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是全国农科院系统成立最早的从事农产品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下设采后生理实验室、采后病理实验室、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室、办公室和龙田保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现有职工30人,其中高级职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是全国农科院系统成立最早的从事农产品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下设采后生理实验室、采后病理实验室、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室、办公室和龙田保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现有职130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1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生3人,硕士生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  相似文献   

3.
1.什么是保鲜贮藏   贮藏保鲜或称作保鲜贮藏,其主要的内容是保鲜,即较长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保持一些农产品原有的品质和新鲜度,就是鲜活的农产品,在保鲜贮藏一段时间后,仍然是刚采摘或接近刚采摘时的鲜活状态和品质。   2.温度与农产品保鲜贮藏的关系   农产品采后,仍然是一个活体,在贮藏过程中它要维持生命,就要不断消耗自身的贮藏营养,从而逐渐失去营养价值和鲜活的品质。另外病虫害也会把农产品的贮藏营养作为美食,结果会造成农产品腐败变质,失去鲜度和食用价值。如何使农产品采后的活体保住营养和鲜活的品质,温度是…  相似文献   

4.
《甘肃农业科技》2005,(8):F0004-F0004
颉敏华,女,汉族,1970年4月生,甘肃省甘谷县人,硕士,在读博士,副研究员。199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西北农业大学,攻读植物生理学果实采后生理研究硕士学位。1996年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从事蔬菜的贮藏保鲜研究工作,1999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2000年调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加工研究室,从事果品蔬菜的贮运保鲜研究工作,2001年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中心贮藏保鲜研究室主任,从事果品、蔬菜的贮运保鲜及果蜡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贮藏保鲜是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是广大农村最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之一。而冷库则是农产品保鲜贮藏的重要设施。由于冷藏设施严重不足,以及采后贮、运保鲜技术落后等因素,致使我国果蔬的采后损失率高达20%~30%。微型节能保鲜库及配套技术是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国情开发研制的实用……  相似文献   

6.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衰老是制约果蔬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探明果蔬采后生理变化规律对于开发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延长贮藏保鲜期尤为重要。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果蔬采后呼吸生理、乙烯生理以及活性氧代谢等相关研究现状,展望了果蔬采后生理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
板栗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板栗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采后生理涉及果实呼吸、果实含水量变化、营养成份变化。板栗贮藏保鲜技术主要从品种选择、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条件、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荔枝采后生物学研究及其在广西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机理研究进展,指出失水和果皮褐变是荔枝贮藏保鲜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广西荔枝生产和采后生物学研究现状,提出借鉴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物学研究经验,结合广西特色荔枝资源及品种特性,进一步加强地方特色品种采后生物学研究,系统掌握品种成熟和衰老生理、低温伤害生理及气调生理等新理论,研发适合广西农业生产需要的实用型贮藏保鲜技术等建议,以促进广西荔枝采后保鲜向特色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桃贮藏保鲜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桃果实采后生理特性、贮藏保鲜的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6种贮藏保鲜技术,并对桃贮藏保鲜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枣果采后生理特性与保鲜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中国枣(Zizyphus jujuba Mill.)采后主要生理特性,研究表明:多数中国枣呼吸属于非跃变类型;枣果采后呼吸强度大;内源脱落酸对成熟和衰老起主导作用;鲜枣采后贮藏期易积累二氧化碳和乙醇,导致枣果软化、褐变;枣果采后易失水软化、腐烂。枣果采后保鲜贮藏技术有:常温保鲜技术;低温冷藏保鲜技术;湿冷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减压贮藏保鲜技术;冷冻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1.
概述近年热带水果番荔枝在采后成熟生理和保鲜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果实后熟期间的乙烯、糖类、挥发性物质,多胺等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与成熟有关的酶活性的变作总结,并介绍低温贮藏和气调贮藏的原理和综合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2.
葡萄采后生理生化特征及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83-11185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葡萄贮藏生理生化的特性以及葡萄采后主要病害等的研究状况,对葡萄采后保鲜技术冷藏、气调贮藏、辐射贮藏保鲜、钙对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涂膜保鲜、气体防腐保鲜、采前喷雾保鲜剂、臭氧保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开发安全、无毒的保鲜剂或无公害的保鲜方法如生物防治、诱导抗病性、紫外线处理、O3处理、变温处理等,将是今后葡萄保鲜领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油梨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其生理特性和采后病害是影响采后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综述了油梨果实采后预处理技术和贮藏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油梨贮藏保鲜方面的重点问题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水蜜桃采后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水蜜桃采后生理及影响其贮藏品质的因素。从预冷技术、涂膜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温度控制保鲜技术、气调贮藏、减压贮藏、生物保鲜技术等方面,阐述桃果实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并对桃果保鲜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鲜切花脱离母株后即采后,仍是鲜活的园艺产品,还要进行一系的生理生化变化和生命活动。对鲜切花采后生理变化及其规律进行研究,找出其特点,应用于鲜切花的贮藏保鲜上,对鲜药花的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具胡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鲜枣采后生理、贮期病害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枣采后生理、贮期病害及保鲜技术方面研究对延长鲜枣贮藏保鲜期至关重要。该文从呼吸类型与呼吸强度、采后酶活性、鲜枣Vc、糖、酸含量以及导电率、丙二醛(MDA)含量等方面阐述采后生理变化。概述了鲜枣贮间主要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介绍了包括物理保鲜方法、化学保鲜方法、生物保鲜方法在内的鲜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为鲜枣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荔枝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存在收获时间短、采后果皮褐变严重、耐贮运性差等特点,对荔枝的生产与销售极为不利。因此,掌握荔枝采后的生理变化规律,探索荔枝的贮藏保鲜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从荔枝的结构、采后生理特性、果皮褐变等方面综述荔枝保鲜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比较常用的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总结荔枝保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荔枝保鲜研究的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荔枝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荔枝出口贸易前景很好,但却因贮藏保鲜问题,使远距离运销受到限制。本文阐述了荔枝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总结了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方法,并对荔枝保鲜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洋梨采后生理特性及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西洋梨的采后生理特性,并简要介绍了其贮藏保鲜技术,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和化学保鲜技术等,以期为我国西洋梨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基础,促进西洋梨生产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于鲜人参受到保鲜技术、贮藏和运输等条件的局限,使市场上人参制品仍然以红参、生晒参等干品为主。随着医药产业、食品工业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鲜人参受到人们的喜爱,对鲜人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人参贮藏中的保鲜技术与生理变化对人参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人参采后保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对人参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人参采后保鲜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