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影响鹅种蛋受精率的因素很多,要提高种鹅产蛋的受精率,除选择好鹅品种、选留好种鹅、安排好适宜的公母比例、平时进行科学饲养管理、保持鹅有健康的状况,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
不同饲养方式种鹅受精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方式下种鹅的受精率,探索种鹅新型养殖模式,试验选择同一批次的健康成年四川白鹅90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单笼饲养、小圈饲养、大群饲养,对其种蛋受精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饲养方式下,大群饲养种蛋受精率为(84. 0±3. 7)%,小圈饲养种蛋受精率为(83. 6±2. 6)%,单笼饲养种蛋受精率为(82. 6±2. 2)%,三种饲养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种鹅在单笼饲养、小圈饲养模式下种蛋受精率未受到明显的影响,与传统大群饲养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养好种鹅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种鹅选择和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产蛋量和受精率,也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为充分发挥种鹅的繁殖性能,提高种鹅的养殖效益,应掌握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种鹅受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饲养种鹅的经济效益。据笔者1987年在罗山县调查所知,种鹅的受精率普遍较低,严重影响群众饲养种鹅的积极性。针对此情况,特提出提高种鹅受精率的几点措施,供广大种鹅饲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养鹅数量在我市逐年增加,但雏鹅的供应一直满足不了养鹅户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种鹅的受精率普遍较低,这样就严重影响群众饲养种鹅的积极性。现提出提高种鹅受精率的几点措施,供广大种鹅饲养户参考。 一、公鹅的选择 应选择体大毛纯,厚胸,颈、脚粗长,两眼有神,叫声宏亮,行动灵活,具有雄性特征的公鹅;  相似文献   

6.
种鹅种蛋受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鹅饲养的经济效益.生产上可采取下列措施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增加饲养种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饲养种鹅的目的,是要获得大量的优良种蛋和雏鹅。但由于鹅的繁殖力比鸡、鸭低,母鹅产蛋量不多,如狮头鹅年产蛋仅25~35枚,若饲养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减产。提高种蛋受精率是饲养种鹅成功的关键,必须加以高度重视。1了解种鹅生产性能1.1种鹅的选择我国鹅的品种较为丰富,比较出名的有狮头鹅、太湖鹅、溆浦鹅等。不同品种的鹅其体成熟期  相似文献   

8.
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种鹅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产蛋量和受精率,也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为充分发挥种鹅的繁殖性能,提高种鹅的养殖效益,应掌握以下技术措施。1种鹅的饲养1.1产蛋期的饲养以饲喂为主,放牧为辅。  相似文献   

9.
提高种鹅受精率是提高饲养种鹅经济效益及孵化出雏率的重要措施和环节,1983年以来笔者对公司孵禽场分散在全县各乡的35户种鹅饲养户进行了80多次走访调查,且将各养户的经验加以总结归纳,现将影响种鹅受精率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提高鹅种蛋孵化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做好鹅种蛋的选择、收集、保存和消毒工作 1.1 严格控制种蛋的选择 种蛋的合格率和受精率是决定孵化成绩的两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衡量种鹅饲养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种公鹅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精液品质,而精液品质又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所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受精率的重要条件。一、种鹅的饲养管理1.种鹅的饲喂应按照种鹅的营养标准配制饲料,在饲喂时应适当补充一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提高精子的活力。2.种...  相似文献   

12.
种鹅是获得优质种蛋的基础,正确的选留种鹅是鹅场正常运营的保证,是鹅场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养殖规模选择正确的授精方式,既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又能避免造成公鹅的浪费,降低饲养成本。本文从选择种鹅、配种年龄、配种比例和配种方法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养鹅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选择四川白鹅母鹅600只,公鹅150只进行不同饲养密度的试验,设计Ⅰ、Ⅱ、Ⅲ三个处理,饲养密度分别为4.5、6.0、8.0只/m2,研究饲养密度对鹅舍内环境条件和鹅群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饲养密度提高,鹅舍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垫草的含水量、舍内氨气含量均随之升高;处理Ⅰ、处理Ⅱ的产蛋量显著高于处理Ⅲ(P<0.05);3个处理在种蛋受精率和鹅群成活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饲养种鹅的目的在于提高鹅的产蛋量和种蛋的受精率,使每只种鹅生产出更多的健壮的雏鹅.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产蛋期种鹅产种蛋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做好种鹅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在生产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种鹅是获得优质种蛋的基础,正确的选留种鹅是鹅场正常运营的保证,是鹅场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养殖规模选择正确的授精方式,既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又能避免造成公鹅的浪费,降低饲养成本.本文从选择种鹅、配种年龄、配种比例和配种方法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养鹅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由于鹅的产蛋率低,提高种蛋受精率就成了增加种鹅饲养效益的最关键措施。笔者现将提高鹅种蛋受精率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鹅属草食动物,鹅肉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为发展养鹅生产,峡江县农业科技示范园于2002年引进选育四川白鹅后备种鹅500只(公∶母为1∶4),进行繁育推广。通过多年的饲养,在提高种鹅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孵化率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现对种鹅的饲养管理总结如下:1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根据四川白鹅开产期为200~240日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做好冬季种鹅的饲养与管理工作,对提高种鹅的体质、产蛋量,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及雏鹅的成活率至关重要。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品种要优良要求所养品种遗传性能稳定,品种的外形特征  相似文献   

19.
种鹅群进入产蛋期前,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种鸽群更新,淘汰老弱低产和雄性不强的种鹅,选择生产力旺盛的优良鹅只作种鹅,保持种鹅群的优质高产。更新鹅群的方法通常有如下两种。一、全群更新种鹅群。此法是将原饲养的种鹅淘汰,而全部选用新种用来代替。这是一些养鹅专业户不了解种鹅的生产性能,而采用“年年清”更换种鹅群。缺点是,一年的种鹅产蛋小,孵化的雏鹅生产力差。种母鹅产蛋三岁是高峰,种公鹅在2-4岁配种力最旺盛,这个阶段的种蛋受精率最高,孵化的雏鹅生活力最强。因此,种鹅更新必须在饲养五年后进行,如果产蛋和受精率都保…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3个鹅品种(豁眼鹅、莱茵鹅、扬州鹅)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鹅品种在江苏省气候条件下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豁眼鹅繁殖性能最高,产蛋率47.93%,受精率89.22%,受精蛋孵化率78.86%;扬州鹅次之,产蛋率为42.68%,受精率78.29%,受精蛋孵化率81.65%;莱茵鹅繁殖性能最低,产蛋率只有32.09%,受精率49.72%,受精蛋孵化率74.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