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评价不同添加剂对窖贮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初花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材料,田间凋萎至干物质含量50%左右时进行青贮。4个处理组:1)CK:对照组(不加添加剂),2)LAB:添加2×105 cfu·g-1乳酸菌组,3)LAB+M:添加2×105 cfu·g-1乳酸菌+2%糖蜜组,4)SD:添加0.1%脱氢乙酸钠组。青贮90d启窖取样分析青贮饲料发酵指标和化学成分,同时进行有氧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均良好。添加LAB、LAB+M和SD可显著提高苜蓿青贮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和干物质回收率(P0.05),显著降低氨态氮/总氮(P0.05),对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SD处理在pH、乳酸及氨态氮/总氮指标上的青贮效果要低于LAB和LAB+M处理,LAB和LAB+M处理的青贮效果相当。启窖后,LAB、LAB+M和SD处理的苜蓿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添加LAB的效果优于LAB+M和SD。综上表明,在紫花苜蓿窖贮条件下添加LAB可获得品质最优的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对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4∶6)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乳酸菌制剂组(LAB)、糖蜜组(M)、乳酸菌制剂+糖蜜组(LAB+M)4个处理,青贮后第7, 24和45天打开,测定青贮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加速了青贮早期乳酸发酵进程,但由于底物不足,青贮后期丁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值有所升高;添加糖蜜补充了发酵底物,促进了乳酸发酵,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含量,降低了pH值(P<0.05),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活性,减少了丙酸和丁酸的生成。乳酸菌制剂+糖蜜组与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组相比显著提高了青贮发酵品质, 但与单独添加糖蜜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发酵底物不足是限制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乳酸菌、纤维素酶和糖蜜对青贮稻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将淮稻5号收获稻籽后的秸秆粉碎至2~3 cm,采用4种处理方式按比例与乳酸菌、纤维素酶、糖蜜和水进行混合发酵。对照组加水200 kg/t,不添加其他物质;试验Ⅰ组添加7.5 g/t乳酸菌+200 g/t纤维素酶+4%糖蜜+水200 kg/t;试验Ⅱ组添加7.5 g/t乳酸菌+400 g/t纤维素酶+1%糖蜜+水200 kg/t;试验Ⅲ组添加7.5 g/t乳酸菌+600 g/t纤维素酶+2%糖蜜+水200 kg/t。测定其营养成分、p H值、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并进行发酵品质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的p H值、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Ⅱ组氨态氮和乳酸含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根据Vscore评分,各处理的发酵品质级别均为良,其中试验Ⅱ组评分最高。说明乳酸菌、纤维素酶和糖蜜能够提高青贮稻秸秆的发酵品质,其中添加7.5 g/t乳酸菌,400 g/t纤维素酶和1%糖蜜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凋萎和添加剂对稻草裹包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10月底收割的鲜稻草和凋萎24 h稻草(干鲜比分别为36.5%、42.3%)均设4个组,即对照组、糖蜜组(单独添加糖蜜)、青贮宝组(单独添加青贮宝)和糖蜜+青贮宝组(糖蜜和青贮宝联合添加),每组制作3包。常温裹包青贮50 d后,开包采样进行感官品质、发酵参数和营养价值评定。结果显示:无论鲜稻草是否凋萎,稻草单独青贮难以成功,添加剂糖蜜、青贮宝的添加有利于稻草的裹包青贮;单独添加青贮宝显著降低凋萎稻草青贮的氨态氮(NH_3-N)含量(P0.05);单独添加糖蜜显著提高凋萎稻草青贮的乙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凋萎稻草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联合添加糖蜜和青贮宝可显著提高鲜稻草或凋萎稻草青贮的粗蛋白质(CP)和钙(Ca)含量(P0.05),显著降低鲜贮稻草青贮的NDF含量(P0.05),显著降低凋萎稻草青贮的NH_3-N含量(P0.05),显著增加凋萎稻草青贮的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P0.05)。凋萎显著降低稻草青贮的干物质回收率和丙酸含量(P0.05),提高稻草青贮的CP和NH_3-N含量(P0.05)。综上,稻草单独青贮难以成功,添加糖蜜和青贮宝有利于提高稻草青贮的发酵品质,稻草青贮前凋萎要适度。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玉米粉和乳酸菌对甘薯蔓、酒糟及稻草(4∶4∶2)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玉米粉添加组(CF)、乳酸菌添加组(LAB)、玉米粉和乳酸菌组合添加组(CF+LAB),每个处理6个重复,室温下贮藏60 d开封,取样分析青贮品质。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粉和乳酸菌制剂均明显提高了青贮料的感官品质,与CK相比,CF处理、LAB处理及CF+LAB处理中 CP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 NH3-N/TN、AA、PA、Ash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CF处理极显著地提高了DM、CP、LA含量(P<0.01),而LAB处理则极显著地降低了NDF、ADF含量(P<0.01),CF+LAB中NH3-N/TN、AA含量及pH值极显著低于LAB(P<0.01),显著低于CF(P<0.05)。综上所述,添加玉米粉和乳酸菌制剂均提高了青贮品质,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青贮品质要次于单独添加玉米粉,两者组合添加青贮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添加绿汁发酵液、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组:即对照组(无添加剂),绿汁发酵液组(FJLB),乳酸菌制剂组(LAB),葡萄糖组(G),绿汁发酵液+葡萄糖组(FJLB+G),乳酸菌制剂+葡萄糖组(LAB+G);在青贮第3,7,14,30天开窖,取样分析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AB处理对发酵品质影响不大,FJLB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P<0.05)提高了pH值、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使发酵品质变差,而G、LAB+G和FJLB+G处理均显著(P<0.05)提高了青贮早期的乳酸含量,在整个青贮过程中保持较高的乳酸/乙酸值,并显著(P<0.05)降低了最终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含量,但与G处理相比,LAB+G和FJLB+G处理没有显示出更优的效果。综上所述,添加葡萄糖可促进同型乳酸发酵,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优于接种乳酸菌。  相似文献   

