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选用香蕉茎叶作为青贮原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分为5个处理,分别添加0、1%、2%、3%、4%的微生态制剂,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青贮后第5周采集青贮饲料进行品质评定。以研究添加不同剂量微生态制剂对青贮饲料感官指标、营养成分和乳酸菌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香蕉秸秆不论常规青贮还是微生物处理均能获得感官品质优等的青贮饲料,尤其是微生物处理提高了青贮香蕉秸秆品质;添加微生物处理组p H值和乳酸菌菌落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者均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比例增加呈上升趋势;第Ⅰ、Ⅱ和Ⅲ组青贮秸秆乳酸的含量显著低于第Ⅳ、Ⅴ组,而第Ⅳ组和第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随着微生物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微生物制剂组乙酸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第Ⅰ组与第Ⅱ和Ⅲ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与第Ⅳ、Ⅴ组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丁酸含量极少,且差异不显著(P0.05)。青贮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原料(P0.05或P0.01),并且微生物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处理间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NDF和ADF差异不显著(P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各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青贮后WSC水平显著降低,尤其是微生物处理组。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微生物处理能够提高香蕉茎叶青贮品质,添加水平达到1%即可。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对斜茎黄芪青贮发酵品质及黄酮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斜茎黄芪进行无添加(对照组)及添加乳酸菌(LAB)、混酸(1 mol/L硫酸∶2 mol/L盐酸=4∶1)、糖蜜、LAB+糖蜜小规模发酵法处理,青贮于室温环境下密封贮藏60 d后开封,对青贮样品感官品质、发酵品质、一般化学成分和黄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添加组均表现出较好的感官性状;添加组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和丙酸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组黄酮和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H值、氨态氮/总氮、耐热菌、一般细菌和酵母菌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混酸组粗蛋白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AB组、糖蜜组和LAB+糖蜜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LAB组、混酸组和LAB+糖蜜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糖蜜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LAB组和LAB+糖蜜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混酸组和糖蜜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LAB组和糖蜜组乳酸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混酸组和LAB+糖蜜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各添加组均能提高斜茎黄芪青贮发酵品质及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3.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及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EM生态制剂和复合酶制剂(酵母、根酶和乳酸菌)对肉鸡生产性能及空气质量的影响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在饲料中添加EM微生态制剂)增重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在饲料中添加EM微生态制剂)增重速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降低NH3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降低圈舍内H2S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可降低圈舍内CO2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玉米粉和乳酸菌对甘薯蔓、酒糟及稻草(4∶4∶2)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玉米粉添加组(CF)、乳酸菌添加组(LAB)、玉米粉和乳酸菌组合添加组(CF+LAB),每个处理6个重复,室温下贮藏60 d开封,取样分析青贮品质。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粉和乳酸菌制剂均明显提高了青贮料的感官品质,与CK相比,CF处理、LAB处理及CF+LAB处理中 CP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 NH3-N/TN、AA、PA、Ash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CF处理极显著地提高了DM、CP、LA含量(P<0.01),而LAB处理则极显著地降低了NDF、ADF含量(P<0.01),CF+LAB中NH3-N/TN、AA含量及pH值极显著低于LAB(P<0.01),显著低于CF(P<0.05)。综上所述,添加玉米粉和乳酸菌制剂均提高了青贮品质,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青贮品质要次于单独添加玉米粉,两者组合添加青贮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5.
