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吉林农业科学》2013,(4):66-70
本文以膜下滴灌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为试验材料,对开花期和结果期不同灌水量处理下黄瓜的瓜长、瓜径、单瓜重及产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处理的水量范围之内,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黄瓜瓜长、瓜径及总产量均不同程度地增加。本研究表明,日光温室黄瓜在膜下滴灌条件下开花期每隔7 d灌水1次,结果期每隔3~5 d天灌水1次,每次灌水10 m3/667 m2时,既有利于黄瓜商品率的提高,又有利于产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宁夏干旱区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灌水量为563 mm时,耗水强度整体随生育期的延后逐渐增大,在结果盛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各生育期各处理日耗水强度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水分的消耗则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灌水量达到563 mm时完全能满足黄瓜水分需求,并开始向土壤补充水分,且水分利用率达到33.4 kg/m3。[结论]为温室黄瓜生产的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温控黄瓜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宁夏干旱区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灌水量为563不得mm时,耗水强度整体随着生育期的延后逐渐增大,在结果盛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各个生育期各处理日耗水强度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水分的消耗则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灌水量达到563mm时完全能满足黄瓜水分需求,并开始向土壤补充水分,且水分利用率达到33.4kg/m3。[结论]该研究为温室黄瓜生产生产的水分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番茄耗水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膜下滴灌实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番茄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整个生育期耗水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各处理耗水量均表现为结果盛期结果前期结果后期营养生长期;番茄整个生育期耗水强度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各处理耗水强度均表现为结果盛期营养生长期结果前期结果后期.在滴灌条件下,作物耗水量为448 mm时番茄产量最高,可达9 151 kg/666.7 m2.  相似文献   

5.
通过温室膜下黄瓜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黄瓜生育期内土壤平均含水率先变小后变大,缺水灌溉推迟,严重胁迫黄瓜生长,推迟结果盛期;土壤各层含水率在结果盛期最小;不同处理下黄瓜生育期内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在距地表10 cm处最高。  相似文献   

6.
温室黄瓜节水灌溉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对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灌水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秋延后温室黄瓜栽培在灌溉下限为 75 %的条件下 ,最适灌溉上限为 90 % (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 ) ,此时 ,黄瓜产量高、水分利用率高、品质好。从开花结果—拔秧 ,灌溉定额为 1 934.76 m3/ hm2 ,灌水次数 1 0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长远的土壤环境问题考虑,棉花无膜滴灌栽培模式将成为解决南疆棉田地膜残留污染的有效途径。为了探讨南疆地区棉花无膜滴灌栽培模式的可行性,设置27(I1)、36(I2)、45(I3)、54(I4)和63 mm(I5) 5个无膜滴灌灌水定额处理,并以膜下滴灌灌水定额36 mm(I6)作为对照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分布、棉花耗水及产量等对不同灌水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相同灌水定额时,无膜滴灌棉田的土壤含水率低于膜下滴灌;无膜滴灌条件下,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I5处理的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上升,而I1、I2、I3及I4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在60 cm深处达到峰值,之后随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相同灌水定额时,无膜滴灌I2处理的籽棉产量显著低于膜下滴灌I6处理,减产14.25%。无膜滴灌条件下,籽棉产量随灌水定额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则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逐渐降低。其中,I4处理的籽棉产量最高,与膜下滴灌I6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因此,结合产量水平,棉花无膜滴灌的适宜灌水定额为54 mm,灌水次数以10次为宜,为棉花无膜滴灌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分—品质响应温室作物合理的节水优质高效灌溉模式,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辣椒膜下滴灌的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内,辣椒的耗水量增加,耗水强度也相应增加,各生育时期耗水量和耗水强度也呈增加趋势。各处理耗水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结果前期>结果盛期>结果后期>营养生长期,耗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结果盛期>结果后期>营养生长期>结果前期。在滴灌条件下,作物耗水量426 mm,可作为日光温室辣椒膜下滴灌的最佳指标,对应产量为2 275.5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灌水量对日光温室辣椒膜下滴灌耗水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辣椒膜下滴灌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内,辣椒的耗水量增加,耗水强度也相应增加,各生育时期耗水量和耗水强度也呈增加趋势.各处理耗水量均表现为结果盛期结果末期营养生长期结果前期;耗水强度表现为结果前期结果盛期结果后期营养生长期.