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西平县引洪河省级湿地公园为例,根据湿地现状、地理位置以及当地人文历史情况,遵循湿地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4个功能区,形成“一线,两岸,四区”的规划布局。并通过开展湿地生态保护、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等工程措施,构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集湿地保护、科研宣教、地域文化传承、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重庆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现状调查和湿地资源、风景旅游资源的分析研究,按照景观资源的分类要求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简要分析项目实施的优势和劣势,在突出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下将湿地公园划分为舟白湿地保育区、官渡峡湿地游赏区、蒲花河湿地体验区、濯水湿地服务区、神龟峡湿地探秘区、两河湿地休闲区等6个功能区和1个外围保护地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保育规划、生态旅游规划、植物景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科研和监测规划等相关规划。  相似文献   

3.
根据绍兴市上虞区湿地类型的多样性及分布特点,划分为三个湿地保护功能区,并分区对不同类型湿地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的重点。北部近海与海岸围垦湿地区主要为滨海湿地,通过减少过度围垦、加强鸟类栖息地重建、控制养殖塘污水等措施进行保护;中部平原河网湿地区包括中东部平原,以河流、输水河、养殖塘等为主,主要通过各类面源污染整治工程进行治理;南部丘陵河谷湿地区主要包括西南部低山丘陵及水库湿地,通过水源涵养林营建对湿地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4.
湖北湿地资源特点及保护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北湿地资源丰富 ,现有湿地面积 1 5 6 33万hm2 ,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8 4%。湿地类型多样 ,湿地动植物种类众多 ,湿地景观主要以湖泊湿地为主。由于历史和人为原因 ,湖北湿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围垦、富营养化、水土流失及其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为进一步保护湿地资源、恢复湿地 ,将加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 ,加强法制 ,建设湿地资源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现有湿地9.83万hm2,分为5大类24型;阐述了海南省湿地的类型、种类和分布,以及湿地受盐碱化、围垦、工农业和生活垃圾(废水)污染的威胁;提出理顺有关管理部门的关系,健全湿地自然保护区机构,充分发挥保护区的技术优势和保护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东台市滨海湿地围垦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沿海滩涂湿地围垦后湿地开发现状及保护与利用情况,采用2008—2016年间的3期Landsat-7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在Arcgis 10. 2软件支持下进行叠加分析,并对发生变化的湿地斑块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东台市滨海湿地面积动态变化与空间格局,评估湿地保护效果。结果表明:2008—2016年间,东台市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减少10 543 hm2,减幅达4. 98%;围垦面积最大的区域是淤泥质海滩,减幅最大的区域是潮间带;被围垦利用的湿地以水产养殖和种植业为主;受保护湿地被围垦面积仅占东台市滨海湿地总面积的0. 78%。说明以围垦为主的人为干扰活动,是东台市滨海湿地面积减少和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温岭市湿地保护功能分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温岭市的地形地貌,特别是湿地类型的分布,划分为四个湿地保护功能区,并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的重点。山地河谷湿地功能区主要涉及中西部山区,以河流、库塘湿地为主,通过水源涵养、饮用水源等方式保护;平原水网湿地功能区包括中部东部平原,以河流、运河、输水河、养殖场湿地为主,通过污染整治工程进行治理;海岸围垦湿地功能区主要包括东海塘、南海涂、乐清湾等区域,主要以沙石海滩、淤泥质海滩、潮间盐水沼泽湿地为主,通过生态系统重建和恢复以及建设湿地公园进行保护和利用;近海与岛屿湿地功能区包括东部海域和海岛周围海域,以浅海湿地为主,通过海域污染防控和开展滨海旅游进行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湿地的概述及分析建设湿地公园的意义和必要性入手,以河北永年洼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保护和利用为例,详细阐述了永年洼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布局方式、保护利用的措施及建设模式,以期为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闽侯县境内2010年湿地调查数据库和2018年遥感影像为研究数据,采用3S技术叠加遥感影像、行政区划、保护地等数据图层,经遥感目视解译,分析闽侯县的湿地资源及其动态变化。闽侯县湿地资源较为丰富,共有4类9型湿地资源,湿地类型多样,但面积分布极不均衡,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占全县湿地总面积的48.64%,主要分布在闽江。河流湿地分布范围最广,且空间分布较均匀,在闽侯县的各个乡镇均有分布。与2010年相比,闽侯县出现部分湿地增加、部分湿地减少、类型变化等现象,主要原因为解译修订、人工恢复、自然演替、征占利用、围垦利用等。结合现场调查及现有数据资料,发现闽侯县境内湿地存在被占用和围垦威胁、污染严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治理污染、保持水土、建立湿地专项管理机构、加强宣传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进行湿地保护的一种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一个重要目标.以重庆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为例,阐述重视生态保护规划理念在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对克拉玛依区、农业综合开发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的孳生地面积,孳生地类型,主要蚊种进行初步调查,孳生地面积共计约为33 km2。其主要分布于九公里、农业开发区、供水鱼塘、污水处理厂、克拉玛依炼油厂、试油处、白碱滩填埋场、水牛公园、钻井公园等处。其孳生地类型主要为湿地、污水坑洼等。在新疆首次采用BsC3-41灭蚊幼乳剂,对新疆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孳生地的蚊幼进行了室内、室外杀灭试验,室内用5种不同浓度,室外用1种浓度,24~48 h后观察,防治效果均为100%。淡色库蚊的LC50为0.015 6μg·g-1,95%可信限为0.008 8~0.002 74μg·g-1,LC95为0.4507μg·g-1。三带喙库蚊的LC50为0.018 5μg·g-1,95%可信限为0.009 5~0.0357μg·g-1,LC95为0.930 4μg·g-1。  相似文献   

