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行中药材GAP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药材生产的现状,就宁夏地区推行中药材GAP生产提出了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加强中药材品种选优和新品种培育、开展栽培品种提纯复状研究、研究中药材设施栽培技术、制定道地药材的质量标准等建议,并提出制订SOP操作规程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温郁金GAP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温郁金项目实施试验,按照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技术要求,对温郁金生产中的选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质量监测等技术做了详细的描述,并制定出标准操作规程(SOP),为确保温郁金道地性,保证“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中药材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富阳市西红花规范化种植生产技术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要求,结合富阳市渌渚镇和洞桥镇西红化生产实践,通过研究试验在总结西红花-水稻水旱轮作的栽培技术基础上,从产地环境选择、栽培管理措施、采收与加工方法等方面,制定富阳市西红花规范化种植生产操作规程(SOP),保证药材质量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浙贝母在浙南规范化种植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要求,通过试验研究,从产地环境选择、栽培与管理技术、采收与加工技术等方面,制定浙贝母在浙南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操作规程(SOP),保证药材的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5.
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为指导,对益智生产的适宜条件、品种、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质量标准、包装、贮藏与运输等开展系列研究,确定各生产环节的最佳方法和技术标准,总结制定了益智的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相似文献   

6.
在海南地区进行胆木药材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为指导,对海南地区胆木栽培生产的产地环境、种苗品种和标准、栽培技术措施、采收加工、包装、运输及档案等环节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确定海南地区胆木规范化生产过程中各环节最佳指标和方法,制定海南胆木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相似文献   

7.
白术根腐病综合防治标准操作规程(SO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国家绿色食品A级农药施用标准》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稿)》等条例的规定,再根据白术根腐病的发病因素、发病规律和药农种植习惯,制定了一套白术根腐病综合防治标准操作规程(SOP),为获得高产优质、符合G AP质量标准的白术药材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3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的内容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共十章五十七条。除第四章第二节为“药用动物养殖管理”外,其余各章各条都与药用植物有关。包括中草药产地的生态环境、种质和繁殖材料、栽培管理、采收与初加工、包装及运输与贮藏、质量管理、人员和设备、文件管理等,都有明确规定。GAP是中药材生产的指南。在进行中药材生产和生产基地建设时,都要依据GAP的规范,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生产实验,根据不同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制定出每种药材的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简称SOP,并坚决按规范化生产操作规程操作实施。  相似文献   

9.
建立中药材的采收、初加工、贮藏与包装标准操作规程对保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调查表明,当前白芷的采后处理过程主要依靠药农的经验积累,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标准,使得白芷药材的质量存在差异。若采后处理不及时、干燥方式不恰当、贮藏条件控制不规范,会引起中药材腐烂、霉变、虫蛀、变色等变质现象。为规范白芷药材的采后生产过程,本文基于实地调研,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为指导原则,结合文献报道及传统加工经验,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白芷采后环节标准操作规程(SOP),以期为控制和提高白芷药材的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中药材的采收、初加工、贮藏与包装标准操作规程对保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调查表明,当前白芷的采后处理过程主要依靠药农的经验积累,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标准,使得白芷药材的质量存在差异。若采后处理不及时、干燥方式不恰当、贮藏条件控制不规范,会引起腐烂、霉变、虫蛀、变色等变质现象。为规范白芷药材的采后生产过程,本研究基于实地调研,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为指导原则,结合文献报道及传统加工经验,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标准操作规程(SOP),以期为控制和提高白芷药材的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贵州省清镇市麦格乡开展了中药材续断原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Y Cheng et T.M.Ai)规范化人工栽培试验研究,对生产过程中的选种、选地、整地、播种前种子处理、播种量、种植密度及方法、施肥种类与方法、采种田管理与留种、主要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进行操作规范,初步探索出了一套规范标准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川续断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ac-tice,SOP),可作为在类似生态环境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药材生产、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现代农业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吴茱萸GAP生产基地。制定吴茱萸规范化生产操作规程(SOP),对余庆县黔龙民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吴茱萸生产基地的灌溉水质、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地灌溉水符合“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土壤环境质量达到“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故该生产基地符合绿色中药材栽培的环境条件要求,适宜种植中药材吴茱萸,可以发展成为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对该基地2003年生产的吴茱萸样品进行检验,所取样品的铅(Ph)、镉(Cd)、汞(Hg)、砷(As)、六六六、DDT共6项指标均达到“WM2-2001”《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13.
昆明山海棠为贵州道地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的功效,在贵州雷山、剑河和修文等县市已开展其示范种植。为贵州及类似地区昆明山海棠野生资源保护及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对其产地环境、苗木质量、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产地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初步探索出一套规范标准的绿色生产技术,在此基础上编制出贵州昆明山海棠绿色生产技术规程(SOP)。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种子质量与检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药材种子质量监管和研究相对滞后,致使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中药材生产.近年来,我国在中药材种子质量与检验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开展了中药材种子资源平台和资源库建设工作.为加强中药材种子生产、流通监管,加快制定中药材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对中药材质量现状、标准制定、质量研究和分级标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药材种子质量与检验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童子益母草高含量反季节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童子益母草种源筛选、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施肥、生长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产前八个环节入手,对童子益母草的栽培,按中药材生产的良好农业规范(GAP),建立了童子益母草鲜草生产各环节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同时开展了童子益母草高含量、反季节大田模式栽培技术的组装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为童子益母草鲜草原料生产基地的建立和GAP标准化操作规程(SOP)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详尽的技术资料及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种子繁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中药材种子繁育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问题,提出了重视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建立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规范种子市场秩序;加强中药材种子管理;提高认识,加强标准制定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新晃县中药材生产现状,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缺乏整体规划、品牌不突出、科技服务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筛选主推品种、集成种植和防治病虫害防治方案,建立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立强有力的科技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安全、有效、稳定的中药材,给制药企业提供优质原料,基地药农应按照SOP的要求进行操作,禁止使用硝态化肥、高毒高残留农药,做到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药材温郁金连作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科学防治关键技术,为温郁金规范化种植(GAP)的生产实践操作规程(SOP)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0.
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为指导原则,对凉粉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采收加工、质量标准与监测以及包装储运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研究,明确各个生产环节的最佳指标和方法,制定凉粉草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以提高凉粉草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