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勃氏甜龙竹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主要针对云南省普洱市的勃氏甜龙竹地上部分进行研究,测量了不同龄级、各个部分秆的含水量以及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研究表明:在竹秆垂直方向上,竹秆含水率是自上而下递增;在不同龄级的竹秆中,竹秆含水率随秆龄的增长逐渐降低。枝叶在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中的比例随龄级的不同而多有变化,以龄级Ⅱ为最高,占33.35%;秆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中的比例随龄级的升高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所测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进而对勃氏甜龙竹各部分生物量与胸径、地径的模型拟合,并建立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2.
运用标准竹和间接收获法来测定12年生浙南绿竹地上生物量,分析了12年生浙南绿竹地上生物量,分析了12年生浙南绿竹地上部分含水率及生物量分配情况,以及竹秆各段含水率及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1年生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以竹秆最高,2年生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以枝为最高;12年生浙南绿竹地上部分含水率及生物量分配情况,以及竹秆各段含水率及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1年生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以竹秆最高,2年生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以枝为最高;12年生鲜、干生物量的分配以秆为最高;12年生鲜、干生物量的分配以秆为最高;12年生竹秆含水率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竹秆鲜、干生物量分配比例均从秆基部向梢部逐渐降低;运用线性函数拟合秆生物量数学模型的相关性较高,可以用来估算12年生竹秆含水率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竹秆鲜、干生物量分配比例均从秆基部向梢部逐渐降低;运用线性函数拟合秆生物量数学模型的相关性较高,可以用来估算12年生浙南绿竹竹秆生物量。  相似文献   

3.
马来甜龙竹地上部分含水率及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马来甜龙竹1年生、2年生、3年生3个龄级立竹不同径级地上部分各构件含水率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竹地上竹秆、枝条和叶片含水率明显高于2年生和3年生竹;同龄竹比较,竹秆含水率最高;竹秆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随竹龄增加而降低;马来甜龙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经生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可利用胸径和秆高估算立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及总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大头典竹地上部分生长指标与生物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头典竹1a、2a、3a及〉3a4个龄级立竹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和生物量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a生大头典竹竹秆与枝条含水率最高,随着竹龄的增长秆和枝含水率逐渐下降,以秆含水率下降最明显。竹秆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随竹龄增加而降低,枝条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随竹龄增加而升高。各龄级立竹胸径、全高均与地上器官生物量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关系。利用相对生长模型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通过F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可用以估算大头典竹生物量。  相似文献   

5.
撑麻7号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成林撑麻7号竹竹秆、竹枝、竹叶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竹秆、竹枝含水率随竹龄增大呈下降趋势,竹叶含水率不受竹龄影响,1年生、2年生立竹含水率高低依次为竹秆、竹枝、竹叶,3年生、4年生立竹含水率高低依次为竹叶、竹枝、竹秆;构建了不同年龄单株立竹各器官生物量与立竹胸径的数学优化模型,进而分析知竹林中2年生立竹生物量占竹林总生物量最大47.0%,3年生、4年生立竹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竹林立竹器官生物量大小依次为竹秆、竹枝、竹叶,其中竹秆占竹林总生物量的72.9%。  相似文献   

6.
对勃氏甜龙竹、马来麻竹和版纳甜龙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布和含水量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竹不同年份的竹材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布有一定差异,竹秆生物量最高,含水率最低;在地上部分各指标中,秆质量、秆高以及胸径对地上部分生物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设置在安吉竹种园的红竹林试验样地进行了生物量测定。红竹1~5年生秆、枝和叶的平均含水率分别为50.4%、44.1%和53.8%。秆、枝和叶均以基部含水率最高,向上逐渐减小。其各自的生物量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以秆为最高(达70.3%~79.3%),叶最小(仅占6.5%~12.1%)。竹秆的生物量分布中心集中在秆基部,向梢部锐减,而枝和叶集中在分枝中部。地下部分生物量和竹林凋落物生物量占竹林总生物量分别为16.7%和8.9%。红竹林生物量地上和地下部分分配格式和疏林与灌丛生态系统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对苏麻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分配及竹笋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苏麻竹地上部分各构件间含水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立竹地上部分构件间的含水率亦存在极显著差异;立竹地上各部位生物量分配表现为秆 > 枝条 > 叶片,相同部位不同年龄立竹生物量以2年生竹为最低,1年生竹最高;立竹秆生物量及立竹总生物量与胸径、株高之间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可以用于估计苏麻竹的地上生物量;苏麻竹笋中的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并含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能够满足食用需要。研究结果可为苏麻竹的推广种植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省永安市,采取标准地法对2~5年生橄榄竹的地上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单株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竹秆、枝、叶的平均含水率分别为45.5%、47.45%、55.65%,并随着竹龄增加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橄榄竹秆生物量自基部向梢部逐渐降低,近基部第1段(竹高1.5 m段)生物量占总秆重比重最大,达26.0%;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大小排序为:竹秆竹枝竹叶;成竹生长在4年生时竹秆生物量达最大值,5年生时竹枝、竹叶的生物量达最大值,可进行竹材的采伐利用。采用线性、乘幂函数对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与胸径进行回归拟合,其相关系数均达0.84以上,可用于估算橄榄竹单株生物量。  相似文献   

10.
阿帕斯立竹现存地上生物量及其构件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3年生阿帕斯立竹现存地上生物量和含水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3年生立竹秆与竹枝含水率差异明显,随着竹龄的增大,含水率逐渐下降,而各年龄立竹叶含水率差异不大;地上生物量分配1年生立竹秆所占比重显著高于其他年份;立竹全高、胸径构件因子与地上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相关显著,利用幂函数模型进行立竹胸径与各器官生物量回归分析,竹秆以及地上总生物量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可用于该竹种生物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