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2012年在长汀多年烟-稻轮作烟田进行稻草还田腐熟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稻草还田对烟田土壤性状及烤烟产量与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变化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株的抗病性;2年烟叶产量、产值统计,稻草还田腐熟、稻草直接还田烤烟产量分别比处理1(CK)增产9.0%和6.4%,烤烟产值分别比处理1(CK)提高13.6%和10.1%;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且第2年的效果大于第1年。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均在比较适宜的范围内,上中等烟叶比例达90%以上,进而获得理想的经济、生态效益,在连作烟区应更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连续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共设3个处理:常规施肥(对照)、常规施肥+秸秆全量还田、常规施肥+秸秆全量还田配施腐熟剂。利用秸秆失重率法研究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秸秆还田处理的有机质分别增加6.5、5.1 g/kg,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2.6、31.2和2.1、26.6 mg/kg;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较对照高出550、333 kg/hm2,增产6.37%、3.86%。[结论]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能加速秸秆分解,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和水稻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腐殖酸对连作烟田土壤性状及烟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北方烟田多年连作而产生土壤肥力衰退和产量下降等问题,通过大区对比试验方法,以JY-02为供试品种,腐殖酸为土壤改良剂,于2010年在黑龙江省汤原烟区连作5a土壤上进行试验,研究其对土壤性状及烟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用作基肥降低连作烟田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养分,明显促进烟株生长,增产8.30%~16.26%,其中施用腐殖酸300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2011~2012年在长汀多年烟-稻轮作烟田进行稻草还田腐熟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稻草还田对烟田土壤性状及烤烟产量与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变化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株的抗病性;2年烟叶产量、产值统计,稻草还田腐熟、稻草直接还田烤烟产量分别比处理1(CK)增产9.0%和6.4%,烤烟产值分别比处理1(CK)提高13.6%和10.1%;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且第2年的效果大于第1年。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均在比较适宜的范围内,上中等烟叶比例达90%以上,进而获得理想的经济、生态效益,在连作烟区应更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烟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的影响,为烟秆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T1)、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 m2(T2)、常规施肥(基肥减量20 kg/667m2)+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T3)、常规施肥(基肥减量40 kg/667m2)+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T4)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和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处理均能有效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改善农艺性状,增强对花叶病的抗病性及提高产量和产值。与CK比,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处理烤烟的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箭舌豌豆翻压改良烟田土壤效果,在湖北十堰烟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箭舌豌豆不同翻压期对金神农烤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少化肥施用量15%、绿肥翻压22500 kg/hm2情况下,于烤烟移栽前30d翻压效果较好,烤烟株高、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根、茎、叶及整株干物质量,烟叶产量和产值接近于或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7.
高碳基土壤修复肥对烟株干物质积累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轻烟区连作造成的土壤问题,降低烟株发病率,提高烟区烤烟产质量。方法:2019年,在光泽烟区开展了高碳基土壤修复肥的不同施用量对烟株干物质积累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不同高碳基修复肥的施用量均能促进烟株早生快发,对烟株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对根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较大。结论:高碳基土壤修复肥对烟株根部干物质的影响显著,对茎、叶干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在试验范围内,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均以T4(减少常规施肥的15%,高碳基肥料6kg/hm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箭舌豌豆翻压改良烟田土壤效果,在湖北十堰烟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箭舌豌豆不同翻压期对金神农烤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少化肥施用量15%、绿肥翻压22500 kg/hm2情况下,于烤烟移栽前30d翻压效果较好,烤烟株高、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根、茎、叶及整株干物质量,烟叶产量和产值接近于或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曲靖市师宗县烤烟大田生长过程中烟田的土壤理化性状变化规律以及土壤肥力变化。[方法]对烟田土壤6个土层剖面的理化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在耕作层以下的土壤,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pH、速效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容重、阳离子交换量、总孔隙度、Ca2+和Mg2+下降,土壤肥力下降,通气性变差;土壤pH与土壤的速效养分、容重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正相关关系,因此pH是影响土壤理化性状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随着土层的加深,烟田土壤肥力下降越明显,理化性状越差,越不利于烤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和客土技术对植烟酸性白沙泥田的改良效果,为烟叶产质量提升提供有效技术措施。【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施用秸秆和紫色土(T1,CK)、仅秸秆还田(T2,3 000 kg·hm-2)、仅掺紫色土(T3,225 m3·hm-2)和秸秆还田(3 000 kg·hm-2)+掺紫色土(225 m3·hm-2)(T4)4个处理,研究水稻秸秆还田和客土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烟叶产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和客土方式均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T2和T4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降低了6.38%和2.12%;土壤质地由黏壤土(CK)转变为壤土(T2)和粉砂壤土(T3、T4)。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T3处理的pH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T1处理增加了1.43和19.98 mg·kg-1;对土壤化学性状的改良效果以T4处理最好,其植烟土壤pH值、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是T1处理的1.21、1.26和1.28倍(p0.05)。秸秆还田和客土方式都促进了烟草生长,提高了烤烟经济效益和品质,以秸秆还田+掺紫色土处理(T4)烟叶的经济性状、C3F等级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价质量最优,烤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比T1处理提高了35.04%、20.64%和38.59%。【结论】秸秆还田+掺紫色土协同处理改良酸性植烟土壤效果最好,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及速效钾含量,从而实现酸性白沙泥田的改良和烟草的提质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11.
