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山地黄壤玉米氮、磷、钾配比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腾胜  冯廷玺  吴征贵 《农技服务》2009,26(10):29-30,92
2006~2008年在黄平县山地黄壤进行玉米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研究,探索氮、磷、钾不同配比对黄壤地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同等肥力和种植条件下,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163.5kg/hm2,磷肥(P2O5)105kg/hm2,钾肥(K2O)127.5kg/hm2,其产量为7873.5kg/hm2,氮、磷、钾最适配比分别为:1:0.6:0.8;生产100kg玉米籽粒平均需吸收氮为2.0kg,磷为0.9kg,钾为2.1kg;肥料利用率氮肥为29.9%、磷肥为19.8%、钾肥为35.1%。  相似文献   

2.
2014—2015年在袁州区水稻田进行常规施肥下晚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现状,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同等肥力和种植条件下,常规施肥施肥量为:氮肥(N)187.5kg/hm2、磷肥(P2O5)78kg/hm2、钾肥(K2O)105kg/hm2,氮、磷、钾配比1:0.42:0.56,肥料利用率氮肥26.2%,磷肥13.5%,钾肥39.8%;测土配方施肥施肥量为:氮肥(N)159kg/hm2、磷肥(P2O5)72kg/hm2、钾肥(K2O)111kg/hm2,氮、磷、钾配比1:0.45:0.7,肥料利用率氮肥30.5%,磷肥16.5%,钾肥46.3%。  相似文献   

3.
在中等肥力的沙质红泥土上实施甘蔗"3414"肥料效应试验,分析表明:氮磷钾肥对甘蔗的增产作用是氮肥增产幅度最大,钾肥次之,磷肥最小;建立的肥料效应方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甘蔗产量相关性强,有显著的回归性,两者之间呈抛物线关系;肥料利用率低,氮肥利用率10.83%,磷肥利用率6.63%,钾肥利用率21.44%;试验耕地肥力为中等水平,土壤供肥量每667m2为N 7.67kg、P2O52.83kg、K2O 15.74kg,土壤养分氮属于中等偏低水平,磷钾属于中等水平;甘蔗推荐施肥量每667m2为N 27kg、P2O59kg、K2O 23kg。  相似文献   

4.
2014-2015年度灵璧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开展2014—2015年度灵璧县"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为构建小麦施肥模式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灵璧县砂姜黑土中等肥力地块小麦生产中,氮肥、磷肥、钾肥不同施用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耕作、管理等农事操作措施一致的条件下,适当比例的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使小麦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中等肥力土壤小麦生产中,氮、磷、钾肥施用量的配比为:N 210~255kg/hm2、P2O593~97.5kg/hm2、K2O 97.5~105kg/hm2.  相似文献   

5.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田间试验,对紫云英氮、磷、钾肥效应以及肥料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并筛选出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氮肥紫云英增产效果最好,鲜草增产量最高达21.1 t/hm2,增产率为158.6%;施用磷肥增产量为10.8 t/hm2,增产率为81.1%;而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中磷、中钾水平最适宜氮肥肥效的发挥,中氮、中钾水平最适宜磷肥肥效的发挥,中氮、中磷水平最适宜钾肥肥效的发挥。通过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得到本试验条件下种植紫云英的肥料适宜用量为N 60.2 kg/hm2、P2O549.4 kg/hm2和K2O 64.2 kg/hm2。  相似文献   

6.
油菜高产栽培的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方案,研究了安徽省东至县油菜高产栽培的氮、磷、钾肥肥料效应,并建立了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壤氮、磷、钾供给能力达中等偏上水平,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而增施氮和钾肥增产效应并不显著;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24.53 kg/hm2、P2O577.65 kg/hm2和K2O 4.66 kg/hm2.  相似文献   

7.
进行白菜3414田间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氮、钾肥对白菜产量的影响远高于磷肥;每667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15kg、P2O5 4.8kg、K2O 14kg,白菜产量为2709kg,经济效益达4721.91元。  相似文献   

