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羊茅腥黑穗病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腥黑粉菌是危害禾本科牧草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对我国牧草业和城市绿化业造成潜在威胁。天津动植物检疫局第一次从美国进口的紫羊茅种子中截获腥黑穗病菌。从该菌立冬孢子形态看,寄生在紫羊茅上的腥黑穗病菌的形态特征介于小麦网腥(TCT)和狐草腥黑穗病之间,但从其萌发生理看,该菌与小麦TCT的萌发条件基本相一致。故我们初步将寄生在紫羊茅上的腥黑份菌定为小麦网腥。  相似文献   

2.
小麦腥黑穗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原 病菌有两种,即网腥黑穗病菌和光腥黑穗病菌,都是担子菌亚门真菌,黑粉菌目,腥黑穗菌属.  相似文献   

3.
小麦矮腥黑穗病是我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1935年美国科学家杨(Young)将矮腥从网腥中区分出来,做为一个新种Tilletia controverseKvhn,其主要症状是:病株特矮,分蘖特多,病穗特密,病粒特硬。我国已从美国、加拿大、罗马尼亚等国进口的小麦中发现带有我国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矮腥黑穗病。此病危害很大,小麦感病后,某些品种减产一半以上,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6—7年,  相似文献   

4.
应用ELISA和PCR方法对小麦腥黑穗病菌进行检测研究。利用HRP酶标记的第二抗体(羊抗兔抗体)与结合抗原的兔抗小麦矮腥抗体相结合,通过显色反应来区别正常小麦与染病小麦。根据Genbank的DNA的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区分小麦矮腥黑穗病、光腥黑穗病和网腥黑穗病。  相似文献   

5.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小麦腥黑穗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业科学》2000,(Z1):23-26
通过对塔什库尔干县 6个乡的小麦田间进行调查及采集样品的室内检验鉴定证明 ,为害该县小麦的腥黑穗病菌是小麦网腥黑穗病菌和光腥黑穗病菌。萌发实验表明 ,该县的小麦网腥冬孢子在 5℃和 18℃条件下均可萌发 ,在 0℃下停止生长 ,网腥的冬孢子大小平均为 17.7~ 19.8μm,网脊平均高度 1.33μm,网目平均大小 3.71μm;光腥的冬孢子大小平均为 16.7~ 18.6μm。目前在该地区尚未发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和小麦矮腥黑穗病 ,但还须加强当地口岸检疫和田间普查工作 ,严防二病自邻国疫区传入。  相似文献   

6.
小麦矮腥黑穗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病原、分布与危害,综述了小麦矮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种子灭菌处理、有害风险分析、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超分支滚环扩增法检测小麦矮腥黑穗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的超分支滚环扩增(hyper- branched rolling cycle amplification,HRCA)检测体系,为小麦矮腥黑穗病的鉴定以及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稳定、可靠的检测技术。【方法】锁式探针包含一个公共连接序列和在探针两端与靶DNA序列互补的2个序列。根据TCK的差异序列设计锁式探针两端序列,以此为基础建立了TCK超分支滚环扩增反应体系。以优化的HRCA反应条件为基础,确定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较HRCA体系和常规PCR体系的性能,并利用这2种体系对来自中国出入检验检疫局截获的51个小麦样品进行了验证检测。【结果】HRCA体系能专一地检出小麦矮腥黑穗菌的DNA靶带,而TCT、TCL等近源种及健康小麦样品都不能扩增。HRCA检测TCK靶序列质粒DNA的下限为1 fg?μl-1,检测基因组DNA的下限为10 pg?μl-1,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检测体系高10倍。HRCA检测体系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更适合于TCK的检测及鉴定。【结论】稳定、灵敏、特异的小麦矮腥黑穗菌的HRCA检测体系的建立,为小麦矮腥黑穗病的早期诊断及其近源种的多靶标检测提供了同步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8.
由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引起的小麦矮腥黑穗病和由小麦光腥黑穗病菌[Tilletia foetida(Walle.) Lindr]引起的小麦光腥黑穗病都是世界性的病害,小麦矮腥黑穗病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检疫性病害,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极难防治的检疫性病害之一,小麦光星黑穗病在我国被列为北京市的检疫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结合染色方法可简便快速区分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和小麦光腥黑穗病菌,2种病原菌的冬孢子壁分别呈绿色网纹荧光及均匀平滑绿色荧光,检测可在5~7 min完成,为快速区分2种病原菌的冬孢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小麦占有的生产比重相当大,但在我国麦类生产中存在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小麦矮腥黑粉菌,其是我国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中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基于此,对小麦矮腥黑粉菌的检疫进行阐述及展望。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物品,粮食生产关系到国家的安定。我国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可以说小麦是我国不可缺少的粮食作物,所以保证小麦的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0.
小麦矮腥黑粉菌和禾草腥黑粉菌的快速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准确地鉴别形态特征极为相似的小麦矮腥黑粉菌(TilletiacontroversaKühn)和禾草腥黑粉菌(T.fuscaEll.AndEV.),是我国进口草种检疫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运用数学判别法,以冬孢子直径、网目数、网脊高度、胶鞘厚度为基本形态指标,在大量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鉴别小麦矮腥黑粉菌和禾草腥黑粉菌的数学模型。最后,用未参加组建模型的100组数据测试该模型,并做萌发试验核对判别结果,其正确率达到100%,表明该模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广东口岸进境蔬菜种子携带的杂草种子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丹麦、日本和泰国的蔬菜种子容易携带杂草籽.其中白菜种、菜心种、芥兰种、胡萝卜种、菠菜种和芫茜种等蔬菜种子容易携带杂草种子.对截获批次多、含量多的杂草种子进行了萌发实验,发现多数种子都能萌发.其中黄花羽扇豆、兵豆、鸡眼草、黑麦草、反枝苋的种子萌发率在90%以上,还发现部分杂草种子携带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12.
腥黑粉菌是禾本科植物的重要病原菌。利用美国进口的六月禾种了中截获的腥黑粉菌为材料,通过形态观察和萌发生理研究,明确了六月禾腥黑粉菌的形态特征、各冬孢子萌发特性,并将该菌鉴定为菰草腥黑粉菌Tilletia fusca。本文还首次报道了六月禾腥黑粉菌冬孢子萌可以产生多个先菌丝及先菌丝“异常”伸长及分枝均与蔗糖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进境黑麦草种子中黑麦草腥黑粉菌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广州(1997)和天津(1999)进境的美国黑麦草种子中均发现一种类似中国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小麦印度腥黑粉菌(Tilletia indica Mitra)的冬孢子。其大小分别为28.9-43.7μm和29.2-40.2μm,淡黄色至暗褐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球形至亚球形,疣状突起常呈钝圆状,表面有脊状突起。检疫中常因其与印腥冬孢子极为相似而引起误诊。经形态学特征观察、PCR分析和PCR扩增产物测序分析,鉴定为黑麦草腥黑粉菌(Tilletia walkeri)。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即TCK是我国重要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在世界范围,TCK已传播至31个国家。新疆周边8个国家小麦染疫尤为普遍,哈萨克斯坦是TCK疫情的重要发生区。哈萨克斯坦共有14个州级行政区域,其小麦主产区中北部的阿克莫拉、北哈萨克斯坦和库斯塔奈3个州,是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等疫情的严重发生区。  相似文献   

