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头茶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生长比较迅速,树高年平均生长为0.39m,前6年树高连年生长量较快,达0.5m以上。胸径年平均生长为0.32cm,在10年生以前,胸径生长较快,连年生长量可达0.94cm。该树种能适应干旱贫瘠的生境,可作为我省南亚热带山地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本文对大头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分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粤东沿海第一重山植被进行踏查,并对主要造林树种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粤东沿海第一重山常见乔木树种共有44种、灌木(含木质藤本)28种、草本(含草质藤本)20种.对11个主要乔木树种按树高年均生长量、胸径年均生长量和冠幅年均生长量进行聚类,共分为3类: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生长最快,树高年均生长量为1.76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1.99 cm,冠幅年均生长量为0.90 m;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rlia)和木荷(Schima superba)生长较快,树高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30,1.15和0.96 m,胸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0.84,1.31和1.16 cm,冠幅年均生长量分别为0.90,0.57和0.64m;杨梅(Myrica rubra)、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es)、中华楠(Machilus chinensis)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较慢,其中马尾松树高、胸径和冠幅年均生长量分别为0.36 m、0.61 cm和0.28 m,其它6个树种树高年均生长量为0.42~0.88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0.58~1.35 cm,冠幅年均生长量为0.30 ~0.96 m;以上10个阔叶树种可替代马尾松,作为粤东沿海第一重山造林绿化的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3.
2016年4月,在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林场的35年生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人工林中设置20 m×30 m标准地进行每木调查,选取并测定解析木数据,对其胸径、树高及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大,北美红杉树高和胸径生长表现为"直线形",而材积生长则表现为"S"型;35年生北美红杉平均树高、胸径、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23.00 m,30.6 cm,0.343 0 m~3,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70 m,0.93 cm,0.010 4 m~3;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并没有交叉,该树种还处于速生阶段未达到数量成熟。将北美红杉与毗邻的同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生长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年平均胸径及树高生长量均比杉木多。  相似文献   

4.
《林业科技》2021,46(4)
以3~6年生俄罗斯花楸幼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幼林的生长性状,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俄罗斯花楸幼林树高和冠幅指标年平均生长量较为稳定,平均值为0.55 m和17.4 cm。造林6年林分平均树高为2.65 m,年平均生长量为0.55 m,平均胸径为2.70 cm,年平均生长量为0.62 cm。6年生俄罗斯花楸幼林的生长性状在样地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俄罗斯花楸幼林早期生长稳定性较好。从俄罗斯花楸连年生长量来看,树高、胸径和冠幅指标随着栽植时间均逐渐增加,但树高和胸径增加的幅度没有冠幅增加的幅度大,冠幅指标到第6年已达到117.3 cm。  相似文献   

5.
不同立地条件的水曲柳人工幼龄林生长指标的调查结果表明:缓坡造林,8 a生胸径最大值为6.0 cm,树高最大值为6.5 m;轻微水湿地造林,经2次施肥后,12 a生时平均胸径、平均枝下高生长量较缓坡造林的8 a生水曲柳仅具有微弱生长优势,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枝下高低于8 a生缓坡水曲柳幼龄林;农耕地10 a生水曲柳人工幼龄林平均树高为4.50 m,为其他立地的150%,最大值为6.8 m,胸径最大值为7.3 cm,单位面积立木蓄积为其他立地的158.3%。水曲柳造林后第四年开始,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较快,胸径连年生长量由0.65 cm增至0.80 cm以上;树高生长量在4~6 a增长最大,连年生长量达1.00 m,平均生长量也持续在0.60 m以上;材积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自第四年开始,增幅较大,第六年连年生长量为第五年的1.92倍。  相似文献   

6.
早期在杉木伴生下的闽楠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早期在杉木伴生下的28年生的闽楠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期以杉木为伴生树种的闽楠人工林,无论是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都明显高于闽楠纯林,28年生时平均木的单株材积达到0.24628 m3,比闽楠纯林增加100.9%。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8~10年生时,峰值为1.02 cm.a-1,连年生长量在0.8 cm.a-1以上的年份有14a;树高连年生长量在10~12年生时最大,峰值为1.07 m.a-1,4~16年生时生长量都保持在0.8 m.a-1以上。闽楠纯林树高总生长量只有15.89 m,连年生长量在8~10年生时最大,峰值为0.95 m.a-1,比以杉木为伴生树种的闽楠要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乡土树种华榛的生长特性和营养元素相关情况,本文对湘西青坪生态站乡土树种华榛开展了研究,了解其树高、胸径、材积以及矿质元素含量与相关性等情况.结果表明:华榛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第10年,达0.93 m;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第15年,达到0.84 cm;华榛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第20年,达0.00...  相似文献   

