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地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穿地龙属薯蓣科植物,学名穿龙薯蓣。别名穿龙骨、穿山龙、狗山药、竹根薯、铁根薯、地龙骨、山花啦、金钢骨、串山龙等。中草药处方常用名为穿地龙或穿山龙。一、穿地龙的用途及经济效益1.用途。穿地龙味甘、苦,性温。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祛痰、消食利水的功能。中医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疟疾痈肿、咳嗽痰喘等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穿地龙的用途更加广泛,目前除用做中药外,主要用于提取薯蓣皂甙元,简称皂素。皂素是合成可的松、强的…  相似文献   

2.
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Makino)为薯蓣科薯蓣属药用植物,别名穿山龙、串地龙、穿地龙,俗称穿龙骨。以根状茎入药,有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等作用。主治腰腿疼痛、风湿性关节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咳嗽喘息、冠心病等,是合成避孕药的主要成分。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  相似文献   

3.
穿龙薯蓣为薯蓣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别名穿龙骨、穿地龙、穿山龙、串地龙等。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一带。  相似文献   

4.
穿山龙的市场前景及混作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山龙又名穿地龙、穿龙薯蓣、金刚骨。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主产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  相似文献   

5.
穿龙骨别名穿地龙、穿山龙、穿龙薯蓣,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地下根状茎入药,味甘、苦,性温。有舒筋活血、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的功能。主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咳嗽喘息等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穿龙骨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穿龙骨根茎中薯蓣皂甙含量达1  相似文献   

6.
穿龙薯蓣属薯蓣科薯蓣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甘肃、河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安徽、宁夏、青海等地低温、少雨,海拔100 m~2400 m的山谷、河谷、半阴半阳的山坡灌木林和稀疏杂木林及林缘地带,耐寒耐旱能力强,适生温度8~35℃。穿龙薯蓣以变态茎入药,药用名穿山龙,又名穿山甲、穿龙骨、穿地龙、地龙骨。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病,关节肿胀,疼痛麻木;跌扑损伤,闪腰岔气,咳嗽气喘。根据文献报道,穿龙薯蓣中含薯蓣皂甙、纤细薯蓣皂甙、穗菝葜甾甙、25-D-螺甾-3,5-二烯及对羟基苄基酒石酸等物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老年慢性气管炎的主要有效成份。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急剧加大,穿龙薯蓣野生资源基本枯竭。为了合理开发保护资源,陇南市武都区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收集野生穿龙薯蓣种质资源,并采用有性和无性繁殖进行人工驯化种植,第1年种子繁殖变态种茎,秋季移栽,移栽后生长3 a,该方法比育苗繁殖成活率高,生产成本小。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一、概述穿山龙,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又名穿龙薯蓣,穿龙骨、穿地龙、狗山药、山常山、穿山骨、火藤根、黄姜、土山薯。根茎横生于地下,圆柱形,木质,多分枝,茎毛刺少。根状茎含薯蓣皂苷元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性平,味苦。归肝、肺经。民间用来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咳嗽喘息等症。二、植物特征其根状茎横生于地下,圆柱形,分枝多,栓状皮层显著剥离。茎左旋,毛刺稀少,最长可达5  相似文献   

8.
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别名穿山龙、穿地龙、地龙骨、穿龙骨等,是本溪地区地道中药材。其根茎入药,中药名为穿山龙,其性平、味苦。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等功效。  相似文献   

