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草原毛虫作为青藏高原区系中特有的昆虫种类,成为对草地危害最严重的有害昆虫之一。然而,关于草原毛虫生殖阶段的羽化、求偶和交配行为的研究报道尚少。基于此研究通过室内温度20±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5L:10D条件下观察草原毛虫成虫的羽化、求偶和交配活动的差异。结果表明:草原毛虫羽化行为全天可见,雄虫羽化高峰期主要集中在10:00~12:00,而雌虫羽化高峰期集中在11:00~15:00和17:00~18:00两个时间段。羽化第3天发生求偶行为的虫数最多,第4d后开始逐渐下降,1,2和3日龄雌蛾求偶高峰期在16:30左右,而4,5和6日龄求偶高峰期在16:00左右。室内草原毛虫交配集中在9:30-19:30,交配高峰期出现在11:30和16:30左右,交配率高达55%和75%,且显著高于其他时间交配率(P<0.05)。由此可见,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羽化、求偶和交配行为存在差异性,可能与青藏高原特殊的环境条件和昆虫适应性进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 桑毛虫是桑树和其它多种林果的食叶害虫,其毒毛还能引起家蚕螫伤症及人体皮炎,对农林生产和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为探索新的防治途径,我们于1979年开始,对桑毛虫性信息素作了一些试验,现简报如下: 桑毛虫雌成虫第8~9腹节间有一囊状性腺体,至清晨大量释放性信息素,引诱雄虫前来交配。利用桑毛虫此一特性,每天早晨摘取羽化后尚未交配的雌蛾性腺体,在乙  相似文献   

3.
天蚕制种中,成虫羽化期在黄昏后的16~23时,羽化规律是雄蛾在先,雌蛾在后,雌雄蛾羽化时间差异显著,在制种后期,雌雄比例非常容易失调,由于缺少雄蛾不能交尾,导致制种数量减少.因此,在制种过程中,除按当日羽化的雌雄蛾按4:6比率投蛾外,要把羽化多余的雄蛾采取不同的低温处理,以解决制种后期缺少雄蛾的问题.隔日交尾,对交尾率、雌蛾产受精卵、孵化等情况进行了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种植区发现为害澳洲坚果的新害虫——脊胸露尾甲,为准确掌握其生物学习性,在室内以澳洲坚果果仁为食对其进行了饲养,并对各虫态的形态、成虫交配习性、产卵习性、卵的孵化率、各虫态的存活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脊胸露尾甲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其中幼虫分为3个龄期,随着龄期的增长,幼虫体长、体宽和头壳宽度逐渐增加。成虫羽化后不会立即交配,交配前期为(4.65±0.04)d,交配时长不等,初次交配时长为(13.78±0.29)min,雄成虫存在争夺交配权的行为。雌成虫产卵前期为(8.65±0.03)d,初次产卵量为(1.94±0.06)粒,在15:00-18:00时间段的产卵量/小时最高;雌成虫对产卵位置具有选择性,背光面的着卵率极显著高于向光面。卵的孵化率随着湿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常规饲养条件下,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蛹的存活率分别为(86.50±0.69)%、(83.31±2.99)%、(94.85±0.71)%、(97.09±1.46)%、(98.77±1.23)%。本研究为脊胸露尾甲的生物学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是桑天牛等林木蛀干害虫重要的天敌昆虫,明确其雌、雄成虫的日活动行为节律,可为人工饲养和生物防治应用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人工气候箱(温度22℃、RH 60%±10%)单头隔离饲养花绒寄甲成虫,对其移动、取食、饮水、木块处静息、木块外静息5种活动行为的日节律进行观察。各种活动行为的日时间分配:以木块处静息最多(63.39%),饮水行为最少(1.45%),各行为活动的日时间分配存在极显著差异。雌、雄成虫各活动行为的高峰时间:移动行为雌、雄成虫均出现在21:30;取食行为雌成虫在0:00,雄成虫在8:30和19:30;饮水行为雄成虫在6:00—6:30,雌成虫在8:30;木块处静息行为雌成虫在6:30,雄成虫在19:30;木块外静息行为雌成虫在10:00,雄成虫在10:00和13:30—14:30。雌、雄成虫各种活动行为在全天的时间分配:雌、雄成虫的移动、木块外静息及雌成虫的取食行为存在极显著差异,雌、雄成虫饮水和木块处静息及雄成虫取食行为均无显著性差异。雌、雄成虫各种活动行为在白天和夜晚时段的分配:雌雄成虫移动、雄成虫木块外静息行为存在极显著性差异,雌成虫木块外静息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行为均无显著性差异。在上午、中午、下午和夜晚4个时间段的分配:雌、雄成虫的移动行为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雌成虫取食及木块外静息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行为均无显著性差异;4个时间段雌、雄成虫之间仅夜晚在木块处静息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显示,花绒寄甲成虫活动行为受到明显的时间影响,白天大多数时间处于静息状态,夜晚20:00至次日5:00处于活跃期;各种活动行为日节律在雌、雄成虫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伞裙追寄蝇,双翅目寄蝇科,是草地螟等鳞翅目昆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草地螟作寄主,对其生物学特性做了研究。成虫的羽化主要在白天,集中在8:00-10:00,14:00-16:00,雄蝇比雌蝇先羽化,羽化性比为1.26∶1(♀/♂),明显偏雌性;成虫的平均产卵量为159.8粒,产卵平均历期为16.6 d,在产卵后的第4天出现第一个产卵高峰;成虫寿命在恒温(23±1)℃时最长,且含糖物质的补充能显著延长成虫的寿命,特别是在20%的蜂蜜水饲喂下最长可达44 d。另外,对寄生后的草地螟虫茧的储存结果表明,随储存时间的延长,伞裙追寄蝇的羽化率显著降低,但储存到110 d后,其羽化率降低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用对家蚕雄蛾具有较强镇静作用的安氟醚处理羽化3hr的雄蛾,调查不同处理时间与雄蛾的成活率、交配率、产卵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镇静剂处理后,能延长雄蛾的成活力,提高雄蛾的交配率,且用镇静剂处理雄蛾后与正常雌蛾交配的卵质与0处理(羽化3hr时与正常雌蛾交配)的卵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家蚕雌蛾冷藏产卵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养蚕制种时雌雄蛾交配往往会出现对交亲本羽化时间不同步的情况.生产上主要依靠在种茧保护期通过对温湿度的调节或对雄蛾进行冷藏来达到对交目的,但有时由于对交批次在数量和时间上相差太大,形成雌蛾提前大批涌出无雄蛾可用或因雄蛾交配能力差不能二交而缺乏雄蛾,给蚕种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对此一般蚕种场的做法是将雌蛾静置待第二日交配产卵,这样做会出现雌蛾未交配大量产不受精卵和产卵前死亡.针对上述情况,2005年春季我们进行了雌蛾的冷藏产卵试验,结果表明雌蛾冷藏完全可行,并有部分品种在产卵上较正常雌蛾交配产卵优.  相似文献   

