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宇  冯婧  张诚  翁白莎  秦天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59-11663
从干旱及干旱指标的分析入手,阐述了5种干旱指标:气象干旱指标、水文干旱指标、农业干旱指标、社会经济干旱指标以及生态干旱指标,并指出了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以及指标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干旱的评估与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干旱及干旱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灾害是对人类社会危害较大的一种自然灾害,也是我国最常见的灾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干旱定义和分类,对气象干旱指标、农业干旱指标、水文干旱指标、社会经济干旱指标、遥感干旱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干旱识别和评价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气象与农业业务化干旱指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目前干旱监测业务中使用的气象干旱指标、农业干旱指标和逐日动态干旱指标的构成要素,讨论了各指标揭示的干旱机理及其在各地使用的效果,并提出了干旱指标的研究正朝着多因子综合、能够用于动态监测并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干旱指标及等级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干旱指标和等级划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常用干旱指标的计算原理、功能、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并结合大凌河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用于该流域的干旱指标划分体系,最后利用历年干旱资料,对干旱划分等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干旱指标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指标是进行干旱研究与干旱分析的基础,能直观反映干旱程度。干旱指数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会直接影响干旱研究的合理性与正确性。本文介绍几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干旱指标,为干旱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十堰市干旱气候特征分析与干旱资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十堰市辖区7个代表站1961~2006年的月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R(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Z指标及综合了降水和气温作用的PT指数对3~11月份的干旱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3类指标都能不同程度地反映十堰地区的干旱,但是R指标对干旱的诊断往往比实际程度轻些,Z指标基本能反映各季节出现的干旱,但对夏季干旱反映较轻,PT指数在春秋季干旱中反映敏感性稍差,但对夏季干旱反映最好。十堰是同纬度地区干旱频发地区之一,干旱发生年份存在周期性和持续性;十堰市干旱地理分布是北部重于南部。文末讨论了十堰市干旱气候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区域干旱指标的变化特征,为区域干旱预警和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12个气象站点近46年(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计算相对湿润度指数,并结合Arc GIS空间插值方法,将基于站点的相对湿润度指数网格化得出区域干旱指标,对其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游程理论提取区域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并对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961-2006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近46年来平均月区域干旱指标呈线性减小趋势,干旱呈现出缓解趋势;春季和夏季区域干旱指标呈减小的线性趋势,秋季区域干旱指标呈线性增大趋势。与夏季干旱和秋季干旱相比,春季干旱历时长且干旱强度大。【结论】区域干旱指标所反映的干旱情况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实际旱情基本相符,且降雨和蒸发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季节性干旱频发的主要气候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吉林省长岭县1956—2005年降水量、蒸发量、土壤含水量等气象、水文资料对长岭县干旱特征进行研究。根据气象干旱指标、农业干旱指标、水文干旱指标、社会经济干旱指标,对长岭县气象、水文资料包括降水量趋势、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降水蒸发比、土壤含水量、水文干旱指数及社会经济需水与供水进行分析,得出长岭县的干旱特征。结果表明:长岭县干旱以气象干旱为主;1956—2005年共发生6次气象干旱,平均每7~8年发生1次;季节性气象干旱平均每2年发生1次;每3~4年出现1次水文干旱;社会经济干旱决定于用水量的多少,可人为调节。  相似文献   

9.
