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添加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对绵羊卵丘细胞体外培养扩展相关基因及激素受体表达量的影响,本实验采集健康绵羊离体卵巢,分离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收集卵丘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在培养液中添加终浓度0、25、50、100、200 ng/mL的BMP15,以0 ng/mL为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BMP15处理的卵丘细胞中扩展相关基因(HAS2、PTGS2、PTX3)及激素受体基因(FSHR、E_2R、LHR)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及其他浓度处理组,添加100ng/mLBMP15极显著提高了HAS2、PTGS2、PTX3和FSHR、E_2R、LHR表达量。推测BMP15能够促进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卵丘细胞扩展,添加BMP15不仅能够上调FSHR、E_2R、LHR的表达,还能促进卵丘细胞激素分泌。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究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处理对体外培养的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集牛卵巢表面直径9~11 mm的有腔卵泡,用含不同浓度FSH的DMEM/F12体外培养牛有腔卵泡24 h。提取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中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基因(CYP11A1、3β-HSD、CYP17A1、CYP19A1、17β-HSD)和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FSHR、LHR)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SH处理上调了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9A1基因表达,其中,25 ng/mL FSH处理极显著上调了CYP11A1基因表达(P0.01),10 ng/mL FSH处理显著上调了3β-HSD基因表达(P0.05),50 ng/mL FSH处理显著上调了CYP19A1基因表达(P0.05);50 ng/mL FSH处理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表达(P0.05;P0.01),但在10和25 ng/mL FSH处理组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下调(P0.05;P0.01)。对FSHR、LHR基因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FSH处理对颗粒细胞中FSHR、LHR基因的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0.05),只有25和50 ng/mL FSH处理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膜细胞中LHR基因表达水平(P0.05;P0.01),且不同处理组之间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LHR基因表达变化趋势较一致。结果表明,FSH处理可提高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的表达,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对LH的刺激更敏感,FSH可能通过影响LHR基因的表达来调节膜细胞中类固醇合成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动态添加FSH对绵羊卵巢皮质组织体外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索促卵泡素(FSH)对体外培养绵羊卵巢原始卵泡和组织活性的影响。通过稳定或动态方式添加不同浓度FSH(1、10、50、100ng·mL-1),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PCNA方法来评估FSH对体外培养绵羊卵巢皮质组织中原始卵泡激活、生长、存活以及颗粒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此外通过测定培养液中雌激素含量,评估卵巢组织体外培养过程中活性的保持。结果表明,先升后降动态添加FSH对于卵泡发育、存活和生长以及颗粒细胞的增殖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同时组织分泌雌激素能力也高于其他组。以稳定方式添加时,50ng·mL-1FSH在培养1d时显示对卵泡发育的显著促进作用(P0.05),添加10ng·mL-1以上浓度的FSH可以促进卵泡存活和生长(P0.05)。在整个培养期内,各培养组中雌激素产量持续增加,说明卵巢活性在本培养体系中可以得到很好的维持。本试验结果表明FSH可能参与早期卵泡的发生,动态添加FSH更有利于体外培养卵泡的发育和组织活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检测了猪大、中、小卵泡颗粒细胞中FSH受体(FSHR)mRNA的表达差异,比较和分析了受体表达差异及其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中、小卵泡中颗粒细胞都有FSHR mRNA表达,大卵泡的颗粒细胞与小、中卵泡的颗粒细胞FSHR mRNA相对表达量有显著差异(P<0.05),中、小卵泡的颗粒细胞FSHR mRNA相对表达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大小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结果表明,小卵泡与大、中卵泡比较,卵丘细胞扩展率和第一极体排出率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猪不同大小卵泡颗粒细胞FSHR mRNA的表达量与其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率呈相关性,进一步证实FSHR在猪卵泡及卵母细胞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阐明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功能调控机制,试验选取不同条件培养的绵羊卵泡壁层颗粒细胞(MGCs)和卵丘颗粒细胞(CCs),分别设置对照组、FSH组和GDF9+FSH组,利用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MGCs和CCs中NPPC和NPR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对于壁层颗粒细胞,FSH组NPPC 12 h mRNA及12,24 h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极显著低于GDF9+FSH组(P<0.01);体外培养16 h后,与对照组相比,FSH组NP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但与GDF9+FSH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卵丘颗粒细胞,FSH组NPPC mRNA及蛋白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DF9+FSH组(P<0.01);FSH组NP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DF9+FSH组(P<0.05)。