选用相同地块和生长期的禾王草制作青贮,试验组添加青贮添加剂(乳酸菌制剂),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比较在发酵1、3、9、30和57 d的动态发酵水平和营养成分,旨在比较乳酸菌制剂对禾王草青贮品质的影响,研究禾王草的青贮特性。结果表明:禾王草鲜草糖分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适中,营养成分高,适合做青贮;试验组与对照组青贮p H均低于4.2,试验组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氨态氮占总氮比值和乙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禾王草通过制作青贮饲料可保存营养成分,使用乳酸菌制剂可加快禾王草青贮发酵过程,减少营养物质损失。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1 152只约50周龄的海兰褐健康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96只鸡,研究棉粕源发酵饲料对产蛋鸡的表观消化率和蛋品质的影响。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组、第Ⅲ组和第Ⅳ组在与基础日粮营养水平基本一致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00%、10.00%和15.00%的棉粕源发酵饲料。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粗蛋白、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比对照组高,其中第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Ⅲ组与第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第Ⅲ组与第Ⅳ组和对照组与第Ⅱ组间差异显著(P0.05)。蛋壳厚度、蛋壳相对分子质量、哈夫单位和蛋黄颜色随着棉粕源发酵饲料添加量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随着棉粕源发酵饲料添加比例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但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几种添加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sable呼吸测热的影响。选用18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5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1(0.1%复合酶制剂)、试验组2(0.1%植酸酶+0.1%复合酶制剂+0.05%果寡糖+0.05%益生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后期和全期,试验组2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三组间屠宰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2总蛋白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不同组间耗氧量和CH4产生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CO2产生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知:复合酶添加剂、植酸酶、果寡糖和益生素共同添加比单独添加复合酶添加剂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青干贮复合酶、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等添加剂对干谷草秸秆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设7组,GQ组添加3 g/kg青干贮专用复合酶,GQR组添加3 g/kg青干贮专用复合酶+1 g/kg复合乳酸菌,GX组添加3 g/kg纤维素酶,GXR组添加3 g/kg纤维素酶+1 g/kg复合乳酸菌,GF组添加3 g/kg复合乳酸菌,GY组添加3 g/kg瑞森青贮宝,对照组(GCK组)不添加添加剂,每组3个重复。室温发酵60 d。结果显示,GX组、GXR组、GF组、GY组发酵谷草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GCK组(P<0.01);GQR组发酵谷草秸秆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GCK组(P<0.05),GXR组、GX组发酵谷草秸秆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除GY组外的其他组(P<0.01)。GY组乳酸含量、乳酸占总有机酸比例均极显著高于GCK组(P<0.01),氨态氮/总氮比值极显著低于GCK组(P<0.01);GY组、GQR组、GF组发酵谷草秸秆综合评分均在85分以上,质量为优。研究表明,添加青贮宝、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可明显提高谷草秸秆的营养价...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纤维素酶和淀粉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提高象草青贮品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以象草为青贮原料,设对照组、添加纤维素酶组(试验Ⅰ组)、混合添加纤维素酶与淀粉组(试验Ⅱ组),发酵30 d后测定象草青贮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pH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酸、乙酸含量以及乳酸/乙酸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弗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乳酸菌数量由高到低顺序为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样品均未检出酵母菌和霉菌。4)试验Ⅱ组特有操作分类单元(OTU)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厚壁菌门是3组象草青贮的绝对优势菌门,且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魏斯氏菌属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单独添加纤维素酶和混合添加纤维素酶与淀粉均能够提高象草青贮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乳酸菌数量、微生物多样性、厚壁菌门和魏斯氏菌属的相对丰度,且混合添加纤维素酶与淀粉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提高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的复合酶制剂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研究精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牛育肥效果、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择30头平均体重为329.9kg的西门塔尔育肥公牛,随机分为三个处理组,进行91天的饲养试验。组一、组二饲料精料中分别添加0.1%和0.2%的的复合酶制剂,组三为对照组。