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芳 《农技服务》2011,28(5):681-681
从稻田改造、水稻栽培、泥鳅苗种培育、稻田商品鳅养殖、稻田捕鳅及种鳅越冬几个方面总结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蟹养鳅平衡生态种养技术,就是在有限的稻田空间内,创造一个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品质、有利于河蟹生长增重丰满、有利于泥鳅生长增殖创收的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实现稻田养蟹增产增收、提质提效、一水多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殖泥鳅,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收获一定量的泥鳅,经济效益明显。本文从稻田的选择和清理建设、泥鳅的放养管理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介绍了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4.
曹涤环 《新农村》2023,(9):30-31
<正>生态养殖泥鳅包括稻田养殖、慈姑养殖、荸荠养殖等生态兼作。稻田养殖泥鳅的种苗及饲料较易解决,养殖方法也相对简单,且经济效益较高。同时,利用稻田养殖泥鳅,既不影响水稻生产,又能增加稻田的收入,是一种理想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5.
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主要包括稻田建设、施肥管理、水稻品种选择与栽培、泥鳅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泥鳅捕捞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泥鳅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美誉,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泥鳅身价倍增,逐渐成为国人在餐桌上的佳品。因此,大力发展泥鰍养殖前景可观。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广泛,开展稻田综合生态养泥鳅可使水稻增产,鱼粮双收,我国已有许多稻田养殖泥鳅提高经济效益的实例,现将稻田养泥技术介绍如下1稻田的选择和改造1.1稻田的选择稻田选择进排水方便,土壤层较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稻田泥鳅生态养殖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绍山 《农技服务》2014,(11):157-157
稻田养殖泥鳅,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收获一定量的泥鳅,经济效益显著。正值浙江省推出五水共治,泥鳅养殖技术的完善对于进一步加快浙江省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渔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稻田养殖泥鳅之稻田的选择条件、田间的改建方法、水稻的品种选用、鳅苗的放养处理、日常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9):185-186
从对稻鱼互利的分析、养殖田块的选择与改造、泥鳅苗种投放及泥鳅、水稻生产管理等各方面,总结了无公害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栖于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较易饲养.在农村家家有稻田,在稻田中养殖泥鳅,种苗及饲料比较容易解决,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高,而且不影响水稻产量,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栖于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较易饲养.在农村家家有稻田,在稻田中养殖泥鳅,种苗及饲料比较容易解决,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高,而且不影响水稻产量,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态养殖模式.稻田养泥鳅单产每亩高达1000~1200kg,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路  张时 《新农业》2010,(3):49-49
<正>近几年,江苏省滨海市睦邻开发区养殖场的30多户村民利用稻田养泥鳅,水稻的收入不受影响,却多了一份养泥鳅的收入。通过两年多的试验,稻田养泥鳅的增收效果显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的快速发展,利用稻田来养殖泥鳅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技术。虽然利用稻田来养殖泥鳅需要挖一些渔沟,会使得地形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泥鳅却可以用来去除杂草以及一些落水害虫,进而达到改善水稻生长环境。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泥鳅稻田养殖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稻田养成鳅,可以利用稻田优越的生态条件,给泥鳅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稻田正常施肥可繁育很多天然动植物性饵料,如底栖动物、小型甲壳类扁螺、水生昆虫和高等植物碎屑等,可降低人工投饵料量,益于泥鳅生长。泥鳅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氧气,有益于水稻生长。在稻田成鳅养殖过程中,剩余的残饵和泥鳅排泄的粪便,起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殖泥鳅,既有利于水稻增产,又可增加收入,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有力的项目。本文就稻田养殖泥鳅一些技术作一论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17,(1)
<正>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部分农民利用稻田人工繁殖饲养泥鳅,并通过饲养鸭子采食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鸭粪既可肥田,又可成泥鳅的营养饵料,一举多得。同一块稻田,既栽了水稻,又养殖鸭子和泥鳅,效益比过去单栽水稻提高近3~4倍,还可使生产成本明显下降,产品品质明显提高。1.种鳅选择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有机泥鳅更加味美营养  相似文献   

16.
<正> 泥鳅的适应能力很强,由于泥鳅钻泥松土、吃除害虫,可以促进肥料分解,有利于水稻生长。因此,稻田养泥鳅不仅能增加商品鳅产量,而且促进水稻增产,达到鳅稻双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稻田养鳅技术,主要包括泥鳅养殖、水稻抛栽与管理、水稻与泥鳅的收获方面.试验证明采用该技术能获得较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18.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 ,耐低氧 ,分布在水田、池塘、湖泊水域中 ,适宜稻田喂养。湖区稻田养鳅就是充分利用水田资源 ,通过增放泥鳅苗种 ,加强投饲管理 ,实现水稻、泥鳅互利的一种人工种养新模式。1 养殖意义 1.1 维护生态平衡  由于泥鳅的养殖和药用价值较高 ,出口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06,(18):20-20
安徽省怀远县马城镇农民董炳,2004年承包了2000亩低洼地,抱着试验的态度在100多亩稻田里放养了泥鳅,当年亩收获50公斤泥鳅,共增收8万元。尝到甜头后,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2005年,养殖面积已达1100亩,今年韩国客商与他达成协议,以20元/公斤的价格收购他的泥鳅,他今年每亩稻田的泥鳅收入达1000多元。老董介绍说,泥鳅的粪便可以肥田,同时泥鳅喜食稻田中的害虫,稻田养泥鳅能使稻田的施肥量和农药使用量减少2/3,他家的稻子产量由过去的45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650公斤,每亩稻田种稻加养泥鳅,一亩增收近2000元。  相似文献   

20.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稻田泥鳅养殖技术,包括养殖场地选择、池塘处理、水质管理、鳅苗放养、鳅苗管理、水稻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并对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养殖户进行稻田泥鳅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