7.
凋萎和不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孕蕾后期至初花期紫花苜蓿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凋萎程度(晾晒3 h和晾晒12 h),对应含水率分别为72.6%和61.8%的苜蓿草分别添加乳酸菌接种剂(LAB)、甜菜粕(SB)、乳酸菌+甜菜粕(LAB+SB)、甲酸钠(SF)、甲酸钠+甜菜粕(SF+SB)五组不同添加剂处理及对照组(CK)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青贮65 d开封,对青贮进行了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1)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各种添加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含量;2)两种凋萎程度下苜蓿青贮的NDF、ADF和干物质回收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LAB+SB和SF处理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WSC的含量(P<0.05),添加SB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CP值(P<0.05);3)提高原料的凋萎程度能够改善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CP和WSC含量(P<0.05)。总体来说,不同添加剂的青贮效果不同,添加LAB+SB的青贮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乳酸菌(LAB)和纤维素酶(CE)对豆渣(SR)与桑叶(ML)混贮发酵品质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LAB组、CE组及LAB+CE组,其中LAB和CE添加量分别为1×10~6CFU/g和100 U/g。混贮56 d后收集样品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LAB组和LAB+CE组pH均显著降低(P0.05),而各试验组乳酸和氨态氮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LAB+CE组达到最高。LAB+CE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干物质含量均较CON组显著降低(P 0.05),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CON相比,各试验组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LAB+CE组达到最高,而LAB组和LAB+CE组乙酸/丙酸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添加LAB或CE均能改善SR和ML混贮的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且LAB和CE混合添加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利用香蕉茎调制优质青贮,试验香蕉茎单独青贮(BSS组)及按香蕉茎90.00%与玉米粉10.00%调制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并在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中设置对照组(CON)、添加2 m 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20 g/kg葡萄糖(GLU)组和添加2 m L/kg绿汁发酵液与20 g/kg葡萄糖的复合(MIX)组,每组设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较BSS组,CON组p H和气体损失率(GLR)极显著和显著降低(P0.01和P0.05),干物质(DM)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AN)极显著减少(P0.01);较CON组,FGJ、GLU和MIX组DM、可溶性糖类(WSC)及半纤维素(HC)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干物质回收率(DMR)极显著升高(P0.01);较FGJ和GLU组,MIX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极显著或显著减少(P0.01或P0.05)。综合各项指标,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的品质优于香蕉茎单独青贮;在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中,单独添加绿汁发酵液和葡萄糖均能显著改善混合青贮的品质(P0.05),二者复合添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青贮时间、添加剂对黄金树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以黄金树叶为原料,设计添加乳酸菌剂、纤维素酶、糖蜜3个处理组,青贮1、3、5、7、15、30 d后取样,测定pH值及干物质含量,分析发酵品质。结果显示: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黄金树叶青贮pH值呈下降趋势,从5.74下降至4.83,差异显著(P0.05);黄金树叶青贮干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损失显著升高(P0.05)。发酵30 d,乳酸菌剂组、纤维素酶组、糖蜜组黄金树叶青贮pH值、干物质含量、干物质损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黄金树叶青贮发酵品质一般,添加乳酸菌剂和糖蜜可改善黄金树叶青贮品质,但青贮品质提升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绿汁发酵液、糖蜜和纤维素酶对杂交狼尾草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绿汁发酵液组、糖蜜组及纤维素酶组,常温下青贮60 d后开窖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与化学成分。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添加糖蜜可显著降低杂交狼尾草青贮饲料的p H值(P0.05),提高了乳酸、丙酸和干物质含量(P0.05);添加纤维素酶可显著降低杂交狼尾草青贮饲料的半纤维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含量(P0.05)。