9.
桑白蚧在四川一年发生3代,各代经过两月左右。1~3代一龄若虫期分别是4、6、8月下旬或5、7、9月上旬,这段时间无介壳保护。药剂防治效果最佳。卵色与性别的关系是:橙色卵为雌,白色卵为雄,中间色卵如黄色卵、水红色卵等绝大多数为雄。未交尾的雌成虫有脱蚧现象,且不产卵,寿命延长。始脱蚧者,交尾后虫体能重新缩入蚧壳内,但推迟产卵期,减少产卵量。当雌虫脱蚧1/2时,分泌白色腊质覆盖虫体,直至全部脱蚧。人工除雄虫与雌成虫交配,可见针状交尾器在蚧壳四周试探,交尾时,头昂、竖翅、呈坐式,持续4分钟左右。雌、雄混养,其成虫发生期比较一致,没有脱蚧现象,能繁殖后代,故桑白蚧为两性生殖,对此,可设想在成虫羽化期,即5、7、9月底左右喷药防治雄成虫,对抑制后代繁衍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用对家蚕雄蛾具有较强镇静作用的安氟醚处理羽化3hr的雄蛾,调查不同处理时间与雄蛾的成活率、交配率、产卵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镇静剂处理后,能延长雄蛾的成活力,提高雄蛾的交配率,且用镇静剂处理雄蛾后与正常雌蛾交配的卵质与0处理(羽化3hr时与正常雌蛾交配)的卵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桑盾蚧及其寄生蜂为材料观察、研究了桑盾蚧扑虱蚜小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等。结果表明:该蜂寄生于桑盾蚧雌成虫体内,其寄生率因世代、地域而存在极显著差异,以幼虫和蛹在雌成虫体内越冬。成虫全天均可羽化,但以15~18时最盛,常在夜间产卵,可行孤雌生殖,具趋光习性等习性。  相似文献   

12.
1998~ 2 0 0 0年 ,笔者对莱阳市桃园主要蚧类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与观察 ,并对蚧类的防治做了初步探讨。1 主要蚧类及其生物学特性1 1 朝鲜球坚蜡蚧。在本市一年发生 1代。以二龄若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翌年 3月上中旬从蜡堆里的蜕皮中爬出 ,此后雌雄分化。 4月上旬雄若虫羽化并与雌成虫交配 ,5月上旬雌虫产卵 ,卵期 2周 ,平均每雌虫产卵 10 0 0粒左右。 5月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 6月中旬后雌雄难分 ,越冬前蜕皮一次 ,蜕皮包于二龄若虫体下 ,至 10月中旬越冬。1 2 桑盾蚧。又称桑白蚧。在本市一年发生 2代。以第 2代受精雌虫于枝条上越冬…  相似文献   