8.
采用树干解析法在攀西地区德昌县选择3株胸径在30cm以上的滇红椿对其进行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42年生滇红椿的胸径、树高与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95cm、0.52m与0.027 5m~3;树高平均生长量在3年生时开始下降,在9年生时稳定下来,此后下降速度减慢;胸径在前期(1-12年)生长速度较快,平均生长量曲线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变异幅度为0.93-1.41cm,此后年平均生长量开始逐渐降低;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生长过程中有多次相交;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在42年时生长曲线还未相交,均尚未达到最大值,表明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滇红椿的数量成熟年龄超过42年。  相似文献   

9.
对11年生枫香(Liquidamba formosana)人工林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枫香树高在11年生前处于速生期,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维持在1.1 m左右;胸径在6年生前生长迅速,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大于1.0 cm,6年生后连年生长量有较大降幅,适宜在6年生和7年生之间进行适当间伐;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随林龄增加呈逐步加快的趋势,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逐年增大,单株材积生长率在11年生前均大于10%,具有很大的生长潜力。林分树高与胸径分布均为正偏、尖顶峰,相对直径、相对树高变幅较大。林分干形与树高、胸径、冠幅间显著正相关,表明生长较快的植株干形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湖南省黄丰桥林场内的15年生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树干解析的方法阐述香樟人工林胸径(DBH)、树高(H)和材积各年间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香樟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平均树干分叉高度分别为18.8 cm、13.7 m、8.6 m。15年生香樟树高连年生长量呈现"升-降-升"的规律,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生长期内出现两个峰值,分别为第4年和12年;香樟幼苗期树高生长较快,至第6年之后呈现较稳定的趋势,在15年可达到15.1 m。香樟胸径生长的总生长量为26.7 cm,在15年的生长期中胸径连年生长量波动较大,12年达到峰值1.95 m/a;平均生长量波动较小,总体稳步生长,保持在1.75~2.03 m/a之间。15年香樟单株的总材积生长量达到0.359 25 m~3;材积的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在15年的生长期内未相交,说明香樟人工林未达到材积数量成熟,材积平均生长量未达到最大值,香樟的主伐年龄应在15年之后。  相似文献   

11.
对由广西凭祥引进,种植于长泰的23年生的米老排进行树干解析,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林分平均胸径17.9cm,平均树高18.6m。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3~4年,长期保持在0.6~0.8cm;树高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11~12年,至23年时连年生长量仍然大于0.6m;10年后材积生长迅速,15年时连年生长量大于0.01m~3,19年后大于0.02m~3,在23年时尚未达到数量成熟,培育潜力较大。研究区上坡的米老排早长早衰,中下坡表现为生长较慢但后劲更足。研究认为适度集约经营有利于该树种的速生丰产,推广营造混交林,先间伐其他树种,保留米老排继续培育中大径材有利于充分发挥该树种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为系统掌握湿加松的适宜性和生长规律,在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通过设置固定标准地定期对湿加松的树高、胸径、冠幅等进行测量,对湿加松与湿地松的适应性与生长量、湿加松的幼林生长规律和年生长规律等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生根促进剂的种类、浓度、浸泡时间对湿加松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加松生长速度高于湿地松。湿加松树高连年生长量在1.2~1.7 m之间,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1.3 m。胸径连年生长量在1.8~2.5 cm之间,年平均胸径生长量为2.1 cm。湿加松树高生长从2月初开始萌动,3月开始生长,生长期260 d左右,4、5月生长速度最快。胸径生长从2月中旬开始萌动,生长期280 d左右,3月、8月为生长高峰。不同生根促进剂的种类对湿加松扦插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浙西南山地引种栽培的日本扁柏人工林生长过程及其模型,采用树干解析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6年生日本扁柏树高、胸径与材积生长量分别达到了11.36 m、13.68 cm、0.089 47 m3,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32 m·a~(-1)、0.38 cm·a~(-1)、0.002 49 m2·a-1,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25 m·a~(-1)、0.20 cm·a~(-1)、0.004 29 m2·a-1。树高快速生长期为6~12a,胸径快速生长期为6~15a,材积逐年增长。36年生时材积连年生长量大于平均生长量,材积生长没有达到数量成熟。树高、胸径、材积与树龄的拟合方程分别为y树高=11.583 8/(1+e2.845 0-0.1598 36x)、y胸径=12.713 8/(1+e3.949 3-0.257 878x)、y材积=0.116 384/(1+e4.830 0-0.166 335x)。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通江县海鹰寺林场鹅掌楸天然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5 a生鹅掌楸的胸径、树高与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25.38 cm、18.35 m与0.397049 m3;其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73 cm、1.02 m与0.015882 m3;胸径连年生长量在第12年时达到最大值,平均生长量在第16年时达到最大值,两者在第18年时相交,胸径数量成熟龄为18 a;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均在第8年时达到最大值,树高数量成熟龄为9 a;材积连年生长量在第24年时达到最大值,而鹅掌楸天然林在25 a生时尚未达到数量成熟。材积生长率在第18年时开始稳定,胸高形数在第10年时基本稳定。logistic曲线对鹅掌楸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动态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回归方程分别是y=18.63526/(1+7.2421*e-0.18015x),y=26.81266/(1+18.24284*e-0.20781x)与y=0.63661/(1+162.2645*e-0.22093x)。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剑阁县藏柏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7 a藏柏树高、胸径与材积生长量分别达到了18.13 m、25.8 cm、0.407 55 m~3;此时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67 m、0.96 cm、0.015 09 m~3。树高的快速生长期为12 a~21 a,期间连年生长量为0.71 m·a-1~0.93m·a-1,胸径的快速生长期为9a~15a和21a~24a,期间连年生长量分别为1.17cm~1.22cm、1.09cm~1.21cm,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曲线都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到27 a时分别为0.03428m3·a~(-1)、0.01509m3·a~(-1),而且并没有相交,说明材积生长还没达到数量上的成熟。采用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得树高、胸径和材积相关系高达0.997、0.992和0.999,说明可用该模型对藏柏人工林的生产实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6.
晋江市柠檬桉生长调查表明:26年生柠檬桉树高可达25m、胸径51cm,年平均生长量1—2.5cm.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一般为0.0075—0.0450m~3,连年生长量为0.0115—0.0670m~3,达到省定柠檬桉速生丰产林标准.并就不同地形、地势、土壤、整地规格、苗木类型和营林措施等对柠檬桉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楠木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四川农业大学实习林场50~58年生的楠木人工林实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研究楠木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4年生楠木人工林的树高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为0.63 m,20年生时树高的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为0.57 m,与树高的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16年生时胸径的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64 cm,22年生时胸径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为0.56 cm,与胸径的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54年生时材积的平均生长量最大为0.008 9 m~3,与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此年龄可认为是楠木的数量成熟年龄;楠木人工林的树高、胸径、材积与树龄之间的生长关系可用三次多项式y=a_0+a_1t+a_2t~2+a_3t~3(y表示树高、胸径、材积,t表示树龄,a_0、a_1、a_2、a_3分别为模拟曲线的系数)描述,其适合优度99%.  相似文献   

