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葡萄植株经过不同伤害处理后,所诱导的挥发物组成存在明显的不同,机械损伤后葡萄植株释放的挥发物主要是醇、醛和酯类物质,二点叶螨取食后释放出的挥发物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2.
以烟草为植物材料,研究机械损伤、二点叶螨取食对烟草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后烟草植株立即大量释放出来源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的含有6个碳原子的醇、醛化合物;烟草遭受二点叶螨取食24 h后诱导出多种新的挥发性信息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脂氧合酶(LOX)是植物防御反应中的关键酶,脂氧合酶途径的产物包括茉莉酸、绿叶挥发物等,在植物防御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明确脂氧合酶在昆虫取食和机械损伤诱导植物通信中的作用,以棉花、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处理(包括棉蚜取食和机械损伤诱导棉花及其相应挥发物诱导邻近玉米、玉米螟取食和机械损伤诱导玉米及其相应挥发物诱导邻近棉花)的诱导防御机制,测定不同方法处理24、48、72 h后棉花、玉米的脂氧合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昆虫取食和机械损伤不仅会诱导棉花、玉米植株的LOX活性升高,还能诱导邻近健康植株的LOX活性升高.研究结果表明,脂氧合酶在昆虫取食和机械损伤诱导的棉花、玉米间通信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植株间伤害信息的传递:信号分子及感受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植物在遭受到机械损伤或昆虫取食后释放出的伤诱导挥发物,除了具有防御功能外,还可作为伤害信息在植株间传递,引起群体诱导抗性的产生.文中就伤诱导挥发物在植株间传递伤害信息的存在证据、伤害信息分子的可能标准以及植物对伤害信息的感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机械损伤和伤诱导挥发物醛熏蒸的方法.研究了合作杨植株遭受不同处理后挥发物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健康合作杨植株接受伤诱导挥发物熏蒸12h后,释放出的挥发物在量上高于对照植株:先前接受过伤诱导挥发物熏蒸的合作杨植株遭受机械损伤后.挥发物的释放量上高于没有接受熏蒸而直接损伤的植株,接受伤诱导挥发物的合作杨植株具有记忆先前所处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番茄植株受二斑叶螨危害后产生的诱导防御反应对西花蓟马的作用,研究了不同密度(5头/片和15头/片)二斑叶螨危害不同时间(3 d、5 d和7 d)的番茄植株对后取食的西花蓟马体内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取食二斑叶螨危害的番茄叶片后,其体内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和解毒酶[羧酸酯酶(Car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与取食健康番茄叶片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西花蓟马体内SOD活性不论其取食二斑叶螨何种危害密度和时间的番茄叶片均受到明显抑制,在取食二斑叶螨5头/片和15头/片3个危害时间的番茄叶片后,较取食健康番茄叶片分别下降了15.8%、27.7%、14.4%和26.4%、8.8%、17.3%。西花蓟马体内POD、CAT、Car E、GSTs和MFO活性均在其取食二斑叶螨5头/片危害3 d的番茄叶片时最高,分别较取食健康番茄叶片上升了126.4%、17.7%、7.2%、6.7%和17.1%。5种酶活性均随密度的增加和危害时间的延长表现下降趋势,但不同酶活性的变化过程不同。以上结果说明,二斑叶螨取食诱导番茄植株产生了一定的防御反应,并引起西花蓟马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植物在遭受到机械损伤或昆虫取食后释放出的伤诱导挥发物,除了具有间接防御和直接防御功能外,还具有作为报警信号在植株间传递伤害信息的作用。本文就伤诱导挥发物在植株间传递报警信息的证据、报警信号分子的标准以及植物对报警信号的感知进行了综述。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1期高海波等植物株间报警信号的传递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处理甘蓝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在小菜蛾及其寄生蜂半闭弯尾姬蜂寄主搜索行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机械损伤植株、虫损伤植株、虫一菜复合体植株释放的挥发物比完整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对小菜蛾和半闭弯尾姬蜂具有较强的引诱力,且以虫一菜复合体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引诱力最强.表明甘蓝受机械损伤或虫害后的挥发物对小菜蛾和半闭弯尾姬蜂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昆虫取食诱导的受害寄主植物与邻近异种健康植物间的化学通讯作用,以番茄和辣椒2种寄主植物为对象,通过测定虫害及机械损伤处理植株及邻近对照异种健康植株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桃蚜取食和机械损伤诱导的2种寄主植物间与防御相关的化学通讯作用。结果表明,桃蚜取食和机械损伤不仅能诱导番茄和辣椒PAL活性增加,还能诱导邻近异种健康植株PAL活性增加;桃蚜取食和机械损伤能诱导受害植株的LOX和PPO的活性增加,但邻近异种健康植株的LOX和PPO活性没有变化。因此,PAL、LOX和PPO在桃蚜取食和机械损伤诱导的辣椒和番茄的防御反应中起作用,而PAL在桃蚜取食和机械损伤诱导的番茄-辣椒间的通讯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处理甘蓝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及寄生经历在半闭弯尾姬蜂寄主搜索行为中的作用.