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梁气象     
高粱是一种喜温耐早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温暖地区,自赤道至高纬度均有栽培。欧洲到48°N,北美到45°N,中国东北地区到48°N的地方皆有栽培。  相似文献   

2.
杂交高粱“一种两收”栽培是利用川南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进行头季高粱和再生高梁连作的栽培模式,一般海拔450m以下的平坝、浅丘,温度满足3月平均温度15℃、9月平均温度20℃以上的区域均可采用该模式。  相似文献   

3.
东亚地区栓皮栎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的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东亚地区,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是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景观价值.在本项研究中,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栓皮栎在东亚地区的天然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分析了天然分布区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在东亚地区栓皮栎主要分布在19°~42°N、97°~14°E之间;栓皮栎除了在中国大陆有大量的分布以外,在中国的台湾、海南岛,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均有分布.在水平分布上,栓皮栎在中国大陆的分布区的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5.3℃,最高和最低的年平均气温分别为23.6℃和7.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11~2 000 mm;在岛屿分布区域,栓皮栎分布区的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3.1℃(日本)~14.7℃(中国台湾),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 788 mm(日本)~2 803 mm(中国台湾).在垂直分布上,在温带地区海拔上限大约为1 500 m,温度为7.7℃;在亚热带地区海拔高度上限超过3 000 m,温度为7.6℃.  相似文献   

4.
再生杂交高粱栽培是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进行头季高粱和再生高粱连作的栽培模式,通过品种选择、卡定播期、适时移栽、配方施肥、田间管理、适时收割、即时砍秆等措施,获得头季高粱和再生高粱高产.再生杂交高粱栽培是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进行头季高粱和再生高粱连作的栽培模式,一般海拔450米以下的平坝、浅丘,温度满足3月平均温度15℃、9月平均温度20℃以上的区域可以种植.  相似文献   

5.
豫东高粱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河南省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全省各地均有栽培,分布很广,而豫东高粱以品质上乘而著称。多年来,豫东地区广大群众和农业科研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因地制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使高粱生产不断向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同时,不断总结新的增产经验,把高粱栽培管理技术提到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西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与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鳍金枪鱼渔业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发展对象,根据2008至2010年中西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和海表温度(SST)数据,研究了长鳍金枪鱼(ALB)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海表温度特征。结果表明:以尾数统计时,长鳍金枪鱼渔场主要分布纬度位置为15°~40°N和10°~45°S,该区域渔获尾数占总渔获80%以上。高CPUE渔区主要位于25°~40°N和10°~40°S,其南北分布与季节有一定关系,北半球冬季时多分布于北太平洋,夏季时多分布于南太平洋。2008-2010三年间渔业资源丰度分布状况基本一致,2009年在北太平洋以及2010年在南太平洋的高CPUE渔区数相比另两年减幅较大。北太平洋主要渔场表层水温为16~22℃,南太平洋主要渔场表层水温为16~24℃及26℃左右的海域。  相似文献   

7.
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的地理分布及生态分化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一年生野生大豆(G. soja)在世界上分布范围仅局限在东亚温带地区,中国地处东亚的主要部分,野生大豆资源非常丰富。考察表明:从南起北纬24°左右的广东、广西北部地区开始到北纬52°55′左右的黑龙江畔都有野生大豆。特别是在北纬30°至45°区域内,野生大豆不但分布广、种群大、类型也极丰富,是我国野生大豆多样性分布区。野生大豆分布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限制该种分布的因子和知识的条件,明确了对野生大豆生存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凡是一年中最暖月平均温度不足20℃或者年降水量不足300mm地区没有野生大豆。同样从小范围的地理、地形分布情况看,使我们了解到该种适宜生长在沟边、路旁、苇塘、河的两岸等低湿的环境中。物种是环境的产物,不同地区形成有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不同类型。我国野生大豆的茎秆长度从不足30cm到500cm以上;花色有紫色和白色两种;单株荚数从30-40个到2000-3000个;原产地始花期的光照时数从13小时15分到17小时5分之间;生育日数从120天到200天以上;种粒颜色及大小分化也很明显,种皮色有黑、褐、绿、黄、双色等,并分为有种衣和无种衣两种;百粒重从不足1g到5g以上。  相似文献   

