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为探究生猪产业集聚对水体氮污染的影响,选取2003—2015年我国20个生猪主要产销区的面板数据,在IPAT分析框架下估算了养殖造成的水体氮污染,并构建了IPATM—EKC模型,实证分析了生猪产业集聚程度与水体氮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北方养殖水污染程度较轻,但北方养殖造成的水污染量逐年增加,相关部门应对北方生猪养殖水污染给予足够的重视;生猪产业集聚程度与养殖水污染的关系呈"U"型,且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处于曲线的下降阶段,增加产业集聚程度可以减少养殖水污染。文章从产业集聚的不同驱动因素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并依据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猪养殖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既关系着百姓的餐桌,也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生猪养殖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国政府为了保障生猪养殖产业的稳步发展,针对生猪养殖制定出了多种补贴政策,旨在通过补贴政策的应用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改善。鉴于此,笔者主要就多种补贴政策对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补贴制度及其实际影响进行分析,找出相关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发展规模化养殖,吸引新的技术和资金,进一步促进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环境规制背景下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当前环境规制背景,在对四川生猪养殖户养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典型生猪养殖户作为案例对象,从微观层面剖析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结论:环境规制实施前后养殖规模决策发生了变化,环境规制约束了养殖行为和养殖规模,影响其养殖决策的因素存在差异。基于结论提出给予部分环保补贴、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病死猪处理补贴、解决废弃物"供-需"脱节问题、发挥环保税政策工具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稳定生猪生产、平缓生猪价格波动和保障猪肉市场供应,从而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分省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探讨中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区域特征,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重点分析了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并随着猪周期的出现而形成周期性波动发展;从各维度上看,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产品安全和调控有效水平的改善;从区域层面上看,4大生猪生产区域中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的是潜力增长区,其次是约束发展区,再次是重点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各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不同;从影响因素上看,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养殖技术水平及交通通达度对我国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城镇化水平和环境规制对其呈抑制作用,资源禀赋状况对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本文最后探讨了促进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以期为加快构建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4年中国30个省区的相关统计数据,研究畜牧业环境规制对生猪产业转移的影响,以验证"污染避难所"效应是否存在。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而言,环境规制有效推动了生猪产业的区域间转移,存在显著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且当期较为成熟的环境规制对生猪产业的影响程度最强,早期实施的环境规制对生猪产业转移的影响会随时间向前推移而逐渐减弱;从区域层面而言,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内,环境规制对生猪产业转移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在东部地区这一作用最强,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
为探析政策补贴、生猪价格、产业组织对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影响,笔者根据四川生猪问卷调查数据,选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政策补贴、生猪价格、产业组织对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猪养殖户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基于生猪预期价格而非当期生猪价格,应培育产业组织,完善政策补贴,提供较多组织和补贴激励,提高养殖户专业化养殖程度、自身文化程度及生产要素禀赋,优化生猪销售环境,降低生猪销售成本,这些举措均有利于养殖户选择适度规模养殖。同时,笔者提出继续推行保险政策补贴、加快国家生猪期货上市、健全生猪价格预警机制、培育新型生猪养殖主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谭莹  曾昉  李大胜 《中国猪业》2021,16(3):13-18
通过实践调查和案例分析,研究了环境规制政策和非洲猪瘟疫情下的广东省生猪养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调查发现,环境规制政策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压力,污染处理导致养殖成本直接上升,经营变得困难。但是,环境规制也促使养殖户对环保更加重视,并在此过程中学习了新的粪便处理技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广东省生猪养殖行业加速去产能明显,给养猪业带来较大冲击,此外,非洲猪瘟疫情也使养殖户对疫病知识和疫病防控工作更加了解和重视。通过案例访谈对养殖场进行了深入了解,发现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养殖场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其应对处理方式均有所不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高压政策下如何提高养殖户的生产效率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提高环境生产效率是实现污染控制和生猪生产双赢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将生猪养殖户产污强度作为环境非期望产出纳入基础模型,即环境生产效率,运用实地调研的数据测算考虑环境非期望产出下生猪生产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与传统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环境生产效率或传统生产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都是促进生猪养殖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考虑环境因素后生猪的生产效率差异明显缩小,其中中等规模的养殖户环境生产效率最高,说明适度的规模养殖有助于环境生产效率的提升。基于以上结论笔者提出合理环境规制、循环项目支持与强化政策导向的建议以促进环境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生猪养殖带来区域发展和人民福利水平提升的同时,养殖污染也逐步成为农村环境治理攻坚的短板。