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体现各指标对灌区评估的重要性,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来体现其重要性的差别,而且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取决于指标权重赋值的合理性.运用G1法对评估指标进行主观赋权,采用改进熵权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这样既满足所得权重的客观性,也能保证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解释性,然后采用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综合主观和客观权重,从而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确定的综合权重以改进线性模型对陕西省大型自流渠灌区洛惠渠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与可拓评价法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惠渠灌区评价级别从中等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大型灌区运行状况建立了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将G1法计算的主观权重与变异系数法计算的客观权重进行综合集成,得到最终的指标权重;最后将灰色关联理论与TOPSIS法相结合,对大型灌区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验证.通过以陕西省大型自流渠灌区洛惠渠为实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显示洛惠渠灌区在2007—2012年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179 1,0.156 1,0.214 9,0.415 1,0.509 1,0.768 2,运行状况级别分别为中等、中等、中等、良好、良好、良好.灰色关联理论-TOPSIS法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可拓评价法结果基本一致,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惠渠灌区评价级别从中等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也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因此,灰色关联理论-TOPSIS法可以运用在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了对大型灌区的常用评价方法,指出这些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评价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易受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改进突变理论避免了评价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从而相对减少了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对突变理论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调整突变理论评价综合值的方法,克服了综合评价值过高和过于接近的问题,提高了其评价结果的分辨水平.将改进突变理论综合评价方法运用于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中,以陕西省大型自流渠灌区洛惠渠为实例进行验证,洛惠渠灌区在2009,2010,2011,2012年的评价值分别为0.060 5,0.265 7,0.549 1,0.660 1,运行状况等级分别为中等,良好,良好,良好.其评价结果与改进TOPSIS法的结果基本一致,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惠渠灌区评价级别从中等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也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且该方法计算简单、可靠性高,可为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密切值法的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四川省灌区运行实际情况,建立了包括灌区生产效率等5个一级指标及设计灌溉面积等28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四川省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其简化为15项主成分因子;运用G1法及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综合权重,基于密切值法构建了四川省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其对四川省4个典型大型灌区运行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4个典型灌区运行水平(密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升钟灌区(0.000 4)?武引灌区(0.287 9)?玉溪河灌区(1.795 7)和隆昌沱江石盘滩提水灌区(1.886 5),模型评价结果与四川省典型灌区实际运行水平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明晰干旱区人工绿洲水土资源承载状态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变过程,以甘肃省景电灌区为例,引入多级模糊分级理论建立水土资源承载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和物元分析理论构建物元分析模型,同时集成黄金分割率、组合赋权法及云理论构建综合评价云模型,对灌区1994,2002,2010及2018年的水土资源承载力状态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水土协调度和地下水矿化度是灌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发生变迁的主导因素;研究区各时期水土资源承载状态均处于“轻微承载-承载良好”,整体上呈良性演变趋势;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云的熵值(En)及超熵值(He)分别为0.027 1,0.026 3,0.024 4,0.026 7和0.006 7,0.007 8,0.006 5,0.005 7,数值较小,且He/En小于1/3,表明评估结果与实际水土资源承载状态呈现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是灌区投资决策的首要依据,也是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为提高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精度,以四川省7个典型灌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系统性、科学性及实用性等原则建立了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博弈论法将G1法确定的主观赋权与改进熵权法确定的客观赋权进行综合赋权,基于加权秩和比法(加权RSR法)构建了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四川省典型灌区的实际情况对7个典型灌区进行评估,基于加权秩和比法评价模型的结果表明:四川省7个典型灌区运行水平(加权RSR估计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金堂县团结水库灌区(0.729 6)、安州区一大渠灌区(0.680 7)、乐山市高中水库灌区(0.646 1)、南充市磨尔滩水库灌区(0.623 3)、夹江县东风堰灌区(0.599 2)、阆中市石滩水库灌区(0.574 4)和凉山州西礼灌区(0.541 8),模型评价结果与灌区实际运行水平基本一致。因此可为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研究适合贵州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根据系统学理论,采用专家咨询法,划分灌区续改建项目的效益指标结构,运用AHP法、熵值法,基于博弈论的综合集成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赋权,并运用MATLAB等软件计算。研究得出续改建项目的综合效益指标体系,以及指标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综合集成权重,并且基于博弈论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较好的平衡了主客观的差异,较为合理的体现贵州灌区的现状。贵州灌区建设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指导今后的项目评价,总结前期工作经验,为灌区实现现代化农业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大型灌区综合评价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法)和熵值法(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应用近似理想点法和灰色关联聚类法分别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江西省13个大型灌区进行了综合评价,两种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为各灌区发现差距, 改进运行管理水平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往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评价中多采用简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不足,运用熵权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熵权的物元可拓模型对灌区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分别从节水灌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入手,构建评价指标综合体系.并以吉安市的田南灌区、谷口灌区、银湾桥灌区和南车灌区共4个灌区为实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银湾桥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为“一般”,田南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向“一般”级别转化,谷口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向“较好”级别转化,而南车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向“好”级别转化,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评价结果的稳定,所得评价结果科学可靠.说明熵权物元分析法在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加强灌区建筑物管理是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将商业财务领域中的资产管理方法引入到灌溉系统管理中来,根据其基本原理建立了灌区资产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灌区资产的运行状况、水力性能、重要度等类别的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决策支持信息确定资产更新改造的优先性,制定中长期的投资策略。以湖北省漳河灌区四干渠和二干渠为例,对其干渠沿线资产(水闸、涵管、渡槽、桥梁、泵站等5类)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与灌区实际运行、管理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综合评价过程中的指标权重系数是否合理,考虑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运用博弈论思想将主观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客观的变异系数法(vari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CVM)确定的权重系数集成得到最终的权重结果,并以“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得到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和综合权重分别运用到灌区运行状况的综合评价中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确定的综合权重对灌区进行评价的结果既能体现决策者的主观要求,又能符合灌区实际运行状况.该方法过程简洁,结果科学、客观,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姚兰  王书吉 《节水灌溉》2011,(12):70-73
为解决灌区综合评价时多个灌区综合评价值接近或一致而难以区分的问题,运用拉开档次的递阶综合评价方法对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并以陕西省关中地区4个灌区为例进行了评估。应用结果表明,拉开档次的递阶综合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对多个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总体目标实施情况拉开档次进行区分评价,也可以对不同灌区各分层目标实施情况拉开档次...  相似文献   

13.
针对灌区用水结构特点,构建了适合灌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有机结合,以赣抚平原灌区为例进行具体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现状年、2020年和2030年,赣抚平原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分别为0.603 4、0.590 3和0.653 8,表明该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初具规模,但仍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好的保障。通过对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18个指标和4个子系统进行独立的模糊综合计算,结果表明灌区供水量分配指标骤减引起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小幅下降,随着水利工程改造和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水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2030年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又有所增强,水资源承载状况表现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灌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以往学者研究基础上,界定了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应用集对分析方法对北方某一大型灌区水资源承栽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采用方法是可行的.评价结果显示:该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属于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方崇  张春乐  陆明本 《节水灌溉》2011,(2):52-54,65
针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多属性、多指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OPSIS评价方法.为了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引入信息熵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熵权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单方便,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6.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节水灌溉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水灌溉项目评价中各指标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中主观因素影响问题.该模型以一种新的方法进行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