率最高,为90.33%,其次为T4处理,为84.67%,T3处理的落叶率为72.67%.各落叶剂处理榕树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落叶剂处理7 d后,榕树树体均恢复生长,其中T5处理对榕树树体的胁迫较小,对榕树后期发芽影响较小,萌发率达72.36%.[结论]以0.8%乙烯利+0.2%碘化钾+2.0%尿素配成的落叶剂对榕树的落叶效果最佳且生理胁迫小,对其后期叶片萌发影响小,是最佳的榕树落叶剂配方.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榕管蓟马危害与寄主叶片结构及营养物质的关系,田间测定榕管蓟马对6种盆栽榕树的危害,室内检测它们的叶片切面结构和蛋白质及氨基酸等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榕管蓟马对6种盆栽榕树的危害存在差异,分4个层次,第1层次的垂叶榕属高感品种,第2层次的花叶垂叶榕属易感品种,第3层次的榕树属低抗品种,第4层次的金叶榕、斑叶橡胶榕和黑叶橡胶榕均属高抗品种。6种盆栽榕树的叶片切面结构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各检测指标值因品种不同有所改变,除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宽度之外的所有叶片切面结构指标和除甲硫氨酸之外的所有主要营养物质含量指标,均与榕管蓟马的危害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栅栏、海绵组织厚度越厚,栅海比越小,蛋白质、精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和缬草氨酸的含量越低,其叶片抗蓟马危害的能力越强,这些指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上述结果表明:榕管蓟马危害与盆栽榕树品种有关,它们的叶片切面结构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均可影响榕管蓟马对寄主植物的锉吸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研究定级单元划分方法,为耕地级别区域划分和基准地价水平测算的合理性奠定基础。【方法】 文章以洛宁县耕地为例,基于局委收集以及外业实地调查获取实地数据资料,运用GIS分析技术分别以地块法、网格法两种方法确定评价单元,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定级因素因子体系,因素因子加权求和得到定级指数,采用级别面积比例分析、级别定级指数分析、级别重叠度分析以及级别纯收益分析四方面的内容验证两种方法对于级别区域划分的合理性。【结果】 (1)较地块法而言,网格法定级指数表现为最大最小值一致的情况下中间数值呈现左倾趋势;变异系数对比上,地块法较网格法更稳定。(2)级别空间分布上两种方法均呈现出以县城为中心向县域边缘逐级扩散的趋势;面积分布上两种方法划分的级别面积存在一定差异。(3)级别面积重叠度分析上,网格法高于地块法的级别面积比例为82.65%,说明按网格法划分级别的话,评价单元的级别普遍会高,表现在各级别重叠度上,两种方法在2级、3级地重叠度相差不大,在1级、4级地上重叠度相差较大。(4)级别定级指数与纯收益分析上,地块法与网格法的相关度R值分别为0.367和0.382,地块法、网格法的显著程度分别为0.05和0.01,两种方法的级别定级指数与土地的亩均纯收益均是相关的。【结论】 地块法与网格法级别划分的整体趋势一致,地块法较网格法来说更稳定,级别划分更合理。综上所述,两种方法在级别划分过程中各有优缺点,该结果的研究对于更好的划分耕地级别区域提供依据,并对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应用自适应网格法对长输管道的水力瞬变进行了计算,通过求解水击偏微分方程,在解的大梯度区自动加密网格。以一个站间管道的末段为例,用特征线法和自适应网格法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网格法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水击压力波的前沿位置。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夜间低温对榕树Ficus microcarpa 光合机构的伤害及日间不同光强在伤害中所起的作用,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夜间低温胁迫后生长于全光照(强光)与遮荫(弱光)条件下榕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夜间低温能导致榕树叶片发生光抑制, 但并没有破坏光合机构。夜间低温后, 遮荫条件下, 榕树叶片可通过增强光化学能力和热耗散途径来耗散过剩光能, 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而强光下, 榕树叶片则不能很好地通过光化学与热耗散途径来消耗过剩光能, 从而导致光合机构发生破坏性伤害。图3 表1 参14  相似文献   

10.
