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笔者对巴东县柏木鞭角华扁叶蜂的综合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鞭角华扁叶蜂危害柏木的危害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研究应用建立健全测报网络、营林措施防治、化学防治、生物和物理防治、加强科研和防治技术推广、多元化防治筹资机制等措施综合防治柏木鞭角华扁叶蜂。通过综合治理,改变治理区内的生态环境条件,培育柏木自身抵御病虫害...  相似文献   

2.
鞭角华扁叶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鞭角华扁叶蜂严重为害柏木林分。在综合防治技术上,总结出以预测预报为依据,结合防治指标划分防治区域,并以化学防治为应急,生物防治、天敌保护为重点,物理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技术,是防治鞭角华扁叶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鞭角华扁叶蜂发生期测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鞭角华扁叶蜂发生期测报技术研究牟文彬,唐志强(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licornis(F·Smith)]是柏木的一种主要害虫,近年来在长江沿岸的柏木防护林中危害猖撅,造成严重灾害。笔者从1995年起,在...  相似文献   

4.
应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 2块危害程度不同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受中度危害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其变程为 15 77m ,半方差函数模型为指数型 ;受重度危害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则表现纯粹周期性变化的空间现象 ,其周期性为 6 80 6 2。同时对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种群的空间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鞭角华扁叶蜂测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杉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自1987年在仙居萍溪林场发现小面积柏木受害后,至1989年迅速扩展到164ha。本文在摸索鞭角华扁叶蜂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利用物候、农事及根据蛹化率、孵化率分别与日期回归方程所确定的期距法进行害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参照其它森林害虫繁殖量计算方法,并根据上年老熟幼虫虫口密度基数进行幼虫发生量预测预报。为防治鞭角华扁叶蜂为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郑永祥崔相富吴道圣杨胜利陈绘画关键词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抽样技术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icornis(F.Smith)]属膜翅目(Hymenoptera)、扁叶蜂科...  相似文献   

7.
鞭角华扁叶蜂发生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地研究柏木鲜叶量,鞭角华扁叶蜂幼虫种群食叶量及各虫态种群数量幼态变动的基础上,利用柏木的失叶量2估计鞭角华扁叶蜂入土老熟幼虫虫口密密,进而预测来年的发生量,结果表明,利用柏木失叶量预测发生量,预测准确达90%。  相似文献   

8.
苏云金杆菌防治鞭角华扁叶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测定Bt菌液对鞭角华扁叶蜂的胃毒毒力的基础上,进行了Bt菌液单用和与2.5%溴氰菊酯乳油混用防治鞭角华扁叶蜂的研究。室内生物测定表明Bt菌液对鞭角华扁叶蜂有着较高的毒,它的LC50值为913(稀释倍数);Bt菌液和溴氰菊酯乳油的混合使用存在着增效;林间试验的防治效果经济指标表明;Bt菌液和2.5%溴氰菊酯乳油在浊合药液中的稀释倍数分别为500和2万倍时,是最为理想的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9.
由浙江省台州地区科委主持,于1991年12月8日对仙居县林业局崔相符等同志承担的“鞭角华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课题”在仙居通过鉴定。鞭角华扁叶蜂是危害柏木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浙江、湖北、四川等省发生严重,柏木受害很大。本课题组对该蜂的生物学特性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摸清了生活史、生活习性、危害程度等,并观察了其天敌对害虫  相似文献   

