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地区杂交晚稻有搞两段育秧的习惯,在两段育秧中,进行了多效唑浸秧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寄秧秧苗用多效唑浸秧根后比不浸的两段秧,苗高降低10~15厘米,控长率达15~20%,单株分蘖增加3~4个,增蘖率达50~65%,亩有效穗增加1.5万,结实率提高3%,产量提高12.3%。 施用方法;在寄秧时,配制100ppm多效唑液盛在桶内,把秧根浸在多效唑药液中10~20分钟后取出寄插。一亩寄秧田约需30~35公斤药液,根据寄秧面积多少进行配药,随配随用。多效唑浸秧根效果好@陆省三$浙江省武义县农科所  相似文献   

2.
陈焕承 《杂交水稻》1993,(3):25-26,33
杂交水稻根系强大,晚稻育秧期间温度高,秧田播种较稳,为秧田阶段的分蘖创造好的条件,可使秧田分蘖产量占总产量的20%~30%。通过多年对分蘖习性的观察,认为正确促控分蘖是杂交晚稻增加产量降低消耗的中心措施。  相似文献   

3.
泸县是四川盆地双季稻主要栽培区域之一,杂交晚稻历来以水田多蘖秧为主。近年,部分农民从节约秧田出发开始自发地搞旱地多蘖秧。1992年,县农技部门在调查总结农户的“晚杂”旱育多蘖秧经验的基础上,在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指导下,借鉴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早稻旱育秧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了杂交晚稻旱育多蘖秧技术。据统计,1992年全县示范杂交晚稻旱育多蘖秧3.32万亩,旱秧栽插面积占晚稻的17%;其中,在通滩镇、胡市镇设置的同田对比试验结果,旱育多蘖秧平均亩产313kg,比水育多蘖秧亩增产23kg,约增产7.9%;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1 杂交晚稻…  相似文献   

4.
1981年以来,,萍乡市桐木乡为了增加早稻种植面积,压缩晚稻专用秧田,以增加稻谷总产,1981-1982年分别在全乡不同土质、肥水管理及光照条件的山区、丘陵、盆地进行了杂交晚稻旱土育秧试验示范,获得了成功。成片面积产量验收结果,平均亩产达432公斤,最高的示范户和典型丘亩产达580公斤,比相同管理的水秧亩产提高20公斤。 实践证明:推广杂交晚稻旱土育秧,既可增加早稻种植面积和早稻总产,又可以充分利用旱土秧在大田分蘖早、快、多的优势,增加成穗数,提高晚稻单产。 旱土育秧方法简便,要求做到: 一、掌握“三期”、卡住“二最” 汕优2号掌握在6…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双两大”栽培技术,是每蔸双株寄括、两段育秧、大蔸原蔸移栽的简称。它是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长秧龄规范化的高产栽培技术.凡是迟插的杂交早、中、晚稻都可推广。 该项技术是原湖南省常德地区农科所、地区粮作科、慈利县农科所等单位,以骆正鑫同志为首研究成功的。他们针对70年代后期推广的杂交水稻单株两段育秧栽培方法存在着用工多、推广难的问题,在80年代初进行了“三改”试验,即改单株寄插为双株寄插,改寄秧田高密度寄为适当稀寄,改本田小蔸密植为大蔸(大行)原蔸移栽.经多点试验证明,比常规的一段育秧栽培方法每亩增产50kg左右…  相似文献   

