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新常态下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争做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要求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新农村,加快推进农村改革,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吉林农业》2015,(8):9-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长春市急部署、快行动、抢前抓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吉林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争当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统筹,全盘谋划,全力推进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在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中,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相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强市富民、建设美好松原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迫切需要。按照领导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等,都是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  相似文献   

6.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组织开展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工作,4月16日,省农委诚挚邀请了农业部、发改委的相关领导及专家参加吉林省现代农业建设专家研讨会,对我省如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7.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9月18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刘国中来到公主岭市、四平市,实地考察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典型示范点,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典型现场会,为率先实现农业现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吉林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习近平总书记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吉林省农业发展的现实,就是着力提升"八个能力",即:不断夯实农业生产现代化能力,大幅提升产业融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建设全国领先农业信息化支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将"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云南"五个着力"之一,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7月24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上,汪洋副总理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在刚刚结束的  相似文献   

10.
<正>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要求农垦“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时强调,农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更好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3月9日,习总书记在参加我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3个重点。"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辽源市市长金育辉说,"我今年的建议正是推动东辽河源头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辽源市地处东辽河源头,全市耕地面积363.8万亩,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新时代"三农"发展新战略,就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观点和要求,开启了"三农"工作新征程。2015年3月习总书记"两会"期间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吉林省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省时提出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吉林省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思考和讨论交流,尤其是近期结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学习,个人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更充分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丰富内涵的理解也有了不断的深化和不断的拓展。近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14.
<正>7月16日~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工作时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注重乡土味道和民族风情,注重补农村的短板、扬农村的长处,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同时强调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乃至到2020年"十  相似文献   

15.
<正>秋收时节,稻浪飘香。9月23~24日召开的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现场会,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基础上,站在推动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全局和新高度,对"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作出了重大部署和安排,这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省各地现代农业建设,为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2011年,我省吹响了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号角,着力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相似文献   

16.
正农安县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扩权强县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试点县,不断强化"打先锋、站排头"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提出的"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8月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来到省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农业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深入推进"数字农业"和"数字吉林"建设,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让农业信息化走在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全面振兴的前列。景俊海先后来到农业信息化平台、开犁网运营服务中心、"三农"综合服务平台等处,详细了解  相似文献   

18.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前瞻性共建合作、加快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10月23日至25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率队分别与民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谈,对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在既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吉林加快走出振兴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9.
正9月26日,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会在松原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对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进行再推动再落实。省委副书记高广滨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李悦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三农"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是我们肩负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在其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讲话中,他对新时代现代农业生产、产业和经营三大体系建设的论述,回答了未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目标是什么、主体是谁,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道路怎么走等重大现实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习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