说明FSH可以显著提高体外培养的绵羊卵泡颗粒细胞中NPPC、NPR2的表达;GDF9可以促进FSH诱导的壁层颗粒细胞中NPPC的表达,但抑制了FSH诱导的卵丘细胞颗粒...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究生长分化因子9(GDF9)对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及激素分泌的影响,为GDF9在绵羊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依据。以绵羊卵丘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低血清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50、100、200、400 ng/mL)的GDF9,培养绵羊卵丘细胞48 h后,提取细胞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检测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透明质酸合酶2(HAS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穿透素3(PTX3)及激素受体相关基因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和雌激素受体(E2R)的mRNA相对表达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液中卵丘细胞分泌的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结果显示: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200 ng/mL GDF9时,HAS2、PTX3、FSHR、E2R和LHR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处理组(P<0.01);PTGS2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0和400 ng/mL GDF9组(P<0.01),显著高于100 ng/mL GDF9组(P<0.05)。当添加400 ng/mL GDF9时,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200 ng/mL GDF9组(P<0.01);E2分泌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50 ng/mL GDF9组(P<0.01),显著高于100 ng/mL GDF9组,与200 ng/mL GDF9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200和400 ng/mL GDF9组P4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50 ng/mL GDF9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GDF9能够促进绵羊卵丘细胞扩展,并参与绵羊卵丘细胞激素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8.
旨在研究Wnt信号通路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及雌激素分泌的影响,探究其是否与促卵泡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FSH)有关。在添加有FSH以及不同浓度Wnt信号通路抑制剂IWR-1的培养基中培养绵羊卵巢卵泡颗粒细胞168h,利用Guava ViaCount?Reagent测定细胞数目的变化,利用绵羊ELISA试剂盒检测雌激素浓度的变化,利用qRT-PCR检测FSH靶基因CYP19和CCND2的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有无FSH,抑制剂IWR-1使颗粒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5);当有FSH时,抑制剂IWR-1的添加导致雌激素浓度显著降低(P0.05)。IWR-1的浓度为1.0μmol·L-1时,对颗粒细胞的抑制效果最明显。IWR-1还导致CYP19和CCND2mRNA的表达量降低。综上表明,Wnt信号通路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与FSH有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卵泡抑素(FST)对山羊卵巢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采集山羊卵巢组织、分离培养原代卵巢卵泡颗粒细胞,RT-PCR克隆山羊FST,设计shRNA片段,构建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和干扰载体,感染原代卵巢卵泡颗粒细胞,qPCR技术检测过表达与干扰的效果, 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效果。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山羊卵巢卵泡颗粒细胞经促卵泡素受体(FSHR)免疫荧光鉴定,阳性率为95%;慢病毒感染颗粒细胞时荧光蛋白的表达占比80%;qPCR验证FST过表达和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效果均显著(P0.05);过表达FST显著(P0.05)抑制卵巢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干扰FST显著(P0.05)促进卵巢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笔者分离出山羊卵巢卵泡颗粒细胞,成功构建FST过表达和干扰两种慢病毒载体,感染结果表明FST能够抑制山羊卵巢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FST在哺乳动物卵泡发育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瘦素和FSH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孕激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明瘦素和卵泡刺激素(FSH)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孕激素分泌的影响并建立瘦素和FSH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屠宰场收集健康母羊的卵巢,机械分离卵泡,收集卵泡颗粒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SH(0 U/mL,2.5 U/mL,5 U/mL,7.5 U/mL,10 U/mL)培养24 h和48 h,通过MTT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ic Protein 15,BMP15)对体外培养的藏鸡等级卵泡颗粒细胞孕酮分泌的影响,研究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藏鸡等级卵泡F1颗粒细胞后,用0、25、50、100 ng/mL四种不同浓度的BMP15蛋白单独处理或者联合25 ng/mL促卵泡素(FSH)处理细胞,72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培养液中的孕酮含量。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中孕酮合成关键基因StAR、CYP11A1和HSD3B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免疫组化法鉴定体外分离培养的藏鸡F1卵泡颗粒细胞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抗体阳性率95%以上;BMP15单独处理细胞后,随着BMP15浓度的升高,孕酮分泌量呈下降的趋势,且100 ng/mL处理组的孕酮分泌量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BMP15联合FSH处理细胞后,随着BMP15浓度的升高,孕酮分泌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100 ng/mL处理组的孕酮分泌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不同处理组细胞中孕酮合成关键基因StAR、CYP1...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9,(8):1628-1634