6.
早稻地膜旱土育秧是一种新型的育秧技术,它的特点是利用旱地育秧,秧田面积少,1m2秧田可移栽30m2大田,秧田管理方便。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经济效益高,不仅地膜用量只有常规水秧的三分之一(因秧田面积只有常规水秧的三分之一),而且成秧率高,用种省,肥料利用率高,每公顷大田可节约物化成本150元左右;二是出苗整齐,安全可靠,不会因播后天气恶劣而烂秧,可解决农民怕播种烂秧的后顾之忧;三是可适时早播早插以利于早熟高产,早晚两季平衡增产;四是秧苗素质好,短白报多,干物质含量高,抗逆能力强,插后返青分案快,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7.
春花田杂交早稻以往只用小苗“两段”育秧方式来延缓超秧龄,花工多。用稀播旱育秧的办法来解决早杂的秧龄问题,既减轻劳动强度,又可夺取早稻丰收。增产8.9%。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旱育软盘抛寄两段育秧技术的特点旱育软盘抛寄两段新型育秧技术是将“旱育秧”、“双 (多 )两大育秧”、“软盘育秧”、“抛秧”和“两段育秧”等多种水稻育秧技术优化集成、综合配套而成。其技术特点是以适当早播为前提 ,以旱育小苗为基础 ,以小苗抛寄为纽带 ,以培育带蘖壮秧为核心 ,通过旱育健壮小苗 (早季 )或半旱育健壮小苗 (晚 )和寄秧田集约肥水管理 ,争取低节位分蘖和早发分蘖 ,达到寄秧田发足大田有效穗所需苗数的目的 ,从而缓解本田营养生长期短 ,多穗与大穗的矛盾 ,促进高产栽培技术走向轻型化。二、新型育秧方式的技术功能与…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晚稻威优64、威优35等早中熟杂交组合面积不断扩大,这些组合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播种,秧田播种前空闲时间很长。怎样利用晚稻秧田播种前种植一季作物呢?1984年在我县龙凤山乡进行了豆—秧—稻复种制的试验,面积1.1亩,结果亩产大豆87.6公斤,晚稻亩平477.9公斤。  相似文献   

10.
大力推广种植杂交早稻、扩大双杂面积是当前粮食增产的有效措施。但育秧难、用种量大是阻碍杂交早稻推广的一大难题。我县在多年的早杂推广中,着力改革育秧技术,由湿润育秧改为地膜湿润、板田育秧,继而总结推广了地膜通气营养土育秧新技术,使全县杂交早稻面积由1985年的4450亩,1991年扩大到76720亩,占早稻面积的70%,粮食连续七年夺得丰收。 一、模式及做法 地膜通气营养土育秧是集地膜湿润育秧、板田育秧、场地小苗育秧优点于一体的组合型育秧方法。其组合模式可概括为四句话:通气秧田的底子、营养土层的面子,地膜覆盖的架子,中苗带土的秧子…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提高杂交中籼产量的技术途径主要有。通过适期早播、扩大两段育秧面积、秧田施用多效唑等措施,似提高秧苗素质;在注意群体数量的同时,更注重群体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为争取穗大粒多,应增加中后期肥料的投入;抽穗前后进行药肥混喷,养好老稻,以利于防病防早衰、增粒增重。  相似文献   

12.
水稻塑盘湿播早育抛栽技术优势和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塑盘湿播旱育栽培即按照塑盘湿播育秧方式做秧田、铺盘、装泥和播种,播种后水的管理采用旱育秧管水法。它把抛秧省工、省力早发优势和旱育秧增产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加速了抛秧在三熟制早稻和连作晚稻上推广应用,拓宽了抛秧的应用范围,加速了抛秧的推广速度。我市1996年首先在春花田早稻和连作晚稻上进行了试验示范,1997~2000年加大了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摸清了塑盘湿播旱育抛栽生长特点和技术优势,总结完善了配套技术。4年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万hm2,占抛秧面积的63.31%,平均单产439.2kg/667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育秧方式对杂交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以杂交晚稻金优207为供试品种,进行了旱地育秧、盘育抛秧、两段育秧和湿润育秧的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4种育秧方式下杂交晚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系统的苗情观察调查。结果表明:与湿润育秧比较,旱地育秧、盘育抛秧、两段育秧的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白根多,干物质含量高;营养生长势旺盛,返青快,分蘖发生早而多,生育进程提早,全生育期缩短;综合经济性状好,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籽壮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要充分利用杂交稻的生长优势和产量优势,必须进行栽培体系改革。在栽培体系中应用两段育秧的方法是提高秧质,育成多蘖秧,实现杂交稻高产、低成本、高效益的途径之一。 两段育秧这项技术,我市从1977年开始引进,试验结果比常规水育秧每亩增产11-29.9%。1978年杂交稻两段秧栽培面积9387亩,平均亩产524公斤,每亩增产16.5%。1982年,发展到1.7万亩,占杂交稻面积的14.2%; 1983年为8.55万亩,占杂交稻面积36.4%;1984年为20.7万亩,占杂交稻面积59.1%;1985年为17万亩,占杂交稻面积的40.3%;1986年为20.4万亩,占杂交稻面积的42.3%,平均亩产647.2公斤,比常…  相似文献   