模糊综合评价在甘南县干旱等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旱评价是干旱预报及抗旱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文章在总结分析影响干旱发生的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将模糊综合评价具体应用到干旱指标评价研究中。首先通过建立评价的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实现对各种程度干旱等级评判,得到干旱的综合评价指标,最后利用甘南县2005年资料对其进行干旱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适宜贵州的干旱指标,以便更准确的预报干旱,本文以遵义为例,统计分析了1961-2012年这52年的逐日降水气温数据。通过分析0、5、10、15和20℃5个典型农业生长期特征,分别构建了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干燥度(K)两种类型的干旱指标序列并进行旱涝状态的长期预报,根据旱涝风险预报的准确度来筛选典型农业生长期的干旱指标。分析得到了不同农业生长期内旱涝状态界限和两种类型干旱指标对应下的旱涝状态预测准确率,结果表明对于遵义地区来讲,除0℃生长期外,其余4个典型农业生长期内Pa指标作为干旱指标进行旱涝灾害预测时更准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国内目前干旱检测业务中常用的气象干旱指标、农业干旱指标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营口地区干旱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修来  李明香  姚文  张晶  孙丽红  孙永联  王静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03-18305,18336
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K指数和辽宁省干旱指标,根据大石桥和盖州1987~2006年的气象资料,对营口地区干旱指标的确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干旱指标经过修正比较适合评价营口地区的干旱;降水距平百分率准确率也较高,但只对春旱敏感;Z指数对春旱、夏旱、秋旱都不敏感;K指数一致性较低,但对春旱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干旱指标在乌拉特草原区的适用情况,筛选出5个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草原区使用较多的气象干旱指标,按照其计算方法和干旱等级标准,1981-2010年间计算乌拉特草原上的2个国家气象站生长季(4-9月)旬尺度的干旱情况,依据历史资料验证干旱各指标的准确性,给出指标时间、空间尺度的适用性分析结果。2个站点在春季,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最好用,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可以作为补充;在夏季,乌拉特中旗以草地旱情指标的评价最好,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可作为补充,乌拉特后旗以草地旱情指数和土壤相对湿度指标两个指标的评价最好;在秋季,乌拉特中旗仅以土壤相对湿度指标的评价最好,乌拉特后旗以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和相对蒸降差指标两个指标的评价均为最好。  相似文献   

14.
马建琴  魏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38-10140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建立干旱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为干旱进行综合评价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已有的干旱评价指标由于难以达到时空上的普遍适用而不能很好地进行旱情的综合评价。针对以上问题,以黄河中下游流域的濮阳渠村引黄灌区为例,建立了干旱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并引入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农业干旱指标对旱情的评价要优于气象干旱指标的结论。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可为我国华北平原的干旱综合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气象干旱指标与农业业务化干旱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论述了两种干旱指标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各种农业干旱评估指标的不足,建立了能反映干旱给农业造成损失大小的农业干旱评估指标量化模型。利用该农业干旱程度评估模型,通过模拟和非参数检验对农业干旱程度的概率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河南省濮阳市实际资料,计算了当地农业干旱程度的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17.
乌海市干旱特征与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乌海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根据乌海市1961-2010年的历史气象资料,探讨乌海市干旱的成因、乌海地区干旱指标和干旱等级的确定,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法分析干旱的出现特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CI指数的黑龙江干旱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期以来,气象工作者对干旱及其指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大、各级气象部门技术力量发展不均衡,监测、评估干旱的发生以及产生的影响时,各地使用的干旱指标和干旱等级都不尽相同,难以进行区域比较,无法满足对气象灾害的预防、预警需求。2006年8月28日发布了《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确定春玉米干旱指标为吉林省春玉米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气象依据。【方法】基于吉林省春玉米主要种植区(公主岭、农安、榆树)的历史气象资料,利用平行分析法分析当地春玉米种植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模拟趋势产量,从而分离出气象产量;分析相对气象产量与发育期各旬降水量的Pearson相关性;利用降水量、降水负距平、干燥度3个指标构建了春玉米干旱指标;引入干旱综合风险指数进行风险评估。【结果】(1)春玉米全生育期中,除乳熟-成熟期的温度条件略低外,其余光热条件基本能满足各发育期的要求,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降水条件;(2)通过对丰歉年降水量的对比得到三地春玉米各发育期平均降水量干旱指标:出苗-拔节期为112.8 mm;拔节-抽雄期为102.9 mm;抽雄-乳熟期为139.6 mm;乳熟-成熟期为32.2 mm;(3)以降水负距平和干燥度为指标,由减产率得到三地春玉米全生育期轻旱、中旱、重旱、特旱的的干旱指标;(4)以干燥度为指标,得到各发育期轻旱、中旱、重旱、特旱的干旱指标;(5)公主岭遭受干旱风险较高,农安风险较低,榆树的干旱综合风险指数介于公主岭和农安之间。【结论】根据干旱指标及当地具体情况,农业部门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干旱措施,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20.
气象卫星遥感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的分析研究,运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建立安徽省淮北地区不同等级干旱的遥感监测指标和方法。用建立的指标对2001年夏秋干旱进行监测,遥感方法对干旱监测结果与实际干旱发生状况较为一致,卫星遥感对干旱有较好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