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B07):58-58
马铃薯免耕栽培集秸秆还田、节水保墒、保温防寒、用地养地等功能于一体。主要适宜我国南方稻区推广应用。该项技术自本世纪初试验示范以来,推广应用速度十分迅猛,到2006年已在南方10多个省(区)示范推广23.1万hm^2。从广西来看,2004年试验示范687hm^2,2005年示范推广3.3万hm^2,2006年推广应用则达到了7.8万hm^2。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的整体效益,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无公害蔬菜,2001年酒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市各县(市、区)进行了日光温室茄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试验示范。2003年示范推广面积达到78.3hm^2,茄子产量达52500~60000kg/hm^2,收入18.00万~27.75万元/hm^2,最高可达30.00万元/hm^2以上,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陇中黄土高原区(庄浪)生态环境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9-2001年对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庄浪县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示范中,摸清了该区海拔1650-2000m范围丘陵沟壑区基本农田、荒坡、沟道、梁峁等区域的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的特征。利用3S技术对各区域进行了系统划分和科学分类,确立了山腰基本农田区、沟道坝系治理区、台地经济林果区、梁峁防风林带治理区等四大治理类型。采取设立中心示范区进行技术集成示范建设,再向全县示范推广,带动县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在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和协作奋斗下,到2001年底,全县有林地3.67万hm^2,其中人工林2.07万hm^2、天然林1.60万hm^2,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19.6%提高到2001年的23.6%,有草地1.93万hm^2,林草覆盖率达到35.1%。  相似文献   

4.
扶风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风县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部。全县农业人口42万。耕地总面积3.87万hm^2,常年种植粮食作物5.3万多hm^2,其中小麦3万hm^2,玉米2.3万hm^2,粮食总产30万t左右.是一个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按照农业部关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部署安排,从2007年秋播开始,坚持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创建高产、提升效益、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探索大面积小麦高产的途径,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以三峡玉1号为试验品种,开展密度和施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表明,高产制种技术模式为5:1行比、母本密度48万株/hm^2、施过磷酸钙600kg/hm^2+3g525kg/hm^2+复合肥300kg/hm^2.通过生产示范验证,大面积生产制种产量可达3750kg/hm^2,既可保证制种农户的经济收益.同时降低种子生产单位的收购成本。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台县园艺站开展了大面积日光温室秋冬茬茄子套种黄瓜试验示范,弥补了嫁接茄子苗期过长,开花结果延迟的不足,使黄瓜、茄子的产量和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06—2007年度在巷道乡、宣化镇、合黎乡、南华镇示范种植面积达到39hm^2,黄瓜平均产量为3.975万kg/hm^2、产值为5.9625万元/hm^2,茄子平均产量为8.250万kg/hm^2、产值为17.5725万元/hm^2,合计平均产值达23.5350万元/hm^2,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进一步研究并应用物种多样性持续控制小春作物病虫害机理,2002年至2005年在云南省玉溪市通过4年16组721个小区和21组63个同田对比试验(3.93hm^2)和5200hm^2大田示范研究,首次提出小麦、蚕豆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最佳行比;初步弄清了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中氮、钾养分转化利用与抗病虫害的相关关系;明确了小麦、蚕豆多样性的控病增产机理;2002年至2005年在玉溪市7县(区)33个乡镇206个村示范应用小春物种多样性持续控制病虫害技术3.89万hm^2,新增粮油总产量1623.51万kg,新增产值5934.03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2003—2005年三明市在海拔300—500m耕作区,示范推广稻(烟草)-稻-莴苣、辣椒-稻-莴苣、早稻-再生稻-莴苣、菜(西瓜)-稻-莴苣等一年3熟多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3年共示范推广1万hm^2以上,其中示范片1000hm^2,一般田块早稻产量400kg/667m^2、晚稻产量500kg/667m^2,全年稻谷产量900kg/667m^2;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清水河流域固海扬黄灌区春小麦模式化栽培试验结果分析,认为该区的光、热、水及土壤养分有利于春小麦密植高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出春小麦产量8400kg/hm^2的高产栽培最优农艺措施为:播种量556.0-691.5万粒/hm^2,施氮量210.2-285.2kg/hm^2,施磷量114.1-168.3kg/hm^2。该措施经大田生产示范验证,有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广东农业科学》2005,(1):36-36
我国在世界超级稻品种选育“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03年底,全国超级稻累计种植746.7万hm^2,大面积单产600kg,每667m^2增产55~60kg,累计增产稻谷65亿kg左右。2004年中央1号文件的发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超级稻种植面积大幅增加,2004年超级稻种植面积已达320万hm^2,比2003年增加53.3万hm^2。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选取滨海新区汉沽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水产专家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筛选出19个对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发展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适宜性评价模型,利用IDRISI进行综合运算,将工厂化养殖区域划分为"不适宜"、"一般适宜"、"适宜"和"非常适宜"4种类型,从而为工厂化养殖区域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5.
16.
苯酚对废水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转化糖药理及其现代临床研究概况,并对其药学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布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brunetti)是鸡的一种致病性较强的寄生性原虫,但是我国球虫流行病学的报道很少谈及,有关研究报道更为少见。为此,笔者回顾了自1942年Levine首次报道布氏艾美尔球虫以来人们对这个种所做的研究。主要对这个种在世界的流行情况、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原性、内生性发育、体外培养、致弱及在球虫疫苗中的地位作了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寄主抗性遗传规律、番茄根腐病的病症与识别、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万方资源系统文献计量分析工具,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对中国1999年—2011年有关"沟域经济"发表论文的学科分布、论文类型分布、年度分布、主要期刊分布、主要产出单位分布、北京农学院沟域经济研究文献分析等几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关于中国沟域经济研究的发展现状,以期为"沟域经济"相关学科研究以及"沟域经济"建设相关研究提供文献分析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