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微耕机与播种施肥机整合,能够同时实现旋耕、播种、施肥等作业,进一步提高田间作业的效率。农用轻型旋耕施肥精量播种机,由主机架和附机架构成,安装在主机架上的驱动装置通过变速箱驱动主机架下方的旋耕轴和行走轮转动,副机架固连在主机架的后侧,副机架上设有种仓、肥仓,种仓的出口处设有排种器,肥仓的出口处设有排肥器,排肥器的下料口位于排种器下料口的左后方或右后方,驱动轮与种肥仓并排设置,驱动轮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排肥器和排种器转动。驱动轮与种肥仓并排设置,通过一根传动轴驱动种肥仓作业,结构紧凑合理,传输简单可靠,体积小,操作灵活。  相似文献   

2.
一、技术背景 国内现有播种机的排种方式多采用槽轮式或型孔轴、型孔轮式,即在种箱内设排种轴或排种槽轮,排种轴上有槽轮或均布有型孔,排种轴在种箱中转动时,依靠种子自身的重力作用进入槽轮或型孔,并随排种槽轮或排种轴型孔经过护种瓦后进入排种位置,同样依靠种子自身的重力作用,从槽轮或轴上型孔中下落,进入育秧盘或苗圃。  相似文献   

3.
叶片式排肥器参数优化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带有纵向螺旋钢丝的水田深施肥机具施肥量调节问题,设计了一种叶片式排肥器。同时,建立叶片式排肥器的数学模型,将结构轻巧和叶片间无间隙、排肥口近圆形确定为优化目标、排肥器结构要求作为约束条件,应用Visual Basic 6.0编写叶片式排肥器肥量调节软件对叶片式排肥器进行运动学优化。软件得到优化参数范围为:调节叶片及圆弧槽数量8个;叶片连接座销孔分布半径47mm;调节叶片销轴间距离13mm;形成圆弧槽曲线参数φ和θ分别为30°~40°和60°~75°。根据优化结果,应用Visual Studio 2010编写的叶片式排肥器参数化平台,可实现三维实体模型在Pro/E中快速生成,通过仿真对比分析对参数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并确定了圆弧槽曲线参数φ和θ分别为40°和60°。仿真结果表明:排肥器结构轻巧,排肥口变化均匀且叶片运动良好,设计的叶片式排肥器能够满足预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常见故障及原因 1.排肥器不排肥:主要是地轮不转,原因是地轮不着地,传动链条掉链或断链。 2.个别行不排肥:原因是排肥星轮或小锥齿轮销子断裂或脱落,排肥口被杂物堵塞。 3.各行播深不一致;原因是机架左右不平,左右边开沟器入土深度不一致;开沟器伸出长度不同或个别开沟器压被土块垫起,造成入土深度不一致。 二、使用注意事项 1.为防止运输途中损坏开沟器,有关调整项目应在作业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1中耕、施肥状态1.1施肥开沟器不入土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铲柄装置不对下调铲柄2)平行四连杆机构压力不调紧弹簧足3)铲尖磨损更换新铲尖三.2汗齿或组合学不入土1)铲柄位置不对下调铲柄2)变形或铲尖磨损更换或校正l·3地轮打滑1)主梁不平调整拖拉机下拉杆2)仿形机构压力大减少访形机构压力__.t_,_-a。调整链条张紧力,检查传3)链条太紧,传动阻卡::了广””“——““”—一”_,。、、’、一动系统4)8B箱排肥轴阻卡检查排肥箱、排肥轴l·心排肥不匀或不排肥1)槽轮工作长度不相等凋整槽轮工作长度2)8B料架空搅拌肥…  相似文献   