两种植物叶面积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剪纸称重法和Photoshop软件处理法分别对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两种植物乐东拟单性木兰与海桐的叶面积进行测定,应用X2检验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但Photoshop软件处理法得到的测定结果更能反映植物叶片的真实面积,与传统的剪纸称重法相比,更为快速、准确、便捷。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愈加成熟。分别利用像素法和方格法,同时对20个黄瓜品系的叶面积进行了测量;并以方格法的测量结果为对照,对像素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像素法对黄瓜叶片面积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为0.05%~0.10%、均值为0.07%,方格法测量结果的变异系数(0.51%~1.11%)和均值(0.82%),像素法测定结果更加稳定。且与数码相机拍摄取样法相比,像素法具有成像稳定、无缩放无变形不受到拍摄角度、对焦情况限制的优点,还可以在活体上直接测量,大大减轻田间工作量。像素法是1种广适性、精度高的叶面积测量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应用数字图像技术测定油梨叶面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扫描叶片并结合Photoshop程序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定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叶面积,与传统的称重法和方格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称重法、方格法测得的叶面积与数字图像处理法测得的叶面积之间构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4、0.9992,均达到极显著相关。这说明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定油梨叶面积是可行的。与传统2种方法比较,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具有速度快、精度高、非破坏性测量等的优点,尤其适合测量残缺不全的叶片。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烤烟烟叶腺毛分泌物提取效果最佳的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为材料,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比较不同提取级数和不同提取时间前后叶片重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烟叶腺毛分泌物提取方法的不同提取级数的效果比较中,3个烤烟品种均以前3级提取的变化最明显,而之后增加提取级数,叶片重量变化不明显;不同提取时间对叶片的重量变化影响不大。这说明采用3级提取作为烤烟叶片腺毛分泌物的提取方法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空间数据计算机屏幕矢量化精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屏幕分辨率和放大倍数对AutoCAD的空间数据屏幕矢量化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屏幕缩放方法对矢量化精度有较大影响:放大倍数提高使点位中误差和极限误差均下降;图形放大则提高了定点精度,放大8~10倍以上可以将点位中误差控制在0.08mm以下,即在允许中误差0.2mm的40%以下;放大8~10倍是进行屏幕矢量化的最佳方式;屏幕分辨率对点位中误差的影响较小。认为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人工干预屏幕数字化定点精度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网格技术是网络环境下海量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的有效方法。地理信息网格是网格技术在地理空间技术领域的应用,作为农业空间信息网格的基础,它是实现农业信息共享与服务的有效途径。地理信息网格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深刻影响农业信息系统的规划部署、运行和管理机制,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推进数字农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将GIS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设置不同的格网尺度,运用FRAGSTATS软件来获取相应的指数值,比较分析了3种不同格网尺度上的景观指数。结果表明,封丘县破碎缀块尺度大多在60-90m;随着格网尺度的不断增大,缀块的形状越来越规则;当格网过大时,占有较大比重的类型会合并相邻的其他类型的小缀块,造成数据分析结果的不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源空间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构造以栅格数据为主的数字环境.通过建立省域尺度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在空间叠加分析基础上,对湖南省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研究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正态分布,总体环境状况一般,中等及以下等级的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65.01%.在空间格局上,大体表现为由东向西逐渐变差的态势,但局部有差异,这主要与各区域的自然条件、灾害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油菜叶面积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测量油菜叶面积的原理和方法,并以纸重法为标准对比分析了传统直尺法与此方法在油菜三种类型叶片叶面积测量中的优劣性。结果表明,计算机视觉法在精度上明显高于直尺法,尤其在无柄叶测量中此方法的测量平均相对误差为3.09%,低于直尺法的10.49%,进一步根据标准测量值对直尺法测量无柄叶时的系数进行校正,发现系数选择0.75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