15.
1989年,我县制种采用机械播种绿化育秧技术,589亩汕优63制种,平均亩产139.75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机械播种绿化育秧有如下优点:①提早播期:可将父本提早在4月1日或更早一点播种,始穗期提早到8月5日以前,避开宇8月10日以后阴雨天气,提高了异交结实率。②播种均匀。使出苗整齐,秧苗粗壮,有效分蘖和有效穗增多,颖花数增加。③成秧率高:成秧率由地池和露地育秧的70%左右提高到95%。④效益好:除增产外,还可比露地育秧节省秧田,且减少投工。 其主要方法是;①选建温室:温室大小可视播种盘数量而定,温室内部四壁和顶部用双层薄膜…  相似文献   

16.
水稻塑盘育秧因其增产、节本、高效在各地广泛推广 ,但有些农民在应用中对营养土的配制、摆盘以及田管仍嫌烦琐 ,针对这些情况 ,我们提出用营养泥代替营养土 ,改播种时旱床为泥床 ,在播种环节改旱播为湿播 ,田间管理采用旱管方式来进一步简化育秧操作程序。这种技术一经试用很受农民欢迎 ,并被广泛应用于较大面积的商品化育秧。一、特点湿播旱管简化育秧技术的关键是播种环节是湿 ,播后管理是旱。与塑盘营养土旱育秧相比较 ,其优点有 :苗床选择简便、整做简单 ;播种程序少、省工 ;播种速度快 ;秧田管理方便。在我地商品化育秧中每667m2…  相似文献   

17.
沈跃武 《中国稻米》2001,7(6):30-30
连晚杂交稻自1978年大面积推广种植以来 ,至今已有20年的种植历史 ,由于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 ,深受广大农民喜爱。但是 ,由于连晚杂交稻生育期较长 ,移栽期受早稻成熟期影响 ,秧龄一般需40天左右。为了保证安全齐穗和提高秧苗素质 ,一直采用两段育秧的方式 ,既费工 ,又烦琐。因此几年前我站逐步开始探索采用衡播匀播、应用多效唑控长促蘖、改两段育秧为一段育秧的试验。通过几年时间多次试验示范和两段秧比较 ,单产可略比两段秧增产或持平 ,一般不会比两段育秧减产 ,但比两段育秧省工、省本、增效。一、一段育秧与两段育秧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连作晚稻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作晚稻机插要取得成功育秧是难点。为明确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连作晚稻盘育秧苗素质、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的影响,以武育粳7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了不同育秧基质育秧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国瑞"无土基质所育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机插后植伤轻,能使武育粳7号提早返青分蘖,改善群体茎蘖质量;相比营养土育秧和田泥育秧,用"国瑞"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水稻有效穗数增加8.97%、19.65%,每穗总粒数增加6.29%、11.68%,最终理论产量提高14.53%、27.25%,实际产量提高13.60%、26.17%。  相似文献   

19.
地膜平铺育秧容易产生膜面与畦面紧贴(贴膏药)现象,造成大面积烂秧,降低了成秧率,因此,选择适宜的隔离物是大面积推广地膜平铺育秧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从我县农村有丰富的油菜壳资源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我们于1989年早杂育秧期间,在文竹乡白源村进行了用油菜壳作隔离物的地膜平铺育秧试验。其方法是: 选择在肥力中等偏上、常年育秧的田块,播种后,在畦西撒上一层油菜壳作隔离物。然后铺上地膜育秧(以下简称地膜平铺育秧),以露地湿润育秧作对照,三次重复。供试组合为威优48,3月28日浸种,4月1日播种,5月1日移栽,秧田期定点观察。试验本田的肥水…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以来淮安市不断优化提升水稻育插秧生产装备和作业水平,推动水稻机械育插秧进一步提档升级。全市育秧面积3.5万亩,其中集中育秧秧田面积1.9万亩,占比达54%。工厂化育秧大力推广。在淮安区、金湖县、洪泽县、清江浦区等地,工厂化育秧得到大力推广,金湖县塔集镇金源农机合作社的工厂化集中育秧基地育秧400亩,完成4万亩大田栽插;淮安柴米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引进1条日本硬盘生产流水线,在淮阴、盱眙等地投资建立了多个育秧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