10.
张宏  唐志强 《四川林业科技》1998,19(3):77-78,F003
云阳长江林场柏木防护林是60年代遵照毛泽东主席“绿化长江”的指示营造起来的,现有柏木林面积4000公顷,集中分布在沿江70余公里范围内,其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极为明显。90年代以来,该片林区连续遭受鞭角华扁叶蜂(俗称柏木叶蜂)的严重危害,先后引起四川...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12个柏木种类引种栽培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墨西哥柏、危地马拉、湖南墨柏在胸径与冠幅上明显高于四川柏木和本地南漳线柏,四川柏木在树高上却高于本地和墨西哥柏,12个参试柏木材积生长量差异极显著,危地马拉、湖南墨柏显著高于本地南漳线柏。与本地柏木相比较,墨柏表现最好,四川柏次之,美国花柏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2.
柏木种子雨在8月底开始降落,10月达到顶峰,翌年5月结束,历经9个月左右。整个过程呈单峰曲线,10~11月的种子雨量占全年的67.5%。种子雨时间变化格局差异极显著,而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没有显著差异。种子雨中柏木种子的年均密度为5 982.2粒.m-2。63.4%的柏木种子直径大于2.5 mm,构成了柏木种子雨的主体。由于这一级别柏木种子的萌发能力较强,因此三峡地区柏木林的更新能力强。柏木林中非柏木种子的种子雨每年主要发生在1月和5月,形成2个高峰,年均种子雨密度为1 842.8粒.m-2。土壤种子库中柏木种子的平均密度为608.8粒.m-2。柏木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垂直分布格局差异极显著。0~2 cm土壤层所分布的柏木种子占种子库中柏木种子的80.49%。其它土壤层次所含有的种子比例很低,且萌发能力较低,因此,柏木林的更新主要依赖于表层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柏木种子在种子库中的水平分布格局虽然随坡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差异不显著,表明整个柏木林的更新能力在水平格局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珍贵用材树种柏木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is paper dealt with an experiment on container seedlings culture with nonwoven and light medium for Cupressus funebris, a precious timber tree species, through orthogonal design. The effects of container height, quantities of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and the medium proportion on seedling quality of Cupressus funebri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edling height, ground diamater, divarication number and the ratio of seedling height to ground diameter of Cupressus funebri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height of container and the quantities of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and little influenced by the medium propor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seedling growth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 combinations. The treatment combination No.9 was the best one with averaged seedling height, ground diamater, divarication number and the ratio of seedling height to ground diameter of 21.75 cm, 0.271 cm, 10.7 branches and 80.29, respectively. The treatment combination of No.6, No.3 and No. 5 were relatively good treatment. The length of seedling container of nonwoven with diameter of 5 cm for Cupressus funebris, could be selected as 10—12 cm. The quantities of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of 3 kg·m-3 and the seedlings density of 215—220 plants·m-2 could be the optimal for nursing seedling with high quality. The costs of medium proportion on several container seedlings base of Zhejiang Provinc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宜昌市郊柏木人工林从幼龄林、中龄林至近熟林3个阶段林下植被发育及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林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数量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常绿树种几乎没有增加;林下灌木层由强阳性种趋向中性种,林下草本层由栗褐苔草和地果占优势变为蕨类植物占优势;柏木更新不良显著影响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平均高度和平均盖度的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增加的,只是平均密度有所下降;林下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的生物量呈增加趋势,但受柏木更新不良影响,灌木层生物量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柏木林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三峡库区柏木林的实地调查和分析表明,三峡库区柏木林可分为11个群落类型,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规律均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无规律性,这可能与库区内强烈的人为干扰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川中丘陵区位于长江上游,为深入了解并充分认识川中丘陵区不同柏木林地植物群落现状,以及群落组成、变化和发展趋势群落特征,并通过生物多样性Smipson指数和Shannon—wienner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等指标,对川中丘陵区分布最广的柏木林为主几个不同林地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林地群落层次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林层结构简单。其中乔木7科7属11种,灌木29科39属60种,草本35科57属72种。(2)每个林分类型内均有几种优势种或亚优势种,但不同林分类型的优势种类型及其物种均有较大差异。(3)从物种分布频度看,灌木层、草本层和群落的物种总体分布频度大致都符合频度分布定律,属于L形,即低频度的A级占优势,但各个林层的物种频度有较大差异。(4)不同林层植物物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等多样性指数表明,灌木和草本层都明显高于乔木层,乔木层最小;乔一灌层、乔一草层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洞口县石漠化现状和造林成林率调查,结果表明:洞口县石漠化区杉木、马尾松、柏木、阔叶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差异明显,人工造林成林率差异极显著。柏木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和人工造林成林率远远大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阔叶林仅次于柏木林,马尾松林介于阔叶林和杉木林之间,杉木的林最小。柏木是石漠化地区首选造林树种,其次是阔叶树;营造柏木、阔叶树纯林或柏木与阔叶树混交林可作为洞1:7县及其相同生境石漠化地区主要造林模式;马尾松纯林可作为辅助造林模式应用;杉木不适宜在石漠化土地上生长,不宜作为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8.
应用树木年轮生态学方法研究三峡库区云阳县柏木生长动态,通过交叉定年并滤除遗传因子对生长的影响,建立柏木标准年表和残差年表,并进行年表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云阳县柏木年轮生长与当年春季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1,2月的月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月降雨量和湿度指数对柏木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柏木鞭角华扁叶蜂的发生与标准年表的相关分析表明柏木叶蜂的发生总面积、柏木感虫率与柏木生长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得出云阳柏木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模型,用于柏木生长的预测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