8.
高粱的主要用途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分布很广,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唯有东北高粱以品质上乘而著称。多年来,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各地要因地制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使高粱生产不断向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同时,要总结新的增产经验,把高粱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到一个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哈尔滨市宾县东山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并分析其在坡度、高程、坡向地貌因子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山沟小流域土壤侵蚀以轻度侵蚀为主,且流域年均土壤侵蚀速率呈现上游最大,中游次之,下游最小的特征;研究流域轻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坡度为1.5°8°的地区,中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坡度为8°8°的地区,中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坡度为8°15°的地区,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坡度大于15°的地区;各坡向土壤侵蚀均以轻Ι型侵蚀为主;16015°的地区,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坡度大于15°的地区;各坡向土壤侵蚀均以轻Ι型侵蚀为主;160170 m和210170 m和210220 m高程上主要是微度侵蚀,170220 m高程上主要是微度侵蚀,170180、180180、180190和190190和190200 m主要是轻Ι型侵蚀;土壤侵蚀综合指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高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最大值分布在高程为190200 m主要是轻Ι型侵蚀;土壤侵蚀综合指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高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最大值分布在高程为190200 m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刘建宏  熊小真  杨丽英  熊忠平  潘涌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96-19398,19430
[目的]为在江西省对桔小实蝇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桔小实蝇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桔小实蝇在江西省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桔小实蝇在江西省的适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在24°~26°N赣南盆地的大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9~20℃,是桔小实蝇的高适生区。在26°~27°N的赣州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吉安西南部、抚州、鹰潭、上饶东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8~19℃,是桔小实蝇的中度适生区。在26°~30°N的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7~18℃,是桔小实蝇的低适生区。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17℃,是桔小实蝇的非适生区。[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的实际分布与GARP的预测分布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粱的起源、驯化和传播,中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猜想。最早有印度起源说,再有非洲起源说,中国高粱中国起源说,以及多元起源说等。本文从高粱历史遗存的考古发现、古籍记载、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等方面论述了栽培高粱的起源、驯化和传播。认为高粱起源于苏丹热带草原,距今8 000~6 000 a前开始驯化栽培,并向非洲大陆、印度、中东、西亚等周边传播,距今5 000年前传播到印度,4 000~3 000 a前传播到中国西南的云、贵地区。由于远古时期就开始传播,受不同地域气候条件、栽培条件等的影响,原始高粱的形态学性状和生理特性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变异,形成了现今五大高粱栽培种之间的差异。中国高粱非中国起源,但中国无疑是高粱的重要驯化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哈尔滨市宾县东山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并分析其在坡度、高程、坡向地貌因子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山沟小流域土壤侵蚀以轻度侵蚀为主,且流域年均土壤侵蚀速率呈现上游最大,中游次之,下游最小的特征;研究流域轻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坡度为1.5°~8°的地区,中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坡度为8°~15°的地区,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坡度大于15°的地区;各坡向土壤侵蚀均以轻Ι型侵蚀为主;160~170 m和210~220 m高程上主要是微度侵蚀,170~180、180~190和190~200 m主要是轻Ι型侵蚀;土壤侵蚀综合指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高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最大值分布在高程为190~200 m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高粱施肥方式比较试验,筛选、确定适宜本地区高粱高产高效栽培的最佳施肥方式。为本地区高粱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依据,指导农业生产。我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东经119°10′-120°2′,北纬40°17′-42°21′之间,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尽管东南部受海洋暖湿空气影响,但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全年平均气温7.6℃,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36.9℃,年  相似文献   