与完整植株相比,机械损伤植株、虫损伤植株、虫-植株复合体释放的挥发物对半闭弯尾姬蜂的引诱力显著提高,且以虫-植株复合体释放的挥发物引诱力相对最强,表明植物受虫害后的挥发物对该蜂的寄主搜索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寄主幼虫的挥发物也起一定作用.雌蜂在虫损伤植株、小菜蛾-植株复合体上所停留的时间较在完整植株和机械损伤植株上显著要长.寄生经历能够明显增强半闭弯尾姬蜂搜索寄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食料(10%蜂蜜水、10%葡萄糖水、10%蔗糖水和清水)饲养的棉铃虫齿唇姬蜂体内糖原、脂肪和蛋白质的测定分析,证明了蜂蜜水饲养的雌、雄蜂体内的糖原含量最高,清水饲养的雌、雄蜂体内糖原含量最低。蜂蜜水饲养的雌蜂体内的糖原含量与葡萄糖水、蔗糖水和清水饲养的齿唇姬蜂体内的糖原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蜂蜜水饲养的雄蜂体内的糖原含量与清水饲养的齿唇姬蜂体内糖原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不同食料饲养的齿唇姬蜂体内脂肪含量的测定显示,用蜂蜜水饲养的雌、雄蜂体内脂肪含量最高,用清水饲养的最低;不同食料饲养的齿唇姬蜂体内脂肪含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各种食料饲养的齿唇姬蜂雌蜂体内蛋白质含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蜂蜜水饲养的雄蜂体内蛋白质含量与葡萄糖水、蔗糖水和清水饲喂的雄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饲喂葡萄糖水、蔗糖水和清水的雄蜂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藏乌头乙酸乙酯部位的杀螨活性。[方法]利用从青海采集的藏头乌(Aconitum L.)进行层析分离提取其乙酸乙酯部位,测定该部位对植食性害虫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的杀虫活性。[结果]藏乌头的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强的杀螨活性,当提取物浓度达到250 ug/ml时,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触杀活性分别达40%和30%以上,与市场使用的0.3%的苦参碱效果相当;以LC50进行比较,乌头乙酸乙酯提取物和对照药剂0.3%苦参碱对朱砂叶螨及二斑叶螨的LC50值的95%置信限均存在重叠,判断两者的毒力差异不显著。[结论]乌头乙酸乙酯提取物作为杀螨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于2008年6~7月,在本院进行了高温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 Boisduval)致死作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32℃、35℃、38℃、42℃4种温度处理4h后,两种叶螨的卵、若螨和雌成螨3个不同发育阶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死亡,其死亡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相同温度下其死亡率高低顺序依次为卵>若螨>雌成螨。高温条件下,二斑叶螨的死亡率要明显高于朱砂叶螨。  相似文献   

14.
测试了不同复配比例的螺螨磺酯、阿维菌素对二斑叶螨的毒力,确定最佳药效的原药比例;通过对乳化剂、增效剂的筛选,获得了30%螺螨磺酯?阿维菌素可分散油悬浮剂(OD)的最优配方;测试了其对苹果二斑叶螨、柑橘红蜘蛛的田间防效。30%螺螨磺酯?阿维菌素OD的配方组成为:螺螨磺酯27%、阿维菌素3%、YUS FS3000 4%、601# 5%、T-20 7%、有机膨润土2%、GY-T0304 0.4%、油酸甲酯补足至100%,其各项性能符合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要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其对二斑叶螨和柑橘红蜘蛛的防效优于对照药剂30%螺螨酯.阿维菌素OD,并且持效期长,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溉条件下棉叶螨发生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灌水量、灌水方式和不同灌水时期对棉叶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量和灌水方式都对棉叶螨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水量过高、过低的棉田都有利于棉叶螨的发生,水量低的棉田棉叶螨盛期发生早,水量高的棉田棉叶螨盛期发生晚,螨量高。沟灌棉田有利于棉叶螨的发生,滴灌棉田不利于棉叶螨的发生;不同灌水时期的棉田对棉叶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皖北果区近年相继发生,为害日趋严重的3种害虫(螨)——二斑叶螨、梨黄粉蚜、金纹细蛾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是月季(Rose chinensis Jacq.)上的主要害螨。综述了月季上二斑叶螨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危害特点、空间分布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二斑叶螨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Color vision in the adult female two-spotted spider mi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sponses of the summer form of the adult female two-spotted spider mite,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Acarina: Tetranychoidea) placed in near-ultraviolet and green light are photopositive. The independent variation of these responses requires the presence of separate receptor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