表明添加糖蜜和纤维素酶均可显著改善杂交狼尾草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添加乳酸菌、糖蜜和无机酸对羊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在羊草青贮时设置如下5个处理:1)无添加(对照组,C组);2)添加0.00025%乳酸菌(LAB组);3)添加4%糖蜜(M组);4)添加4%无机酸(IA组);5)添加0.00025%乳酸菌+4%糖蜜(LAB+M...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糖蜜对全株"张杂谷"青贮发酵特性及其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选用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且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在全株"张杂谷"青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4%和6%糖蜜,室温条件下贮存60d,评定添加糖蜜对全株"张杂谷"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4%糖蜜组干物质(DM)含量显著高于2%、6%糖蜜组(P0.05),但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粗蛋白质(C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糖蜜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2%糖蜜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2)添加4%糖蜜后干物质消失率(DMD)显著高于对照组及2%糖蜜组(P0.05);4%糖蜜组粗蛋白质消失率(CPD)、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显著高于对照组及6%糖蜜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糖蜜组代谢能(ME)、泌乳净能(NEL)和72h总产气量(GP72h)升高(P0.05);添加4%糖蜜组产气量达到理论最大产气量的1/2时的时间(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添加糖蜜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非生糖类挥发酸与生糖类挥发酸比例(NGR)、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及支链脂肪酸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4%糖蜜组各项发酵指标均较好。综上所述,本研究条件下,糖蜜最适添加水平为4%。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添加糖蜜、乳酸菌对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与稻秸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新鲜全株籽粒苋和稻秸为青贮原料,按3:2质量比充分混匀,分别添加糖蜜(M)、乳酸菌制剂(LAB)、乳酸菌+糖蜜(LAB+M),未添加为对照组(CK);青贮1,3,5,7,30 d后开包取样,测定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开包后的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籽粒苋与稻秸混合青贮感官评价优,pH值、氨态氮/总氮等指标达到优质青贮标准;添加糖蜜、乳酸菌及乳酸菌+糖蜜可显著降低pH值和乙酸含量(P<0.05),减少干物质损失,并显著增加乳酸和粗蛋白的含量(P<0.05);与单一乳酸菌处理组相比,添加糖蜜及乳酸菌+糖蜜显著增加了青贮后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乳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pH值、中性洗涤纤维和乙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单独添加糖蜜或乳酸菌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糖蜜和青贮添加剂(复合菌制剂,以植物乳杆菌为主)对"张杂谷"全株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以灌浆期"张杂谷"全株作为青贮原料,试验设5个处理组,即对照组(直接青贮)、Ⅰ组(1.5‰青贮添加剂)、Ⅱ组(2%糖蜜+1.5‰青贮添加剂)、Ⅲ组(4%糖蜜+1.5‰青贮添加剂)、Ⅳ组(6%糖蜜+1.5‰青贮添加剂),青贮期60d。结果显示:(1)试验组在感官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干物质(D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蛋白质(C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2)显著降低了试验组(除Ⅰ组外)青贮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半纤维素(HC)含量(P0.05),对灰分含量影响不大(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H、氨态氮/总氮(AN/TN)值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显著提高(P0.05),Ⅰ、Ⅳ组乙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丙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均没检出丁酸和异戊酸。综合分析认为,糖蜜和青贮添加剂能改善"张杂谷"全株青贮的发酵品质,推荐用量为4%糖蜜+1.5‰青贮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添加乳酸菌和发酵底物对桑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桑叶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本试验探讨了添加乳酸菌、葡萄糖或糖蜜对桑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乳酸菌组(P)、葡萄糖组(G)、糖蜜组(M)、乳酸菌+葡萄糖组(P+G)、乳酸菌+糖蜜组(P+M),青贮后第7,14,30和60天开窖取样分析桑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加速了桑叶青贮过程中乳酸发酵,青贮第7天P,P+G和P+M组乳酸含量已达到C组的6倍以上,pH值降至4.30以下,其中P+G和P+M在青贮结束时降至4.0左右。补充发酵底物并未有效改善桑叶青贮发酵品质,C、G和M组pH值在青贮前30 d始终保持在5.85以上,青贮60 d时C组为5.96,G和M组分别下降至5.35和5.24,显著(P<0.05)高于P组。整个青贮过程中P组显示最高的乙酸含量,始终显著(P<0.05)高于C、G和M组,青贮7 d后开始显著(P<0.05)高于P+G和P+M组。青贮第7天P组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之后各组氨态氮/总氮均随青贮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其中P、P+G和P+M组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C、G或M组直至青贮结束。