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北方寒地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和智能化育秧大棚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就是采取保温措施,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优势,保证水稻充足的营养生长,发挥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水稻大棚建造标准大棚旱育稀植综合栽培技术采用高标准大棚育苗。大棚的建造地点,如本田地距离近,可在庭院建棚;本田地距离远的留设集中的秧田地。建棚地选择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一、品种选择选用喜肥水、耐密植、抗逆性强的超级稻品种龙稻5号及适应性强、优质、高产品种垦稻12号、绥粳18、绥稻3号等。二、高台大棚毯式盘育壮苗1、规范化秧田(1)本田建永久性50厘米高台苗床地,钢骨架大棚育秧,一般棚长80—100米,宽10—12.5米,高3.3米。大棚燕尾槽开闭式肩部通风或卷帘器肩部通风技术,加强防风建设,培育壮苗。(2)扣棚早扣棚、早化冻,保证种子播在暖床上,早生根、早发  相似文献   

3.
《湖南农业》2012,(2):14
一、育秧前准备工作1.育秧棚及育秧地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疏松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地块建设育秧大棚;大棚规格为55米×6米×2.1米;大棚与本田比例为1:(70~80),棚与棚之间开好1米×0.5米的排水沟,棚内秧床要整平,育秧前清除棚内杂草,棚内中央留一条40厘米~50厘米的过道,有条件的可铺设水泥砖过道,以方便后期棚内管理工作;棚内中央离地70厘米处挂好温度计,以观测棚内温度。  相似文献   

4.
一、育秧前准备工作1.育秧棚及育秧地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疏松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地块建设育秧大棚;大棚规格为55米×6米×2.1米;大棚与本田比例为1:(70~80),棚与棚之间开好1米×0.5米的排水沟,棚内秧床要整平,育秧前清除棚内杂草,棚内中央留一条40厘米~50厘米的过道,有条件的可铺设水泥砖过道,以方便后期棚内管理工作;棚内中央离地70厘米处挂好温度计,以观测棚内温度。  相似文献   

5.
一、大中棚的建造与选址 (一)建造地点:如本田地近,可在庭院建棚;本田地远的要留设集中的秧田地。建棚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灌排方便、土壤偏酸、比较肥沃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地;没有旱田的纯水田区,可在水田中选择返浆轻的高地,挖好截水排水沟,建成高出地面50cm以上的高台集中秧田,确保旱育。  相似文献   

6.
水稻钵体育苗机械摆栽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钵体育苗 1.1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适熟、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适合我县种植的品种有龙粳14、空育131、龙粳20、垦鉴稻6号、绥粳3号等品种。 1.2建育秧棚 由于大棚棚型高,覆盖容积大,昼夜温差小,保温性能好,防冻能力好,管理方便,容易培育壮秧,所以我们应采用大棚育秧。规格一般宽6—6.5米,拱高1.8—2米,以人能在棚内站立作业为宜,长度根据本田面积确定。  相似文献   

7.
<正>1品种选择选用喜肥水、耐密植、抗逆性强的超级稻品种龙稻5号及适应性强、优质、高产品种垦稻12号、绥粳18、绥稻3号等。2高台大棚毯式盘育壮苗2.1规范化秧田2.1.1本田建永久性50厘米高台苗床地,钢骨架大棚育秧,一般棚长80—100米,宽10—12.5米,高3.3米。大棚燕尾槽开闭式肩部通风或卷帘器肩部通风技术,加强防风建设,培育壮苗。2.1.2扣棚早扣棚、早化冻,保证种子播在暖床上,早生根、早发  相似文献   

8.
1.建大棚种植桃、杏、蔬菜的大棚均能栽培大棚枣。新建大棚以东西方向为宜,长60米,南北宽8~10米,后墙可用水泥或砖体结构,厚度1米左右,棚体高度2.5~3米为宜。  相似文献   

9.
正1.壮秧标准秧龄35~40d,叶龄4.1~4.5叶,株高17cm左右,100株地上干重4g以上。2.秧田地选择及大中棚规格2.1秧田地选择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方便能建造大中棚的地方做新基质育秧田。2.2秧本田比例人工手插秧和机械插秧均以1:100倍计算。2.3大中棚规格大棚高1.8~2.2 m,宽6~7 m;中棚高1.5 m,  相似文献   