为探讨卵泡期卵泡颗粒细胞促卵泡素特异性受体(FSHR)差异剪接体表达的变化,选择30只道寒杂交一代育成母羊肌注PG+埋植CIDR+肌注PG进行同期发情处理,选取9只发情母羊屠宰,取两侧卵巢组织,按小卵泡(≤3.0 mm),中等卵泡(3.0~5.0 mm)和大卵泡(≥5.0 mm)级别分别收集卵泡液和颗粒细胞,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类固醇激素(E_2和P_4)和FSH浓度,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直径卵泡颗粒细胞FSHR差异剪接体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小卵泡和中等卵泡中FSHR1和FSHR3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FSHR2和FSHR4(P0.01),在中等卵泡中FSHR3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FSHR1(P0.01);大卵泡中FSHR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FSHR1、FSHR3和FSHR4(P0.01),FSHR1、FSHR3和FSHR4 mRNA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大卵泡中雌激素浓度极显著高于小卵泡和中等卵泡(P0.01),孕酮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E_2/P_4比值与大卵泡中FSHR3 mRNA的表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结果可知,卵泡发育过程中FSHR1和FSHR3可能是小卵泡和中等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2种主要剪接形式。  相似文献   

13.
促卵泡素对鸡等级前卵泡细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鸡等级前卵泡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的发育及促卵泡素(FSH)对其增殖的调控作用。形态学观察显示小白卵泡只有1层颗粒细胞,大白卵泡出现2层颗粒细胞,而小黄卵泡和大黄卵泡中则有多层颗粒细胞。结果表明:卵泡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的密度和细胞层厚度随着卵泡发育的等级而增加。卵泡体外悬浮培养表明,FSH显著刺激小黄卵泡和大黄卵泡中颗粒细胞的增殖,但对膜细胞无显著促增殖作用。由此推测,FSH通过刺激颗粒细胞的增殖促使等级前卵泡进入等级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对体外培养的牦牛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及甾体激素分泌的影响,揭示促性腺激素调控卵泡发育的机理,采用细胞培养和显微观察技术,建立了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分析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特征和凋亡的形态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adioimmunoassay,RIA),分析了添加不同浓度的FSH和LH对牦牛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和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牦牛卵泡颗粒细胞呈现出典型的上皮样细胞生长特性,具有典型的"S"形生长曲线,体外培养的牦牛颗粒细胞偶尔可见细胞核浓缩、边集化、染色质固缩、内质网疏松等凋亡的形态特征。在添加0.050~5.000IU·mL-1FSH,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比例逐渐降低,E2和P水平呈上升趋势;在添加浓度达到5.000IU·mL-1时,凋亡细胞比例最低降到7.3%,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低浓度的LH(0.050~0.500IU·mL-1),可以抑制颗粒细胞凋亡,促使E2和P分泌增加;高浓度的LH(5.000IU·mL-1)则促使颗粒细胞凋亡,对颗粒细胞分泌E2和P的影响不明显。这一结果表明,FSH和LH可通过调节牦牛颗粒细胞的凋亡及分泌功能,在调控卵泡发育及排卵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FSH和胰岛素对牛卵泡颗粒细胞长期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cCoy’s5a为基础培养液添加硒、转铁蛋白、雄烯二酮、谷氨酰胺 ,对牛卵巢上大 (直径 >8mm)、中 (4mm <直径 <8mm)、小 (直径 <4mm)非闭锁卵泡的颗粒细胞进行无血清培养 ,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促卵泡激素和胰岛素对颗粒细胞增生、分化和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 :FSH可以诱导颗粒细胞增生及雌二醇合成能力 ,颗粒细胞的雌二醇合成能力与生理浓度的FSH呈剂量依赖方式。胰岛素对大、中、小卵泡颗粒细胞增生和雌二醇分泌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外源激素组合的添加、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ITS)的添加、不同培养皿、石蜡油的添加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PMSG+HCG+FSH)组高于促卵泡素+促黄体素(FSH+LH)组和尿促性腺激素(hMG)组,相互之间差异显著(80.1%、68.3%、53.3%,P<0.05);②添加1% ITS到猪卵母细胞培养液中对卵母细胞成熟率无显著提高(P>0.05),但显著提高了孤雌激活后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63.3%、55.1%,18.7%、12.1%,P<0.05);③凹槽皿组猪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四孔板和30 mm塑料皿组(73.3%、68.0%、68.3%,P<0.05);④石蜡油的添加对卵丘细胞扩展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均有显著提高(84.8%、69.9%,P<0.05)。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PMSG+HCG+FSH和ITS及选用凹槽皿、成熟培养液上覆石蜡油可提高猪卵母细胞IVM效果。  相似文献   

17.