14.
海南发展油棕概况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棕是棕榈科油棕属多年生乔木,热带地区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原产于热带非洲,现在从北纬13°至南纬12°之间的热带地区均有分布.油棕喜高温、多雨、强光照和土壤肥沃的环境,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以年平均温度25~27℃、年雨量2000~2500mm且分布均匀、日照5 h以上的地区最为适宜,经济寿命20~30年,自然寿命可达100多年.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珍贵用材树种桢楠的地理分布范围和潜在适宜栽培区范围,基于气候、海拔、土壤条件和植被类型数据集,结合桢楠分布样点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桢楠的潜在适宜栽培区。结果表明,桢楠的水平分布范围为26°41′-31°7′N,101°51′-110°57′E,垂直分布海拔介于139~1 524 m。桢楠分布区的适宜年均气温为13℃~18℃,适宜年降水量为850~1 500 mm,适宜越冬的极端最低气温为-1℃~4℃,适宜越夏的极端最高气温为26℃~32℃。桢楠的潜在最适宜和较高适宜栽培区主要分布在龙门山-大巴山-武陵山-苗岭-峨眉山区域。其中,四川省的高、中适宜栽培区面积最大,为137 694 km2;依次为贵州省、重庆市、湖南省和湖北省,面积分别为101 972、61 658、38 382、25 456 km2。研究结果阐明了桢楠在我国的地理分布范围和适宜气候条件,并采用MaxEnt模型进行了桢楠潜在适宜栽培区预测,可为我国桢楠的推广栽培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酒用高粱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贵州的酒用高粱种植农业规划提供参考,从农业气候统计学角度,应用最小二乘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方法,对贵州酒用高粱进行气候适宜性种植区划,确定高粱气候关键期、生育期气候指标以及影响高粱产量的气候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当10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12℃时,适宜高粱播种育苗;在积温达2 700~2 900℃时,适宜高粱移栽—成熟期的生长需要;从播种到成熟期的总日照时数与单产呈显著正相关性,日照越多单产越高;从播种至成熟(4—8月)需降水量在650mm以上才能满足高粱生产的需求。针对贵州气候因子,在GIS平台上利用空间分析技术,绘制贵州酒用高粱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显示,全省除西北部地区由于热量条件不够,不适宜种植高粱外,大部地区气候条件均适宜种植;最适宜高粱种植区域大部分分布在贵州省的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橘小实蝇在江西省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橘小实蝇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了橘小实蝇在江西省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在江西省的适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在24~26°N赣南盆地的大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9~20℃,是橘小实蝇的高适生区;在26~27°N的赣州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吉安西南部、抚州、鹰潭、上饶东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8~19℃,是橘小实蝇的中适生区;在26~30°N的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7~18℃,是橘小实蝇的低适生区;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17℃,是橘小实蝇的非适生区。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夏季林火与气象环境条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1-2007年黑龙江省所辖林区的夏季林火火场资料以及相应地区的降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等气象资料,分析黑龙江省夏季林火特征以及夏季林火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夏季林火集中期为7月25日-8月16日,且夏季林火日变化明显,主要发生在15:00-17:00时,多发生在大兴安岭和黑河林区(50°44′~53°24′N,121°34′~126°40′E),此地区是黑龙江省夏季林火防御的重点区域,其中雷击火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雨日里,出现林火的概率较低,75%以上林火当日无降水;日最小相对湿度<40%时易发生林火,40%的林火当日最小相对湿度<30%;日平均气温在15~25 ℃、日最高气温25~35 ℃是夏季林火发生的关键温度区间;在日照时数超过6 h易发生夏季林火.经过方差分析发现:降水量、最小相对湿度与林火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气温、地温、日照时数、风速均与林火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正高粱起源于非洲,是最古老的栽培粮食作物之一。公元前近3000年传入到埃及、印度、中国栽培,现在的主产国为美国、阿根廷、墨西哥、苏丹、尼日利亚、印度和中国。高粱栽培,在我国至少有5000多年历史,为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主产东北、华北各省,也是我国南方水旱轮作作物,以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为主,湖南以湘西、怀化、邵阳地区为主。特别是杂交高粱的发明,推广速度明显加快,产量明显提高、产品主要用于轻工业酿造、加工淀粉和糖。我国很多名酒  相似文献   

20.
<正>高粱起源于非洲,是最古老的栽培粮食作物之一。公元前近3000年传入到埃及、印度、中国栽培,现在的主产国为美国、阿根廷、墨西哥、苏丹、尼日利亚、印度和中国。高粱栽培,在我国至少有5000多年历史,为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主产东北、华北各省,也是我国南方水旱轮作作物,以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为主,湖南以湘西、怀化、邵阳地区为主。特别是杂交高粱的发明,推广速度明显加快,产量明显提高、产品主要用于轻工业酿造、加工淀粉和糖。我国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