6.
<正>一、整体排种器不排种。主要原因有:种子箱可能缺种子,传动机构不工作,驱动轮滑移。可相应采取如下措施:加满种子,检修、调整传动机构,排除驱动轮滑移因素。二、单体排种器不排种。主要原因有:排种轮卡箍、键销松脱转动,输种管或下种口堵塞。可相应采取如下措施:重新紧固好排种轮,清除输种或下种口堵塞物。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南地区坡度较大、免耕地表秸秆及根茬等造成耕地平整度较差,驱动式破茬防堵免耕播种机作业时机具整体产生振动较大,导致排肥器排肥及导肥管导肥作业性能差的问题,基于螺旋输送原理,设计了一种柔性无轴螺旋排肥输肥装置。通过对肥料的螺旋输送以及物料临界输送速度分析,得出螺旋叶片最佳充肥尺寸以及转速范围。采用EDEM仿真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分析无轴螺旋排肥输肥装置最佳工作参数:螺旋叶片内半径3mm、螺旋叶片外半径12.8mm、螺旋叶片转速319r/min以及螺旋间距24.5mm。田间测试结果表明,在地表平整度平均值以及地表坡度分别为8.9cm、16.1°时,无轴螺旋排肥输肥装置在作业速度1.5 m/s时,排肥精度误差、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为1.87%、2.52%,满足国家施肥标准,播肥符合当地农艺要求。所设计的无轴螺旋排肥输肥装置满足免耕播种施肥要求,可为在地表平整度较差时排肥和振动较大条件下排肥器以及导肥管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排种器是播种机械的重要部件,对排种器的要求一般有如下几点:排种均匀、播量稳定可靠、不损伤种子、通用性好、播量调整范围大、调整方便等。常用排种器可分为条播及穴播两大类。条播排种器有外槽轮式、磨盘式、内槽轮式、勺式、拨轮式、花盘式、气力式及离心式等。1.外槽轮式排种器外槽轮式排种器应用广泛,国产条播机上大多采用此排种器。它的组成包括排种盒、排种轴、排种舌、外槽轮及阻塞套等。排种轴通过轴销带着槽轮转动,种子被  相似文献   

9.
<正>1工作原理2CMF-4型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是为大功率拖拉机配套的大型马铃薯种植机,该机一次进地能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5向功能,其结构如图1所示。当拖拉机带动种植机前进的同时,施肥开沟器开沟,地轮传动并通过链轮、链条驱动排肥轴传动,  相似文献   

10.
精准变量排肥器结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小麦播种粗放式施肥方式,符合未来精准农业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技术要求,本文建立排肥器几何体模型和颗粒离散元仿真模型,对排肥器进行离散元分析,改进导流槽结构;同时运用离散元方法分析外槽轮排肥器不同尺寸和不同运动参数下种群运动规律,分别探讨排肥器槽深和施肥速度优先控制策略对排肥稳定性影响,并应用正交试验对双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得出这两个变量对排肥性能影响力的大小。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排肥器各行变异系数降低1.3%,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降低3.5%。采用排肥轴转速优先控制策略,当轮槽深度为8mm时,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小于6.5%;采用轮槽深度优先控制策略,当排肥轴转速20r/min时,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小于5.3%。  相似文献   

11.
电控液压双变量施肥机排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各因素对外槽轮排肥器排肥量的影响,通过标定试验,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排肥轴驱动信号与排肥轴转速的关系,并得到一个合理的排肥轴转速区间。同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研究方法,确定排肥轴转速(N)、槽轮开度(L)、肥料种类对双变量施肥机排肥量的影响,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排肥量大小的因素依次为槽轮开度、排肥轴转速、肥料种类。由此,可为减弱外槽轮排肥器脉动性等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果园施肥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不能联合作业等问题,研制出一种以履带拖拉机为动力源、适用于联合作业的偏置式果园施肥机。履带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箱连接,动力经传动箱、链传动依次传递给开沟装置、搅拌装置和回填装置,履带拖拉机行走轮通过链传动带动有机肥排肥器和化肥排肥器排肥,从而完成开沟施肥、搅拌回填的联合作业。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性能稳定、作业良好,施肥宽度均值为30.9cm,施肥宽度稳定性系数为97.6%,施肥深度均值为48.7cm,施肥深度稳定性系数为98.0%,满足果园施肥深度与宽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1.1主要结构该机由机架、施肥装置、铺膜装置、膜上穴播和覆土装置组成。排肥装置由地轮驱动、链轮传动、肥箱、排肥器、排肥管等组成;铺膜装置由开沟器、挂膜架、膜辊组成;膜上穴播装置由播种滚筒、取种器、播种鸭嘴组成;覆土装置由圆盘覆土器和挡土板组成。  相似文献   