在滴灌条件下,作物耗水量为426 mm,对应产量为2 275 kg/666.7 m2,可作为日光温室辣椒膜下滴灌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友谊地区甜瓜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以友谊地区广泛种植的品种甘甜808为试验材料,试验通过测定果实的横径、纵径、硬度、含糖量及VC含量等,比较分析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两个甜瓜品种,在灌水间隔6d/次,灌溉时间3.5h的灌水处理下含糖量最高,分别达到12.13。[结论]膜下滴灌与沟灌相比较,甜瓜品质相对较好,T2处理下甜瓜果实品质是最佳的,所以T2是比较适合友谊地区膜下滴灌栽培提高甜瓜果实品质的滴灌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护地黄瓜生产中滴灌和膜下滴灌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龙园绿春”旱黄瓜为供试品种,研究滴灌和膜下滴灌处理对黄瓜植株茎粗、株高、地上部分和地下根系生物量以及对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与滴灌处理相比,膜下滴灌处理明显增加了植株茎粗,除了定植期外,其他各个时期膜下滴灌处理的茎粗均显著高于滴灌处理(P〈0.05);滴灌和膜下滴灌处理植株株高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覆膜对滴灌措施下的黄瓜地上植株和地下根系的生物量积累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促进了黄瓜产量的提高。[结论]该研究为东北地区保护地发展节水滴灌技术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黄瓜干湿交替灌溉方式,研究了不同的灌溉频率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率灌水显著增加了株高,增加了黄瓜单株果实重量,平均单瓜重以及产量,但减少了的茎粗,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率。适宜的灌溉频率也即是在滴灌条件下灌溉频率为6天对于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率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The aim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compare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scheduling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rates in cucumber, and evaluate yield and quality of cucumber fruit, water (WUE), irrigation water (IWUE), and nitrogen use (NUE) efficiencies in the solar greenhouse in Southwest China. The irrigation water amount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20 cm diameter pan (Ep) placed over the crop canopy, and cucumber plant was subjected to three irrigation water levels (I1, 0.6 Ep; I2, 0.8 Ep; and I3, 1.0 Ep) in interaction with three nitrogen fertilization levels (N1,300 kg ha-1; N2, 450 kg ha-1; and N3, 600 kg ha-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cumber fruit yield increas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irrigation water. Irrigation water increased yields by increasing the mean weight of the fruits, and also by increasing fruit number. But the highest values of IWUE and WUE were obtained from 12 treatment. NU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N application, but increased by irrigating more water. The quality of cucumber fruit decreased with the improvement irrigation water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n conclusion, the optimum irrigation level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level for cucunber under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in the solar greenhouse in Southwest China were 0.8 Ep and 450 and 600 kg ha-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灌水频率和灌水量对黄瓜根系土壤水分分布及生长的影响,构建合理的日光温室滴灌技术体系。【方法】 以黄瓜品种黄乳4号为材料,在滴灌条件下设置1d(D1)、3d(D2)、5d(D3)3个灌水频率和W1(150 m3/667 m2)、W2(200 m3/667 m2)、W3(250 m3/667 m2)3个灌水量的田间试验,在生育期内测定黄瓜各项生长指标。【结果】 全生育期中,黄瓜耗水呈现初瓜期少,盛瓜期大,末瓜期少的规律;黄瓜株高、叶面积、果实干物质和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大,均呈现增加趋势,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大,均呈现下降趋势,黄瓜产量在D3W3处理下达到最大,为11 380.1 kg/667 m2;灌溉水利用效率则随灌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随灌水频率的增加逐渐降低,在D3W1处达最高,为67.21 kg/m3。黄瓜品质除可溶性固形物、果长、果径外,其他均随灌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中水灌溉时达最大。【结论】 D3W2(5d,200 m3/667 m2) 处理得分最高,表现为高产优质,且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为最佳滴灌频率和灌水量。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番茄膜下滴灌节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光温室膜下滴灌和沟灌方式下种植番茄的耗水量、产量和收入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盛果期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比沟灌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降低了18%;在全生育期膜下滴灌比沟灌耗水量减少了13.6%,可节约灌溉水25%;且滴灌条件下番茄可提早上市8 d,比沟灌增产30.7%,增加产值4.5万元/hm2,年产投比增高0.31.  相似文献   

16.