秸秆腐熟剂的晚稻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应用"豫园"、"湘润邦"、"九业"3个品牌的秸秆腐熟剂对还田的晚稻草秸秆进行处理,分析试验田施用秸秆腐熟剂后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研究3种秸秆腐熟剂对晚稻的生长、晚稻经济性状、晚稻产量的影响,以及秸秆的腐熟效果。结果表明,3种秸秆腐熟剂均能有效促进水稻秸秆的腐熟,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其中"九业"效果最佳。水稻秸秆还田+"九业"牌腐秆剂+常规施肥处理的晚稻产量最高,达507.9 kg/667m2,比无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和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9.8%和5.9%。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晚稻产量的影响,并给宁远县秸秆还田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烟、稻秸秆直接还田以及添加腐秆剂后还田试验,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及晚稻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烟、稻秸秆还田可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增加孔隙率,降低容重,添加腐秆剂后效果更加明显,烟、稻秸秆还田能显著促进晚稻生长,增加晚稻产量;添加腐秆剂后,烟、稻秸秆还田晚稻产量分别为7 664.7、7 574.9 kg/hm2,比对照增产868.3、778.5 kg/hm2,增幅12.78%、11.45%,增加纯收益2 431.3、2 179.8元/h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漯河烟叶"浓香型"特色下降、土壤板结等问题,2014年在漯河市李集乡进行了生物炭田间试验,研究生物炭对烟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能改善烟田土壤理化性状,协调烟叶的化学成分。其中以常规施肥+生物炭1 200 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适宜重庆市坡耕地植烟的保护耕作措施,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起垄方式和垄间覆盖物互作对坡地烟田土壤理化性状及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等高线起垄和垄间覆盖秸秆、等高线起垄和垄间种植黑麦草组合的烟株主要农艺性状较好,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2等高线起垄和垄间覆盖秸秆、等高线起垄和垄间种植黑麦草组合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3烤烟经济性状表现为处理组合等高线起垄和垄间覆盖秸秆、等高线起垄和垄间种植黑麦草的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较高,表现较优。综合分析,在坡地上植烟时,采用等高线起垄和垄间覆盖秸秆、种植黑麦草方式,不仅能保障烤烟的长势和产值,还有利于保持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处理试验,研究了粤田土壤调理剂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烤烟生长发育、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稻”轮作田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改良酸性土壤,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释放,烤烟还苗后烟株生长较快,能缩短团棵期时间4-7 d,烟株生长势较强,随施用量的增加烟株生长势有增强的趋势;对烟株农艺性状有一定的影响,每hm2施用1500㎏处理株高提高5.87个百分点,茎围提高6.93个百分点,节距略有拉长,烟株有效叶片数呈增加趋势;烟草花叶病毒病随土壤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程度有所减轻,但差异不显著;烟草青枯病随土壤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程度也有所加重,但差异不显著。说明烟田施用土壤调理剂对烤烟病害的发生影响不大。施用土壤调理剂的单叶重比对照有显著的提高,产量以每hm2施用1500㎏处理较好,与对照相比较差异达显著水平;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均以每hm2施用1500㎏土壤调理剂处理较好,每hm2施用750㎏土壤调理剂处理的产质效益也好于对照,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更协调,清香风格更突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田试验,将3种有机物料(玉米秆、有机肥、紫云英)还田应用于烤烟生产,探讨了其对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3种有机物料还田后,烟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3.4%~11.2%,微生物总活性提高了123.1%~161.5%;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9.5%~37.3%和17.4%~37.0%;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1~2.6个百分点,烟叶产量提高3.7%~7.4%;其中以有机肥还田的效果最好。这表明有机物料还田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强微生物总活性和土壤酶活性,同时还能提高烟叶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传统耕作方式下连续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通过对8 年田间定位试验的大田土壤研究常规施肥和秸秆全量还田2 种处理对土壤密度、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全量还田不仅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还能显著提高土壤的养分状况,相比对照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了6.7g/kg、2.6 mg/kg、33.1 mg/kg,对耕地质量管理和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周口市烟区合理的施肥方式,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优化施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处理在烟株株高、茎围、叶面积和叶片数均有一定提高,病害有一定程度降低,产量提高159~405 kg/hm2,产值增加3 159.0~8 466.0元/hm2。不同优化处理间相比,以增磷优化处理和补锌优化处理在产量和产值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来看,在周口市烟区,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增施磷肥和补充锌肥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田试验,在云南省腾冲市曲石镇研究了不同土壤改良剂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施肥情况下,施用腐熟农家肥和油菜秆粉能有效促进烟株生长,显著降低烟田常见病害的发病率,能改善烟叶品质,提高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增加经济效益.施用熟石灰和沸石的烟株农艺性状较好.建议在施用适量基础上,大田理墒时条施粉碎油菜秆4500 kg/hm2,可以改良植烟土壤,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改善烟叶品质,提高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烟农经济效益,达到优质适产的目的;在大田移栽时增施7500 kg/hm2腐熟农家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可以提高烟株抗病性,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烟87为材料,分析了研究施用水稻秸秆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水稻秸秆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率;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增强土壤养分流动;促进烤烟生长,增加烟株根系发育,提高烟株干物质积累;提高烟叶的经济性状,协调烟叶的化学成分。总体而言,施用秸秆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升烟叶的品质特征,施用秸秆量以600 kg/667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