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群的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三种疾病被农民统称为三包病.发病初期一般病鸭的眼睛和鼻孔有浆液或者粘液分泌物,粪便呈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发病中期病鸭嗜睡、缩颈、两腿发软,一般病程只有1~3天.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00,(4)
在蚕生长发育过程中,及时发现异态蚕、病蚕、弱蚕、小蚕是避免蚕病爆发的重要措施之一。区别病蚕和健康蚕,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1.看发育健蚕孵化、疏毛、发育整齐。虚弱或病蚕则孵化、疏毛、发育眠起不齐,大小不匀等。 2.看体色健康蚕每龄体色变化一般由锈色至青色到青白色, 最后成饴糖色就眠;虚弱蚕或病蚕体失去固有色,有的出现形状、大小各异的病斑。 3.看体态健康蚕体一般较结实,体态均匀,大小一致,眠起齐一;虚弱或病蚕则体瘦小或肥大,出现  相似文献   

3.
1叶片上出现斑点 一般周围有轮廓,比较规则,后期上面又出现颗粒状物,这时将切片用显微镜检查.叶片细胞里有菌丝体或子实体,为传染性叶斑病,根据子实体特征再鉴定为哪一种.病斑不规则,轮廓不清,大小不一,查无病菌的则为非传染性病斑.传染性病斑一般情况下,干燥的多为真菌侵害所致.斑上有溢出的脓状物,病变组织一般有特殊臭味,多为细菌侵害所致.  相似文献   

4.
花生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在全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分布,一般发生在中后期,感病后很快枯萎死亡,后期为感病者.果荚往往腐烂或种仁不满,造成严重损失,一般田地发病率为20%~30%,严重者达到60%~7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曲病俗称"假黑穗病"、"绿黑穗病"、"青粉病"和"丰收病",随着高产优质杂交稻大面积推广,稻曲病发生日趋严重.一般田块稻穗发病率为2%~6%.  相似文献   

6.
1苗期病害 1.1症状 1.1.1立枯病.病原先侵染幼茎,茎基部出现淡黄色病斑,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绕茎,使幼茎缢缩变细,形成病、弱苗乃至枯死,一般不倒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玉米播种面积的不断扩大,高肥密植措施推广,使茎腐病发生日趋严重,一般发生病率10%以上,发病后常造成籽粒不饱满,轻者倒伏或早枯,严重影响产量. 一、发生规律及特征 1、发生规律:茎腐病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至蜡熟期为显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病茎地上部第一、二节间有纵向扩展的褐色不规则病斑,剖茎检查,其内部组织腐解,维管束游离呈丝状,茎秆变软易倒.  相似文献   

8.
葡萄病毒病主要的有4种,即葡萄扇叶病、葡萄卷叶病、葡萄栓皮病、葡萄茎痘病.我区葡萄病毒病以扇叶病和卷叶病为主,发生重的也有扇叶病和卷叶病回合发生.葡萄扇叶病毒病严重发生时可减产20%~80%,甚至导致植株死亡.葡萄卷叶病毒病一般减产20%左右,含糖度降低20%或更多.  相似文献   

9.
淡水白鲳病害较少,水温在26℃以上时,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秋冬季节,当水温在20℃以下时,幼鱼易患白皮病、指环虫病;越冬期间,淡水白鲳还易患腐皮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等.……  相似文献   

10.
1 症状 角斑病危害柿叶及果蒂.叶片受害,初期在正面出现黄绿色病斑,形状不规则.随病斑扩展,颜色逐渐加深,呈浅褐色.后期受叶脉限制,病斑常形成多角形,中间黑褐色,边缘黑色,其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粒.病斑多时往往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型枯斑.叶背的病斑较叶面稍浅.果蒂上的病斑多近圆形,深褐色.一般自蒂的尖端向下面扩展,病斑上生黑色点粒.  相似文献   

11.
临床症状 多数羔羊出生时表现尚好,一般于羔羊生后6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黏膜发绀.所有病羔均在12小时以内出现症状,超过12小时者一般不是此病.病羔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发绀,呈进行性加剧,伴呼吸气性呻吟,鼻孔扩张,两肺呼吸音减弱,在吸气时可听到细小湿哆音.心音开始正常,以后逐渐减弱,听诊有收缩期杂音.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快出现呼吸衰竭.严重病羔常于2~3日内死亡.能耐过3天以上的病羔,则有存活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柑桔裙腐病又叫脚腐病,有的地方也称为褐腐病.一般发生在柑桔根颈部的皮层,有时黄熟期的果实上也会发病.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7~8月份,感病的桔树根颈部常会出现不定形的病斑,病部皮层腐烂呈褐色,有酒糟的气味漂溢,并流出胶液.  相似文献   

13.
传染病病畜的治疗与一般普通病不同,特别是那些流行性强、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必须在严密封锁或隔离的条件下进行,务必使治疗的病畜不致成为散播病原的传染源.治疗中,在用药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既要考虑针对病原体,消除其致病作用,又要帮助动物机体增强一般抗病能力和调整、恢复生理机能,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病畜的治疗必须及早进行,不能拖延时间.还应尽量减少诊疗工作的次数和时间,以免经常惊扰而使病畜得不到安静的休养.不能单靠药物治疗,而应尽力扶持和增强病畜本身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广西农业科学》2003,(6):29-29
烂脚病又称脚腐病,是近年来荔枝、龙眼果园受害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受害植株主干基部树皮腐烂,发病部位一般离地面20~30cm.  相似文献   

15.
黄瓜嫁接后易发生病害,既有侵染性病害,也有生理性病害,对黄瓜苗期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一、蔓枯病和炭疽病1.发生症状南瓜子叶上有黄褐色病斑,一般从叶缘开始发病,有时茎秆上有长条状褐色病斑。如果病斑上有密生小粒点的为蔓枯病,无小粒点的为炭疽病。如是气害或药害病斑一般是白色不规则的,  相似文献   

16.
刘源 《河南农业》2021,(10):36-36
一、常见叶部病害特征及防治方法(一)叶部病害特征1.叶斑病。叶斑病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是我国主要的花生病害。花生被害产量一般降低10%~20%。2.网斑病。网斑病又称污斑病、网纹斑病、泥褐斑病。近年,该病蔓延迅速,许多地方花生被害程度已超过黑斑病和褐斑病。花生被害产量一般降低20%左右,严重时产量可降低3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陈茂春 《新农村》2003,(9):13-13
软脚病是肉用仔鸡育肥过程中的多发病,一般自2周龄开始发病,4~5周龄时大量出现.开始发病时,病鸡两腿呈X型或O型,随症状加剧,病鸡站立不稳,用膝行走.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高产牛群中,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2%~20%,且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一、病因 酮病病因涉及的因素很多,且较为复杂,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又叫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斑点病,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蚕病是养蚕中的大敌,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及质量.蚕病分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而以传染性蚕病危害更重.农村中常见的传染性蚕病主要是僵病、脓病、软化病3种.这些病的共同特点是潜伏期长、发病快、来势猛、范围广、危害性大,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80%-90%,甚至颗粒无收,给蚕农带来极大的风险.笔者现就本地区养蚕常见病的发生原因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