膜下滴灌施肥装置应用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河子垦区主要团场膜下滴灌施肥肥料种类、装置与技术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所使用的膜下滴灌施肥设备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制约膜下滴灌施肥装置改进与升级的主要问题,在分析现有施肥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与方案,为研发膜下滴灌变量控制施肥装置,提高膜下滴灌条件下的肥料利用率,实现变量控制施肥、精量化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等灌溉量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于2015—2021年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管式水分仪测定窄行、根区和宽行下0—50 cm土层水分含量,研究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及其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膜下滴灌优先补充窄行和根区的土壤水分,而细流沟灌优先补充宽行表层的土壤水分。而玉米耗水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范围内,膜下滴灌的窄行和根区0—30 cm土层水分含量均高于细流沟灌;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灌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减小,40—50 cm土层水分动态受灌溉方式影响较小。膜下滴灌较细流沟灌可显著促进玉米在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生长,提高叶面积指数。开花期膜下滴灌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细流沟灌平均增加4.3%和8.3%,成熟期平均增加4.9%和15.1%。开花期和成熟期玉米总生物量均为膜下滴灌>细流沟灌处理,开花期增加12.2%,成熟期增加11.5%。膜下滴灌处理的玉米干物质转移量、干物质转移率和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贡献率均显著高于细流沟灌处理,分别增加17...  相似文献   

18.
温室青椒开花座果初期耗水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及滴灌情况下温室青椒开花座果初期的耗水规律,分析了两种情况下土壤含水率、相对湿度、温度和叶面积指数(LAI)对青椒开花座果初期耗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滴灌情况下,植株平均耗水量分别为0.87和2.0mm/d,地膜覆盖使耗水量减少了51.3%;利用蒸发皿测定的水面蒸发量能够很好地估算温室内的青椒耗水量,两种情况下温室青椒开花座果初期蒸发皿系数分别为0.39和0.82;土壤含水率、温度与青椒耗水量同步变化,相对湿度与耗水量异步变化,叶面积指数(LAI)的增大使耗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水肥管理是设施栽培蔬菜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研究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日光温室土壤性状及蔬菜生育的影响,为高效水肥管理及防控土壤次生盐渍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日光温室中以黄瓜品种‘新津11’为试材,设置传统畦灌定期冲肥(CK1)、常规滴灌定期追肥(CK2)、每天定量滴灌1/4剂量山崎黄瓜专用配方营养液不加微量元素(T1)、每天定量滴灌1/4剂量专用配方营养液加微量元素(T2)、每天定量滴灌2/4剂量专用配方营养液加微量元素(T3)、每天定量滴灌3/4剂量专用配方营养液加微量元素(T4)6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土壤理化、生物学性状以及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传统畦灌定期冲肥和常规滴灌定期追肥相比,每天定量滴灌营养液处理的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EC值降低;土壤真菌数显著减少,细菌和放线菌数明显增多,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黄瓜植株生长量增大。与传统畦灌定期冲肥和常规滴灌定期追肥相比,每天滴灌1/4剂量山崎专用配方+微量元素的处理黄瓜单株结瓜数和产量最高,并可部分改善果实品质,且节水、节肥率分别达到30%和70%以上。【结论】每天定量滴灌1/4剂量山崎黄瓜专用配方加微量元素营养液可以推荐作为日光温室土壤栽培黄瓜的一种新型水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伍德林  毛罕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455-3456,3477
分析了温室黄瓜的茎流与温室内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供水情况下黄瓜的茎流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实施滴灌时,黄瓜的茎流变化与作物的蒸腾速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结合茎流与蒸腾速度2方面的指标,将更有利于指导温室作物的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