[结果]试验表明:组一、组二的日增重较组三分别提高了14.7%和36.5%,差异极显著(P0.01);料重比分别降低17.5%和30.6%,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表明精料中添加0.2%的复合酶制剂的育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不同添加剂对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在72%籽粒苋与28%豆粕混合青贮中分别添加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糖蜜+乳酸菌、糖蜜+纤维素复合酶、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以等量水为空白对照组,青贮30 d后进行开包取样并分析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添加糖蜜、糖蜜+乳酸菌、糖蜜+纤维素复合酶或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处理组均较对照改善了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显著降低了pH值、干物质损失率、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P0.05)。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及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处理组pH值、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综合评价,建议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时添加糖蜜或复合添加糖蜜与乳酸菌或纤维素复合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对控制规模化羊场羊舍有害气体及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通风组和基础日粮中添加1.5%中草药微生态制剂组,分别测定了羊舍内温度、湿度、NH_3、H_2S、CO_2。结果显示,通风组气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通风组、中草药组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它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通风组、中草药组NH_3平均浓度比对照组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通风组、中草药组NH_3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它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对H_2S、CO_2测定时三个试验组的变化趋势较一致,三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青贮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共设计了4个处理组:菌种组、酶制剂组、混合组、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组干物质(DM)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酶制剂组与混合组粗蛋白(C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菌种组(P0.05);粗脂肪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混合组酶制剂组对照组菌种组;3个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添加乳酸菌制剂和复合酶均能提高玉米秸秆青贮营养价值。综合营养成分含量及感官评定,混合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将复合酶制剂按照0、100、200、800 mg/kg的比例分别添加到刺参基础饲料中,制成等能(38.34 kJ/kg)等氮(13.25%±0.5%粗蛋白质)饲料A、B、C、D,分别投喂体重为(0.65±0.02)g的刺参,饲养60 d,研究其对刺参生长、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后D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提高了11.52%(P0.05),其余各组间饲料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复合酶显著提高了刺参体腔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相比对照组提高了40%~200%;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酶后B组和C组的溶菌酶(LZM)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复合酶添加量的增加有所提高,但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后,各组间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0.2%复合酶的C组,其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脂肪酶(LPS)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随复合酶添加量的增加,脂肪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复合酶可以改善刺参生长性能,提高刺参免疫酶和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灵芝菌糟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为利用菌糟生产优质发酵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7个处理组,以添加蒸馏水为对照(CON组),灵芝菌糟中分别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2000 U/kg纤维素酶(CEL组)、5000 U/kg木聚糖酶(XYL组)、2 mL/kg绿汁发酵液+2000 U/kg纤维素酶(MIX1组)、2 mL/kg绿汁发酵液+5000 U/kg木聚糖酶(MIX2组)、2 mL/kg绿汁发酵液+2000 U/kg纤维素酶+5000 U/kg木聚糖酶(MIX3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常温下发酵60 d开封,测定灵芝菌糟发酵饲料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FGJ组、CEL组和XYL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pH、气体损失率(GLR)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半纤维素(HC)、氨态氮(AN)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FGJ组相比,MIX1组和MIX2组乳酸(LA)、乙酸(A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WS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A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EL组相比,MIX1组的干物质回收率(DMR)及NDF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WSC、AN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MIX1组和MIX2组相比,MIX3组pH、GLR极显著降低(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添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效果均优于添加绿汁发酵液,但复合添加效果更佳,其中以MIX3组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饲料工业》2017,(6):19-22