9.
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别名穿地龙、地龙骨、穿龙骨等,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1],以根茎入药,性平、味苦,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之功效,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2]。野生穿龙薯蓣生长于海拔600~2200 m的山坡林边、灌木丛或沟边,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的特点,适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吉林、甘肃、河北、陕西省及内蒙古自治区[3]。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热量和水分均为甘肃最高,是全省唯一亚热带温润气候区[4~5],特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土壤及气候条件为穿龙薯蓣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据初步调查,全市9县(区)均有野生穿龙薯蓣资源分布,尤以武都区、文县、西和县、礼县居多,但由于长期大量滥采乱挖,野生资源几乎消失殆尽。为扩大穿龙薯蓣种植面积,陇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多年试验,总结出了穿龙薯蓣人工育苗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穿山龙别名穿地龙、穿龙骨、地龙骨等,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国内外市场供应缺口很大,人工栽培穿山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实用技术》2009,(10):37-37
穿山龙别名穿地龙、穿龙骨、地龙骨等,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根茎人药。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国内外市场供应缺口很大,人工栽培穿山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穿地龙又名穿龙薯蓣,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穿地龙根茎广泛用于制药,是需求量较大的中草药,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有较高的经济和市场价值,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为方便广大农民掌握穿地龙大田人工栽培技术,现将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选地穿地龙最适宜于土壤疏松、通透性好、肥沃的砂质壤土,因此,栽培穿地龙,宜选择冲积性砂壤土的平川地,土质肥沃、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好、坡度较缓的坡耕地。2、整地、作床、施肥上一年秋收后,结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深耕土壤,1000m2施入腐熟农家肥3~5t,磷酸二铵8kg,氯化钾5kg,尿素10kg,耙细整…  相似文献   

13.
穿山龙 (DioscoreanipponicaMak .)又名穿龙薯蓣、团扇薯蓣、穿山薯蓣、爬山虎、穿地龙、狗山药、山常山、火藤根、粉萆、地龙骨、串山龙等。其根茎入药 ,为多年生缠绕草本 ,根茎横走 ,圆柱形 ,黄褐色。茎左旋 ,长达 5m ,近乎几毛。蒴果倒卵状椭圆形 ,具3翅。种子具长方形翅  相似文献   

14.
一、穿地龙的用途及经济效益 穿地龙是五寨县大宗野生药材,学名穿山龙,其主要用途为人工提取薯蓣皂甙元,是合成甾体药物的基础原料。人工种植穿地龙提取薯蓣皂甙元,是我国独具优势、极具潜力的出口  相似文献   

15.
穿山龙场前景及栽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穿山龙又叫穿山薯蓣、穿地龙、穿龙骨、爬山虎子,为薯蓣科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地下根状茎入药,治疗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咳嗽喘息等病症.该植物雌雄异株,在我国分布较广,尤其东北地区、除平原、草甸、草原及沼泽地区外,兴安岭、长白山、张广才岭及完达山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穿龙薯蓣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龙薯蓣为薯蓣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别名穿龙骨,穿地龙,穿山龙,串地龙等。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一带。其春季萌发的嫩芽是山区人们喜食的山野菜,俗称“鞭稍子菜”。根茎为常用中药材,民间用来治疗腰腿酸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根茎含薯蓣皂甙元(皂素),其结构与甾体激素类药物结构相近,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起始原料。  相似文献   

17.
穿山龙又叫穿山薯蓣、穿地龙、穿龙骨、爬山虎子,为薯蓣科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地下根状茎入药,治疗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咳嗽喘息等病症。该植物雌雄异株,在我国分布较广,尤其东北地区、除平原、草甸、草原及沼泽地区外,兴安岭、长白山、张广才岭及完达山区均有分布。在吉林省有野生穿山龙分  相似文献   

18.
一、穿地龙的用途及经济效益穿地龙是五寨县大宗野生药材,学名穿山龙,其主要用途为人工提取薯蓣皂甙元,是合成甾体药物的基础原料。人工种植穿地龙提取薯蓣最甙元,是我国独具优势、极具潜力的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年需求量为6000吨,国内年需求量为3000吨。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年产薯蓣皂甙元素3000吨,其中我国年产1500吨,市场供应缺口很大,价格一路飚升,每  相似文献   

19.
穿龙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别名野山药、串地龙、地龙骨等,是东北地区道地药材之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薯蓣皂甙元,具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风止痛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腰腿疼痛、筋骨麻木、风湿寒痹等症.  相似文献   

20.
穿山龙别名穿地龙、穿龙骨、地龙骨等,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国内外市场供应缺口很大,人工栽培穿山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1选地与整地穿山龙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森林壤土或农田沙壤土栽培,土壤酸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