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提高山苍子的资源化利用率,本文以山苍子提取精油后的加工副产物山苍子核仁为原料,开展了不同制油工艺对其内油脂萃取效果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山苍子核仁含油率为35.7%,压榨毛油得率为26.2%,而采用石油醚浸提后残粕内几乎不含油,提取率高。此外,采用GC-MS分析法测定山苍子核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对照结果发现浸提法能实现油脂的高效萃取,所得核仁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少于机械压榨制备的核仁油,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近40%;而月桂酸(十二烷酸)含量为34.83%,比压榨法得到的月桂酸含量46%低,这些关键数据为提高山苍子核仁的资源化利用率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山苍子为樟科木姜子属的小乔木,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等省区的山地或丘陵,是我国特有的香料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中山苍子核仁油主要包含月桂酸和癸酸两种成分,具有很好的开发性能。目前山苍子原料在提取精油后作为废物摒弃掉,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本研究利用微波辅助水代法从山苍子核仁中提取山苍子油,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分析对其进行工艺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65 min,萃取温度78℃,液料比14. 5:1,微波功率545 W,在此优化条件下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率为29. 36%。可见微波辅助水代法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工艺是可靠的,具有一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由于山苍子核仁油的经济价值高,根据山苍子加工剩余物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优化了山苍子加工剩余物中核仁油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石油醚(60~90℃)为溶剂回流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得到最优化工艺为原料粒径小于0.150 mm、提取温度80℃、料液比(m原料∶V石油醚)1∶14(g∶m L)、提取时间2.0 h下的核仁油得率26.69%。发现石油醚回流提取技术适用于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具有产物得率高、色泽浅,且溶剂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进一步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了山苍子核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共鉴定出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72.46%,不饱和脂肪酸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25.70%,脂肪酸中月桂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9.53%。碳数居于10~12之间的中碳链脂肪酸占68.18%。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山苍子核仁油是一种颇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油脂资源。  相似文献   

4.
栀子果实是原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之一,也是我国优良的木本油料资源。为推动栀子果高值化利用,利用亚临界技术萃取栀子果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重点探讨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萃取次数对栀子果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栀子果油的最佳亚临界条件为:溶剂丁烷,筛网目数60目,料液比1∶5(g∶mL),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60 min,萃取4次。在此条件下,栀子果油提取率为93.02%。本研究可为亚临界萃取工艺在栀子果制油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山苍子是我国的一种丰富的木本油料植物资源,山苍子油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利用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山苍子精油、核仁油的提取工艺及柠檬醛分离方法的现状进行综述,同时对影响山苍子油提取率和成分含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核仁油制生物柴油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寻找一种具有较高提油率和有利的油化学成分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对寻求更节能、更经济的提取工艺充分利用山苍子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制及其在表面活性剂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苍子生产精油的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剩余物,其主要成份是山苍子核仁,富含天然脂肪油.通过对山苍子核仁脂肪油的提取、精制技术的整理,论述山苍子核仁油在天然表面活性剂合成中的应用,介绍其制备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并对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制及在表面活性剂合成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山苍子油提取效率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 GC-MS分析,研究山苍子油成分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内在关联,分析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液液萃取(分别加以超声波与磁化辅助处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油,DPPH 法比较不同提取方式对山苍子油抗氧化活力的影响,GC-MS分析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并以1,4-二溴苯为内标,采用面积归化法解析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山苍子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液液萃取法的提取效率与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最高,超声波辅助处理油得率最高,为26.3%,磁化辅助处理抗氧化活性最优,达到31.22 mg·mL -1( IC50),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次之,抗氧化活性为56.95 mg·mL -1( IC50),水蒸气蒸馏法抗氧化活性最弱,为64.95 mg·mL -1( IC50); GC-MS分析检测出122种以上的化合物,包括12种脂肪酸,16种萜烯,18种含氧萜烯以及其他微量化合物包括烯烃、醇、酮类与烷烃等。GC-MS分析结果表明:山苍子干果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月桂酸等)、不饱和脂肪酸(9,12-十八碳二烯酸、9-十八碳烯酸等)以及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等萜烯、氧化萜烯类物质。液液萃取法得到的山苍子油脂肪酸含量(53.51%~66.61%)明显高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17.64%)与水蒸气蒸馏法(8.1%),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与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萜烯、氧化萜烯类含量分别达到29.37%和17.69%,明显高于液液萃取法(6.49%~9.75%)。【结论】磁化辅助处理有利于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且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超声波辅助处理可以提升油的得率;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更有利于萜烯类化合物的获取;联系到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山苍子油富含萜烯化合物却显示较低的抗氧化活性(64.95 mg·mL -1 ),色谱级的柠檬醛抗氧化活性最低(74.33 mg·mL -1),因此推测脂肪酸成分(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是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使用索氏提取法对2种不同的山苍子核提取山苍子核仁油的出油率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蒸馏过精油的山苍子果核的出油率为25.5%,新鲜山苍子果核的出油率为27.4%。  相似文献   

