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缓解产业下滑速度,淳安县积极创新养蚕模式,开始推行多批次连续养蚕法、蚕桑家庭农场等。积极探索农场式工厂化规模养蚕,推行"十天养蚕法"、"六连片自动回转上蔟"等先进实用技术,在生产优质茧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促进蚕桑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加大产业转型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行"10天养蚕法"技术、推行多批次连续养蚕、推行机械化培桑、应用省力化养蚕技术、强化养蚕保险8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淳安县培植规模养蚕大户的方法,以供参考。以期更好地促进植保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养蚕作为我国传统的纺织原料,可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但在养蚕过程中,若控制不好蚕病,将可能增加养蚕损失,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因此,在蚕的养殖过程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政策,及时找出诱发蚕病的原因并摸索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蚕病的发生对养蚕生产危害较大,轻则使养蚕生产减产减收,重则使养蚕生产无产无收,特别是秋蚕期的气象和饲养环境条件,使蚕易感染蚕病,给养蚕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严格做好秋蚕养蚕前的消毒防病工作很重要.近年来,随着"东桑西移"政策和云南省退耕还林的实施,桑园面积和养蚕规模不断扩大,而秋蚕期因蚕病造成的损失,据有关部门统计,部分地区达到20%以上,因此,在秋蚕期应认真抓好秋蚕养蚕前、养蚕中的消毒防病工作,切断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对蚕体的感染,以保证养蚕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沾益县栽桑养蚕具有独特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群众素有栽桑养蚕的传统习惯,经过多年的发展,沾益县现已形成一定的栽桑养蚕规模,特别是在盘江镇已基本形成"一乡一业,  相似文献   

6.
梁振中 《现代农业科技》2006,(13):118-119,123
蚕农一般把"养蚕"说成"看蚕",这是很有道理的.这充分反映观察和检查在养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养蚕不单纯是给给桑、除除沙、调调温湿度……等的技术处理,还需要经常地细致地进行观察和检查,了解蚕的生活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把蚕养好.  相似文献   

7.
秋蚕结束了,顾维才盘点了一下今年的养蚕收入:小蚕共育合作社春秋两季共育蚕种1000多张,增加收入近10万元,同时为周边480户蚕农共育小蚕增收200多万元。"小蚕共育也能闯出一条致富路呢。"顾维才开心地说。"18岁开始养蚕,先小打小敲,后来在县、镇蚕桑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应用省力、高效养蚕技术,逐步帮助周边农户共育小蚕,规模不断扩大。"在江苏省海安县开发区新立村9组,今年50多岁的顾维才谈起养蚕共育合作社,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为了帮周  相似文献   

8.
中国桑蚕养殖自古以来就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随着我国"东桑西移"桑蚕养殖战略的深入推进,多元化桑蚕养殖推动了国家桑蚕产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推动高效种桑养蚕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展望了我国桑蚕产业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广西地区高效种桑养蚕技术及实施要点,旨在提高种桑养蚕效率,促进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大棚养蚕是对传统养蚕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适应蚕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具有省工省力、节约成本、优质高效等特点,在我国已有不少地方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山西省阳城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而且近年来,随着阳城县桑园面积不断扩大,规模养蚕户不断涌现。阳城县蚕桑服务中心科技人员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行"一棚两用"养蚕、种菌复合经营实用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桑蚕养殖自古以来就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随着"东桑西移"桑蚕养殖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桑蚕养殖促进了我国桑蚕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推动高效种桑养蚕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展望了我国桑蚕产业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南地区高效种桑养蚕技术及实施要点,旨在提高种桑养蚕效率,促进我国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东桑西移"工程实施和各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栽桑养蚕面积不断扩大。宜丰县自1990年江西省实施"蚕桑工程"以来,全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至今有桑园面积400hm2,但许多蚕农由于小蚕饲养技术不过关,导致养蚕效益不高,成为制约蚕桑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养  相似文献   

12.
小蚕期是整个蚕期的关键,小蚕商品化饲育是实现科学化养蚕,保证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它解决了多批次养蚕,大小蚕同时饲养难和小蚕对饲育技术、蚕室蚕具消毒防病要求高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很快,桑园面积和养蚕规模不断壮大,蚕桑产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东桑西移"战略措施的实施逐步深入,多元化蚕桑资源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等推动了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使市场需求得到满足,致力于种桑养蚕高效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区域发展的实际,以生态环境、土地以及自然资源等多种因素为基础,分析桑蚕产业的发展优势及发展前景,研究高效的种桑养蚕技术,对于促进种桑养蚕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凡栽桑养蚕每年就要剪伐大量的桑枝条,还有养蚕后就会有许多蚕粪.若利用这些桑枝条和蚕粪栽培金针菇,不仅为金针菇栽培提供了上好的栽培原料,还促进了"蚕、菌"的良性循环,从而大大提高种桑养蚕的综合效益.为充分利用桑枝和蚕沙这一资源,多年来我们进行了用桑枝粉和蚕沙栽培金针菇的试验,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养蚕不消毒,养蚕养得哭",蚕病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夏秋高温季节,正是蚕病爆发的高峰期,更要抓好消毒防病工作,确保蚕茧丰收.  相似文献   

16.
大姚县蚕桑生产发展历史悠久,嘉靖8年就开始栽桑养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群众具有丰富的栽桑养蚕经验,1958年七街公社因蚕桑生产成绩突出,曾获得周恩来总理签发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5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很多地方推广省力化养蚕,利用大棚或砖头围畦饲养桑蚕.这时须注意防止以下"六害". 1.病害:室外地面病原较多,养蚕前必须对地面和蚕具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8.
去年6月,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的春茧收购完毕,蚕农们喜获丰收。该镇蚕农一季亩均收入达3500元,一季养蚕总收入达到1.3亿元。更让人赞叹的是,该产业的主力军竟是一群花甲蚕农,得益于当地普遍推广的"地蚕育"养蚕法。  相似文献   

19.
养蚕消毒防病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养蚕技术、规范的操作规程、严格的消毒方法是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养蚕要高产,防病是关键。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认识不足许多蚕农对此存在错误认识,有些蚕农存在"望天收"的侥幸心理,根本不去做相应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有句俗话:勤喂猪,懒喂蚕,二十八天见现钱。可见养蚕的周期短、效益好。在四川仪陇县大寅镇天坪村,老百姓靠着养蚕致富增收,每张纸的蚕茧最高可卖到2300元。"给蚕喂桑叶的时候,一定要把桑叶撒均匀,让每条蚕子都能吃到。同时,要均匀地分簸,避免造成蚕的密度过大。"5月28日,在养蚕大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