15.
该文系统分析了2013~2014年河北进境皮张中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结果表明,共截获有害生物163批次;其中检疫性杂草2批,均为意大利苍耳。按照来源国家统计,从来自21个国家的皮张中均截获到有害生物,其中以澳大利亚截获批次和种类最多。河北进境皮张携带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较大,应加强进境皮张检疫力度,提升外来有害生物截获和物种鉴定水平等检疫措施,以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生物侵入我国。  相似文献   

16.
系统分析了2013 ~2014年河北进境皮张中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结果表明,共截获有害生物163批次,其中检疫性杂草2批,均为意大利苍耳.按照来源国家统计,从来自21个国家的皮张中均截获到有害生物,其中以澳大利亚截获批次和种类最多.河北进境皮张携带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较大,应加强进境皮张检疫力度,提升外来有害生物截获和物种鉴定水平等检疫措施,以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生物侵入我国.  相似文献   

17.
目前,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CoIltI'OVCl'S3.Kuhn)即TCK是我国重要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在世界范围。TCK已传播至31个国家。新疆周边8个国家小麦染疫尤为普遍,哈萨克斯坦是TCK疫情的重要发生区。哈萨克斯坦共有14个州级行政区域,其小麦主产区中北部的阿克莫拉、北哈萨克斯坦和库斯塔奈3个州。是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等疫情的严重发生区。  相似文献   

18.
播种带有腥黑穗病的小麦种子,或者土壤中带有小麦腥黑穗病菌,就会生产出带菌的种子。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可导致小麦减产,同时由于其病菌孢子含有有毒物质三甲胺,会使面粉品质降低,不能食用。如将混有大量菌瘿和孢子的麦粒作饲料,还会引起家禽和牲畜的中毒。因此,在小麦统供中应特别注意小麦腥黑穗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小麦腥黑穗病又称黑疸、乌麦、腥乌麦,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使麦粒及面粉的品质降低,小麦腥黑穗病有网腥黑穗病和光腥黑穗病两种,前者危害小麦和黑麦,在我国南,北麦区都有发生;后者仅危害小麦,以北方麦区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20.
播种带有腥黑穗病的小麦种子,或者土壤中带有小麦腥黑穗病菌,就会生产出带菌的种子。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可导致小麦减产,同时由于其病菌孢子含有有毒物质三甲胺,会使面粉品质降低,不能食用。如将混有大量菌瘿和孢子的麦粒作饲料,还会引起家禽和牲畜的中毒。因此,在小麦统供中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