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大豆出口基地,每年播种面积1000万亩左右,占全国大豆面积的十分之一;总产105万t,年出口大豆在50万t左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然而大豆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影响着大豆的产量与品质,而且病虫害近年来有明避加重趋势,如不进行综合防治,则严重影响产量及效益,现将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问题现状和起因1 1 大豆重迎茬现状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 ,每年播种面积80 0万hm2 左右。其中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出口量和商品率均占全国首位 ,是国家重要的大豆生产出口基地。黑龙江省 1 957年种植大豆 1 55.1万hm2 ,占全国的 1 2 .2 % ,1 986年种植大豆 2 1 9.8万hm2 ,占全国 2 6.5% ,1 993年种植面积上升到 2 97.6万hm2 ,占全国的 32 % ,1 999年种植面积 30 2 .2万hm2 ,占全国的 33.6%。由于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使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问题越来越突出 ,目前全省重迎茬地块占大豆总…  相似文献   

3.
正一、嫩江县大豆生产基本情况(一)种植面积及产量稳定。嫩江县是我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区域,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种植面积,历年大豆种植面积在400万亩左右,总产55万吨左右;县域内大豆种植面积达800万亩,总产大豆达到110万吨左右,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嫩江县周边300公里半径区域内年均大豆种植面积可达2000多万亩,总产接近320万吨。(二)嫩江大豆均属非转基因大豆。嫩江县生产的大豆都是非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由于不可预见的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4.
孟丽 《农业展望》2006,2(2):23-25
2005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略减、产量增加,预计2005年全国大豆总产比2004年增加2.3%。2005年国产大豆价格较为平稳、整体水平低于2004年,进口大豆价格波动较大,豆油价格持续下跌,豆粕价格波动较大。2005年中国大豆进口大幅增长,比2004年增长约30%,占到全球大豆贸易量的40%左右,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大豆消费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由2000年的37.3%提高到2005年的64.畅。2005年国产大豆产量在1780万t左右,略高于2004年的1740万t,而2005年国内大豆消费量估计在4000万t左右,比2004年增长7.1%,其中食用消费约800万t,榨油消费约3200万t,因此年度内大豆产需缺口在2200万t左右,除部分动用库存外,绝大部分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预计2006年国内大豆需求将以7%-8%的速度递增,总量在4200万-4300万t左右,国内大豆产需缺口在2400万-2500万t之间,仍要依靠进口大量大豆来弥补缺口,预计2006年大豆进口数量将保持2500万t左右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建设东北优质大豆产业带提升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清 《世界农业》2005,(2):18-19
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四盟市2001-2003年大豆播种面积400万~460万hm2,总产量710万~820万t,占全国50%左右,商品豆和出口大豆比重高达70%和90%以上,是中国大豆生产基地(表1).由于大豆价格近两年来持续走高,其种植效益远大于玉米.在东北地区,农民纷纷减少玉米种植面积而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与此同时,国家出台大豆产业扶持政策,仅免征铁路建设基金一项,就使豆类相关产品铁路运输成本降低30%~40%,为东北优质大豆产业带建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大豆起源于中国,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主产区,黑河市是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面积和产量占黑龙江的30%左右,占全国的11%左右。黑河市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逐年降低。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为了提高黑河市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加快黑河市大豆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1黑河市大豆生产现状1.1种植面积近几年来,黑河市大豆面积比较稳定,2010年1118.9万亩;2011年1004.29万亩:2012年804.2万亩。  相似文献   

7.
1 黑龙江大豆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黑龙江省是北方春豆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30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33.3%左右,占北方春豆区67%,总产从1992年的349.1万吨提高到2002年的556.5万吨,占全国总产的33%,单产平均1860公斤/公顷,较全国平均水平(1649公斤/公顷)高211公斤.  相似文献   

8.
大豆品种产量潜力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在1 000万hm2左右,年消费总量在4 000万t以上,但我国大豆年产量却在1 700万t左右,存在严重缺口。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多年来并没有增加,大豆单产水平低,目前我国大豆单产仅为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1 绿色壁垒已严重影响我省茶叶出口贸易 茶叶是我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全省除岛县外几乎县县产茶.200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3.3万hm2,栽培面积超过3333 hm2的县(市)有13个.茶叶年总产量14万多t,占全国产量的20%.其中乌龙茶6万t,占全国的78.9%;绿茶7.9万t,占全国的15%;白茶0.17万t,占全国的96%.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茶叶年营销总额在11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一、河南省西甜瓜生产情况河南省西甜瓜生产历史悠久,瓜农种植经验丰富,是全国西甜瓜优势产区之一。近10年来,河南省西甜瓜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15年,全省西甜瓜种植面积32.3万hm~2,产量1670万t。其中西瓜面积27.7万hm~2,产量1490万t,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约占全国17%左右;甜瓜面积4.67万hm~2,产量180万t,面积居全国第三位,产量居全国第四位,约占全国11%左右。河南省西瓜生产主要  相似文献   