促黄体激素(LH)诱导猪卵泡排卵过程包括卵泡壁的破裂、颗粒细胞黄体化、卵丘细胞扩展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LH受体主要在排卵前卵泡的颗粒细胞中表达,排卵刺激后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表达的EGF样因子可以激活EGFR-MAPK3/1在这2种细胞中的通路。EGF样因子是由信号序列、跨膜区域和EGF区域组成,并且由特异性酶刺激释放EGF区域与EGFR互作诱导排卵过程。TACE/ADAM17是一种EGF样因子的蛋白水解酶,在FSH/LH刺激的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中表达并激活EGFR-MAPK3/1通路。应用特异性抑制剂或siRNA抑制技术而降低TACE/ADAM17的表达活性,则会抑制颗粒细胞黄体化、卵丘细胞扩展以及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因此,TACE/ADAM17是诱导猪排卵过程的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究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处理对体外培养的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集牛卵巢表面直径9~11 mm的有腔卵泡,用含不同浓度FSH的DMEM/F12体外培养牛有腔卵泡24 h。提取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中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基因(CYP11A1、3β-HSD、CYP17A1、CYP19A1、17β-HSD)和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FSHR、LHR)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SH处理上调了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9A1基因表达,其中,25 ng/mL FSH处理极显著上调了CYP11A1基因表达(P<0.01),10 ng/mL FSH处理显著上调了3β-HSD基因表达(P<0.05),50 ng/mL FSH处理显著上调了CYP19A1基因表达(P<0.05);50 ng/mL FSH处理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表达(P<0.05;P<0.01),但在10和25 ng/mL FSH处理组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下调(P<0.05;P<0.01)。对FSHR、LHR基因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FSH处理对颗粒细胞中FSHR、LHR基因的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0.05),只有25和50 ng/mL FSH处理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膜细胞中LHR基因表达水平(P<0.05;P<0.01),且不同处理组之间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LHR基因表达变化趋势较一致。结果表明,FSH处理可提高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的表达,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对LH的刺激更敏感,FSH可能通过影响LHR基因的表达来调节膜细胞中类固醇合成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利用精原细胞-体细胞体外无血清共培养模型研究了促卵泡素(FSH)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鸡胚精原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单独的FSH(10~100ng/mL)或EGF(10~100ng/mL)可显著增加精原细胞的数目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EGF(10ng/mL)联合FSH(10ng/mL)具有加性效应,但更高剂量的EGF(100ng/mL)则降低了FSH的促进作用。因此,FSH联合适量的EGF可促进精原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受体角度研究抑制素(INH)、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对牦牛不同生殖生理阶段卵巢发挥的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抑制素受体(INHβB)、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R)在牦牛发情期、间情期和妊娠期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显示,INHβB在妊娠期牦牛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发情期和间情期(P<0.05),而FSHR在发情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间情期和妊娠期(P<0.05),LHR则在间情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发情期和妊娠期(P<0.05);这3个受体主要分布在卵泡颗粒细胞、卵丘细胞、黄体细胞和卵泡膜上。结果表明,INHβB、FSHR和LHR在牦牛发情期、间情期、妊娠期卵巢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量存在一定差异,提示INH、FSH和LH在牦牛不同阶段对卵泡生长发育、卵泡成熟、排卵及黄体的形成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牦牛生殖活动中INH与FSH、LH的互作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