9.
山苍子即木姜子、山鸡椒Litsea cubeba。山苍子果实可提取山苍子油和核仁油,油内含柠檬酸、高级醇、有机酯等,是重要的天然香料和高级润滑油,是合成紫罗兰酮的主要原料。山苍子油用于降解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对粮食的污染有奇特功效。  相似文献   

10.
亚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亚临界萃取油茶籽油、市售精炼油茶籽油和压榨毛油中多酚含量差异,对比不同工艺油茶籽油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葵花籽油自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油茶籽油、市售精炼油茶籽油和压榨毛油中多酚质量分数分别为6.26、1.70和8.33 mg/g;亚临界油茶籽油的DPPH.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5.39 g/L(VE0.02 g/L),与压榨毛油相当,而明显低于市售精炼油茶籽油(21.66 g/L),表明亚临界油茶籽油和压榨毛油含有较多的酚类物质,同时亚临界油茶籽油抑制葵花籽油贮藏过程中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能力强于压榨毛油和市售精炼油茶籽油。亚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籽油有利于维持茶油产品的的抗氧化能力,在油茶籽油的加工过程中,亚临界萃取工艺在茶油产品生产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山苍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山苍子的生物学特征、用途,以及近年来山苍子的繁殖技术、造林技术、精油的提取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山苍子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山苍子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山苍子油提纯柠檬醛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山苍子(Litsea cubeba)油提纯柠檬醛的生产工艺改进技术,通过新旧工艺开展山苍子油提纯柠檬醛对比实验,检验新工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分馏设备和条件下,新工艺较旧工艺柠檬醛产品纯度和得率均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山苍子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珍贵天然木本芳香油料树种。具有投资少、结实早、收效快的特点。科学采种、及时加工、薄膜育苗,对壮苗培育、提高优质出油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山苍子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珍贵天然木本芳香油料树种。具有投资少、结实早、收效快的特点。科学采种、及时加工、薄膜育苗,对壮苗培育、提高优质出油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对山苍子种子贮藏、种子育苗、扦插、嫁接等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山苍子种子贮藏以沙藏为好,春季育苗发芽率达46.4%;山苍子种子催芽采用80℃的热水浸种,可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与春播相比,秋播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较低,但无论是苗高、地径还是冠幅都更大;无论是春播或者秋播,浸种催芽的比无浸种催芽的发芽率或发芽势都更高,而且生长量也更大;扦插用吲哚丁酸100 mg.kg-1+萘乙酸50 mg.kg-1溶液浸泡60 m in成活率最高;嫁接以T字形芽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对山苍子果实产量及油质的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就产地条件对其影响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立地条件直接影响到山苍子果实的产量.而对其油质的影响不很显著。这对山苍子的生产经营而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山苍子油的深加工及产品利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山苍子是中国特色芳香油植物资源之一。山苍子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特别是其主要成份柠檬醛的深加工产品。本文介绍了山苍子油主要成份柠檬醛的深加工产品的合成方法及产品的用途,主要是在香料行业和药物中间体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山苍籽是野生香料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山苍籽经水蒸气蒸馏可获得山苍籽精油。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天然香料产品,其主要成分为柠檬醛。本文对山苍籽成熟过程中的精油得率,含醛量,水分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鼗所得的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用数学方程式表达出山苍籽成熟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以脂松节油工业蒎烯和由山苍子核仁油制取的8—14碳固体脂肪酸为原料,开展了合成脂肪酸单萜酯的试验研究.并对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将其作为PVC塑料凉鞋和塑料薄膜增塑剂配方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本产品完全可以作为PVC塑料的增塑剂使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山苍子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苍子的不同外植体为材料,对其进行组织培养的试验结果表明:芽的萌动最早,且成活率高,生长时间短,诱导效率高达63.7%;茎的愈伤形成率为53.0%;叶的则为10.3%,且生长速度慢,极易褐变。可见,芽适合于作为快速繁殖材料,茎则需先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植株再生,叶的诱导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