13.
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的寄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桑天牛卵啮小蜂 (Aprostocetusprolixus)是一个新种 ,对桑天牛有较高的寄生率。观察发现该寄生蜂 1年 2~ 3代 ,老熟幼虫以休眠状态越冬。 6月下旬越冬代的成虫开始羽化 ;第 1代成虫 7月下旬开始羽化 ,8月上中旬为盛期 ;第 2代幼虫一部分以老熟幼虫直接越冬 ;第 2代成虫 8月下旬至 9月中旬羽化 ,8月底与 9月初为盛期 ,所产小蜂幼虫从 9月中下旬开始陆续以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探明了该寄生蜂的羽化时间、交配、产卵、寄生等行为习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贵蚕七号组合原蚕781×57A和7532×826的羽化和产卵性状,进行了原蚕羽化发蛾习性研究以及原蚕雌蛾产卵速度和不同交配时间对卵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原蚕羽化集中,雌蛾拆对后7h盛产卵,产卵快而集中,卵质优良。两原种对交时间在1—4h,随着交配时间的延长,不受精卵减少,产卵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刘茂祥 《蚕业科学》1993,19(1):9-13
对桑盾蚧盗瘿蚊(Lestodiplosis pentagona Jiang nov.sp.)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与桑盾蚧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该虫为捕食桑盾蚧的天敌,幼虫捕食桑盾蚧的卵、雄蛹和雌成虫,并以幼虫、蛹在介壳下越冬。成虫日间均可羽化,以黄昏为最盛;具有趋光性和补充营养期,性比随羽化时刻、季节与地区而异,但总体上雌虫多于雄虫。幼虫耐饥,无猎物亦可化蛹直至羽化;具有趋湿性和环境引起的群集性;其分布数量与雌蚧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43。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保护条件下,对桑盾蚧的捕食率可高达93%以上,为自然状态的4倍;不同杀蚧剂对该虫的毒性不同,如柴油(原液)毒性很大,洗衣粉液(10倍)毒性较轻。保护天敌和筛选杀蚧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1虫体形态及生活史 猪蛔虫是猪体内最大的胃肠道寄生虫,成虫为淡红色或淡黄色,雄虫长15~25厘米,雌虫长20~40厘米,寄生于小肠肠腔,以黏膜表层和肠内容物为食。成虫雌雄交配受精产生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8~30℃时经10天在卵壳内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13~18天的生长和1次蜕化变成为第二期幼虫,3~5星期后发育成感染性虫卵。  相似文献   

17.
用80KRγ—射线辐照羽化前2—3日的雌蛹,使卵母细胞灭活,羽化后与供试蚕品种雄蛾交配,借助雌蛾卵实现双精雄核发育,产卵后再以高温适当处理,其后代均为雄蚕,均表现父本性状。以后连续多次自交继代,形成自交系,其个体比常规的蛾区内杂交后代个体相对纯化,大大加快了纯合进度,为家蚕育种方法的改进及对基因表达、性状形成、杂种优势机理等理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鳄鱼龟在人工高密度饲养条件下,由于其本性和环境、饲料、交配等原因引起同类互斗及攻击接近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雌雄组配要得当 雄鳄鱼龟有相斗习性,雌龟温和些,但亦见此习性。池内雄雌龟配比应在1:(2~3)为宜。雄龟一多,必然因争偶而互斗。也可以雄雌龟分池饲养,在发情交配季节将其合并,交配期结束后,再分池饲养。2不引养野生龟 动物经人工几代驯化后其野性可以转向温顺,鳄鱼龟亦可驯化。野生鳄鱼龟本性凶残,调教驯化须二三代以上才见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诱发蚕的生殖细胞突变为目的,在蛹期进行丝裂霉素C注射,知依处理时期,生殖能力受显著阻害.实验材料是华108×青熟F_1的雌及雄.在此根据不同,蛹龄,每天注射丝裂霉素C(mitomycinC),将羽化的个体交配pere雄或雌,产卵.丝裂酶素注射量,每条雌是0,2.0,5.0雄是0,5.0,10.0μg,溶于生理食盐水中注射.在雌①0日龄、1日龄处理,不能羽化脱皮.②0日龄处理,卵管中就看不到完成  相似文献   

20.
猪疥螨病俗称猪癞皮病,是由疥螨病寄生在猪皮肤表面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感染的慢性寄生虫病.易发于秋冬季节,以剧烈的痒为特征.其形态成虫体呈龟形,微黄白色,背面隆起,粗糙有锥突、鳞片和刚毛;腹面扁平,有四对粗短的足,足上有爪和吸盘,有一假头,口器轻短.雄虫0.2~0.23×0.14~0.19 mm,雌虫0.33~0.45×0.25~0.35 mm.生活史为雌雄交配后,雄虫不久死亡,雌虫可生存4~5周,每天产卵1~2个,一生产卵40~5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