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提出了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互动教学方法。PBL互动教学增加了教与学的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应用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在应用该模式时一定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PBL互动教学法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次教学改革以2014级动物科学专业51名本科学生为教改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角色互换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和期末考试成绩情况综合评价教学效果。本次教改结果表明,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97.83%的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较高,且多数学生认为自身的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3.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课程。结合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实际,论文从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课程教学以及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探索家畜环境卫生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家畜组织胚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对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14,15届学生家畜组织胚胎学课程部分章节采用PBL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并将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了分析整理。结果表明: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部分章节的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探讨团队教学模式在《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中教学应用效果。选取2016级动物医学1班和动物医学2班两个班级的整体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动物医学1班为团队教学模式组(n=45),动物医学2班为传统教学模式组(n=40),实践一个学期,通过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结果:团队教学模式在教学满意度、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课堂参与度、自学能力和考核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P0.05),统计学知识应用方面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教学中采用团队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一门重要课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家畜环境卫生学》实验课教学的关键。然而,传统的教学把实验课看成对理论课的补充和验证,实验课教学时间占总学时的比例较小。在实  相似文献   

7.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提高动物繁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繁殖学课程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模块式"教学法。笔者从动物繁殖学模块式教学的设计与运行、模块式教学的考核方法、成绩评定、学生对教学内容满意度评价及对学生未来学习工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实践型培养模式的同学更擅长对操作能力强的动物繁殖技术的学习,而选择研究型培养模式的同学,学习重点集中于动物繁殖理论的学习,选择复合型培养模式的同学则介于二者之间。说明动物繁殖学采用模块式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动物疾病学是地方高校为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动物医学方面的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将PBL教学法、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网络多媒体教学法及教学网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动物疾病学教学中,可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论文初步总结了课堂辩论在动物科学专业课程《家畜环境卫生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丰富专业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提供参考。组织《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课堂辩论时,首先教师须提供与课程相关的辩题,并说明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在课后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课堂辩论时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加以引导,避免出现无价值辩论现象;辩论结束后教师应对辩论双方做适当点评,并要求学生书面总结此次辩论的收获。在《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中应用课堂辩论式教学后,促进了学生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动物疾病学是地方高校为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动物医学方面的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将PBL教学法、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网络多媒体教学法及教学网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动物疾病学教学中,可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动物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与案例教学法(C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设置对照组,课后考查并分析学生随堂考试和期末理论考试试卷成绩、学生的自评效果问卷及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结果表明:采用PBL+CBL教学法教学的学生期末试卷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自评效果各项指标及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也均优于对照组。说明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改进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动物生物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翻转课堂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吸收与掌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文章结合《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目标,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满意度总评分(93.55±0.10)显著高于传统课堂学生给出的评分(93.05±0.45)(P0.05);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84.29±0.52)显著低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学生(85.93±1.04)(P0.05)。同时,根据实施情况发现,制作短小精悍小视频,结合微信打卡程序等把控学生课前的学习时间和效果,并根据当前养殖现状以及争议性问题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家畜环境卫生学》上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PBL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的优越性,试验选择了动物医学专业3个自然班级的学生,1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3班为试验班实施"PBL"教学法进行动物解剖学的课程教学。结果表明PBL教学法使得学生的期中和期末动物解剖学成绩显著提高。说明动物解剖学作为动物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传统的灌输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取得了比单一传统教学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家畜传染病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国家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家畜传染病教学团队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心得,结合同行教学经验,开展了构建家畜传染病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的探索。具体做法是从完善教学大纲、整合教师资源、推进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入手,理论课上将教学内容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开展互动式形象教学,并将本门课程打造为网络平台课,有效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4W1H1R方法实行实验任务责任制,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该课程体系在实践中获得良好教学效果,获批学校的校级精品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PBL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的优越性,试验选择了动物医学专业3个自然班级的学生,1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3班为试验班实施"PBL"教学法进行动物解剖学的课程教学。结果表明PBL教学法使得学生的期中和期末动物解剖学成绩显著提高。说明动物解剖学作为动物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传统的灌输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取得了比单一传统教学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本科专业及畜牧兽医高职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环境卫生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为适应课程学科领域的发展变化,建立更适合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的课程要求,笔者在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及学生对课堂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正>家畜内科学是动物医学高职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广泛的应用[1]。但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关疾病多、发病机制抽象、临床症状知识量大,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不仅教学效果差,也使学生们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简称PBL),强调要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2]。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法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具有以动物疾病问题为基础、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ning,PBL)的教学模式分析理解,进行了基于PBL和"教学做"三位一体的《饲料分析检测学》课程教学模式实践。阐述了课程教学实践过程、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和具体教学方法,旨在为"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体系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动物传染病是动物医学、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程。该课程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将教学过程与动物临床对接,符合实践对动物传染病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笔者以禽霍乱的教学为例,阐述了PBL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教学调查反馈表明,改革后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CBL+PBL法在家畜消化系统解剖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笔者随机抽取具有可比性的塔里木大学动物医学16-2班、3班共60名动物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CBL+PBL教学试验组(30人)与PBL教学对照组(30人);试验组采用CBL+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PBL方法,授课内容均为家畜解剖学消化系统章节。授课结束后进行随堂理论测试、标本识别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标本识别题、病例分析题得分和总成绩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题与主观题两组间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大部分学生认为CBL+PBL教学方法能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知识理解记忆、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相关问题能力,师生互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在尽早适应动医专业角色方面学生认为只有一定效果。CBL+PBL教学法相对于单纯的PBL教学法而言,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相结合,发挥学生的潜能,更适合在家畜消化系统解剖章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