14.
明确排肥器工作参数对排肥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外槽轮排肥器的排肥性能。应用离散元法(EDEM)研究外槽轮排肥器工作过程的基础上,以外槽轮工作长度、排肥轴转速、排肥舌开口角度为试验因素,以排肥量为评价指标,综合应用离散元法、二次正交回归试验、排肥器排肥台架试验,研究排肥器工作参数对排肥量的影响。建立外槽轮排肥器工作参数与排肥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明确工作参数对排肥量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外槽轮工作长度、排肥轴转速、排肥舌开口角度。仿真与台架试验排肥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04%,且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结论一致。研究成果可以为施肥机械排肥量的调整和机具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5、垂直园盘式排种器这种排种器实际上是型孔轮(窝眼轮)式排种器的一种变形(轴向尺寸减小到型孔变成通孔),并与水平园盘相似(将园盘回转面由水平变为竖直),因其回转轴为水平位置,有时也称“水平轴垂直园盘式排种器”。垂直园盘式排种器的传动比较简单,可安装在较低位置,投种点低,可省去排种管。排种向后的水平分速度可部分抵消机器前进速度,减小种子滚动、弹跳对粒距合格率的影响,播种质量好。  相似文献   

16.
1.所有排种器不排种.其原因有:种子箱缺种、传动机构不工作、驱动轮打滑不转.应加满种子,检修、调整传动机构,排除驱动轮滑移因素. 2.个别排种器不排种.其原因有:排种轮卡箍、键销松脱不转,输种管或下种口堵塞.应重新紧固好排种轮,清除输种管和排种口的堵塞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施肥播种的高精度控制,设计了种肥控制系统,包括播种控制和施肥控制。播种时,首先检测施肥播种机前进速度,根据播种间距设定值,控制排种轴转速;排种轴通过PID方法进行调速控制,采用PSO方法迭代计算PID调整参数。施肥控制中,首先建立每公顷施肥量和排肥器每分钟排肥量之间的关系,再建立排肥轴转速和每分钟排肥量之间的模型,并根据试验对其进行标定。结果显示:排肥轴转速和每分钟排肥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决定系数达到0.99;漏播率范围为4.6%~6.7%,重播率范围为1.2%~2.7%;排肥相对误差分布范围为1%~8.4%。  相似文献   

18.
1.箱体、2.搅拌器、3.拨轮、4.搅拌链轮、5.排肥链轮、6.离合器、7.输肥系统、8.搅拌轴、9.排肥轴、10.弹簧卡 该机由肥料箱、搅拌轴、排肥轴、排肥头、传动链轮、支架、离合器等几部分组成(其中链轮、链条、离合器等零部件与免耕条播机通用)。肥料箱为整体式装置,挂靠在免耕条播机的后下方。动力由拖拉机地轮上的对合链轮经排种轴链轮传递到施肥机的搅拌轴和排肥轴上,搅拌器在肥料箱内作回转切削运动使化肥在箱内不停翻动,起到搅拌破碎作用。排肥轴带动拨轮旋转,拨齿强行把化肥拨出箱外落入排肥头旋耕刀施切过程中飞起的泥土把种子和化肥全部覆盖,镇压轮压实完成全部作业。主要结  相似文献   

19.
支持种肥监测的变量施肥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变量施肥控制系统与排肥监测系统集成化程度低,电动机驱动变量施肥系统动态响应研究不够深入。为此设计了基于电动机驱动、支持多路播种施肥监测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触摸屏、中央控制器和数据采集器。控制器以MCU为核心,读取GPS测速模块获取的机具行进速度,监测排肥电动机实时转速,与数据采集器通讯获取多路排种或施肥状态,与触摸屏通讯设置作业参数和监测作业状态。搭建试验平台,测得排肥轴转速范围为12.5~125 r/min、监测灵敏度为3 s时,系统监测可靠性为100%。进行了系统排肥量变化响应时间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0~11 500 g/min的排肥量变化范围内,系统响应时间最大为0.75 s。系统整机试验中,75~450 kg/hm~2的施肥量变化区间,公差以75 kg/hm~2递增,行进速度平均为3.79 km/h时,系统响应时间平均为1.08 s;在设定施肥量450、600、750 kg/hm~2下,改变不同行进速度的过程中,排肥量准确率平均值分别为95.92%、95.24%和98.26%,方差分别为3.01%、1.39%和1.36%。田间试验表明,施肥量分别为450、600、750 kg/hm~2时,系统排肥量准确率平均值为94.69%,方差为2.23%,多路排种、排肥监测故障报警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20.
1、新机使用前,须检查各槽轮在排种器内的位置尺寸是否相同,如有偏差,通过松动传动卡和限位卡上的螺丝后,在排种轴上平移到合理位置,再拧紧螺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