10.
<正>1培育壮秧a.苗床地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便于管理的旱田地块作育苗田。b.建育秧棚采用大棚育苗,棚架采用玻璃钢或钢架结构,大棚宜南北走向,一般为长20m、宽5~8m、中高1.8~2.2m。每公顷本田需秧田80~100m2,应按本田面积确定秧田面积的大小。一般在3月中旬提早扣膜,使床土提前融化。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寒地水田区最佳的育秧模式,以优质粳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超级大棚、标准大棚和传统小棚等3种棚式,分析不同棚式育秧对寒地水田区秧苗素质、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大棚的增温、控温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小棚,适宜春季水稻幼苗生长;超级大棚所育秧苗的株高、根长、穗长和根重等秧苗素质数据均优于其他2种育秧棚式,传统小棚的弱苗率最高达24%,超级大棚的弱苗率最低为8%;2种大棚所育秧苗的生育期较传统小棚缩短1周时间;超级大棚、标准大棚秧苗有效穗数较传统小棚分别提高15.83%和4.80%;超级大棚、标准大棚秧苗全粒数分别较传统小棚高出3.52和1.47粒/穗;超级大棚、标准大棚秧苗每穗实粒数分别较传统小棚高出2.10和2.16粒/穗;标准大棚水稻结实率较传统小棚提高0.18%;超级大棚的产量较标准大棚和传统小棚分别提高3.21%和7.75%。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有色打孔塑料薄膜棚式育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多年对各种颜色塑料薄膜打孔与无孔,棚架式和平铺式的水稻育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深蓝色打孔膜棚式育秧,其膜内温、湿效应较好,光质效应也好,秧床松软透气,有利于培育壮秧,促使水稻早熟、高产。此外,还能简化秧田管理,节省秧田用工,提高经济效益。这些资料对水稻育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稻大棚育秧栽培技术是以改进以前老式中小棚育秧方式为核心,改变以前分散型建造中小棚为现在的集中大棚育秧.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方便了水稻秧田管理、加快了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进程,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质,为水稻丰产丰收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4.
结合盘锦市水稻生产育秧现状,从选址建棚、营养土配制、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大棚盘育秧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盘锦市水稻大棚育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育秧管理 1.选地整地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秧床10平方米,秧田与本田比例为1:25—35,每隔70—80厘米插1根弓条,弓条长度约2米,棚高30—40厘米,棚内床面宽1.3-1.4米。1平方米秧床施腐熟农家肥6~7千克、磷酸二铵100克、尿素10克、硫酸锌5克、硫酸钾50克,将肥料与土充分搅拌,打碎土块,整平床面。  相似文献   

16.
钵体育苗机械摆栽技术主要特点是大棚旱育、钵体育苗、培育壮秧、机械摆栽、适时收获。其具体技术如下:1、钵体育苗1.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适熟、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第三积温带可选择龙粳20、龙粳25、龙粳27、龙粳14、空育131、绥粳3号等品种。1.2、建育秧棚:大棚棚型高,覆盖容积大,昼夜温差小,保温性能好,防冻能力好,管理方便,容易培育壮秧,所以应采用大棚育秧。规格一般宽6-6.5米,拱高1.8-2米,以人能在棚内站立作业为宜,长度根据本田面积确定。1.3、整地作床:提倡秋整地、秋备土、秋做床、秋打孔、  相似文献   

17.
<正>一、育秧管理1.选地整地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秧床10米2,秧田与本田比例为1∶25~35,每隔70~80厘米插1根弓条,弓条长度约2米,棚高30~40厘米,棚内床面宽1.3~1.4米。1米2秧床施腐熟农家肥6~7千克、磷酸二铵100克、尿素10克、硫酸锌5克、硫酸钾50克,将肥料与土充分搅拌,打碎土块,整平床面。  相似文献   

18.
迷你南瓜为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吊蔓栽培,也可地爬栽培,耐贮性很好,较适宜利用水稻育秧后的闲置大棚进行种植,可以作为水稻育秧棚后期利用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一、大中棚的建造与选址(一)建造地点:如本田地近,可在庭院建棚;本田地远的要留设集中的秧田地。建棚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灌排方便、土壤偏酸、比较肥沃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地;没有旱田的纯水田区,可在水田中选择返浆轻的高  相似文献   

20.
秦基伟 《农家顾问》2008,(11):42-42
1.建棚 采用普通一斜一立式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大棚.南北宽8米,东西长40米.墙体用土筑成,后墙高2米.厚60厘米,脊高2.4米.棚内用水泥柱做支架,棚前坡以竹竿为横梁,覆盖普通聚乙烯薄膜.夜间加盖稻草苫。棚后坡用玉米秸、麦秸泥墩实.防寒保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