12.
根太阳”生根剂在湿加松扦插育苗中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间,在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开展了利用“根太阳”生根剂处理湿加松嫩枝的扦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1.25mL/L或1.00mL/L浓度的“根太阳”生根剂可明显缩短湿加松嫩枝生根时间、提高生根率、增加不定根数量和促进生根苗木生长。扦插后133d,经过1.25mL/L“根太阳”生根剂处理的嫩枝,其生根率为86.11%,比对照高10.55个百分点,不定根数量为3.82条,比对照多109.89%。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根太阳的促根效果,在扦插后68d就可得到可靠的评价。此外,试验结果也显示,该试验的扦插环境对湿加松嫩枝的生根率、不定根数量和生根苗木生长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安阳市共有湿地面积10281.21 hm2,分6种类型。湿地植物有维管植物168种,分属62科、130属;重点湿地鸟类分属7目、13科、34种。文中总结安阳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及当前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议;从安阳实际出发,根据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就地保护、分区分类,科学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安阳市湿地保护规划;以洹河湿地公园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建设为例,实际探索建立城市湿地保护网络之路。  相似文献   

14.
集水造林林分水分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集水造林通过增加植树带汇流量改善了林地土壤水分环境 ,从而影响到林分物质生产水平。根据不同集水造林密度对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改善程度与林分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 (水分生产力 ) ,以“双优”模式标准 ,可以确定出合理的集水造林密度。供试的 5年生和 1 0年生刺槐林 ,分别以小于 1 0 0 0株·hm-2 和不大于 840株·hm-2 为合理的集水造林密度 ,其林木水分生产力分别达到 6 71 4 4g·kg-1和 1 2 1 6 32g·kg-1,符合“丰产理想株型”模式标准 ;林分水分生产力分别达到 8 4 1 0 3kg·hm-2 ·mm-1和 2 1 6 6 46kg·hm-2 ·mm-1,实现了“最佳群体结构”模式标准。在发展“节水”型林业、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 ,这种以水分与林分物质生产的关系为理论依据 ,确定造林密度 ,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5.
退田还湖工程对西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影响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IS和RS技术,对西洞庭湖湿地退田还湖工程实施前(1996年)和工程实施后(2004年)2期TM遥感影像进行了解译、分析和处理,并探讨了工程实施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退田还湖工程效果明显,西洞庭湖的湿地面积增加了8 657.82hm2,占湿地总面积的17.81%。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湿地面积分别增加了548.55 hm2,368.46 hm2,2 331.9hm2;同时核心区泥沙淤积严重,泥滩面积增加了1 540.35hm2,占核心区湿地总面积的16.38%。实验区一些林地主要转化为建筑用地、旱地和芦苇滩地,一些泥沙滩地和苔草滩地主要转化为人工湿地。但总体上,西洞庭湖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其直接驱动力为退田还湖工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湿地的概述及分析建设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入手,以临海市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利用为例,阐述了城市近郊湿地的保护及开发模式,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湖州长田漾湿地公园概念性规划为例,探讨在规划中运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念构建良好的区域生态格局、采用生态技术恢复和营造湿地景观、通过生态手法恢复地方性植被和挖掘乡土素材构建乡土景观等,实现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生态与社会价值并举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玲芬 《绿色科技》2021,(6):177-179
指出了湿地是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命脉,维系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云南省长江流域湿地在上游地区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是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区域。基于此,分析了云南省长江流域湿地现状,针对流域内湿地存在保护空缺依然较大、保护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基础研究薄弱、保护任务艰巨等问题,提出了需加强保护体系、流域生态治理体系、基础研究和监测体系及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为云南省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7-2007年间的4期Landsat数据提取研究区湿地信息,分析湿地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变化驱动因子.利用1971-2007年的气象数据分析研究区主要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与特征,并进一步分析湿地变化与不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77-2007年间,研究区湿地数量萎缩,总面积减少了约37%;湿地质量发生明显退化,主要表现在二、三级湿地即沼泽和滩地退化为草地和裸岩与沙地;近40年来,区域气候向着暖干化趋势发展;气温是影响湿地变化的最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滨海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滨海湿地是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具有特殊的水文、植被、土壤特征。滨海湿地在我国滨海的9个省、2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均有分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滨海湿地面积579.59万hm2,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2.42%。由于人为开垦与改造、污染物排放、泥沙淤积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原因,中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滨海湿地的科学定义及分类入手,分析了现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从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2方面分别阐述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针对现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从构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滨海湿地生态特征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在机制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重复性计算、制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