11.
张照新 《农业展望》2006,2(5):19-20
预计2005/06年度大豆新增供给4230万t,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国内生产1780万t左右,增2.3%:进口2450万t左右,减5.0%。预计2005/06年度大豆总消费量4250万t,增7.5%。其中,压榨消费3351万t,增8.3%;食用消费797万t,增长6.0%。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油料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已增加到3700万t左右,而国内食用植物油生产能力仅维持在1200万t左右,年需进口大豆9000万t左右,用来弥补国内食用植物油的消费缺口。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生产的最大省份,常年大豆种植面积高达460万hm2左右,占全国大豆面积40%以上,大豆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北部高寒区大豆较易遭受极端气候的影响,影响大豆产量。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气候特点,从品种选择、灌溉等角度探讨大豆抗旱保墒增产增收对策,以期为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优质大豆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大豆年均种植面积不足150万亩,单产150 kg左右,总产22万t,人均占有量3.5 kg,需从外省调进或进口大豆及其制品约400万t。近两年,本省大豆种植面积有所回升,2017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212.34万亩,较"十二五"平均面积增加41%,单产141.56 kg,总产30.06万t。在发展大豆生产的同时,加快了优质大豆的开发利用,高蛋白(蛋白质含量高于45%)大豆、双高(含油量大于20%,蛋白+脂肪含量大于63%)大豆、鲜食大豆迅猛发展。2017年,本省种植高蛋白大豆152万亩,双高大豆30万亩,鲜食大豆30万亩。本省大豆种植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产区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5.
大豆是舞钢市主栽作物,多年来全市大豆种植面积在3.8万亩左右,在秋作物中面积仅次于玉米。2010年全市大豆种植面积3.59万亩,占全市秋播作物面积23.25万亩的15.4%,总产量4359t,  相似文献   

16.
据农产品市场预警课题组分析预测:油料供给方面,预计在大豆进口较多背景下,2005/06年度 (当年6月至下年5月)国内油料供给充裕,其基本供给结构是,国产油菜籽1200万t,进口菜籽30万 t左右,国产花生可供榨油部分840万t左右,棉籽  相似文献   

17.
一、豆油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大豆需求稳定增长 1994~1996年是我国豆油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豆油产不足需,这几年我国豆油净进口量在100万t左右。但是随着豆油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进口大豆的增加,豆油净进口量下降,2000年减少到27万t,2001年仅1万t,实际进口豆油(进口豆  相似文献   

18.
(一)东北高油大豆互优势区 1基本情况.该区包括内蒙古的东四盟和黑龙 江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第二积温带以北地区.2007年种植面积6300万亩,占全国的48%以上;总产500万吨,约占全国的40%,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该区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适宜大豆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一、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1999年全国油菜籽播种面积为733.3万hm2,比1998年增加了10%,夏收油菜籽产量达1 059万t,较1998年增加了10.9%;2000年我国油菜籽总产量达到1 120万t左右,比1999年增加120万t左右。2000年我国大豆的播种面积比1999年略有增加,从1999年的796.2万hm2增加到906万hm2,增加了13.7%,2000年的大豆产量预计为1 540万t,比1999年增加了7.7%。 由于2000年我国油料丰收,进口增加,预计2000/2001年度我国食用油总产为982万t,比1999/2000年度增加0.8%。其中,豆油产量预计为265万t,菜籽油预计为363万t。 二、需求状况 据有关部门估计,2000/2001年度我国大豆总需求将超过2 200万t,其中榨油用大豆的需求约为1 656万t,同比增长11.4%。油菜籽的需求约为1 350万t,同比减少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食用油的消费量在稳步增长。据有关部门估计,2000/2001年度我国食用油的消费量为1 224万t,其中豆油的消费量约为343万t,菜籽油的消费量约为419万t,棕榈油的消费量约为159万t。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对大豆的年需求量3000多万t,而我国大豆年生产量只有1650万t,缺口1500多万t,这直接导致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大幅度上升。2003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2074万t,进口金额约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