本试验结论认为单独添加乳酸菌明显提高了桑叶青贮发酵品质,而组合添加并未进一步得到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抽穗期刈割的多年生黑麦草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丙酸缓冲性酸度调节剂、丙酸和甲酸评定不同类型的酸度调节剂对黑麦草青贮过程中干物质(DM)、p H、挥发性脂肪酸(VFA)、乳酸、氨态氮/总氮(NH3-N/TN)和可溶性糖类(WSC),及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对照组:黑麦草+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试验Ⅰ组:黑麦草+4 kg/t丙酸缓冲性酸度调节剂Ⅰ;试验Ⅱ组:黑麦草+4 kg/t丙酸缓冲性酸度调节剂Ⅱ;试验Ⅲ组:黑麦草+4 kg/t丙酸;试验Ⅳ组:黑麦草+4 kg/t甲酸。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DM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p H较对照组降低(P0.05);乙酸和丁酸各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试验Ⅰ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Ⅲ和Ⅳ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和Ⅱ组与Ⅲ和Ⅳ组间差异显著(P0.05);乳酸含量试验Ⅰ和Ⅱ组较对照组(P0.01)、Ⅲ和Ⅳ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和Ⅳ组乳酸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NH3-N/TN各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WSC各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278 h)和Ⅱ组(262 h)有氧稳定性较对照组(96 h)(P0.01)、试验Ⅲ组(156 h)和Ⅳ组(148 h)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和Ⅳ组较对照组有氧稳定性提高(P0.05)。不同酸度调节剂的添加可有效改善黑麦草的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综合而言,丙酸缓冲性酸度调节剂较丙酸或甲酸添加进一步提高了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值得在黑麦草等牧草青贮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不同添加量及糖蜜对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Lactobacillus)不同添加量及糖蜜对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处理组包括CON(对照组)、T1(0.5%乳酸菌)、T2(1%乳酸菌)、T3(0.5%乳酸菌+5%糖蜜)、T4(1%乳酸菌+5%糖蜜)5个组,全混合日粮在室温条件下密封发酵2周后开袋,测定其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T4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处理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T3和T4组pH、乳酸含量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3组乳酸含量最高,T4组pH最低;各试验组氨态氮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T4组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合以上数据和V-Score评分,添加1%乳酸菌和5%的糖蜜全混合发酵日粮的发酵品质最好,但在实际生产中,从提高发酵品质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综合考虑,0.5%乳酸菌和5%糖蜜的添加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添加剂对西藏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添加糖蜜、山梨酸钾和山梨酸钾+糖蜜对西藏地区燕麦(Avena sativa)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设对照组(C),4%糖蜜组(M),0.15%山梨酸钾组(S)和山梨酸钾+糖蜜(S+M)4个处理,青贮后第30,45,60 d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其他青贮窖在发酵60 d后全部打开,暴露于空气中5,10,15 d后取样分析其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组及S+M组pH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有效地改善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S组改善效果不显著.有氧暴露过程中,对照组和M组pH值迅速升高,乳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S组和S+M组的pH值、乳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含量相对稳定.表明S+M组既能提高燕麦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又能改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研究不同水平的尿素、糖蜜及糖蜜与尿素混合处理对甘蔗尾打捆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共分5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甘蔗尾经揉搓后直接青贮,2~5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0.6%尿素、1.0%的尿素、5%糖蜜和0.6%尿素+5%糖蜜,每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期90 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6%、1%的尿素及0.6%尿素+5%糖蜜均能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P〈0.05),但3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单独加尿素的两组青贮料pH较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高,外观品质有所下降;添加5%的糖蜜和0.6%尿素+5%糖蜜均能显著降低青贮料的粗纤维含量,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青贮料的pH及外观品质较好;综合营养成分和外观品质,甘蔗尾用尿素与糖蜜混合处理其青贮料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