8.
试验表明:不同元素肥料对晚杂交稻(岳优9113)产量影响不同,如缺素处理相对产量分别为:缺氮71.6%、缺磷92.4%、缺钾89.7%,即其对产量作用依次是氮肥、钾肥、磷肥;施肥效益大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峡江县栽培晚杂交稻,一般田应以667m2施用纯N12~13kg、P2O54.2kg左右,K2O8~10kg为宜。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苦荞麦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都金堂县,采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探讨了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苦荞麦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苦荞麦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苦荞麦产量分别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纯收入分别随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产投比随磷肥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氮、钾肥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即适量减少磷肥的施用量,增加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低氮、低磷、低钾水平下,两两组合有利于另一肥料肥效的发挥。氮、磷、钾三元二次肥效函数为非典型式,应用产量频率分析法得出每公顷施N 39.8~86.0 kg、P2O574.6~161.2 kg、K2O 29.8~64.4 kg时,产量达2 000~3 500 kg/hm2的概率为95%,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出适合重庆市铜梁区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无害化的合理施肥量和比例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石骨子田上进行了水稻"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达到显著水平,氮磷钾肥的效应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肥配施表现出相互促进和相互拮抗的的效应。土壤基础肥力中等,土壤氮较低,磷钾含量处于高水平,施肥量是氮肥磷肥钾肥;农学效率为氮肥14.44 kg/kg,磷肥2.13 kg/kg,钾肥3.12 kg/kg,氮磷钾肥6.03 kg/kg;氮磷钾的偏生产力为27.10;肥料利用率为氮肥29.9%、磷肥2.0%、钾肥11.8%;100 kg水稻籽粒吸收纯N1.72 kg、P2O50.48 kg、K2O 1.72 kg;在生产中施纯N 10~12 kg/667 m2、P2O50~1 kg/667 m2、K2O 7~8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肥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早稻、晚稻之间的合理配比及对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增施钾肥、晚稻增施氮肥增产效应明显,早稻施K2O 112.5 kg/hm2和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5 974 kg/hm2和8 6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9%和29.3%。早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早稻施纯N 165.0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3.8%和4.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9%和11.5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K2O 112.5 kg/hm2和37.5 kg/hm2时的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为9.9%和7.9 kg/kg。晚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下,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2.7%,施纯N 165.0kg/hm2时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9.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6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最高,为7.1%,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7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钾75.0 kg/hm2时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9%和11.0 kg/kg。  相似文献   

12.
以普那菊苣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对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间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各因子间的数学模型.结果:普那菊苣鲜草产量≥13 500.00 kg/hm2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186 120~194 040株/hm2,纯N 31.68~34.96 kg/hm2,P2O5112.05~127.95 kg/hm2,K2O 85.61~96.19 kg/hm2;鲜草产量≥142 500.00 kg/hm2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191 500~201 180株/hm2,纯N 33.68~37.89 kg/hm2,P2O5110.55~129.45 kg/hm2,K2O 78.41~93.75 kg/hm2;各因子对鲜草产量的影响程度为种植密度>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不同因子互作表现:种植密度氮肥互作>种植密度磷肥互作>氮磷肥互作>氮钾肥互作>种植密度钾肥互作>磷钾肥互作.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表明,该地区氮、磷、钾肥养分已成为限制啤酒大麦产量的主要因子。单施钾肥较对照增产16.2%,单施磷肥较对照增产12.2%,氮、磷、钾配施较对照处理增产39.2%。在每hm2施磷肥(P2O5)76.5kg和钾肥(K2O)30.0kg的条件下,氮肥用量的适宜范围为51.0~76.5kg,最佳经济施肥量为51.0kg。啤酒大麦的最佳施肥配方为:每hm2施纯N76.5kg、P2O576.5kg、K2O30.0kg。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不同氮、磷、钾水平下的宣薯2号产量、各养分的肥料效应及其最佳投入量,采用"3414"施肥方案,在马铃薯主产区开展宣薯2号栽培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宣薯2号种植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9.60~12.4 kg/667m2,P2O58.2~14.4 kg/667m2,K2O 16.5~23.5 kg/667m2,其施用比例约为1∶0.94∶1.73。平均利用率为氮肥33.14%,磷肥16.47%,钾肥31.54%。  相似文献   

15.
夏谷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明夏谷生产中氮、磷、钾肥效应和最优施肥参数,本试验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对夏谷高产新品种济谷16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增产效果显著,最高可达32.8%。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肥效,氮、磷、钾肥对产量的影响为氮钾磷。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随着用量的提高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平均偏生产力钾磷氮。通过建立肥料与产量的三元二次施肥模型得出谷子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 68.53 kg/hm2、P2O5160.62 kg/hm2、K2O 8.96 kg/hm2。因此,济谷16生产中应重视磷肥,适配氮、钾肥。  相似文献   