试验以玉米-豆粕为基础日粮,研究在低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68日龄480只蛋鸡随机分成5组,即Ⅰ(正对照组)、Ⅱ(负对照组)、Ⅲ(200g/t酶制剂)、Ⅳ组(300 g/t酶制剂)和V组(400g/t酶制剂),统计各试验组的采食量、平均蛋重、产蛋率和料蛋比,测定各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总胆固醇、钙和磷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能提高蛋鸡生产性能,Ⅲ组平均蛋重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Ⅳ组产蛋率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在低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能够改善血液生化指标,V组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并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Ⅳ组血清磷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研究表明,低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能改善蛋鸡生产性能,提高血液中各生化指标的含量,能弥补日粮降低能量对蛋鸡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添加剂对豆渣型发酵饲料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首先在玉米胚芽粕、豆渣、大豆糖蜜、喷浆玉米皮、豆壳等几种原料培养液中添加5μL复合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P)+布氏乳杆菌(LB)]并观察其生长情况,与乳酸菌培养基(MRS培养基)对比判断几种原料是否适合做发酵料;其次以只添加纯化水的豆渣型混合饲料(由玉米胚芽粕、豆渣、大豆糖蜜、喷浆玉米皮、豆壳组成)为对照组,在其他5个处理组中分别添加复合乳酸菌(LP+LB)、乳酸菌水复合制剂、乳酸菌MRS复合制剂、复合化学添加剂1和复合化学添加剂2,发酵10 d后测定豆渣型混合饲料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乳酸菌在大豆糖蜜中生长情况最好,且pH值一直趋于下降趋势;2组复合化学添加剂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氧暴露期间pH值稳定;乳酸菌水复合制剂组、乳酸菌MRS复合制剂组、复合乳酸菌组的乳酸和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添加剂组的乳酸菌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菌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5个种类的添加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豆渣型混合饲料的发酵品质,复合化学添加剂有效地改善了豆渣型混合饲料发酵后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分别选用处于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和黄熟期的全株湘早籼24饲料稻做为青贮原料,以研究不同生长期和添加乳酸菌对全株湘早籼24饲料稻青贮料感官指标、营养成分和乳酸菌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2×4两因子试验设计,每个生长期分别设对照组和乳酸菌组,乳酸菌组添加0.01g/kg(以鲜重计)的乳酸菌制剂,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区组,每个区组6个青贮罐,共144个青贮罐。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水稻生长期的延长,水稻的DM、OM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CP含量在前三个生长期逐渐降低;前两个生长期的WSC含量和ADF含量极显著高于后两个生长期(P0.01)。(2)感官评定结果以第三个生长期最好,添加乳酸菌有改善青贮料色泽和气味的趋势。青贮料的pH值以抽穗期的最低,黄熟期的最高;随着生长期的延长,青贮料的DM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干物质回收率呈下降趋势(P0.05);氨态氮和氨态氮/总氮比值在前三个生长期呈上升的趋势。(3)添加乳酸菌明显提高了各生长期青贮料的pH值,极显著提高了各生长期青贮料的乳酸菌含量(P0.01),同时添加乳酸菌提高了青贮料中DM、OM含量(P0.05或P0.01)和干物质回收率(P0.01)。  相似文献   

19.
选取40只阿勒泰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复合酶组、甘露寡糖组、复合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5只羊,各处理组按比例添加各种制剂,于正试期第50天时,每组选取3只体质量相近的阿勒泰母羊进行代谢笼全收粪尿试验,研究复合酶、复合益生菌和甘露寡糖对肉羊氮素排放及羊粪静态发酵产生NH3和H2S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组干物质采食量较对照组和甘露寡糖组分别显著增加8.6%(P0.05)和11.7%(P0.01),复合酶组较对照组提高4.5%(P0.05);从排尿量来看,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复合益生菌组较对照组增加42.1%(P0.05);各组间排粪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复合益生菌组采食氮素较复合酶组、甘露寡糖组和对照组分别增加4.1%、9.1%和7.6%,差异均显著(P0.05);复合酶组和甘露寡糖组采食氮素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尿氮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复合益生菌尿氮最高,较对照组增加26.4%(P0.05);试验各组间粪氮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甘露寡糖组的发酵产NH3质量浓度略高于对照组,而其他2组则低于对照组,其中复合酶组降低17.0%(P0.05);复合益生菌组的发酵产H2S质量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81.8%(P0.05),并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复合酶组和甘露寡糖组的H2S质量浓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乳酸菌发酵对豆粕粗蛋白含量和脲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按豆粕质量4%、5%、6%的量添加乳酸菌作为3个处理,在37℃条件下发酵,分别在48,72小时对各组试样粗蛋白含量和脲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豆粕中分别添加4%、5%、6%乳酸菌发酵后,豆粕粗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但仅6%乳酸菌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粗蛋白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6%乳酸菌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组乳酸菌发酵豆粕的脲酶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但除4%乳酸菌组发酵72小时脲酶活性降低幅度低于发酵48小时外,其他组发酵48小时和72小时的脲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本试验菌种及试验条件下,乳酸菌添加量以4%为宜,既不会显著降低豆粕的粗蛋白含量,又可有效降低其脲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