通过分析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阶段性历程,总结其"由被动转向主动、由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参与、由外延转向内涵"的发展特征,笔者在分析公众参与养殖污染治理的有限性、龙头企业"分利集团"特征影响、政府"碎片化"治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社会组织的"理性"缄默等生猪养殖污染治理行为偏差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趋势:重视复合型治理基础上的契约治理,强化生猪养殖污染政府主导治理基础上的政策企业家利益诱导以及统筹规划,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2011~2016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大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依据《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中各个区域的划分,从全国、区域及省市三个层面对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大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增长,年均增长2.3%,是技术进步为主、技术效率为辅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区域大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均呈增长状况,按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小排列以此为适度发展区、潜力发展区、重点发展区与约束发展区,其发展状况与国家政策具有一致性;各省份大规模生猪养殖水平有所改进,但仍有60%以上的省份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水平低于全国水平,省际之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猪产业集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程度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生猪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采用产业集中度和区位商系数的方法,测算了我国生猪产业集聚情况。研究发现: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猪主产区,但我国生猪产业化集中程度并不高。本文从养殖技术、养殖成本、规模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上半年以来,生猪及猪肉产品价格快速上扬,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轮生猪周期性价格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不准确把握,仍会出现反复性波动。1 建立系统化的生猪产业扶持政策 1.1建立健全规模化养殖扶持政策通过政策扶持促进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是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生猪规模化养殖也是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养殖效益、强化疾病免疫的必然选择。为促进规模化养殖业发展,一些地方制定了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划分了养殖小区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并出台扶持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的政策,在基建、环保、种猪等方面分别给予专项补贴,促进规模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非洲猪瘟发生以来,我国生猪基础产能不断下滑,地域间市场价格、出栏、存栏差异较大。禁运政策制约了生猪主产区与猪肉主销区之间的供给差异。外部冲击引起的涨幅波动,对市场猪肉价格、养殖产业散户和规模化企业、生猪产业格局的扩散影响引起了重大的变革。通过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坚持多元化养殖模式、支持散户现代化养殖、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队伍、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结构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生猪产业的影响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河南、广东、浙江与吉林4省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生猪产业区域布局、养殖成本、养殖规模与产销对接方式均会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布局逐步优化,区域间"南猪北养西进";养殖成本适度增加;大中型养殖企业占比增加以及家庭牧场涌现;跨区域冷鲜肉调运部分替代活猪和热鲜肉调运。建议政府加大对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积极培育有机肥市场,对养殖企业、社会专业治理企业、种植主体等多方进行引导,促进粪污-有机肥生产-有机肥消纳产业链条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1997—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研究了区域畜牧业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其经济损失呈先上升后回落的态势。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由东部向西部逐渐提高,但逐年下降。人均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在全国和东部为倒"U"型。畜牧业产业集聚对东部和西部人均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产生了负外部性,对中部产生了正外部性。提高农业技术和农村环境规制有利于降低人均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环境规制下生猪养殖生产效率能够衡量生猪产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状况。本文将污染物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采取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环境规制下我国29个大规模生猪生产省份的养殖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并给出了改善途径。结果表明:2011——2016年我国大规模生猪虽然呈现缓慢上升态势,但整体上仍有待提高,除上海、山东、湖南、海南、四川、云南外,其余省份均需要改善投入和产出来优化生产效率;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物过量排放是环境规制下大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是环境规制下大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改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叶锋  马敬桂 《中国猪业》2018,13(9):21-24
运用2000—2015年我国规模养殖和生猪价格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方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规模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生猪规模化养殖会使生猪价格剧烈波动;从长期来看,生猪规模化养殖会使生猪价格趋于稳定。生猪规模养殖和生猪价格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原因和长期的协整关系,生猪价格波动对生猪规模养殖具有负向冲击,生猪规模养殖对生猪价格有正向冲击。基于此,提出平抑生猪价格和规模化养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我省生猪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瘦肉精"事件、H1N1甲型流感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影响,养殖效益明显下降。但在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持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生猪生产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生猪标准化、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形成了"生产健康稳定发展、项目投资持  相似文献   

19.
生猪价格超常波动对健康养殖推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价格的超常波动使生猪养殖风险增大、收益不稳定,频繁的价格波动影响了养殖主体决策的理性,同时,养殖主体决策的非理性也会对生猪健康养殖推广造成明显的障碍。因此,只有确保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的配套协同,构建生猪产业链内各主体之间合理的利益关系,对养殖主体的心理预期进行调节,针对养殖主体的需求改变推广模式与方法,才能有效突破生猪价格波动对生猪健康养殖推广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借鉴美国农业补贴对生猪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笔者首先对美国生猪产业及其现状做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国畜牧业补贴政策、种植业补贴政策对生猪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建议借鉴美国以农业补贴推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建立生猪养殖补贴、粮食补贴、财政补贴等多元化生猪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同时防止生猪产业的垄断发展,以更好地稳定生猪价格,促进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