18.
将乐县杉木良种造林的幼林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福建省将乐县杉木良种造林的幼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幼林林分6年生时平均树高可达3.11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0.51 m;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2.89 m、3.3 cm、0.00241129 m3。杉木幼林阶段生长较快,具有生产潜力及广谱性,可在将乐县各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乡土阔叶树种生长比较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在广州郊区帽峰山林场开展6 个乡土阔叶树种生产性扩大栽培试验,经5 .5 年的生长观察,结果表明,半枫荷和红锥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树高2 .09 ,1 .81 m ,胸径1 .62 ,1 .61cm ,蓄积11 .33 ,9 .77 m 3/h m 2 ,均属优良速生用材树种,作为生态公益林建设很有发展潜力。木荷虽种植于山脊,但生长相当快,年均生长树高1 .63 m ,胸径1 .33 cm ,蓄积8 .52 m 3/h m 2 ,属生长较快和较好的树种,除作防护林带经营外,也可作为用材林或混交林伴生树种。阴香和海南红豆生长一般,年均生长分别为:树高1 .39 ,0 .87 m ,胸径1 .29 ,0 .75 cm ,蓄积4 .56 ,0 .90m 3/h m 2 ,可作为景观绿化树种。铁冬青生长差,但耐阴性较强,可作为混交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20.
在湖南省龙山县红岩溪镇白果村石灰岩发育的石灰土及页岩发育的山地黄壤上开展细叶桢楠天然林幼苗(苗龄4a、苗高80~120 cm)移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细叶桢楠在山地黄壤上生长比石灰土上好,14 a细叶桢楠胸径年生长量0.56 cm、树高年生长量0.36 m、冠幅3.96 m~2。14 a细叶桢楠胸径年平均生长量持续上升,连年生长量7 a前持续上升,7~14 a波动明显;树高年平均生长量6 a前明显上升,6 a后缓慢下降,连年生长量6 a前波动上升,6 a后快速波动下降,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相交于7 a;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持续上升,连年生长量8 a前缓慢上升,8 a后快速波动上升,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差距逐年扩大;细叶桢楠胸高形数稳定在0.66~0.51之间。受硕蝽危害,58.4%的植株抽生多主梢。石灰土中84.0%的细叶桢楠根系分布在距地表20 cm土层范围内,山地黄壤中87.7%的细叶桢楠根系分布在距地表30 cm土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