16.
水稻高产优化施肥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研究了氮、磷和钾施用量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获得四川省西昌市紫潮沙泥田上水稻产量(Y)与氮、磷、钾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模型为:Y=501.209+21.166N+13.038P+12.716K-0.612N2-0.044P2-0.058K2-0.118NP-0.501NK-1.011PK(其中N、P、K为N、P2O5、K2O的用量).在设定的氮磷钾肥料0~3水平范围内符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的前提下,可求得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氮肥(N)12.287 6 kg/667m2、磷肥(P2O5)5.239 3 kg/667m2、钾肥(K2O)11.011 7 kg/667m2,最高产量为735.42 kg/667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11.273 9 kg/667m2、磷肥(P2O5)4.053 7 kg/667m2、钾肥(K2O)8.941 1 kg/667m2,此时产量为730.81 kg/667m2.  相似文献   

17.
化肥利用率低不仅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还浪费资源,加重农民经济负担,同时造成对环境的负面效应。通过5年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3414"田间试验研究结果,总结了普洱市玉米生产的基础地力、地力贡献率、玉米的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肥料贡献率、农学效率。结果表明,玉米配方施肥最大施肥量为:氮肥N 16.4 kg/亩,磷肥P2O5 6.2 kg/亩,钾肥K2O 6.2 kg/亩,最大产量在236.6~788.3 kg/亩之间,平均为555.4kg/亩;最佳施肥量为:N 14.3 kg/亩,磷肥为P2O5 6kg/亩,钾肥为K2O 5.4 kg/亩,最佳产量在252.8~788 kg/亩之间,平均为559.6 kg/亩。大面积示范结果显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2%,磷肥利用率提高了6%,钾肥利用率提高5.5%。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对滇重楼产量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重楼是名贵道地中药材,过度采挖已使其野生资源濒临灭绝,人工栽培是解决滇重楼资源危机的必然途径。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可提高其药用部位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3414"田间小区肥料效应试验,设N:23 kg/667 m~2、P2O5:12 kg/667 m~2、K2O:30 kg/667 m~2为常规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水平氮、磷、钾对滇重楼产量及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氮、磷、钾的贡献率分别为77.97%,64.93%和136.52%,土壤供钾量丰富,供氮量中等,供磷量不足;增施氮肥和磷肥,不施钾肥可提高滇重楼的产量。由滇重楼根茎增产率的单因素、双因素和三因素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可知:单施氮、磷、钾肥对滇重楼根茎增产率影响较小,氮、磷、钾配施对滇重楼根茎增产率影响最大;三因素肥料效应方程推荐的最佳施肥量(N:34.5 kg/667 m~2,P2O5:18 kg/667 m~2,K2O:0 kg/667 m~2)所得滇重楼根茎增长率最高,为87%;适量的氮肥和磷肥可提高滇重楼新、老根茎的皂苷含量,增施钾肥会使滇重楼新根茎皂苷含量降低。当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分别为23 kg/667 m~2和18 kg/667 m~2时,滇重楼新、老根茎总皂苷含量最高;钾肥施用量为0 kg/667 m~2时,滇重楼新根茎总皂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43个土壤基础地力测定汇总,当季小麦土壤基础地力供应氮(N)83.1 kg/hm2、磷(P2O5)36.75kg/hm2、钾(K2O)48.15 kg;12个点的测定结果,100 kg小麦籽粒产量平均吸氮(N)2.75kg、磷(P2O5)1.04 kg、钾(K2O)1.84 kg;小麦全期对肥料养分的吸收率钾>氮>磷。水稻土和潮土氮肥吸收率分别为48.31%、39.26%,磷肥(P2O5)分别为28.79%、39.57%,钾肥(K2O)吸收率分别为50.30%、41.05%。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稻氮、磷、钾肥"3414"田间试验,建立基于肥料效应函数、土壤养分检测值和作物养分需要量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并经田间试验验证,与当地土壤条件相适应.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同肥料增产率分别为氮肥59.5%、磷肥7.4%、钾肥4.9%;每1 kg养分生产稻谷分别为氮(N)13.6 kg、磷(P<,2>O<,5>)10.0 kg、钾(K<,2>O)3.4 kg.潮土施氮、磷增产率高于水稻土,施钾增产率则为水稻土高于潮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